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

《朗讀者》:讓世界聽見中國好聲音

2018年10月27日07:25 | 來源:人民日報中央廚房
小字號
原標題:《朗讀者》:讓世界聽見中國好聲音 | 睡前聊一會兒

image.png

  睡前聊一會兒,夢中有世界。大家好,我是黨報評論君。

  文化讀書類節目《朗讀者》目前已成功播出兩季,在熒屏上掀起了一股“綜藝清流”。為推薦經典、推廣閱讀、推動中國文化“走出去”,近日在德國法蘭克福書展上,《朗讀者》節目同名圖書與來自俄羅斯、印度、阿爾巴尼亞等國家的出版社簽訂了版權合作協議。有人說:6個國家,8種語言,中國文學之燈點亮了法蘭克福。

  文學是透視中國的一扇窗口,透過它,可以看到秦磚漢瓦、白牆粉黛,看到風俗史與眾生相,看到時代的悸動與發展的脈搏。好的文學永遠擁有直指人心的偉大力量。蘇東坡的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冰心的“母親,倘若你在夢中看見一隻很小的白船兒,不要驚訝它無端入夢”以及林清玄的“我要開花,是為了完成作為一株花的庄嚴生命”,透過朗讀者之口,這些跨越古今的錦繡文字,勾勒出幾千年的悲歡離合、時移世易,把中國文化的精髓說了個清清楚楚。

image.png

  如果說“朗讀”二字說的是文字,“者”講的則是人。節目裡,有把大半輩子獻給改革開放的先鋒人物,有白手起家闖出一片天地的民營企業家,有以敦煌壁畫為伴的考古學家,也有備受矚目的話劇演員……是他們,搭建出活力四射的當代中國﹔也是他們,讓這個節目富有時代氣息。隨著《朗讀者》走出國門,一些知名作家也從筆耕的桌案后走到前台的鎂光燈下,讓外國讀者不僅從文字的平面中閱讀中國,更通過與這些“行走的廣告牌”“時代的領讀者”對話、感知2018年的立體中國。

  朗讀文學+朗讀人生=《朗讀者》帶給外國友人的核心看點?

  評論君曾聽到有人質疑:呈現在外國人眼前的中國文物、詩詞古籍、地域景觀和特色美食,這些文明的“奇觀”,滿足了西方觀眾對異質文明的好奇,美則美矣,卻不能激蕩思想、打動靈魂。

  書展上,《朗讀者》的制作人董卿與德國友人用中德文分別朗誦了賈平凹的散文《寫給母親》,令在場觀眾潸然淚下。因為母親是所有生命的源頭,這段文字,把愛與愛聯系在一起,也把中國與外國聯系在一起。此外,陪伴、遇見、禮物等主題詞也在《朗讀者》中先后出現,勾起觀眾對於親情、愛情乃至家國情的認同與思考。所以,能打動外國觀眾的,不僅是文學名著與人生故事的疊加力量,不是舞美服裝和中國明星,而是不同文化中人同此心、心同此理的“母題”。也隻有產生共鳴,才能相互理解,才有望碰撞出思想的火花。

image.png

  一位社會學家說:故事是人生必需的設備。但當我們試圖把中國故事帶到海外,在“講故事”前先“挑故事”是必然的選擇。講故事,不意味著把四書五經、四大名著等最精髓的典籍一股腦地拋給外國人。因為在巨大的文化代溝面前,用翻譯經典、學術講座等“板著面孔說教”的方式,隻能讓極少數人理解文化的差異。但講故事,也不意味把“傻白甜”的讀物作為推介的首選。畢竟,認為中國隻有中醫、武術和飲食這“老三樣”的看法反映不出復雜的歷史與現實。隻有找到中國與世界的“聯結點”並如實展示出來,才能讓外國讀懂真正的中國,進而才能從“講故事”過渡成“聊思想”,從單向講述變成互通有無。

  在世界未連成一體的年代,“東學西漸”的路走得並不順利。文藝復興以降,瓷器、絲綢在歐洲帶動起了“東方主義”的風尚,憑借想象,中國的形象被涂上了一層理想主義的色彩﹔啟蒙運動之后,傳教士把中國經典譯介成外文,憑借有限的材料,西方學者產生了“中國人善於騙人”“《論語》隻有一些常識的道德教訓”等誤解。而今天,技術的變革不僅打通了“天涯若比鄰”的地理阻隔,也鋪就了“共話今古情”的對話渠道。無論是《跨界歌王》《聲臨其境》等電視節目登錄戛納,還是如火如荼的“網文出海”熱潮,文字、聲音、視頻等多種形式為外國人提供了多樣的“中國體驗”。但多樣的載體,隻有承載了有質感的文化,“中國好聲音”才會傳遍海內外。

  這正是:讀出共鳴,方有人聽。聊出思想,互利雙贏。(人民日報中央廚房·思聊工作室·石羚)

(責編:宋心蕊、趙光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傳媒推薦
  • @媒體人,新聞報道別任性
  • 網站運營者 這些"紅線"不能踩!
  • 一圖縱覽中國網絡視聽行業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