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傳媒期刊秀:《今傳媒》>>2018年·第9期

個性化推薦之殤

——論大數據時代的“隱私悖論”

劉麗寧
2018年11月20日13:48 | 來源:今傳媒
小字號

科技日新月異的今天,大數據滲透進生活的方方面面。21世紀,互聯網在中國的發展勢頭可謂迅猛異常,所有的商家、所有的軟件開發商都在追求如何能夠提供給用戶更好的消費和生活體驗、如何滿足用戶多樣化的需求。為了更清楚地了解受眾,達到定制化服務,這一過程便不可避免地要採集和使用用戶個人信息,對於私人數據和信息安全的保護問題也漸漸提上日程。

為了使各款軟件為我們的衣食住行提供更加方便的服務,我們需要在線上完成各項有關個人信息的批露,這是實現這些服務的必然要求,也是網絡用戶能夠接受的條件。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實名制之后,用戶在平台上的瀏覽、操作都會留下痕跡,與以往線下的交易和交流不同的是,這些數據都能夠在很短的時間內利用現代大數據技術進行歸類、分析和整理,因此筆者認為,網絡上的實名制實際上比現實生活中的實名來的更加透明和深入,因為網絡對於數據的分類、分析要遠遠強於線下的人工整理!

以下筆者將以2018年美國Facebook侵權案為例,針對目前社交媒體上的“個性化推薦”展開論述,闡明大數據時代個人信息安全的“隱私悖論”問題以及提出解決方案。

一、社交媒體侵權

2018年3月,關於Facebook泄露用戶個人信息使劍橋數據分析公司借此對用戶進行個性化定向推薦、從而操縱了2016年美國大選的丑聞鬧得沸沸揚揚。事情的源頭可追溯到成立於2014年並與Facebook有過合作的app“This is your digital life(這是你的數字化生活)”,該app以“心理學研究”為名,讓好友數在185人以上的用戶參與“個人性格測試”的一個小測驗,並給予用戶5美元的回報,同時,亞馬遜旗下的兩個網站上,用戶參與問卷調查並同時授權商家訪問其(含其所有好友的)臉書資料,使后台能夠訪問到超過8000萬的Facebook用戶及其好友的個人資料。通過對用戶瀏覽行為的跟蹤和分析,劍橋數據分析公司能夠針對每個用戶的個人心理喜好為用戶推送專屬宣傳內容,便能夠在很大程度上左右用戶的行為!

美國國民對此事的反映異常激動,劍橋數據分析公司將8000多萬臉書用戶的數據導入大數據模型分析並為每一位用戶傳播相應的資訊,這種外部權力肆意介入傳播過程並操控網民態度的行徑﹝1﹞,使得一時之間,包含社交軟件在內的互聯網應用對用戶個人隱私的侵犯沖擊著人們的心靈。“隱私權”這一概念第一次如此沉重地刺入中國網民的視野,也算是為中國互聯網數據安全敲響了警鐘。一個社交軟件的個性化推薦操縱竟然能夠影響到國家領導人選舉這樣重大的政治事件,大數據的影響力可見一斑。

那麼大數據為我們帶來的究竟是更大的自由,還是更多的不安?這是目前亟待反思的問題了。相應的,互聯網上對於信息和個人隱私的保護就成了目前最引人關注的話題。

正當社交軟件大肆興起並爭搶用戶的時代,就拿中國來說,從QQ、微博、微信到如今的快手、抖音,社交媒體都為個人提供了展示自我和聯系親友的平台,而社交軟件令人信賴的原因之一也在於,大多數情況下用戶是實名認証。如今許多平台例如百度、微信甚至連王者榮耀等游戲都需要實名認証,有的為了便於國家的法律監管,需要進行身份証的識別和登記,例如申請微信公眾號、網上銀行等﹔有的只是為了用戶在不同終端登陸的方便而要求綁定手機號或微信號,例如百度網盤、網易雲音樂等。實名認証能夠在一定程度上約束受眾肆無忌憚的行為和言語,也能夠提供給用戶交流過程中的信任感和安全感,可以有效地將線下的人際圈拓展到線上,在維持現有的關系圈的基礎之上去繼續發展新的關系圈。

二、個性化推薦功與過

誠然,在這個數據泛濫的世界,我們迫切需要能夠對數據進行整理、整合、管理的平台,且一些便利的互聯網服務也都是建立在信息和數據的共享之上。因此,為了獲得更方便的生活條件,人們也願意讓渡出一部分個人信息以換取更優質的資訊和服務﹔然而當涉及到比較嚴重的侵犯個人隱私的事件時,人們又顯得那麼憤世嫉俗和無法容忍,這就形成了大數據時代的“隱私悖論”。

個性化推薦在興起的初期,確實有它的方便之處。有了用戶數據做支撐,類似今日頭條這樣的新聞應用可以分析用戶的興趣,為用戶定制每天的“專屬日報”,而微博、微信這類社交媒體對廣告商的吸引也從原來的靠“流量”轉移到靠“精准推送”上。以前,媒體是以受眾的數量作為招攬廣告商的資本的﹔而現在,流量不再是一個終極標准,廣告商更看中的是廣告投放后的效果和質量,軟件能否精確地分析出哪些用戶需要哪些廣告、哪些用戶更有機會被哪些廣告說服從而引發購買行為,比“我有多少用戶”更加重要。而為了分析的准確度,便需要更全面的掌握用戶各方面的信息,於是便有了此案例中顯而易見的矛盾:一方面扎克伯格宣稱那些指責Facebook操縱了2016年美國大選的人是瘋子,另一方面Facebook的政治廣告業務部卻在不斷吹噓說政客在Facebook上投放廣告能獲得“影響全局”的效果﹝2﹞。既然網絡媒體已經能夠做到為用戶推送定制的資訊,那麼為用戶推送定制的廣告,預測、影響甚至決定用戶行為也並不是什麼難事。這樣社交媒體就不再是一個中立的內容發布平台,而是一個內容生產平台﹝3﹞。

無可置疑的是,實名制下,公開透明的網絡環境是每一個人都願意看到的現象。尤其是在面對政府決策等關乎國計民生和全體人民共同利益的公共話題上,互聯網在幫助我們打造一個權力透明的環境上來說可謂功不可沒。有了互聯網的數據追蹤,公民對官員的監督更為方便,國家也能夠很容易地通過分析網絡輿情,監測社會環境,提早預警和做出行動,防止更進一步的社會矛盾產生。但同樣不可否認的是,由大數據分析產生的“個性化推薦”也對我們認知整體世界產生了負面影響。

目前,在資訊的定向推送上,已經有一部分學者、專家開始反思“信息繭房”的問題,即人們隻看自己想看的東西,漸漸失去對世界的整體概觀,造成信息閉塞的現象。事實上並不是說用戶對某些領域感興趣,他們就隻想看那個領域的東西而對其他領域的東西不屑一顧,而且在新媒體環境下,信息的更新換代速度異常加快,人們的注意力也會不斷更改和調整,如果長期隻推送某幾個領域的東西,隻會慢慢招致用戶的厭倦和反感,目前這種所謂的個性化推送也開始受到一些用戶的吐槽和不滿。Facebook事件將范圍上升到了政治領域,將受害者直接擴散到了全體普通大眾,這也給全體網民敲響了警鐘,即:不管你是誰,你的信息都有可能被另外的人窺視而渾然不知。

三、建議

互聯網還處在高速發展階段,未來將會有更多的事情需要在互聯網上完成,平衡數據挖掘與個人隱私之間的天平,劃清信息公開與隱私之間的分界,是一個最嚴峻也最困難的事情。現代商業競爭已經由線下轉移到線上,在線上進行一些“黑手”交易比線下更方便快捷,況且信息出賣方無法左右陌生的第三方的行為,信息的去向連售賣者個人都很有可能搞不清楚。

在這種情況下,最根本的解決方案就是要從信息泄露的源頭抓起,筆者認為目前正處在發展期的“區塊鏈”技術,將其運用至信息安全保護方面,將大有裨益。區塊鏈不是將數據存放在一個中心化的地方,而是分別存放在全球互聯網絡中的數以千計的節點上,將數據相互鎖定,如果有人想要竊取某個數據,隻能通過破譯網絡中所有節點來進行,難度之大可想而知。未來的互聯網平台,可以建立起信息存儲的雲數據庫,這個數據庫不屬於任何人,但每個人都可以在上面存儲和讀取自己的信息,商家與用戶之間形成點對點的信息傳輸,進而有效阻止第三方的介入和數據之間的相互買賣。

當下中國,互聯網的發展速度已遠遠超過立法、國家政策出台的速度,我們隻能是在問題產生之后去採取措施、考慮對策。除了長期來看需要國家加強完善立法、互聯網行業加強自律之外,中國網民還應該吸取的教訓是:必須大大提高對網上個人隱私、個人信息的保護和重視程度!且不談Facebook侵權案對美國資本市場、對美國政府公信力這兩點上造成的影響,單單是就對個人隱私的重視這一方面,中國就遠遠比不上美國。百度CEO李彥宏在2018年3月發展中國論壇上發表講話時就曾表示:“中國人對隱私問題的態度更加開放,也相對來說沒那麼敏感。如果他們可以用隱私換取便利、安全或者效率。在很多情況下,他們就願意這麼做。”中國網民對個人隱私權的保護太過后知后覺,不懂得或者說沒有意識要利用法律維護自己在網絡上的隱私權,就算明知自己的信息被泄露,也得過且過,不做“出頭鳥”。

因此,歸根結底筆者認為,大數據帶來的“隱私悖論”是互聯網滲透進人們生產、生活過程中的必然產物,但隨著互聯網技術、互聯網商業運營的進一步發展,對個人隱私保護的更有效的技術手段遲早會到來。而對個人數據安全的重視和保護意識的建立,才是現階段每一個網民都應該深刻反思的問題。等到真的有一天個人隱私的泄露對自己造成了難以彌補的后果時,幡然醒悟卻為時已晚!

四、 結語

大數據時代對網絡數據的管理是目前亟待解決的問題之一,2018年Facebook侵權案明確地讓人們看到社交媒體個性化推薦以及大數據分析的影響力及破壞性。本文以小見大,對互聯網信息存在的“隱私悖論”問題進行了正反、利弊兩方面的分析﹔然而本文對問題的論述還停留在觀察層面,並沒有深入調查研究,對隱私保護的問題也沒有提出詳細具體的可實施性方案,僅僅是夸夸其談,這也是今后需要提高和改進的地方。

參考文獻:

﹝1﹞王維佳.什麼是真相?誰的真相——理解“后真相時代”的社交媒體恐懼﹝J﹞.新聞記者, 2018(5):20.

﹝2﹞鄧建國.新聞=真相?區塊鏈技術與新聞業的未來﹝J﹞.新聞記者, 2018(5):87.

﹝3﹞Bell,Emily,and Bill Owen.”The Platform Press:How Silicon Valley Reengineered Journalism.”CJR.29 March 2017.https://www.cjr.org/tow_center_reports/platform-press-how-silicon-valley-reengineered-jornalism.php#executive-summary.

(責編:宋心蕊、趙光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傳媒推薦
  • @媒體人,新聞報道別任性
  • 網站運營者 這些"紅線"不能踩!
  • 一圖縱覽中國網絡視聽行業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