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傳媒期刊秀:《新聞愛好者》>>2018年第10期

“互聯網+”時代誦讀藝術傳播的新特征

王歡
2018年12月11日09:49 |
小字號

來源:《新聞愛好者》

【摘要】誦讀作為一門傳統又獨立的語言藝術,在有聲語言傳播中,其魅力在於傳承精神、傳播文化、提高審美、陶冶情操。而“互聯網+”所帶來的新思維與新范式,深刻影響到了誦讀藝術的傳播與發展。誦讀藝術傳播產生了新變化,呈現出新的特征:創作主體社會化、題材內容豐富化、語言表達個性化、呈現形式多樣化和傳播價值擴大化。

【關鍵詞】“互聯網+”﹔誦讀藝術﹔有聲語言傳播﹔文化傳承

在中國文化史中,誦讀活動作為古典詩詞文化傳承與傳播的主要途徑,是與中華經典詩詞歌賦共同成長起來的。

在有聲語言傳播中,誦讀,是誦讀創作者在對文字作品感受理解的基礎上,通過自己的聲音將其外化的一種藝術呈現方式。它不僅可以陶冶情操,豐富內涵,增強藝術與審美鑒賞力,還給人以啟發和引導,擴大意義,引發思考。

“互聯網+”是由騰訊CEO馬化騰首先提出的。2015年,李克強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明確指出,“制定‘互聯網+’行動計劃,推動移動互聯網、雲計算、大數據、物聯網等與現代制造業結合,促進電子商務、工業互聯網和互聯網金融健康發展,引導互聯網企業拓展國際市場”[1]。“互聯網+”,不是簡單地與傳統領域相疊加,更不是對其的顛覆,而是在新時代新媒體語境下,利用網絡傳播特點,進一步升級和創新傳統行業的發展,促使其適應市場需求,調整發展策略,保持生命活力。具體到誦讀藝術領域,當下誦讀活動與互聯網相結合,在新媒體語境下,也被賦予了新的媒介形式,產生了新的變化,呈現出新的特征。

一、創作主體社會化

盡管在中國文學史上,誦讀活動是其賴以傳承和傳播的重要形式,是一門古老的語言藝術,但誦讀藝術真正形成體系、成為學科,是在1963年中國傳媒大學(原北京廣播學院)創建播音專業、中國播音學術創始人張頌先后出版《朗讀學》《朗讀美學》之后。因此,當代誦讀藝術又是一種年輕的有聲語言表達藝術,它在與漢語普通話相互適應的過程中,逐漸走向藝術化、精英化,活動的場地也開始舞台化、聲屏化。

而Web2.0的興起,促使“User Generated Content”(UGC,用戶生產內容)成為主要發展特征。“UGC模式下,網民通過個人電腦、手機等智能終端,上傳文字信息、視頻、音頻等,更好地發揮了新媒體的優勢。UGC模式下,網民不僅可以切實體驗網絡生活,而且成為網絡內容的生產者,並且網上實現內容的增值。”[2]這也就意味著所有的誦讀愛好者都可以通過互聯網將自己的作品與他人進行分享、交流和展示。誦讀創作主體開始由專業人士向民間愛好者轉化,其大規模的社會化現象,有利於提高國民語言文化素養,傳承延續民族優秀文化。

在UGC時代,迅速崛起的新媒體進一步與社會相融合,促使網絡電台APP、微信公眾號快速發展。例如荔枝建立之初,明確提出“人人都是播客”,力圖給予個體更多展示自身聲音才華的空間﹔喜馬拉雅FM,竭力打造“有聲創作中心”,以期為用戶提供豐富而個性的內容和收聽體驗。各種由媒體、民間團體和個人創辦,圍繞誦讀開展分享與交流的微信公眾號,諸如“鄭在讀詩”“為你讀詩”“震耳遇龍”“鄭老師的話”等,為誦讀愛好者提供了學習交流和個人展示的平台。

以微信公眾號“為你讀詩”為例,它是由潘杰客先生攜手多位各行業的精英人士聯合發起的詩歌誦讀藝術活動。目的在於以讀詩的方式,摒棄浮躁、放鬆身心、分享故事、啟迪人生。“為你讀詩”邀請每一位喜歡分享,熱愛讀詩的人投稿。其誦讀的創作主體不僅有國家政要、文化名人、播音員主持人、歌唱家、表演藝術家,還涵蓋了教師、軍人、退休工人、企業白領、學生、商人、醫生、運動員、自由職業者等。“為你讀詩”每晚十點准時更新,自2013年6月1日正式上線至今,已播出1700余期,累計粉絲量超過5億。由此可見,從“詩人的詩”轉變為“大眾的詩”,誦讀活動創作主體的社會化,促使誦讀藝術傳播走向更加實用和多元的道路。

二、題材內容豐富化

中華文化源遠流長,經典佳作、歷史名著更是不勝枚舉。傳統的誦讀活動主要是以古今中外的經典篇目為取材對象。然而,在當代社會文化背景下,由於網絡傳播的及時性、碎片化的特點,受眾的接受心理和習慣與以往也有了很大不同。

“受眾在整個社會文化心理作用的裹挾下總體呈現兩極化的特征:一方面他們瓦解崇高,削平深度,戲謔經典,崇拜消費,體驗表淺﹔另一方面他們又敏感活躍、崇尚自我,追求多元,熱衷對話,注重關聯、講求實效,善於直覺式的體悟,易於被感召和喚起。”[3]當下,由於受眾對信息的關注時間縮短、對某一固定樣態的誦讀題材興趣度減弱,再加上我國現代文學作品的創作也呈現出多樣化發展態勢,因此,除了體現民族精神、延續民族文化的傳統國學經典之外,越來越多體現時代特色、給人以精神愉悅的優秀作品被誦讀和分享。

就誦讀作品的內容而言,除了宏大敘事、氣勢磅礡、激情宣導的內容之外,具體入微、情感細膩、還原生活的小型敘事題材越來越受到推崇和青睞。從以往岳飛《滿江紅•寫懷》的“待從頭、收拾舊山河,朝天闕”、毛澤東《沁園春•雪》的“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高爾基《海燕》的“讓暴風雨來得更猛烈些吧”,到《陋室銘》《背影》《我想和你虛度時光》《爺爺是個老頭》《滄桑之后》《活潑的快板》,誦讀作品的主題更為多元,視角更加微觀,表達更為朴實。互聯網媒介的介入,賦予了誦讀作品創作獨特的氣質和風格,豐富了誦讀藝術傳播的內容和樣態。

三、語言表達個性化

“市場經濟的沖擊及觀念的開放,使得受眾結構發生分化,受眾變成了一個個有著不同願望和需求的小眾群體。主體意識的增強,使得受眾的參與意識較從前有了很大提高,網絡媒體的發展促進了個性化傳播趨勢。”[4]在新媒體語境下,在受眾碎片化的訴求下,誦讀創作主體語言表達的個性化發展越發凸顯,主要體現在其感悟作品、表達處理的能力、自身聲音條件以及網絡媒介傳播特點等方面。

由於創作主體的年齡結構、文化水平、價值觀念、生活經歷、審美喜好、感受能力不盡相同,他們對作品的認識和理解也存在差異,這種差異直接影響到了創作主體在進行二次創作即把文字語言轉化為有聲語言表達時,其語氣、節奏、停連、重音等的情感處理和分寸拿捏。如果創作主體自身再具有高辨識度的聲音氣質,那麼結合網絡傳播的及時性、多媒體、互動性等特點,必然促使創作主體進行個性化傳播,從而實現誦讀藝術的精准傳播和有效傳播。

例如微信公眾號“震耳遇龍”中的《龍濱夜讀》欄目,其誦讀者龍濱,憑借自身低沉而有磁性的嗓音和對文學作品獨到而又深刻的詮釋,獲得了眾多聽眾的關注,引起了聽眾的共鳴,從而擁有了大批忠實的粉絲。而致力於“用聲音表達自己”的微信公眾號“遇言”,曾經嘗試同時推送分享了詩歌《我想和你虛度時光》的青年誦讀版和老年誦讀版。青年版的詮釋與表達是青春、美好、瀟洒又任性﹔而老年版的表達卻是蒼老、傷感、沉重又遺憾。同樣一部作品,由於創作主體的人生閱歷、理解感悟和表達處理的不同,為我們展現出了完全不同但卻同樣精彩的《我想和你虛度時光》。而這篇推送,也在廣大網友中引起了熱烈的反響和討論,傳播效果顯著。

四、呈現形式多樣化

傳統的誦讀活動是通過現場舞台、廣播音頻、電視熒屏進行呈現和傳播的,形式上有獨誦、合誦,附加的技術手段從最初的沒有任何輔助手段,到后來簡單的無剪輯配樂,精心的有剪輯配樂,逐漸發展為集畫外音、追光、音效等各種輔助形式於一體的呈現。而網絡傳播的日常化,促使誦讀藝術傳播的形態發生了很多變化,呈現形式越來越豐富和多樣。

一方面,出現了具有創新意義的“聲音眾籌模式”。所謂眾籌模式,是指通過互聯網面向眾人籌集資金,並給予一定回饋的商業模式。該模式“打破了資金渠道單一的傳統制約,它利用互聯網和SNS傳播的特性,使在不同個體之間的融資籌款成為可能,這一模式極大拓寬了來源渠道。”[5]誦讀藝術活動借鑒此模式,利用網絡媒介,根據稿件籌集各方聲音,共同完成一部作品的創作。這樣的聲音眾籌,不僅形式新穎,而且還可以促使參與者分享交流,增強互動,得到了受眾的認可。

另一方面,呈現景觀逐漸有了全方位、立體化的趨勢。誦讀活動呈現的傳統樣態是“聲音+作品+配樂”,而網絡傳播所具備的數字化、信息量大、互動性、多媒體等基本特征,為誦讀藝術的多樣呈現提供了可能和平台。除了展現傳統誦讀模式之外,很多有關誦讀活動的網絡媒介平台,還會圍繞每部誦讀作品,推送分享與作品意境相關的畫作,作品作者的介紹,作品內容的解析、創作背景及相關引申,誦讀配樂樂曲的賞析,誦讀創作主體的介紹、征集設定主題分享作品摘抄或自己喜歡的詩句等內容,甚至開始出現推送各種誦讀演出視頻,文學作品的示范誦讀,關於有聲語言創作與表達的教學公開課等形式。

五、傳播價值擴大化

中國傳媒大學魯景超教授認為:“朗讀的過程,是向作品的思想深處層層開掘、不斷追問、積極思考、理性之光升華的過程﹔朗讀的過程,是與另一顆心靈對話,不斷感受、想象、感悟,感情之火燃燒的過程。”[6]在互聯網視域下,誦讀活動的傳播價值產生了更廣泛、更深遠的意義。

首先,網絡環境的虛擬化,給了眾多誦讀愛好者莫大的鼓勵、更多的自信和極大的滿足。它促使越來越多的人參與到誦讀活動傳播中去,這有利於進一步傳承民族文化,提高國民人文素養。

其次,一些已成規模、具有一定知名度和影響力的網絡媒介平台,還推出了線下誦讀活動的分享與交流,比如定期舉辦主題誦讀活動沙龍、詩歌分享會,邀請知名朗誦藝術家開辦講座或是制作朗誦專輯實施訂閱收費,將線上的誦讀分享制作成有聲讀物進行捆綁售賣,開辦有聲語言表達培訓班等,不僅讓更多的人能夠欣賞、體驗有聲語言的獨特魅力,還可以產生一定的經濟效益,促使誦讀藝術的傳播實現了真正意義上的價值擴大化。例如,河南廣播電視台“鄭在讀詩”團隊創辦的“Listen-有聲者2018”聲音劇場第一場(每月一場,共十二場)演出在2018年1月20日晚正式拉開帷幕,“鄭在讀詩”試圖將線上品牌影響力延伸到線下,打造中原首個原創魅力聲音現場。演出採取公開售票的方式,積極大膽地創新有聲語言表達藝術,力爭實現傳播價值最大化。

最后,互聯網超文本、超媒體的傳播優勢,可以促進世界文化的交流,讓國內外更多的人相互交流、分享誦讀。例如一些誦讀活動平台會推出方言、英文、法文、德文等多種語言版本的誦讀,而這些作品借助網絡被分享到世界的各個角落,被人們接受和喜歡。“為你讀詩”就曾在丹麥女王訪問中國之際,推出丹麥文化周活動,分享彭麗媛女士與丹麥女王的讀詩,並邀請丹麥駐華大使進行讀詩﹔在韓國總統訪華期間,“為你讀詩”攜手韓國文化體育觀光部、駐華韓國文化院推出為期五天的系列詩歌朗讀活動,邀請韓國總統夫人、世界圍棋冠軍李昌鎬等進行詩歌朗讀分享。這種文化傳播活動不但形式上頗具新意,而且對促進國家間文化交流、傳播中國形象、提升中國文化軟實力有著積極的影響。

六、結語

誠然,上文的論述是站在積極的視角上在“互聯網+”視域下,分析闡述誦讀藝術傳播呈現出的新特征,並以理想樂觀的狀態分析互聯網對我國整個誦讀活動傳播的推進作用。但是,從現實來看,網絡傳播同樣是把雙刃劍,在互聯網平台,誦讀活動也遇到了問題和困難。比如,在互聯網UGC模式下,誦讀藝術作品創作數量劇增的同時,出現的質量良莠不齊的現象也影響到了整個誦讀藝術傳播的水平和品質。

另外,由於我國互聯網建設的相關管理機制還不夠完善,網絡安全問題依然存在,網絡的自由性、開放性和隱蔽性給誦讀活動的傳播也帶來了隱患和風險。因此,我們需要用更為理性的態度來看待互聯網時代所帶來的媒介沖擊和變革。

在我國,誦讀活動作為有聲語言傳播的經典樣式,對人文血脈的傳承、中華文化的傳播、國家形象的提升都有著廣泛的影響面和深刻的影響力。當今,“互聯網+”時代促使誦讀藝術傳播發生了更多變化。誦讀藝術傳播需要聯系實際,適時演進,更需要肩負使命,締造典范,持續有聲語言傳播的旺盛生命力。

參考文獻:

[1]中國經濟網.解讀:李克強政府報告中的“互聯網+”是什麼[EB/OL].http://www.ce.cn/cysc/ztpd/2015zt/9gz/bd/201504/01/t20150401_499 7927.shtml,2018-01-22.

[2]匡文波.網絡傳播學概論(第四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77.

[3]劉楠.誦讀藝術傳播的后現代語境轉向[J].現代傳播,2016(4):97-100.

[4]匡文波.網絡傳播學概論(第四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161.

[5]趙曦,張明超.互聯網媒介視域下的紀錄片業態變化[J].現代傳播,2015(2):106-109.

[6]魯景超.倡導經典朗讀[N].人民日報,2008-11-13.

(作者為中原工學院新聞與傳播學院講師)

(責編:趙光霞、宋心蕊)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傳媒推薦
  • @媒體人,新聞報道別任性
  • 網站運營者 這些"紅線"不能踩!
  • 一圖縱覽中國網絡視聽行業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