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傳媒期刊秀:《新聞愛好者》>>2018年第10期

反轉新聞中的社會認知偏差分析

歐陽霞
2018年12月11日09:51 |
小字號

來源:《新聞愛好者》

【摘要】作為假新聞的“反轉新聞”是一種帶有活動發展狀態的新聞傳播現象,造成反轉新聞的原因有很多,而報道者較為隱形的社會認知偏差,是導致反轉新聞產生的心理因素。圖式、刻板印象、歸因行為在形成對他人的印象和解釋他人行為時難免產生偏差,這些認知偏差反映在新聞報道過程中,就必然導致反轉新聞現象。要防止反轉新聞,就要求新聞傳播者洞見人類普遍的心理規律,發展批判性思維能力與人性的弱點作斗爭,從而扭轉社會認知偏差,讓新聞更加客觀,更加靠近真相。

【關鍵詞】反轉新聞﹔社會認知偏差﹔圖式

反轉新聞是在網絡新媒體時代出現的新名詞,也是一種新聞傳播現象。目前學術界對於“反轉新聞”尚沒有給出被普遍接受的定義,包括使用的術語也有所不同,有的稱之為“逆轉新聞”,也有情景描述性地稱之為“新聞反轉劇”“新聞烏龍事件”。反轉新聞最重要的特點是新聞報道最初的事實在傳播的過程中被重新發現並發生改變,媒體和受眾對事實的立場隨之發生逆轉,並表現出與之前截然不同的態度。雖說新聞的反轉在一定意義上能夠成為探尋和靠近真相的動力,但反轉新聞虛假的實質違背了新聞的真實性原則,損害了媒體的公信力,造成輿論的混亂和不良的社會傳播效果。因此,有必要對反轉新聞這一傳播現象進行更為深入系統的認識,從而避免反轉新聞的出現。

一、反轉新聞的實質

反轉新聞盡管是一個新的新聞傳播現象,但其產生卻有著復雜的社會背景。要認識反轉新聞,有必要首先認識這一新聞傳播現象的本質和形態。

(一)反轉新聞的本質

反轉新聞從內容上看,其實質是假新聞。假新聞伴隨著新聞業的產生而出現,與新聞業如影隨形,從未消亡。而反轉新聞作為假新聞的新名詞創造出來,在於網絡新媒體時代,假新聞的生產和傳播發生了明顯變化。網絡新媒體的發展,促使受眾由單純的新聞接受者變為新聞的參與者和生產者,使得假新聞的制作者可以是任何人而不僅僅是記者。傳播媒介的多元化,社交媒體平台信息發布的低門檻化,使得假新聞傳播渠道不僅僅是傳統媒體。更為重要的是,反轉新聞較傳統意義上的假新聞,在傳播過程中可以更為明確直觀地呈現受眾對其的態度,從而推動真相的尋找和確定。因此,作為假新聞的“反轉新聞”是一種帶有活動發展狀態的假新聞傳播現象。

新聞報道要求現象真實和本質真實同時都要具備,也就是說,新聞報道不僅要求時間、地點、人物、事件、原因、結果等寫作要素必須真實,而且要求報道者透過現象洞悉事物深層本質和內在規律,在更深的層次上把握新聞事實。﹝1﹞做到新聞的現象真實並不復雜,而做到本質真實卻並不容易。事實上,大多數反轉新聞的出現往往是本質失實,即新聞報道的時間、地點等各種要素沒有偏差,但由於報道者的認識和評價與實際不符,仍然是失實的。也就是說,現象是真實的,本質是失實的。而新聞生產過程中認知偏見是造成新聞本質失實的重要心理因素。

(二)反轉新聞的形態

如前所述,反轉新聞本質上是一種虛假新聞。但是,從表現形態上,反轉新聞往往更具有新聞的表現形式。這種形態主要體現在新聞價值的某些因素構成上比較鮮明。比如,在重要性上往往比較突出。2013年8月28日出版的《南風窗》發表文章《村官腐敗透視》,文中刊發“村支書性侵留守婦女:村裡一半是我娃”情節,后被証實是記者將“私底下吹牛的話寫入文章”。這一新聞報道刊發后,引起了輿論風波,后被核實新聞內容存在失實后,《南風窗》向三門峽市委宣傳部發信致歉。這一反轉新聞之所以引起軒然大波,主要是因為新聞內容主題的重要性,牽涉基層干部形象和留守婦女問題。除了重要性,顯著性往往也是反轉新聞表現形態的重要價值形式。以《村官腐敗透視》為例,這一反轉新聞的報道主題固然重要,報道對象也比較顯著,村干部隊伍是基層治理的核心隊伍,他們的作為和形象廣受關注,具有與眾不同的特別性,因此,更容易受到受眾關注。從新聞形態的角度來看,反轉新聞在新聞價值形態上具有高度的集中性,無論是及時性、重要性,還是顯著性和趣味性上,都表現不俗,成為一種價值形態高企的內容文本。

二、反轉新聞的社會認知偏差

社會認知是對他人社會行為和社會思想的認知,是指個體在與他人的交往中,觀察他人的行為表現,並對其內在心理狀態、行為動機以及其行為的意向性作出推測和判斷的過程。﹝2﹞在新聞報道過程中,報道者在與被訪者的採訪互動中,記錄和觀察其言行,並通過分析、判斷和解釋信息而獲取新聞事實,這便是一個社會認知過程。影響社會認知的因素,主要來自認知者、認知對象和認知情境三個方面。在新聞採訪中作為認知者的報道者自身的知識經驗、性格個性、人生觀、價值觀、文化背景等因素都會影響其對被訪的人和事的認知。被認知者的儀表、談吐、個性、行為、現象等也會影響認知者對其的認知、印象和評價。同時,新聞採訪活動是在一定的情境中進行,而社會認知的情境會為認知者提供了解被認知者的線索。社會認知作為復雜的心理活動,在形成對他人的印象和解釋他人行為時難免產生不符合實際情況,與事實有偏差的認知,即社會認知偏差。在新聞報道過程中出現認知偏差,就必然導致反轉新聞現象。從實踐來看,社會認知偏差導致了反轉新聞的主要表現有:

(一)圖式導致認知偏差

圖式是人腦自動形成的認知框架,這個認知框架是通過諸如你接觸到類似的人、過程、社會角色或職業等經歷而產生的。圖式一旦形成,它們就會被刺激激活,從而引發相關行動和期待。﹝3﹞圖式會對社會知覺的過程和結果產生重要的影響,可以幫助人們理解和思考世界,有效地組織信息,但它也可能讓人們在分析和判斷事物時導致錯誤認知。

如:2016年3月23日,一則“大媽被玩具車撞倒坐地不起,與孩子家長理論”的新聞在網絡上熱傳。新聞的內容是在重慶巫山縣中心市場,一小女孩的玩具車挂到了78歲的老人,老人坐地與孩子家長理論。有人錄下現場視頻傳至網上,不少人認定是“碰瓷”。后經媒體調查發現,事實是女孩父母隨后將老人送醫檢查,確診橈骨骨折。其間,老人沒有敲詐勒索,她還婉拒了女孩家人更多賠償的提議,並非網友們所認為的“碰瓷”。在這一事件中,“大媽被玩具車撞倒坐地不起,與孩子家長理論”情景激活了“老年人碰瓷”圖式,一個圖式一旦被激活,就會影響人們對信息的解釋。然而在這個新聞中,事實並不符合已有圖式,但人們依然以圖式認知框架對信息進行分析和判斷,從而導致認知偏差。這是一個現象真實而本質失實的反轉新聞。

(二)刻板印象導致認知偏差

刻板印象作為圖式的一種表現形式也會引發社會認知的偏差。刻板印象也被稱為類化原則,一般指人們對某個社會群體形成的一種概括和固定的看法。﹝4﹞刻板印象有助於簡化人們的認知過程,但刻板印象一經形成,便具有較高的穩定性,很難改變。刻板印象往往使人們的認知固化,從而引導社會認知偏差。

如:2016年5月31日晚,南京警方抓獲一名被超市報案的小偷,一位媽媽在超市為生病的女兒偷雞腿。民警把此事發在自己的朋友圈,引發了大量轉發和圍觀。隨后,不少媒體對事件進行報道並呼吁為母女捐款,短短幾天就籌集了40萬元捐款。事后有媒體暗訪發現“偷雞腿媽媽”其實是慣偷,一名營業員曾看到她偷過3次東西,新聞隨之反轉。在這一新聞事件中,媽媽和孩子都是弱勢群體,而弱勢群體的社會刻板印象是:群體的力量、權利弱,獲取社會財富少而難、生活貧困、能力不足、被社會邊緣化。這個群體的行為很容易引發媒體和受眾的同情心,即便事件中母親是偷盜行為,也會被人們按照有利於弱勢群體刻板印象的方向解釋為“迫於無奈、愛子心切”,並伸出援助之手。而新聞的傳播者同樣出於業已形成的刻板印象,在搜集信息時將更多的注意力放在與弱勢群體刻板印象相符合的新聞素材上,而忽略了不符合刻板印象的素材。在這種心理的引導下,就很難做到客觀全面地反映事實,容易導致反轉新聞的產生和傳播。

在網絡新媒體環境下,對於新聞的時效性要求轉變為實時性。因此,為了快速傳播,報道者更容易求助於已經形成的認知框架,從而降低深入思考所需要的時間成本,為反轉新聞的出現創造了更多的可乘之機。

(三)行為歸因導致認知偏差

所謂歸因,是指人們對他人或自己的所作所為進行分析,指出其性質或推論其原因的過程。也就是對人們的行為表現進行解釋和說明的過程。﹝5﹞這是一種對人和事進行深層次認識的過程。在新聞採寫過程中,行為歸因就是對新聞五要素中“why”這一要素的挖掘。

社會心理學研究証明,人們在行為歸因時通常試圖將個體的行為歸結為內部原因(例如個人的性格),或者歸結為外部原因(例如人們所處的情境)﹝6﹞社會心理學研究發現,由於加工信息資料及認識上的原因而常常會導致歸因偏差,其表現為對行為原因的推測顯得既不理性也不合邏輯,甚至有些武斷或荒謬。行為歸因出現的典型偏差是當人們解釋他人行為時,往往會高估行為者內在因素對其行為造成的影響,而低估情境因素的影響。這種歸因偏差在新聞報道中也容易造成新聞失實。例如,2008年,眾多媒體包括境外媒體報道了四川男子吳加芳因為在“5•12地震”后背亡妻回家的新聞,吳加芳被網友們稱為“最有情意的丈夫”。半年后,吳加芳與成都姑娘劉如蓉結婚,再度引起輿論關注。在后來的媒體進一步採訪中,吳加芳家鄉的村民卻指吳是薄情之人,背亡妻是被逼迫的,之前一直在和前妻鬧離婚,而且他不贍養父親。從現象看,吳加芳背亡妻回家的舉動確有其事,但從本質上看,報道對吳加芳行為性質及行為原因的推論高估了內在因素(有情有義),而低估了環境原因(背亡妻是被逼迫的),從而造成行為歸因偏差。這種歸因錯誤使得記者不能如實地對事實做出反應,而是根據自己對現實的解釋做出反應。

社會心理學家米勒和波特研究發現,隨著時間的推移,歸因會變得更加情緒化。而情緒化會影響判斷。對於用事實說話,以真實、全面、客觀、公正為原則的新聞報道來說,報道主體一旦在新聞報道過程中加入個人情緒因素,就很難做到客觀公正,也很難維護新聞真實性的底線。

三、避免新聞報道中的認知偏差

既然社會認知偏差是反轉新聞出現的重要社會誘因,那麼,就需要以此為基點更有效地防止反轉新聞的產生和傳播。

(一)針對圖式偏差更應該考慮相反的結論

圖式這一認知框架的存在,提示我們要克服對圖式的依賴性,要將注意力分散到與圖式不相符合的信息和特征上。這就要求新聞傳播者要突破刻板印象,擺脫先入之見可能對信息解釋的影響。圖式往往會引導記者預設主題,並在新聞寫作中無論是角度的選擇、事實的選擇都專注於符合圖式的信息而忽略其他信息。然而預設主題是新聞報道之大忌,是對新聞真實性原則的違背。新聞的主題通常是在事實發生的過程中產生,不可事先預設。

在新聞傳播過程中,記者處於信息接受的最前列,他不僅是作為個人,更重要的是作為受眾的代表,最先接受新聞信息,代表公眾尋找、採寫新聞。在整個傳播過程中,記者一方面作為有個性特征的特定受傳者個體,擁有自己的人格信仰、社會觀念、知識結構、興趣好惡,帶著固有的經驗,按照自己的圖式認知框架接受信息﹔另一方面,由於職業的要求,他必須充當一個職業化了的角色,即必須代表受眾進行新聞的傳播。因此,在社會生活中發揮著重大作用的媒體及記者時刻要對自身進行冷靜客觀的審視與反思,在進行新聞報道時要淡化“自我”的存在,克制圖式認知框架可能導致的認知偏差,反復核查事實,多方征求意見,多層次地深入思考,如此才能准確地把握事實的本質。

(二)針對行為歸因偏差更應該拓展消息來源

社會心理學實驗揭示歸因偏差的主要原因是,人們往往在自己關注的地方尋找行為的原因,缺乏在不同情境下觀察行為的機會。自媒體時代,發布新聞的不僅僅是受過新聞專業訓練的新聞工作者,還有更多未曾接受過專業訓練的公眾,開始以自己的興趣、愛好以及個人的理解制作和發布新聞。其非專業性使得發布新聞者往往更加依賴個人感情傾向和價值判斷,造成對新聞事件不客觀、不公正的報道或傳播。所以,未經專業訓練的個人和機構不僅挑戰了傳統的新聞生產程序和模式,而且也敗壞和消解著新聞的客觀性、真實性、權威性,造成對新聞專業主義核心理念的沖擊。

因此,在進行新聞報道時,職業記者要時刻牢記自己的職業身份,明確記者對於各種信息的獲取與傳播,在採訪報道中堅持職業操守,拓展消息來源,從不同的消息渠道,更加全面地了解、分析和判斷事實,以免歸因偏差影響對事實的解釋,以期新聞報道更加理性,更加貼近現實。而非專業的新聞傳播者也需要加強媒介素養,克服依靠思維捷徑而造成的認知偏差。

從社會心理學的意義上講,要防止反轉新聞,就要求新聞傳播者洞見人類普遍的心理規律,發展批判性思維能力與人性的弱點作斗爭,從而扭轉社會認知偏差,讓新聞更加客觀,更加靠近真相。

參考文獻:

﹝1﹞歐陽霞.新聞發現與表達﹝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9:138.

﹝2﹞申荷永.社會心理學﹝M﹞.廣州:暨南大學出版社,1999:45.

﹝3﹞金伯莉·J.達夫.社會心理學﹝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3:55.

﹝4﹞申荷永.社會心理學﹝M﹞.廣州:暨南大學出版社,1999:62.

﹝5﹞申荷永.社會心理學﹝M﹞.廣州:暨南大學出版社,1999:64.

﹝6﹞戴維·邁爾斯.社會心理學﹝M﹞.北京:人民郵電出版社,2006:62.

(作者為中國海洋大學文學與新聞傳播學院教授)

(責編:趙光霞、宋心蕊)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傳媒推薦
  • @媒體人,新聞報道別任性
  • 網站運營者 這些"紅線"不能踩!
  • 一圖縱覽中國網絡視聽行業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