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传媒>>人民网奖学金>>清华新闻2018

微信自媒体在新闻反转事件中的叙事模式研究:以“罗一笑事件”为例

陆洪磊
2019年01月10日16:39 | 来源:人民网研究院
小字号

摘 要 自媒体的原创信息正在成为一种新“新闻”,逐步蚕食传统新闻的覆盖面与影响力。在近几年诸多新闻反转事件中,自媒体发布的信息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文章通过对2016年底“罗一笑”事件的分析,运用框架理论对具有影响力的37篇微信公众号文章进行扎根理论分析,研究发现并总结了微信自媒体在参与新闻反转事件时都持有相对稳定的五种叙事模式。这些叙事模式的逻辑特征是可被解释的,对网络治理具有一定启示意义。

关 键 词 自媒体、新闻反转、扎根理论、叙事模式

作者简介 陆洪磊,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博士研究生,北京100084

以微信、微博为主体的自媒体(或社交媒体)的兴起,极大地冲击了传统媒体的话语格局,“危机话语”弥漫于新闻业界和学界,认为社交媒体的兴起或将为传统新闻业画上句号。[ Zelizer B., Terms of Choice: Uncertainty, Journalism, and Crisis.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 2015, 65(5): p. 888-908.]然而相较于有新闻校对审查以及新闻专业主义理念指导的传统媒体,[ 郑保卫,李玉洁.美国新闻专业主义观念发展史的评述与反思[J].新闻与传播研究,2013(08):78-91.]社交媒体生产的新闻没有“把关人”,亦不受传统新闻伦理的束缚,[ 胡钰,陆洪磊.构建新媒体传播中的“新新闻伦理”[J].青年记者,2017(04):11-13.]所以很容易引发伦理失范的问题,情节甚者还会扰乱社会秩序,引发恐慌和不安。

营造一个良好的社会舆论环境,构建网络空间新生态,是符合广大人民利益的基本诉求。探索自媒体传播时代的网络治理理念与方法,是学界有益的尝试。

一、研究设计

自媒体(We Media)最早由美国学者谢因·波曼(Shayne Bowman)与克里斯·威理斯(Chris Willis)于2003年提出,认为自媒体是普通大众经由数字科技强化与全球知识体系相连之后,一种开始理解普通大众如何提供与分享他们本身的事实、他们本身的新闻的途径。[ 邓新民.自媒体:新媒体发展的最新阶段及其特点[J].探索,2006(02):134-138.]用简单的话讲,自媒体就是大众经过媒体科技的“赋能”和“赋权”,[ Macintosh A., Characterizing E-participation in Policy-making//System Sciences, 2004. Proceedings of the 37th Annual Hawaii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IEEE: 10.]可以进入网络公共领域分享他们“新闻”的载体和平台。

新闻反转事件并不罕见,但随着自媒体的不断发展,新闻反转事件不仅在频度上有所增加,[ 韩晓晔.新闻反转报道的形成与规避[J].传媒,2016(14):83-85.]且影响力在不断扩大。了解发布的信息所采用框架的整合与分化趋势,以及明确框架整合与分化所基于的规律为何,是本文探索自媒体在新闻反转事件中传播信息的规律的重要途径。

(一)从框架到模式:社交媒体研究中手法的演变

框架理论最早由戈夫曼提出,他将框架视作“社会事件的组织原则”,认为人们往往依赖一套预设的符号形式来理解社会情况。[ Goffman, E. Frame Analysis: An essay on the Organization of Experience. New York: Harper and Row, 1974.]图奇曼最早将框架引入媒介研究,[ Tuchman, G. Making News. A Study in the Construction of Reality. New York: Free Press, 1978.]认为新闻报道事实上为人们提供了一套用于认识世界和理解世界的方法和框架。恩特曼对媒介情境中的框架进行了概念化,并总结了框架的四大功能:问题界定、因果解释、道德判断、对策建议。[ Entman, R.M., Framing: Toward Clarification of a Fractured Paradigm.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 1993, 43(4): P. 51–58.]经过多年来的整合和发展,框架理论目前已成为传统新闻传播研究领域常用的一种理论视角和分析手段,[ 冯剑侠.框架理论在传播学研究中的运用及其发展[J].新闻传播,2011(09):15-17.]在社交媒体出现之后,也成为社交媒体研究中常用的研究手法。[ Wasike, B.S., Framing News in 140 Characters: How Social Media Editors Frame the News and Interact with Audiences via Twitter. Global Media Journal, 2013, 6(1): p. 5-23.][ Hamdy, N., & Gomaa, E. H. (2012). Framing the egyptian uprising in arabic language newspapers and social media.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62(2), 195–211.]

然而在社交媒体分析的研究中,有学者发现原有的框架分析已经无法很好地契合社交媒体发展的新形势,比如社交媒体发表文本的篇幅更为短小、讨论议题更为松散、发表内容更情绪化等,因此不能采用传统框架理论的方法进行编码。[ Qin, J. (2015). Hero on twitter, traitor on news: how social media and legacy news frame snowden. Th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ress/Politics, 20(2), 166-184.]事实上,也有学者通过研究指出了传统的编码方式在社交媒体研究这种无定形性主题下的无力,提出了加入情感倾向相关的维度,使用了建构扎根理论的研究方法,提炼出一种新的“框架”,或者说“叙事模式”(Narrative pattern,为统一概念,以下统称“框架”,但此“框架”其实被赋予了新的意义),较好地处理了社交媒体文本中信息整合与提炼的问题。[ Anstead, N., & O'Loughlin, B. (2015). Social media analysis and public opinion: the 2010 uk general election. Journal of Computer-Mediated Communication, 20(2), 204–220.]

有鉴于此,本文也将使用建构扎根理论的研究方法对自媒体文本进行分析,试图对某一新闻反转事件中自媒体的框架演变进行归纳和总结,观察其是否具有相对稳定的框架变化特征,进而可以为管理者提升网络安全治理水平提供借鉴。

(二)对话的“新闻”:微信新闻分化与整合的基础

西方新闻理论在实践过程中逐渐出现了“客观新闻学”和“对话新闻学”两大体系分野,美国学者马尔基奥尼(D. M. Marchionni)曾提出“作为对话的新闻”(journalism as a conversation)概念,其与传统的 “训话式新闻”(journalism as a lecture)相对照。[ Marchionni. M. (2013). Journalism as a Conversation: A Concept Explication, Communication Theory, vol.23, 131-147.]有学者将“对话新闻学”的核心观点进行了归纳,认为新闻其实是不同话语和立场相互冲突、调和与协商的结果;记者也是新闻的一份子,而不是“局外人”;新闻文本是一个开放性的“话语建构”;新闻报道的首要功能是在政治和社会领域内引发建设性的“公共对话”。同时认为,“对话新闻学”相较于兴盛于传统纸媒时代的“客观新闻学”,体现的是电子媒体和数字媒体的时代需求,具有与时俱进的特点。[ 史安斌, 钱晶晶. 从“客观新闻学”到“对话新闻学”——试论西方新闻理论演进的哲学与实践基础[J]. 国际新闻界, 2011(12):67-71.]有学者在对微信新闻的研究中指出,微信新闻作为一种交往过程中产生的新闻,打破了传统新闻生产过程中生产者和消费者的二元对立壁垒,以互文性不断创造新的信息和意义,模糊了“事实-意见”、“专业-业余”、“公共-私人”等传统媒体赖以生存的边界,呈现出一种全新的新闻范式。[ 谢静. 微信新闻:一个交往生成观的分析[J]. 新闻与传播研究,2016,(04):10-28+126.]

鉴于前文所提到的,自媒体一个最大的特征就是信息共享和交互。因此在自媒体平台发出的文章,往往都是作者接收各方意见和信息之后所产出的结果,而且这种意见会根据网络中所呈现出来的局部舆情所不断修正自我,因此一定程度上契合“对话的新闻”的本质。而微信又是自媒体中最具典型性和“中国特色”的社交媒体平台,所以本文将微信新闻作为主要研究对象,探究微信新闻的框架是如何在冲突与协调的过程中演化的,微信新闻的文本可以被自媒体如何进行建构,以及微信新闻是如何引发“公共对话”的。

(三)选取案例与研究问题

有学者将反转新闻(或新闻反转)事件划分为以下几个阶段:事件发生—媒体初始报道—初始舆论形成—事件拐点—舆论反转,且认为舆论在演变过程中多呈现出高度一致性和极端变化性。[ 李斌,陈勃. “反转新闻”的成因及其规制[J]. 编辑之友,2016,(08):58-61.]然而如果放到自媒体的研究语境下,“媒体初始报道”这一环节中的“媒体”,应当换成“自媒体”,即“事件发生—自媒体初始报道—初始舆论形成—事件拐点—舆论反转”。依照这个标准,本文选择了具有典型“自媒体新闻反转”特征的,新近发生的,且基于微信平台发酵的“罗一笑事件”(或称“罗尔事件”),作为研究案例进行研究。

11月30日上午,一篇《罗一笑,你给我站住》的文章在微信朋友圈中引发了转发狂潮。文中称广东深圳本土作家罗尔的5岁女儿罗一笑,被诊断患有白血病,每天的医疗费高到家庭无法承受。心急如焚的父亲没有选择公益捐款,而是选择“卖文”,如果多转发一次这篇文章,便会为笑笑的治疗筹款多增一元钱。然而随即就有网友爆料,称此事为营销炒作,一是罗一笑的治疗费用并不像文中所说的那样昂贵,二是罗尔在东莞与深圳有三处房产,善款也早已筹齐,称此次事件为“带血的营销”,进而引发舆论热议[ 新闻源:(1)深圳卫计委介入罗一笑事件 罗尔承认有3套房 .搜狐网.2016-11-30. (2)罗一笑事件当事人:不会诈捐 解决治病费最重要 .腾讯网.2016-11-30. (3)患白血病女童事件刷屏网络被指炒作 官方介入 .新浪网.2016-11-30. (4)深圳市民政局:我们没介入罗一笑捐款事件,对方曾非正式沟通 .网易新闻.2016-11-30.]。

“罗一笑事件”自2016年11月30日爆发后,经历了两个阶段的舆情反转。第一个阶段是罗一笑的父亲罗尔被曝光有三套房子,被指责“带血营销”,网络中一片声讨,负面情感的文章数量占大多数;第二个阶段是2016年12月24日早晨罗一笑去世,“罗尔”和“罗一笑”两个词汇在沉寂两周左右后重新进入大众视野,此时舆情呈现出一个相反的态势,更多的是理性的反思和对生命消失的惋惜及同情,正面情感的文章数量超过了负面情感的文章数量。具体可见图1和图2。

[ 数据来自清博舆情“内容分析”版块,关键词“罗一笑”,深色为正面情感,浅色为负面情感。情感性质判断由清博舆情的词汇数据库判定,存在一定范围内的误差。]

针对这起微信新闻反转案例,研究者根据新闻反转事件的阶段划分方法,将该事件的发展过程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基于上述事件发展阶段划分方法以及前文的理论铺垫,研究者提出以下研究问题:

1、“罗一笑事件” 中,自媒体新闻的文本是如何被自媒体建构的?不同阶段的舆论各自呈现出什么特点?

2、“罗一笑事件” 中,随着事态的不断发展,自媒体的新闻文本在冲突与协调的过程中是否具有相对稳定的框架变化特征(整合或分化)?这个特征是什么?

3、“罗一笑事件” 中,自媒体新闻是如何引发“公共对话”的?这些文章是否都采取了某一类框架或叙事模式?

带着这样的思考和问题,研究者开始收集文本和数据,按照扎根理论的研究方法开展了研究。

1.4、数据收集与研究方法

文章选择了“清博舆情”作为主要抓取平台,以“罗一笑”和“罗尔”为关键词,抓取了自2016年11月30号“罗一笑”事件爆发后至2017年6月1日为止,微信公众号中浏览量超过10万次的文章,即俗称的“十万加文章”,旨在选取最具影响力的文章作为典型文章进行分析,共选取37篇,为全样本。样本的分布基本符合图1和图2的舆情走势(见图4),有一篇文章发表于2017年4月26日,不计在图4内。

在选取与检视研究样本的过程中,研究者发现,37篇文章中有一部分是以“人民日报”、“央视新闻”、“微信派”等平台发出来的。有学者按照对自媒体的定位,将“他媒体”和“平台媒体”与“自媒体”进行区分,指出“他媒体”是“或为政府代言,义务接受审查”的媒体,“平台媒体”只是提供信息交流、事务处理的环境场所,故而不能与“自媒体”混为一谈。[ 代玉梅.自媒体的传播学解读[J]. 新闻与传播研究,2011,(05):4-11.]按照代玉梅对自媒体的概念界定,本研究剔除以“人民日报”、“央视新闻”等“他媒体”发表的文章4篇,以及以“微信派”等“平台媒体”所发出来的文章2篇,筛选后共计31篇文章,作为最终的研究对象。

福柯认为,话语反映着一个有结构的完整世界,同时也构建着其所描述的那个世界。[ Foucault, M. (1984). The order of discourse [L'ordre du discours, 1971]. (Reproduced in M. Shapiro (Ed), Language andpolitics (pp. 108-138).]有鉴于此,研究者认为自媒体所使用的话语背后,实际上代表了自媒体运营者对某个议题的阶段性认识。运用扎根理论,其实是通过话语文本间性(intertextuality)或互文性,来探索话语所构建出来的世界。[ Charmaz, K. (1969). Constructing grounded theory: a practical guide through qualitative analysi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Qualitative Studies on Health and Well-Being, 1(3), 378-380.]建构的扎根理论方法(constructing grounded theory),强调“无预设”和“自然呈现”,是基于丰富的经验材料之上,通过不断归纳和对比分析进行理论归纳的一种方法论。研究者往往直接从现象和材料入手,通过一系列规范的操作和合理的探讨,自下而上地形成理论概括。

自媒体的文章不同于专业的媒体发文,没有太多的“规矩”可循,如果一味按照传统的框架理论进行分析,将会损害原有文本所蕴含的丰富的话语框架和内在逻辑。因此本研究将采用建构的扎根理论方法,尽力挖掘媒体文本中信息,进行整合与提炼,尽可能地展示出文本所具有的丰富表征和内涵。

二、编码结果

研究者按照建构扎根理论的研究步骤对文本进行编码。

研究者首先进行了开放式编码(open coding),对31篇微信新闻文本进行逐字逐句的自由编码,归纳与提炼相关概念,根据有关文献和已有研究进行概念修正。完成开放式编码后,研究者再根据已有的编码成果进行主轴编码(axial coding),将开放编码形成的初步编码进行聚集,顺著向度与属性的直线,通过研究软件将类别及次类别的相关联性进行连结,比较不同类别,进而整合形成基础的理论模型,通过案例和文献不断对理论模型加以完善。最后进行饱和度检验。

在研究软件选择上,研究者采用了Nvivo11作为编码和分析工具,主要以参考节点示意图中的层次图表为主要编码视图。

2.1、开放式编码

在对31篇微信文本进行阅读、分析和归纳整理后,初始阶段基本形成开放式编码若干个,呈现结果举例如下:

表1、开放式编码结果举例

原始开放式编码结果多达72个,在进行合并类似编码,以及充分的讨论和增删后,保留开放式编码结果29个,即上述呈现的结果。

2.2、主轴编码

根据对自由编码进行反复比较分析,研究者共形成了若干主轴编码,以便更加结构化地对文本内容予以理解。

在主轴编码的形成过程中,研究者大体上将其根据问题界定、因果解释、道德判断、对策建议四个基本维度进行划分。问题界定、因果解释、道德判断、对策建议。大致整理结果如下。

在31篇文章的编码工作进行到第23至24篇后,后续的文章已经不再能提供新的重要范畴或关系,故而可以认为本研究在资料整理基础上的理论构建已经达到资料饱和,具备解释力。

三、研究发现:自媒体的五种叙事模式

经过Nvivo11软件对编码相似性聚类节点进行归类(见图5),以及对主轴编码的综合考量,研究者试图构建自媒体在参与“罗一笑事件”过程中所呈现出来的若干种叙事模式,从而进一步探讨为什么这些叙事模式可以产生如此巨大的传播影响力(典型表现就是阅读量达到十万加)。

研究者从自媒体对“罗一笑事件”的呈现方式和性质判断出发,结合其对此次事件之所以一波三折的解释,以及对舆情之所以反反复复的解释,分析对事件中各方所下的道德判断,以及最后提出的呼吁和建议,大致提炼归纳出了如下几种自媒体叙事模式:

再教育模式,是指自媒体通过深刻反思此次事件,总结出令人信服的经验和教训,一般会采取弱化道德谴责、强化逻辑梳理和理性反思的方法,来对事件中暴露出来的问题进行剖析和梳理,如微信公众号“三节课”作者黄有璨写的《转发罗一笑捐款的人,你们要反思一下这八点!》,就是通过回顾了罗一笑事件的来龙去脉,总结了普通网民和自媒体人所应当汲取的八点教训。这类模式一般以鞭辟入里的逻辑分析和适当的情感引导博得受众好感和转发。

情感宣泄模式,是指自媒体通过详细地重现事件,重点批判当事人后续发出的澄清内容,表达其本人或代表其组织发表其情感态度,一般会采取强化情感语句、弱化逻辑推理的方法,加入大量的图片和表情包,以达到引起读者共鸣的效果和目的。如自媒体人端宏斌所写的《对罗尔的宽容,是对好心人的犯罪》,其中提到:

“他收到那么多钱,有没有感激的意思呢?是有的,但不是感谢网民,而是感谢耶稣。网民给你捐款,你感谢耶稣干嘛?简直是莫名其妙。这就像恐怖分子干了‘大事’立马就感谢真主一样的逻辑。”

用了较多的反问句式,对罗尔本人“不知感激”和“不懂感激”进行了抨击。还将他类比为恐怖分子,批评的意味就更浓了,甚至可以判定为敌意。

女性主义模式,是指自媒体采用女性主义的视角,针对“罗尔三套房子没有一套留给女儿”或“罗尔残忍地利用女儿的病情进行营销”进行抨击,反思目前男女不平等的现状,进而引发读者共鸣。如公众号“清南师兄”发表的《谢谢你罗尔,让更多人知道女儿们的生存环境有多差》,就是大量抨击了目前男女不平等的社会现实。

关注子议题模式,是指自媒体剑走偏锋,不谈罗尔和小铜人,转而讨论例如白血病防治、农村医疗保险条件差等问题,引发家长们的转发和关注。媒体人唐慧所写的《你们都在关注罗尔是不是炒作,有谁去关心“罗一笑”们为什么会得白血病?(是家长就该了解的事实)| 特别关注》就是一篇典型的关注子议题模式的文章。文章通篇都没有谈“罗一笑事件”的孰是孰非,而是将重点放在了白血病的危害、治疗方法少、治疗费用高、救治率低等问题上,呼吁社会关注白血病,关爱白血病儿童,防治白血病,引起了舆论另向的共鸣。

逆流维护模式,是指自媒体站出来对抗主流的“民意”,往往通过将心比心、描绘细节等手段达到维护罗尔及其家人的目的,反思目前媒介环境的浮躁与不真实,情感倾向明显,且语句多斟酌,显示出较高的写作水平。如自微信公众号“鬼脚七”所发的《“罗一笑事件”让我不寒而栗》为罗尔所做的“辩护”:

“社会上有人喜欢夸大自己承受的压力和受到的伤害,大部分自媒体人就属于这类。自媒体人写了一篇文章,100个评论中 90个赞美,10个批评,他就会受不了。他会再写文章解释,说读者多么不讲理啊,自己被骂得多惨等,然后等着读者来安慰。这是自媒体人的通病,我也有过。罗尔用文字夸大一些情况,我很理解,我也这么做过。”

作者就是用了自身的代入,写出了富有情感性的文字,且将罗尔夸大自身脆弱处境的“不当行为”(文中也承认了罗尔行为的“不当”)定性为“自媒体人的通病”,对罗尔进行了“将心比心”的维护,最后的落脚点放在“加强自媒体人的自我约束”上,且“诚恳地向上帝祈祷孩子的平安”,换来了网友一定程度上的和解和支持。

四、小结与反思:微信新闻的叙事逻辑

本研究针对“罗一笑事件”中产生最大影响力的31篇微信新闻进行了扎根理论研究,基本归纳了五种自媒体参与此次新闻反转事件呈现出来的主要叙事模式,有利于我们认识在这类影响力较大的舆情事件中,最能影响受众的叙事模式都有哪些,分别呈现出什么样的逻辑特征,以及可以如何在诸多类似新闻的对话和协商中审视和批判它们。

经过上述归纳和总结,研究者认为,“罗一笑事件”中,微信新闻的叙事逻辑无一例外都带有强烈的主观道德判断和归因,并夹杂着五花八门的价值观和方法论,且在进行叙事之前就已经带有明显的立场预设。因此,读者如果希望在自媒体文章中得到对新闻反转事件的客观叙述,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因此在阅读自媒体文章的过程中,读者对事实真相的新闻性期待往往是得不到完全意义上的满足的。

其次,微信新闻强烈的主观性和对事实的简单归因倾向,不利于真相的有效传播。在新闻反转事件中,读者在自媒体文章中接收到的都是带有观点和立场的叙事方式,而且大多数读者往往都极容易受到这些“一家之言”的影响,从而扩大了舆论的消极面。虽说在“罗一笑事件”中舆论整体呈现出较为统一和整齐的态势,没有太多偏离主流的极端言论,但这次的研究发现警醒我们,在其他更为复杂的新闻反转事件中,微信新闻中鱼龙混杂的观点“杂烩”,极有可能使得公众陷入一种脱离真相的观点争论中,在事实还没完全搞清楚之前就与他人争得面红耳赤,对于真相的诉求反而被弱化,一定程度上导致真相浮出水面的时间被拉长。

此外,研究者发现在“罗一笑事件”中,微信新闻的文本在事件发生冲突与协调的过程中,确实具有相对稳定的叙事阶段之分,往往先对问题和事实进行呈现,再分析其原因,进行因果解释,紧接着进行道德判断或道德批判,最后提出呼吁和对策建议。这种叙事模式几乎是所有微信新闻的“标配”。研究者认为,这种叙事模式的形成,一方面可能是由于自媒体长期运营所得出来的经验性结果,即由受众的需求和偏好所塑造出来的结果,另一方面也可能是面对此类具有争议性的新闻事件,自媒体自然而然就会产生这样的叙事逻辑,目的都是为了做到尽可能严谨而客观地去分析事实。然而讽刺的是,这种力争客观严谨的美好目的往往都无法达到。

值得引起关注的是“罗一笑事件”中微信新闻引发“公共对话”的方式。这些微信新闻往往都会带有针对性地呈现一些事实,并留下一个或几个开放性的观点,为的就是引起受众的共鸣和思考,促使他们参与到这场“公共对话”中来,并尽可能地支持自己的立场和观点。因此我们在一些争议性事件中,常常可以看到一群受众在一个自媒体大号的带领下,与另一个自媒体大号带领下的受众群体展开激烈的观点交锋。这种开启“公共对话”的方式一方面激发了受众参与社会议题的积极性,但同时也使得他们成为了“观点的俘虏”,丧失了独立思考的能力。

因此,对新闻反转事件中自媒体的叙事模式的研究,核心就在于对当时舆论场中“事实”和“观点”二者关系的处理。新闻反转之前,事实都是先于观点的,但在新闻反转之后,观点跑得比事实更快,扩散得更广。但总而言之,事实的及时出现是可以挽救观点的无序争论的,事实永远是最重要的。 

(责编:尹峥、赵光霞)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传媒推荐
  • @媒体人,新闻报道别任性
  • 网站运营者 这些"红线"不能踩!
  • 一图纵览中国网络视听行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