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

“人民共和國黨報論壇”第十五屆(2018)年會舉行

2018年12月18日09:34 | 來源:人民網-傳媒頻道
小字號

圖為“人民共和國黨報論壇”第十五屆年會合影

12月16日,以“改革開放四十年與黨報”為主題的“人民共和國黨報論壇”第十五屆(2018)年會在中國傳媒大學舉行。

本屆黨報學術年會由中國傳媒大學黨報黨刊研究中心、天津師范大學新聞傳播學院、河北大學新聞傳播學院聯合主辦,由廈門市格靈生物技術有限公司和中國傳媒大學廣告學院的內容銀行重點實驗室、國雙-中傳融媒體大數據實驗室、《媒介》雜志協辦。來自中國記協和人民日報、新華社、中央電視台、經濟日報、光明日報、北京日報等23家媒體的專家,以及來自中國傳媒大學、天津師范大學、河北大學、南開大學、西北政法大學等12所高校的百余位學者參加了論壇。

中國傳媒大學黨委書記陳文申致辭。全國人大社會建設委員會委員、人民日報社原副總編輯、中國傳媒大學博士生導師謝國明,中國傳媒大學學術委員會副主任、中國傳媒大學廣告學院院長、黨報黨刊研究中心主任、博士生導師丁俊杰,天津師范大學輿情與社會治理研究中心主任孫瑞祥,河北大學新聞傳播學院院長韓立新,中國傳媒大學黨報黨刊研究中心常務副主任、博士生導師張曉紅在全體會上演講,新華社《中國記者》雜志值班主編陳國權在全體會上點評。全國政協委員、中華全國新聞工作者協會黨組書記、常務副主席胡孝漢,人民日報社原副社長、中國傳媒大學博士生導師何崇元等出席會議。

圍繞年會主題,與會專家聯系工作實際、教學實例、社會實踐,在改革開放四十年的歷史大背景中,結合當前傳播環境與傳媒技術大變革的時代特征,就黨報改革、黨報創新、黨報作為等問題進行了深入探討。

圖為陳文申致辭

陳文申說,中國的改革開放歷經40年歷程,取得了舉世矚目的輝煌成就。作為人民共和國的黨報,始終以高度的政治責任感和歷史使命感,與黨和人民堅定同行,為改革開放營造良好的輿論環境。特別是在把握時代的脈搏,新舊思想的交鋒,助推改革的前行中,充分發揮了黨報作為思想輿論主陣地、新聞傳播主渠道和新聞輿論戰線排頭兵的獨特作用。今天,我們以”改革開放四十年與黨報”為主題,舉行“人民共和國黨報論壇”第十五屆年會,別具意義。中國傳媒大學作為培養傳媒人才為主的特色型大學,新聞傳播學是我們學校入圍教育部“雙一流”建設的學科之一,培養具有寬闊視野、強烈社會責任感和使命感的傳媒領域精英,是我們學校的重要任務。我校的黨報黨刊研究中心,以學習黨報、研究黨報、服務黨報為宗旨,堅持高水平的學術研究,承擔國家、省部和學校層面的重要科研項目和人才培養。自2004年開始舉辦“人民共和國黨報論壇”以來,已連續成功舉辦十四屆,今年是第十五屆。這15年能夠堅持下來,離不開新聞業界、學界各位專家、老師的長期支持和幫助。學校衷心感謝各位領導和專家,也感謝我們黨報中心的老師們,這麼多年不懈的努力和堅持。

圖為謝國明發表主題演講

謝國明指出,創新是媒體的鮮明主題和強勁動力。改革開放的40年,也是傳媒業轉型與創新的40年,回顧傳媒業的 “進化之路”,不難發現,技術創新是傳播形態創新的邏輯起點,而當傳播技術和形態創新積累到一定階段,必然引發傳媒業態的重塑,業態創新呼喚媒體人的傳播觀念和能力創新。面對傳媒新業態,媒體人首先要樹立平台觀念,從信息優先獲得、渠道有效把控轉向致力於平台的創建和開放﹔其次要樹立動態觀念,信息的發布不是傳播的終點,而是更重要的傳播的新起點﹔第三要樹立技術觀念,媒體行業是技術密集型產業,補齊“技術短板”是當務之急。傳媒領域經歷歷史性飛躍的今天,唯有趨改革之時,乘創新之機,才能彰顯新時代的媒體氣質。

圖為丁俊杰發表主題演講

丁俊杰圍繞如何譜寫新時代黨報等黨和國家主流媒體新篇章談了三點想法。第一,努力學懂弄通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深刻理解和把握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深厚歷史底蘊、科學理論價值和巨大實踐力量。唯其如此,我們譜寫新時代黨報新篇章、黨和國家主流媒體新篇章,才有底氣。第二,“堅持使命引領和問題導向相統一” 。“使命引領”是靈魂,“問題導向”是抓手。講“使命引領”,我們的新聞傳播才能有堅定正確的政治方向,有判斷、有價值觀﹔講“問題導向”,我們的新聞傳播才能有思考、接地氣,讓讀者入腦、入耳、入心。第三,以新時代先進典型為參照系。黨的十八大以來,黨報黨刊、國家通訊社、國家電台電視台、中央重點新聞網站推介了一系列先進典型:“航空報國英模”羅陽、國家“千人計劃”專家黃大年、太行山上的“新愚公”李保國等,他們是今日中國工人階級一部分——知識分子。新時代,譜寫黨報等黨和國家主流媒體新篇章,我們應該向這些典型人物看齊,在自己的崗位上堅持不懈做出應有的貢獻。

孫瑞祥運用議程設置理論研究黨報民營經濟報道,選取《人民日報》《天津日報》2018年11月共30天的報道,通過內容分析呈現兩報在民營經濟報道方面的作為。研究發現,兩報從抓好“時度效”出發,主動設置議題,及時回應社會關切,積極發揮意見領袖作用,各終端協同並進,實現了多樣態傳播,從而營造了強大的輿論場域,切實發揮了輿論引導功能,是主流媒體壯大聲音的一次生動實踐。

韓立新指出,新時代,新聞輿論呈現萬河奔流新氣象,媒體形態不斷涌現,傳播渠道不斷拓寬。黨報黨刊作為黨和人民的喉舌,面臨眾聲喧嘩的局面。然而,在大河四面八方奔涌而出的時候,黨報也迎來了發展史上最重要的時期。站在馬克思、恩格斯關於中國問題的評論視角,從事黨報工作,研究黨報:一是要把新聞事件看作一個過程,用新聞事件的歷史資料﹔二是要把新聞事件看作社會系統的一部分,用相互聯系的資料﹔三是要把新聞事件看作一類事物的個例,用一類事物的統計資料。

張曉紅對黨報40年的發展歷程進行了回顧和梳理:從回歸新聞本位、全面改進新聞報道,到加強國際傳播能力建設﹔從實行企業化管理、建立報團報系、開展多元經營,到探索資本運作模式﹔從實現報紙電子化、網絡化、報網合一,到推進媒體深度融合、打造新型主流媒體。黨報在改革中不斷前行,與時俱進,形成了全新格局。她對黨報40年改革過程中,在不同階段採取的重大舉措、產生的基本經驗和存在的主要問題作了歸納和分析,指出新時代推進黨報事業發展必須堅持改革,十九大為黨報深化改革提供了新坐標。

陳國權在主題演講點評時提出,面對當前黨報轉型遇到的各種問題,有關體制機制問題、傳播渠道問題,以及如何扶持才能保証黨報的實力、如何考量對黨報的扶持效果等問題,都值得深入研究。

本次論壇共有40余名嘉賓在論壇作了交流發言或者提交了書面發言。通過深入交流,大家對黨報作為改革開放的記錄者、推動者、激勵者、踐行者重要作用的認識更加清晰,對新時代黨報事業發展的前景更加充滿信心。

(文字:王玉風、張曉敏﹔圖片:張慶男)

(責編:趙光霞、宋心蕊)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傳媒推薦
  • @媒體人,新聞報道別任性
  • 網站運營者 這些"紅線"不能踩!
  • 一圖縱覽中國網絡視聽行業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