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

新聞中回首改革依然激蕩人心

杜一娜
2018年12月18日13:27 | 來源:中國新聞出版廣電報
小字號
原標題:新聞中回首改革依然激蕩人心

▲1992年3月26日,《深圳特區報》刊發《東方風來滿眼春》。

   1979年5月16日,《人民日報》刊發《分清主流與支流 莫把“開頭”當“過頭”》。

  ▲1978年5月11日,《光明日報》刊發《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准》評論員文章。

  摘自求是網

  “你如今看見的日常,來得並不尋常。”《文摘報》總編輯劉昆的這句話,讓不少經歷過改革開放40年的人感慨萬千。

  那些曾經在報章裡的新聞,已然成為今天的歷史。然而,回望40年改革開放的歷程,新聞人以及其筆下、鏡頭下的人和事串聯起了改革開放40年的歷史,記錄下了一個解放思想、勇於創新、不斷探索的歷史畫面。

  解放思想: 昨日新聞展現大變革

  改革的洪流奔騰不息,但是每到一個關鍵的節點上,必然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新聞人為這些濃墨重彩著過墨、添過彩,那些名篇中的人和事,無一不刻著兩個字——變革。

  中國人民大學新聞學院教授周蔚華在談到改革開放40年新聞報道時,感慨萬千。“那些精彩的新聞報道是當下我們回溯改革開放以來社會變遷的重要線索。”

  1978年5月11日,《光明日報》在頭版顯著位置以特約評論員的名義發表了一篇題為《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准》的文章。

  周蔚華表示,這篇文章的發表為中國的改革開放拉開了序幕,“可以說,該報道是真理標准討論的先聲,預示著一個思想解放和改革開放時代的到來。”

  1992年3月26日,《深圳特區報》發表《東方風來滿眼春——鄧小平同志在深圳紀實》一文,這篇文章引來了第二次思想解放。

  新華社世界問題研究員、《新華每日電訊》原總編輯解國記在接受採訪時表示,這篇文章使中國人民踢開姓“資”姓“社”羈絆,放開手腳大干,一路浩蕩直取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地位。

  再如,1979年5月13日《遼寧日報》刊發范敬宜的報道《莫把“開頭”當“過頭”》﹔1979年5月16日,《人民日報》更在頭版頭條轉載,標題改為《分清主流與支流 莫把“開頭”當“過頭”》。文章用扎扎實實的調查,用事實回答了那些對十一屆三中全會精神有懷疑、有抵觸的思潮。

  1987年6月13日《經濟日報》刊登《關廣梅現象》,用講故事的方式講述關廣梅和職工、上級、社會等各方關於租賃制的瓜葛,而且,用系列報道的形式講述“關廣梅現象”引出的更多社會故事,向改革的人們提出一個迫切需要回答的問題——是姓“資”還是姓“社”?

  “這些命題由一個又一個個體、一件又一件事情引發出來,通過媒體的報道引發了從下到上,又從上到下的關注,從而推動著問題的解決。如今回頭來看,一個個變革組合在一起就變成了一個改革的歷史。”劉昆說,回顧這些報章,深切地感到改革每前進一步的艱辛,更加讓我們堅定了繼續深化改革的信心。

  新聞力量:推動了時代的進程

  改革開放40年,滄海桑田。改革開放40年,發展向前。40年來,我們依然能夠感覺到那些新聞的力量。

  在今年2月《文摘報》推出的欄目《舊報新讀》裡,通過對改革開放40年裡那些影響深遠的新聞報道的再讀與新讀,為讀者梳理、回顧40年中重要變革的關鍵事件與人物,以及事件在當今所具有的現實意義。

  1982年12月23日,《光明日報》刊登了《救活工廠有功 接受報酬無罪》。這篇報道打響了《光明日報》關於科技人員業余兼職問題是否合法系列報道的第一槍。文章中提到的科研人員韓琨利用節假日為鄉鎮企業和民營企業的發展進行技術服務,這些企業付給韓琨一定的報酬。這筆報酬給韓琨帶來了災難。韓琨所在單位認為其業余兼職收取報酬不合規,便借助司法力量打壓,認定韓琨為受賄。

  這一時在司法界、知識界眾說紛紜。當時是光明日報社上海記者站站長的謝軍,頂住來自上海市領導的壓力,深入採訪,掌握第一手資料,寫出稿件。光明日報社編委會高度重視,編輯部還給稿件加了一個旗幟鮮明的標題:《救活工廠有功 接受報酬無罪》。報道發出后,“韓琨事件”以及與韓琨一樣的工程師所遇到的問題馬上引發了社會的強烈震蕩。在《光明日報》的推動下,展開了一系列大討論。隨后,“韓琨事件”引起高層注意,最終形成明確的意見:韓琨無罪!

  韓琨這個人物所引發的全國性大討論,反映了一個時代知識分子命運的巨大變化。

  “這些改革開放的人和事都是來自民間,改革的原動力也是來自民間。這些人和事都是普通的人和事,只是在改革開放的過程中遇到了最敏感的點或者一根弦,引起了時代的反思,推動了時代的進程。”劉昆認為,在這個過程中,被新聞人發現、關注、報道並刊登,從而影響上層建筑。記錄、報道的記者和媒體也是改革者,他們發現了民間需求、民間聲音、民間的動力,通過他們的報道,共同形成合力,推動改革向前。

  中華全國新聞工作者協會國內部主任殷陸君認為,好的記者都有一顆關注世事滄桑、關懷人情冷暖的心,願意透過一雙於紛繁事件中發現新聞的銳眼、兩隻於復雜現象中捕捉新聞的敏耳,在簡短時間中做出恰當的判斷、准確的描述,並剖析事實,通過傳遞溫暖的力量,引導大眾走向光明。

  媒體擔當:敢於旗幟鮮明支持改革

  1998年12月2日,新華社發表《遲到20年的歷史跨越》,文中講的是黑龍江“最后一個生產隊”的傳奇故事:安徽小崗村生產隊1978年解體,20年后的1998年,黑龍江省雙城市黎明村第四生產隊才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活脫脫展現了中國改革不搞一刀切、“鼓勵試、允許看、不爭論”的思想。

  解國記在接受採訪時說,當年新華社老記者張廣友提醒作為新記者的他,在採寫稿件時腦子裡要有一根弦,30年后這篇內容是否還能“站得住腳”?“受益於張廣友的教誨,我對不少新聞線索和題材都掂量了又掂量,看它有沒有意義,尤其是有沒有重要或深遠意義,值不值得自己投入地干一次。”解國記認為,人間美丑、人性善惡、人世苦樂、人生終極關懷等,就應該成為我們特別關注和應該特別投入的地方。

  40年,過去的新聞已成歷史,但是媒體的擔當卻沒有改變。

  對於記者、對於行業而言,其核心的價值觀是不變的。劉昆認為,自己的價值應當放到歷史的進程中考量,作為新聞人,是否為了推動時代進步、推動歷史的進程而採訪和報道,是否傳播了正能量。劉昆說,如果不放在歷史的進程中看自身價值,就是膚淺與片面的。

  “優秀新聞作品是新聞人推動改革開放的成果。回顧40年來改革開放史上重要的新聞佳作,不僅能感受到一個偉大的時代,更能深刻地感知到新聞傳播的重要力量。”周蔚華如此表示。

  “在特殊環境下,新聞人的擔當和智慧同等重要。擔當需要勇氣,而勇氣源於對專業的堅守和對人民的負責。有了勇氣,才敢於突破舊的條條框框,敢於頂住壓力與抵制改革的勢力進行較量,敢於旗幟鮮明地支持新生事物,為改革助陣吶喊。”殷陸君肯定了媒體人在改革開放中的重要推動作用。

  北京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院長陸紹陽在讀過《報章裡的改革史》一書中的新舊篇章后撰文表示,這些報章讓人深刻地感受到越是偉大的事業,往往越是充滿艱難險阻,越是需要改革創新。“在改革者身上,始終洋溢著一種革故鼎新、一往無前的勇氣,他們“敢”字當頭,橫下一條心,敢於突破舊的政策和觀念,敢於頂住壓力,敢於啃硬骨頭、涉險灘,與抵制改革的保守勢力進行較量。新聞工作者也敢於旗幟鮮明地支持在改革中出現的新事物、新思想、新觀念,為改革吶喊助陣!”

(責編:趙光霞、宋心蕊)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傳媒推薦
  • @媒體人,新聞報道別任性
  • 網站運營者 這些"紅線"不能踩!
  • 一圖縱覽中國網絡視聽行業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