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

福建教育出版社:堅守出版主業 跨界融合並舉

2018年12月20日13:27 | 來源:中國新聞出版廣電報
小字號
原標題:福建教育出版社找准主輔產業可持續發展新坐標堅守出版主業 跨界融合並舉

  ▲新世紀的閩教人。

  福建教育出版社,坐落在福州鐘靈毓秀的西湖之濱,古韻淳厚的夢山之麓。在風雨兼程、拼搏奮斗中迎來了60周年華誕。

  60年的時光,足以使一個嬌弱的嬰兒成長為敦實的壯漢。我們這個曾是全國組建最早的5家教育專業社之一的出版社,從1958年建社之初的幾間辦公室、十幾號人馬,發展成有300多名員工、8家下屬公司、總資產近7億元的初具現代化規模的出版企業。其間,“文革”停辦10年到1978年復辦﹔1987年實行企業化管理、目標責任制,從此邁開從單純生產型轉為生產經營型的步伐﹔2003年,資產分割支持《福建教育》雜志、《小學生周報》從福建教育出版社分離獨立成立福建教育雜志社﹔2005年以“雁蕩山會議”為標志的歷史性轉折和突圍﹔2009年與教育系統脫鉤,並入出版集團,閩教社經歷了5次發展史上的大變動。60年來,在一代代閩教人的努力下,福建教育出版社(以下簡稱閩教社)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績。尤其是改革開放以后、邁進新世紀以來,閩教社更是在事業發展中煥發出青春活力。但是,作為一家地方性中型出版機構,我們也看到,在天時地利方面我們明顯不及華東其他省市。當出版產業結構調整、行業加劇裂變成為一種趨勢,走過一個甲子步入耳順之年的閩教人不斷在思考,后面的路該怎麼走。那就是唯有不忘初心,勇抓機遇,繼續奮進,不斷探尋爆發式增長的路子,方可於危機中求生存、求發展。社領導班子果斷提出了“堅守主業,跨界融合”的發展思路,並以此作為引領閩教社主輔產業共同可持續發展的新坐標,其箭頭所指,正是閩教人將在“十三五”期間步伐堅定、發力前進的方向所在。

  堅守傳統主業陣地

  20世紀90年代,閩教社曾憑借出版10余種省編教材以及覆蓋全省的教材教輔發行規模,獲得豐厚利潤。2000年,伴隨著“減負令”的提出,一系列關於教輔書的禁令和教材改革政策,極大地震蕩並改變了教材教輔市場的走向及格局。新課程實施下的“一綱多本”及高考區域化,使得教輔出版面臨發行數量少、品種繁多、利潤不斷下滑的局面。作為一家地方教育社,無論是出版規模還是出版資源,許多方面都無法與大型出版機構相比。在苦心經營起來的教材教輔受到巨大沖擊、出版生態面臨惡化的危急時刻,閩教人毫不懈怠,迎難而上,及時召開了具有歷史轉折意義的“雁蕩山會議”,明確方向,找准定位,調整布局,制定了“一主兩翼”的發展戰略,發揮地緣優勢、資源優勢和專業優勢,在做足做全做優教材教輔的前提下,尋求一條專而精的“大教育”之路。一方面,依靠專業化程度高的編輯團隊,對教輔產品的結構進行優化和調整,打造全品種全學段的產品陣列,打造教輔精品,形成了以“小學生學習指導叢書”和《名校學案》為代表的從小學至初高中的同步、寒暑假作業、中高考復習等門類齊全的教輔全系列產品。歷史上首次完整地構建了基礎教育全學段全品種全系列的教輔體系,在福建省內可謂教輔產品學科覆蓋最完整、市場佔有率最高、社會影響最大﹔另一方面,激勵精干的營銷團隊將現有市場維護好,做足做透,進而逐步擴大市場佔有率。同時,加強與民營書商和出版機構的合作,實現優勢教輔品種的向外推廣,閩教社的小學《英語》、《中小學生公共安全教育讀本》已成功走出福建,在省外落地開花。閩教版教輔在丟失省外市場十幾年后,重新走出了本省區域,在多個省份被推薦使用,佔據了一席之地。

  閩教社立足基礎教育,卻又不局限於此。在“大教育”的發展思路之下,致力出版具有學術高度和社會影響力的教育理論讀物和教師用書,使得閩教社在全國樹立了教育專業出版的良好口碑。從上世紀80年代著名教育家潘懋元先生主編的《高等教育學》出版以來,30多年間閩教社在教育理論領域孜孜不倦,勤勉耕耘,走出了一條專業出版品牌之路。進入新世紀,閩教社整合資源,為助力一線學校課程改革和教育理論建設,推出了以中小學、幼兒教師培訓及素養提高用書為主要品種的“夢山書系”。《一線教師》、“有效教學叢書”、“新課改教師必讀叢書”、“全國幼兒教師培訓用書”、“管建剛作文教學系列”等圖書,多被一線教研單位選作教師培訓用書。

  與此同時,閩教人審時度勢,不畏艱難,在社辦刊物停辦10年后,毅然決然接收歸並改刊,辦起了面向一線教師的教育學術類刊物《新教師》,助力閩教版圖書的推動,並以此為平台,聚集閩台兩岸優秀教師互訪觀摩、交流學習,“新課堂新教師海峽兩岸基礎教育交流研討活動”已成為國台辦對台交流重點項目。教育類圖書和《新教師》刊物的互動,在省內外發掘和培養了一支學科領域出色、具備出版潛力的教師出版隊伍,為本省乃至省外的名師隊伍建設,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

  在著力提高教師專業成長用書系列品種的精粹度、鞏固市場影響力的同時,高端教育理論圖書的影響也在擴大:中國教育學會教育學研究會主編的“教育學叢書”,匯聚了當代國內著名的教育學理論家的著作,20多年來不斷修訂重版。《新中國教育四十年》《周恩來教育思想研究》《陳元暉文集》《王亞南文集》《錢偉長科學論文集》《布盧姆掌握學習》《教育基本理論之研究》《百年之功——中國近代大學校長的教育家精神》《20世紀中國教育名著叢編》等一批國內外教育界泰斗級學者的專著獲得業界好評。閩教社也是國內較早進行區域教育研究或專題教育理論研究的出版社之一,“台灣教育研究叢書”“亞洲‘四小龍’教育研究”“基督教教育研究”“德育理論叢書”“明日教育文庫”“新教育文庫”“生命·實踐教育學論著系列”等系列叢書形成規模陣勢,影響深遠。潘懋元、顧明遠、瞿葆奎、魯潔、葉瀾、朱永新、周洪宇、鄭金洲、盛群利、李森、余文森等一批教育理論界著名學者和中堅力量成為閩教社的摯友良師。多年來,《新中國教育四十年》《周恩來教育思想研究》《教育基本理論之研究》《教育與正義——教育正義的哲學想象》等多部教育論著獲國家圖書大獎,《20世紀中國教育名著叢編》《多樣的世界——生活教育史引論》等多部圖書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和海外各類圖書館收藏,《構建兒童“性”防線——小學生防性侵教育讀本》實現向馬來西亞的版權輸出。閩教社憑借其鮮明的品種特色和優良的出版品質,在全國教育出版行業佔有一席之地。

  堅守學術文化精品

  近幾年,出版業面臨嚴峻挑戰和市場考驗,閩教社身處其間,深受影響。然而,閩教人在困難面前始終堅守出版人的文化情懷。在閩教人看來,教育出版既不同於大眾出版,也不同於其他的專業出版﹔教育出版既關乎出版,又關乎作為“百年大計”的教育﹔而且,無論是出版還是教育,它們又都關乎人類文化的傳承和發展。基於這樣的理念,即使在盈利微薄的形勢下,閩教社仍然沒有忘記出版人身上所應擔當的文化積累、文化傳承、文化創新的社會責任。“認認真真做出版”,數十年默默耕耘人文社科圖書出版的“一畝三分地”,堅持了出版人的精神標杆。

  閩教社以書寫“大教育”為目標,將學校教育延展至社會教育﹔以提升出版的社會效益為出發點,搭建學術文化精品產品線﹔以民國文史品種為主打,推廣大眾文化讀物。在中國傳統文化復興傳播、清末民國人文學術發掘整理、閩台文化傳承交流領域,逐漸取得了一定的品牌優勢與業界影響。《20世紀中國學術大典》、《民國時期社會調查叢編》、《嚴復全集》、《航拍中國1945》、“西方思想文化譯叢”、“莫理循研究系列”和“魯迅研究系列”等高端學術精品圖書與“木犁書系”“敘舊文叢”等市場化品種交相輝映﹔挖掘整理福建思想文化精髓的“福建思想文化大系”、“圖說福建與海上絲綢之路叢書”、《福建官箴》、《福建歷史文化博覽》等系列選題持續推進﹔孫紹振、汪毅夫、黃宗智、南帆、陳日亮、李迅、陳曉明、黃興濤等一批著名學者和教師的個人專著、專集的陸續推出,為人文社科學術研究的推進作出了貢獻﹔專為青少年精心打造的最溫暖的成長讀物“鹿鳴書系”,追求真善美,崇尚正能量,連續兩年獲得“冰心兒童圖書獎”。堅持耕耘,才有收獲。閩教社圖書先后獲中宣部“五個一工程”獎、中國出版政府獎圖書獎提名獎、中華優秀出版物獎,入選“三個一百”原創出版工程,獲省部級或行業獎近百項。先后有數十種選題入選國家級各類重點規劃。《音樂便利貼》《學會關懷》等入選向全國青少年推薦百種優秀圖書書目,《絲路帆遠——海上絲綢之路文物精萃》《中國大學的文化性格》先后入選“經典中國國際出版工程”,《台灣古籍叢編》《輔廣集輯釋》先后獲得國家古籍整理出版專項經費資助,《中國歷代美容·美發·美飾辭典》、“福建與海洋系列叢書”、《戴震、乾嘉學術與中國文化》、“新視野下的閩台關系研究叢書”、“嶺南音樂文化闡釋叢書”、“海峽兩岸民間工藝口述史叢書”(第一輯)等一批優秀項目獲國家出版基金資助。

  堅守出版人的文化情懷

  如果說,堅守學術文化精品的出版,是閩教社在傳統出版大浪中的奮勇搏擊﹔那麼,大夢書屋的建成,則是閩教社在實體書店遭遇寒流的情勢下的逆流而上。閩教人堅持這樣一個信念,即在多出好書的同時,倡導讀好書,引領讀書風氣,滋養讀書習慣,這定然是我們這些出版人職業追求的題中應有之義,也是我們的教育所必須承載的社會責任。我們要讓閱讀成為一種習慣。在閩教人的眼裡,那個最真實的夢莫過於為公眾提供一個讀書、分享、交流的閱讀體驗場所,讓人們重拾對傳統閱讀的熱愛。大夢書屋,正因著閩教出版人心中這份割舍不下的文化情懷與傳播文化、傳遞書香的人文理想孕育而生。

  閩教社斥資打造的大夢書屋,是一家致力營造閱讀氛圍,並緊密結合讀書推廣、文藝沙龍、美學生活與概念餐飲等元素的復合型人文書店,其一大亮點就是以無距離的實體文化活動來展現閱讀的力量,這其中就包括由福建教育出版社策劃的月度系列文化講座“夢山講壇”,這些年來,講壇聚集了像陳鼓應、孫紹振、葛劍雄、陳漱渝、張曼菱、徐剛、王炳根、張帆、劉統、秦風、謝有順等這樣一批在海內外有一定學術影響的學者專家。閩教社通過大夢書屋和“夢山講壇”這類與公眾無限親和的平台,不僅拉近了出版人與讀書人的距離,也傳遞出其對學術的堅持和對人文的關懷,在具有2000年歷史的閩越古都樹立起了一座眾人向往的文化地標。

  裂變聚合構建全新生態

  進入新世紀以來,在做大做強圖書出版主業的同時,閩教人就已經在思考如何利用自身優勢,多元發展,自我裂變聚合,形成具有一定規模的現代化出版集團。為此,先后成立了福建教育發展(集團)有限公司、福州華彩印務有限公司、福州教發數碼有限公司、福建閩教圖書有限公司、福建閩教電腦多媒體有限公司、福建教育出版社夢山(三山)培訓中心、北京八本坊文化傳播公司。這些下屬企業與出版主業形成良好互動,在圖書產品的策劃以及資源的聚集與延伸方面,在紙張貿易業務、排制版業務、教育信息化建設、教育服務等領域逐漸形成規模化、集約化優勢,對出版社的規模形成和發展起到了不可磨滅的作用。

  “互聯網+”的出現,給出版業帶來了顛覆性的變化。傳統出版必須接受並主動融入這種結合所帶來的變化中,轉變思維,方能實現可持續發展。閩教社時刻關注產業融合發展的新趨勢,將出版融合發展列為重要的發展戰略,2015年在廈門軟件園三期數字出版基地購置4000平方米的辦公面積作為融合發展基地,從基礎設施予以保証﹔通過設立、重組並購,組建了廈門1819數媒有限公司、廈門匯智飛鷺網絡科技有限公司等專業機構,積極尋找上下游合作伙伴,加緊向數字閱讀、互聯網教育、教育培訓服務等業務擴展延伸,努力轉型成為內容出版產業鏈的知識教育服務運營商。在具體經營中,一方面注重發揮傳統教材教輔優勢,創新產品業態,成功開發了運行於智能手機和平板電腦平台的閩教英語APP,實現了點讀、復讀、翻譯、學習計劃提醒、難點跟蹤等功能,在廣大師生中贊譽滿滿,在同類APP中下載量和業務收入均名列前茅。目前制定了轉型升級的目標規劃,打造具有無限空間的多學科多載體的閩教雲教育平台。另一方面,發力數字閱讀,尋找出版新亮點,圍繞內容核心,推動優質IP孵化,構建全媒體出版產業生態體系。加強與咪咕數媒等運營商合作,運營的咪咕數媒“伊人必讀”女性閱讀專區和“宅男日報”聽書閱讀專區,已有40萬用戶,被咪咕數媒評為版權最嚴謹和年度優質的內容提供商。此外,在與軟件機構合作的基礎上,研發出“閩教版英語聽說讀寫智能學習系統”,並入選莆田市裝備中心的班班通信息化授課課題項目。同時,將“互聯網+”的思維貫穿整個出版企劃流程:從選題策劃、發行銷售到營銷推廣,從天貓自營到微博、微信營銷,新的改變和新的方法讓閩教出版與市場的距離更近,與作者、讀者的關系也更加密切。

  閩教社在企業快步轉型升級的當口,加快了產業鏈的延伸。通過創建復合式文創空間和教育培訓基地,探索多元發展模式。

  大夢書屋作為閩教社獨立投資策劃的復合式文創空間,依托出版社的強大資源和自身的蓬勃發展,在本省樹立了“大夢”品牌,多家綜合性商圈邀請大夢書屋入駐,目前成功入駐融僑商務中心﹔同時有多家文化企事業單位及個人前來洽談加盟,可以預見“大夢”文創品牌正在催生新的出版產業鏈。此外,閩教社還希望通過進駐中學和高校的方式,在擴大書屋自身品牌和市場影響力的同時,促進全民閱讀,為廣大在校師生提供一個集閱讀、沙龍、休閑、志願服務於一體的人文體驗和社會實踐場所。目前成功的案例有大夢書屋福州一中店和大夢書屋福州八中店。

  在跨界產業融合方面,閩教社依靠自身在省內教育界的品牌和資源,聯合具有線上教育教學和線下教育培訓實力的教育培訓團隊,計劃建設具有自身品牌競爭力的基礎教育培訓機構——閩教正誼培訓學校。結合大夢書屋,將學科培訓、指導閱讀、社區四點鐘學校相結合,建成首個集線上線下教育培訓、公益托管、閱讀指導三位一體的具有一定公益性質的教育培訓學校,作為閩教社教育產業多元的示范性旗艦校,並以此為標准,實現向其他區域的復制發展。

  對傳統主業陣地和學術文化精品的堅守,是閩教社對60年出版事業的忠誠守護和對人文理想的堅定追求。出版產業跨界延伸、多元融合亦為大勢所趨,唯有投身潮涌之中,才可能把握時機,乘風破浪,聞得彼岸花香。60年彈指一揮間,俱往矣,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不論出版時代幾經風雨,不論出版產業路向何方,閩教人總會帶著其不變的文化情懷,肩負其“立足教育、服務社會”的使命,在“開智啟蒙、惠澤生命”的理想之路上堅定前行。

(責編:趙光霞、燕帥)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傳媒推薦
  • @媒體人,新聞報道別任性
  • 網站運營者 這些"紅線"不能踩!
  • 一圖縱覽中國網絡視聽行業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