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傳媒期刊秀:《新聞戰線》>>2018年·第8期

主流媒體弘揚主流價值的四個路徑

人民日報社政治文化部
2018年12月21日08:47 | 來源:人民網-新聞戰線
小字號
原標題:主流媒體弘揚主流價值的四個路徑

  新聞輿論面向億萬群眾,主流價值宣傳會潛移默化地形成推動社會進步的巨大力量。人民日報政文部以重大主題報道傳播主流價值、以典型人物報道弘揚主流價值、以廣泛輿論監督彰顯主流價值、以媒體融合發展植根主流價值,推出了一大批高質量的報道,佔領信息傳播的制高點,提高了黨委機關報的引導力。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弘揚主旋律、傳播正能量,不斷鞏固壯大主流思想輿論。”主流價值是社會共同的觀念認同,主流媒體在弘揚主流價值、壯大主流思想輿論方面責無旁貸、重任在肩。

  主流媒體弘揚主流價值,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牢牢堅持黨性原則、牢牢堅持馬克思主義新聞觀、牢牢堅持正確輿論導向、牢牢堅持正面宣傳為主。要把堅持正確輿論導向貫穿新聞輿論工作各個方面、各個環節,激發全黨全社會團結奮進、攻堅克難、向上向善的強大力量。

  以重大主題報道傳播主流價值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團結穩定鼓勁、正面宣傳為主,是黨的新聞輿論工作必須遵循的基本方針。”這指明了新聞輿論工作的重心和支點,也指明了傳播主流價值的基本方式。

  新聞輿論面向億萬群眾,持續不斷的主題宣傳報道,會潛移默化地形成推動社會進步的巨大力量。有思想才有力量,新聞輿論通過新聞事實傳播正確思想觀點,堅持正確價值導向,才能正向影響人、引導人。

  黨報的主題宣傳導向鮮明、報道集中、頻次較高,是傳播主流價值的有效手段。黨的十八大以來,黨和國家取得歷史性成就,發生歷史性變革,大事多、喜事多,人民日報充分利用重大時間節點、重大新聞事件開展主題宣傳,有力傳播了主流價值。在新中國成立60周年、建黨95周年、建軍90周年、紅軍長征勝利80周年、抗戰勝利70周年、香港回歸20周年、黨的十九大等重大主題宣傳中,政治文化部推出一大批高質量的主題報道。

  做好主題報道要有大局觀。把新聞輿論工作的重點始終放在黨和國家工作大局上,聚焦中國夢、中國道路、中國制度、中國精神、中國力量,是黨報的重要使命。2017年黨報主題宣傳的重中之重,就是總結闡釋5年來的歷史性成就和歷史性變革。傾全部門之力做好這一主題報道、為黨的十九大勝利召開營造良好的輿論氛圍,是政治文化部的當然使命。十九大前夕,政文部承擔《砥礪奮進的五年》欄目中全面依法治國和全面從嚴治黨的內容,以全新的視角、確鑿的事實、生動的表達,反映了相關領域5年來的輝煌成就﹔進入“十九大時間”,政文部推出“歷史性變革系列特刊”5期40個版,涵蓋政法、黨建、文化、教育、軍事等領域,主題鮮明、內容鮮活、形式靈動,成為“喜迎十九大”系列特刊的一抹亮色。

  做好主題宣傳要有吸引力。報道不能因循守舊、沉悶無趣,要創新報道內容和方法,推出有溫度、接地氣、帶露珠、有吸引力的新聞作品,讓新聞報道既引領輿論,又鮮活好看。

  2016年,政文部組織記者前往甘肅、湖北、福建三省調研 “兩學一做”學習教育情況,足跡涉及11個地級市、19個縣區,採訪了300多名各層面、各領域的黨員干部群眾。在黨的十八屆六中全會召開期間,人民日報連續4天在頭版顯著位置刊發《激活,讓8800萬“細胞”煥發生機》等4篇來自基層“兩學一做”學習教育的調研與思考系列報道,報道突出亮點,又看到難點﹔把成就說夠,又留有余地。來自基層的鮮活事例,讓主題宣傳更富吸引力。

  做好主題宣傳要有時代感。黨報的新聞宣傳要始終敲擊在時代的鼓點上、活躍在主流的話語中。全面依法治國是“四個全面”戰略布局的重要組成部分,如何講好中國法治故事?2017年,政文部組織記者,以農村法治狀況調研為題,深入鄉村採訪,先后推出《村民調處糾紛的“草藥方”》等5篇調研報道,並推出整版策劃《鄉土中國增添法治亮色》。這組報道問題找得准、經驗總結實,沾泥土、帶露珠,有效引領了輿論導向。

  以典型人物報道弘揚主流價值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一個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沒有英雄,一個有前途的國家不能沒有先鋒。”英雄是民族最閃亮的坐標,先進典型是時代精神的標杆,也是主流價值的生動體現。

  主流媒體歷來重視典型人物報道,把典型人物報道作為弘揚主流價值的有效手段。黨的十八大以來,在人民日報編委會的直接指揮下,作為典型報道的重鎮,政文部不負重托、不辱使命,承擔了黃大年、廖俊波、鄒碧華、蘭輝、鐘揚、黃大發等20多個重大典型人物報道任務,打造出多篇有思想、有溫度、有品質的典型人物報道力作。

  做好典型人物報道,必須體現時代特征。每個時代都有每個時代的精神,典型人物就是時代精神的重要代表。如何讓典型人物報道彰顯力透紙背的主流價值?黃大年“心有大我,至誠報國”,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投身科研﹔廖俊波、鄒碧華、蘭輝是踐行黨的群眾路線、“兩學一做”的楷模。立足時代,反映典型人物身上的時代基因,是寫好典型人物的關鍵。在採訪鐘揚的過程中,政文部記者先后擬下20余個標題,並最終定為《一粒種子的初心與夢想》,“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是黨的十九大報告的主題,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需要典型引路,這恰恰是典型人物最可貴的價值所在,以此為題,畫龍點睛,蘊含深刻。

  做好典型人物報道,必須扎實採訪用心挖掘。採訪是報道成功的基礎,要想出新出彩,就必須在傳統的集體座談之外獨辟蹊徑,搜尋更加有效的信息源,深度挖掘其他人沒有注意到的細節。為寫好鐘揚這一典型人物,政文部記者不顧強烈的高原反應,僅在西藏就採訪了60余人,挖掘到大量獨家信息。為寫好黃志強這個典型人物,政文部記者進行了一次難忘的7天“住院式”採訪,抓住所有機會與了解主人公的採訪對象溝通交流,近距離感受典型人物的人格魅力和精神氣質。

  做好典型報道,必須勇於創新善於創新。宣傳典型人物,既要突出時代性,又要有人情味,讓典型人物可親可學。採寫人物通訊《一個基層干部的苦辣酸甜》時,政文部記者採用“原聲回放”,讓人物“說話”,為讀者提供沒有經過修飾、渲染的第一手信息。《公仆情懷守護羌山湔水》,借鑒文學、電影的表現手法,運用戲劇沖突增強文章吸引力,把用生命踐行黨的群眾路線的好干部蘭輝寫活了。

  典型人物就像燦爛的星辰,在歷史的天空璀璨奪目。一個個重大典型,挺起了時代脊梁,鑄就了精神高原,讓主流價值成為時代的選擇、人民的向往。

  以廣泛輿論監督彰顯主流價值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新聞輿論工作座談會上強調,輿論監督和正面宣傳是統一的。新聞媒體要直面工作中存在的問題,直面社會丑惡現象,激濁揚清、針砭時弊,同時,批評性報道要事實准確、分析客觀。

  事物在矛盾運動中發展,真理在同謬誤斗爭中常青。在新的時代條件下,澄清謬誤、明辨是非,是主流媒體在尖銳復雜的意識形態斗爭中壯大主流聲音、增強意識形態主導權的重要使命。作為黨中央機關報,人民日報責無旁貸要直面矛盾問題、積極回應社會關切,解疑釋惑、析事明理,引導群眾形成共識。《讀者來信》版以開展輿論監督報道為使命,以刊登讀者來信為主體,堅持問題導向、百姓情懷,在關注社會熱點、反映社情民意、化解矛盾糾紛方面作出了積極貢獻。

  輿論監督要敢於直面問題。近年來,《讀者來信》版推出“說說旅游中的煩心事兒”“中介亂象何時了”“快遞業迅猛生長中的問題”“光盤行動如何推進”“關注誠信缺失問題”等話題類監督報道,直面社會難題,找原因、尋良策,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果。

  個案監督力求件件有回音,事事有著落。2016年7月12日《身邊事》欄目刊登一篇題為《四川渠縣廉租房亂象,掮客騙走我們的血汗錢》的來信,反映該縣公租房存在管理不嚴、掮客騙租等問題。記者深入調查后,隨即採寫了《渠縣公租房怎麼這麼亂》,引起當地高度重視。

  輿論監督要推動問題解決。借助人民日報輿論監督的力量,一批問題得以解決、矛盾得到化解。浙江臨海市桃渚鎮南洋村村民違法佔地建房、舉報人房屋被砸問題,得到積極整改,涉案人員依法移送起訴﹔雲南寧洱縣普義鄉干塘村布毛社曾經泥濘難走的“羊腸道”,如今已經變成寬敞整潔的水泥路﹔河南開封順河區城管聞過即改,積極清理河南大學門前早市……

  輿論監督要把准時代脈搏。今年6月5日,《讀者來信》刊發《上下齊攻堅 啃下硬骨頭——來自脫貧攻堅一線的調查報告》整版文章,積極回應讀者訴求,聚焦精准扶貧難題。在綜述我國脫貧攻堅戰取得歷史性成就的同時,客觀指出工作中的薄弱環節,對於反映群眾呼聲、助力脫貧攻堅起了積極作用。

  以媒體融合發展植根主流價值

  習近平總書記洞悉時代潮流、把握時代變革,對互聯網發展作出一系列精辟分析,對新聞輿論工作如何有效應對互聯網時代面臨的挑戰和機遇也提出了一系列要求,為新聞戰線在新技術、新媒體環境下做好輿論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

  人民日報積極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的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加快媒體融合發展,努力佔領信息傳播的制高點。在此時代背景下,政文部積極擁抱新興媒體,創新內容載體、拓展傳播渠道,在媒體融合上下功夫、結碩果。在部門統一籌劃推動下,先是開通“人民日報政文”微信公號,自2014年9月上線至今,訂閱人數已超20萬,在報社各部門公號中,處於領跑的第一方隊。微信公號每個工作日至少推送一次,立足原創,追求獨家,及時權威解讀近百家跑口部委、單位的政策舉措,受到讀者歡迎。

  除了微信公號,“一本政經” “半畝方塘”“金台點兵”、“青創營”“觀滄海”“啄木鳥”“法治頭條”等新媒體工作室也先后開張,推出一批叫得響、傳播廣的“拳頭”產品,將重大新聞、主題報道以輕鬆、時尚的方式呈現出來,讓主流價值借助新的傳播手段潤物無聲、深入人心。

  政治報道有“趣味”。如何讓嚴肅的政治報道受到讀者喜歡?新媒體多樣化的表現形式正好一顯身手。2017年兩會期間,一本政經工作室推出動畫短片《當民法總則遇上哪吒》,通過“胎兒哪吒受贈記”“游戲裝備找回記”“見義勇為獲補償記”等幾個小故事,介紹了民法總則草案中的若干亮點,以通俗易懂的方式普法。短片迅速刷爆微博、微信朋友圈,成為兩會報道的 “爆款”產品。

  主題報道有“創意”。對於香港回歸、建軍節等主題報道,如何做到不落窠臼、打破陳規?政文部新媒體工作室積極發力,利用短視頻、H5等形式,為受眾呈現了一道道精神大餐。2017年,政文部聯合新媒體中心組成10多人的內容團隊,陸續推出人民日報首部6集微紀錄片《20年,香港正青春》,成為在香港回歸20年這一重大主題中唯一獲得網信辦全網推送的新媒體產品。為紀念恢復高考40年,政文部“半畝方塘”工作室牽頭推出微電影《高考40年,有努力就有遠方》,重大主題大膽創新,多元形式呈現,讓人耳目一新。

  典型報道更“立體”。典型人物都是有血有肉、立體可感的,怎樣才能彌補文字報道在畫面、聲音方面的不足?新媒體報道大有探索空間。為全方位、多角度呈現人物形象,政文部“一本政經”工作室先后制作9個短視頻和1個H5報道,立體反映廖俊波生前先進事跡,騰訊、網易、今日頭條等100多家媒體予以轉載,獲得了很好的傳播效果。《黃大年,給地球做CT的科學家》同樣創意十足,作品採用沙畫表現人物,通過場景轉換,將人物的主要貢獻、精神氣質包含其中,讓觀眾在一幅幅沙畫切換中保持新鮮感。推出后,在人民日報兩微一端總點擊量累計近600萬次,引起了熱烈反響。

  事實証明,在新媒體環境下,隻有不斷推進媒體融合,才能拓展主流媒體的發展空間。媒體融合讓我們既能根據受眾的口味制作不同形式的作品,又能清晰了解、主動引導受眾的偏好,讓嚴肅的政治類報道更接地氣,更喜聞樂見,從而達到更好地傳播主流價值、弘揚主流價值、彰顯主流價值的目的,讓主流價值更加壯大,主流思想輿論陣地更加鞏固。

(責編:趙光霞、宋心蕊)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傳媒推薦
  • @媒體人,新聞報道別任性
  • 網站運營者 這些"紅線"不能踩!
  • 一圖縱覽中國網絡視聽行業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