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眾看完《地球》直接蒙了 或創最高票房跌幅
《地球最后的夜晚》劇照
不可否認,上映前的《地球最后的夜晚》很是神秘,沒有提前看片,沒有路演,但“一吻跨年”的營銷噱頭很成功,預售破億,成為“國產文藝片大事件”。但昨天,記者看完上午場的感覺就是,該片非常挑戰觀眾,最終票房應該不會比預售成績多到哪裡去。果然到下午,打分相對寬容的貓眼上該片口碑竟掉至3.7分,淘票票4.5分,於是觀眾紛紛要退票,上一部同樣情形的電影是《愛情公寓》。有業內人士表示,這部電影可能會創最高票房跌幅。
噱頭足,“最后的夜晚”用“一吻跨年”
到上映當天,也就是昨天,由黃覺和湯唯主演的這部《地球最后的夜晚》預售票房已達到2.1億,刷新了國產文藝片預售票房紀錄。
因為這部電影的名稱是《地球最后的夜晚》,又選在2018年最后一天上映,氣氛上很是浪漫。這部電影片長130分鐘,營銷噱頭就是“一吻跨年”,片方提醒說:如果觀眾能選擇21:50開場的那一場次,那電影結束時剛好趕在0點0分跨年一刻,可以說是非常具有儀式感了。
就因為這“一吻跨年”的噱頭,讓很多對想要跨年的情侶,義無反顧地預訂了兩張電影票。昨天很多影院經理也在晒朋友圈表示,多個廳21:50場次已售罄。應該說,這是一場成功的營銷,連導演畢贛本人也認可這種方式讓文藝電影走進了大眾。
看完都蒙了,絕大多數人“看不懂”
但問題來了。這部電影的首映時間12月31日0點,與“一吻跨年”的時間節點剛好相差24小時,24小時剛好夠一部電影來口碑發酵。畢竟已是元旦假期,白天看過電影的觀眾正好可以說道說道。
如果它的口碑好,那就是棒棒地杠上開花。結果口碑分崩壞得很快,貓眼上65.32%的觀眾給出了4分以下的評價,更可怕的是大家的評論,基本上表示“看不懂”,如果你在微博搜索裡打上片名,會出現一個聯想的后綴“看不懂”,可見觀眾們的怨念有多深了。這些都讓很多晚上准備看跨年場的觀眾坐不住了。
這部電影挺特別,前70分鐘是2D格式,從70分鐘開始,男主角黃覺戴上了3D眼鏡,這時片名出現,觀眾也就跟著戴上了3D眼鏡,下面是60分鐘的長鏡頭,這60分鐘的畫面幾乎都是昏暗的,因為是男主角的想象,這種3D觀感很不舒服。節奏緩慢沉悶,沒有高潮沒有沖突,也沒感覺到這份愛情有多熱烈和真切,觀眾很難第一時間掌握故事的時間線……記者看的這一場,在放映到60分鐘時就有觀眾離場,剩余的十多個觀眾在后來的時間裡每個人大概都打了兩次哈欠。
負責任地說,這部電影的處理方式天生就對大部分普通觀眾不友好,非常挑戰觀眾的耐心,更不用提那些想在電影院裡看一場感人愛情故事的情侶們了。看完后情侶應該很難產生“一吻跨年”的情感沖動,因為大概都蒙了。
“長鏡頭”故伎重演,反而造作、本末倒置
《地球最后的夜晚》一直備受期待,是因為導演畢贛,他的處女作《路邊野餐》2016年上映,雖然長鏡頭看吐了很多觀眾,但大家還是驚為天人。導演也被奉為天才,所以《地球最后的夜晚》才能邀請到湯唯、黃覺、張艾嘉等知名電影人吧,而且還有豪華的特別出品人,裡面有韓寒、黃曉明等。
豆瓣網友@喵爾摩絲的說法估計是很多影迷粉絲想說的:“如果說《路邊野餐》的長鏡頭讓人看到了一種淳朴而空靈的新鮮感,到了這部就完全成了無用的造作,為了實現某種符號而故伎重演,導演的手法和特點絕不能成為拖累敘事的借口,如果用炫技堂而皇之的掩護短板,就更加惡心了,恕我隻看到了一個被寵壞的孩子,把本末倒置當做個性十足。”
更有許多普通影迷說,“如果通過鏡頭長短,可以成為衡量一個導演能否載入史冊的標准,那我們家門口的監控錄像都能拿奧斯卡了”。
多說1句
最佳時刻 還是至暗時刻?
好的文藝電影向來是需要業內呼吁求排片的,記者之前就寫過好幾回這類報道。在看到《地球最后的夜晚》預售火爆后,有影評人說,終於不需要用“哭、求”來爭取3-5%的排片了。但同時火爆的預售票房也讓業內忐忑——也許這是藝術電影逆天改命的最佳時刻,但也可能是文藝電影商業營銷后被打回原形的至暗時刻。
就目前的差評率來看,《地球最后的夜晚》無疑印証了之前的多方擔憂,這樣一部受眾人數較窄的意識流文藝作品,卻用著一部浪漫愛情商業片的宣傳手法,必定讓觀眾們與預期產生強烈落差,加上關閉退票通道,最終轉化為憤怒。2018年都在說華語電影“口碑時代”已經到來,口碑已成為中國電影產業最重要的一環,觀眾不再容易受騙,所以片方們真的是時候放棄那些影片質量以外的小心思了。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