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中俄新媒體合作的內容、方法與路徑
來源:《新聞愛好者》
【摘要】隨著科技的不斷發展,新媒體已經成為國家發展的重要影響因素和力量。中俄外交關系的日益深化,在面臨傳統媒體遭受沖擊、網絡安全威脅日益上升等一系列挑戰的同時,如何利用雙方在新媒體領域的優勢,相互借鑒,汲取有益經驗,開展交流合作,共同發展進步,不斷創新傳播方式,提供更多高質量的媒體公共產品,提升本國媒體的國際影響力,將成為未來兩國媒體需要探討的重要課題。
【關鍵詞】新媒體﹔合作內容﹔合作方法﹔合作路徑
中俄兩國在政治、經濟、文化、貿易等方面具有鮮明的互補性,為兩國合作奠定了基礎,也給兩國新媒體的介入和合作發展創造了條件。兩國新媒體領域合作范圍非常廣泛,傳統媒體與新媒體的融合與互動,中俄網絡媒體論壇等交流合作的長效機制,都將實現兩國在新媒體領域的資源共享與優勢互補,促進和深化兩國在互聯網和媒體領域的交流合作,共同提升中俄網絡媒體國際話語權與影響力。
一、中俄兩國新媒體合作的內容
(一)拓展新媒體業務范圍
在中俄合作催生出的重大外交活動中,我們不難發現,傳統媒體如報紙、廣播、電視等媒體報道形式呈現出24小時、全天候模式,同時,與新興媒體組建成統一的、多語種報道媒體平台。當然,由於中俄在媒體管制、信息發布機制等方面存在著差異,想要完全實現新媒體合作聯合播報,必然會受到很多限制。經過長期思考與觀察,我們認為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嘗試。
1.拓展傳播渠道
渠道建設是新媒體傳播的重要組成部分。近年來,中國媒體建立了一批自主掌控的外宣傳播終端。但是,海外受眾獲取新聞一般還是以本國媒體為主。調查結果顯示,在俄羅斯民眾了解中國信息的主要渠道中,俄羅斯媒體佔絕大部分,通過中國傳媒了解的隻佔很小的比例。這提醒我們,借助海外成熟的傳播平台加強對外宣傳,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兩國媒體在拓展傳播渠道方面應重點致力於以下兩點:(1)用當地人來做當地媒體。在這方面,要處理好“造船出海”和“借船出海”的關系。以中國東北網為例,以“俄羅斯人來做俄文網站”的思想,創建全新的伙伴網,並推出中俄雙語聯播欄目,打造覆蓋中俄及東北亞的新聞生產平台,加大中俄媒體間網絡內容的共享互換。(2)建立適合雙方受眾閱讀的媒體平台。制定並推進俄方媒體面向中國受眾群體或中方媒體面向俄羅斯受眾群體的具體新聞方案。比如,“今日俄羅斯”通訊社旗下的“衛星”通訊社與新華社等中國主流媒體有諸多的信息交流合作。
2.優化組織模式
傳統媒體由於相對較細的分工,形成了彼此分隔的組織架構和生產流程,而全媒體傳播融合各種報道形態,客觀上要求各類資源的統籌使用和組織結構的扁平化管理。傳統傳播生產方式已經不能適應新媒體傳播形態,必須以融合發展理念來改造採編機制流程,建立統一指揮調度的全媒體採編平台,推動人力、信息資源的深度整合,實現新聞信息一次採集、多種生成、多元傳播。隨著中俄媒體交流與合作不斷加深和加強,可以考慮成立中俄媒體合作機構,從中俄官方媒體抽調業務骨干組成項目團隊,採取由合作機構中心統一策劃部署、兩國採編人員分別在本國編輯加工、通過統一播發的做法,實現資源整合和報道融合。
3.拓展關系網絡
從目前網絡媒體的發展趨勢看,未來的發展方向必然是關系網絡的重合疊加。社交關系成為網絡媒體生存互動的新動力,內容網絡和關系網絡走向必然的融合。關系成為重要的生產力,推動內容的制造與傳播。為此,中俄要不斷深入拓展關系網絡。以中國對俄羅斯網絡媒體傳播為例,要著手組建和俄羅斯網友溝通聯系的平台,加強網絡媒體與網民之間的緊密聯系。通過新興社交媒體拓展俄羅斯網上朋友圈、關系圈和信息傳播圈,提升媒體信息傳播的廣度,加強中俄網友之間的關系網絡重疊、文化交流互動。使中國媒體由目前單純的對俄新聞資訊輸出平台,向綜合資訊與社會服務平台轉移,面向俄羅斯遠東地區建設起涵蓋生活消費、信息查詢、求職就業、買賣租賃等方面的生活服務資訊數據庫,提升網絡服務能力。
(二)加強兩國媒體多元融合
媒體的多元融合已經顯現出非常廣泛的合作前景,在實踐層面,也做出了卓有成效的探索。部分國家級新聞媒體,紛紛向新媒體靠攏,創建自己的網絡媒體,並且賦予后者以必要的新聞轉載權。還有一些民間機構、社會組織、公眾也都紛紛創辦有自己的網絡媒體,並通過這些網絡平台不斷對公共事務決策過程和管理過程施加影響,讓自己的聲音傳播到更加廣闊的領域,改變以往單向傳播的劣勢,讓讀者和新聞媒體實現有效互動。全媒體新聞中心平台正逐漸成為傳播時事新聞、引導社會輿論、反映民眾呼聲的重要渠道。
1.內容融合
新媒體傳播呈現移動化、碎片化、個性化的特征,更偏好微傳播、輕應用的內容。從產品形態看,全媒體建設成為國際傳播的主流發展方向,特別是隨著寬帶網絡的普及,以視頻、圖片、動漫為代表的影像傳播前景廣闊。值得一提的是,無論是傳統媒體還是新媒體,其核心競爭力都是內容。傳統媒體在形式上存在短板,但是在內容上有著先天優勢,依然有數量龐大的受眾,兩類媒體在融合發展中,始終要將內容再造放在首位,這關系著融合發展的最終成效和可以達到的高度。當然,這種新聞報道在內容上和形式上變化靈活,始終與外交趨勢和國家發展態勢相關,因此在新形勢下,對於新媒體合作內容的創新,應該更進一步拓寬領域。比如通過互相開設對方專欄,聯合舉辦網絡活動,合辦網絡新媒體等形式,在網絡媒體、移動客戶端等新媒體領域,與俄羅斯進行合作,共同建設、拓展信息傳播新通道、新空間。
2.形式融合
全媒體背景下“一套人馬多個媒體”成為融合發展的常態。在人力資源統籌方面,則需要提高傳統媒體人使用新媒體的技能,開啟新聞採編人才“一人多能”的模式。同時,新媒體也可以充分利用傳統媒體在長期發展中積澱的強大公信力和優質採編資源,不斷打磨對外發布信息的質量,從而增進傳播內容的深度。比如中國國際廣播電台與“今日俄羅斯”共同打造的中俄移動融媒體APP客戶端。此外,新媒體形式上的融合還包括與最新視聽技術的融合和滲透。比如,流行一時的VR技術,將這一創新形式和傳統新聞報道融合,使新聞產品的呈現方式發生了質的變化,更加具有場景化、可視化效果,使得現場感格外強烈。這些技術的運用,將會從根本上改變創新媒介的發展態勢,成為未來發展的潮流。
3.縱橫聯合
中俄新媒體的合作創新具有縱向和橫向合作的可能。從縱向角度看,兩國媒體可以從自上而下的國家級媒體改革入手,充分發揮國家級媒體的輿論引導和引領作用,通過合作框架和體系的約束,釋放更多地方性、民間性新媒體的發展潛力。而從橫向角度看,新媒體合作空間無限。中韓新媒體的合作為中俄新媒體合作創新提供了一定的參考思路。因此,在中俄新媒體合作過程中,要充分利用彼此的資源和技術優勢,著力在媒體資源、通信技術方面實現優勢互補,在優質內容資源共享、4G技術應用與服務領域、新媒體的商業模式以及新媒體領域的用戶與市場資源等方面開展合作。
(三)加快中俄新媒體文化產業構建
1.構建新媒體文化產業集群
新媒體產業集群對新媒體發展的作用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規模化產業集群將原本零散的新媒體技術整合在一起,實現了市場化運作,在內部也形成了比較統一協調的體系,促使新媒體搭上了市場化的“東風”,更能夠發揮其自身的集群效應,擴大受眾人群的覆蓋面。
(2)規模化產業經營,有助於防范來自市場的風險。新媒體產業化一旦進入市場化運作,必然受到各方面的風險挑戰。在構建新媒體規模化產業時,應該緊扣新媒體的特征。隻有順應了技術的規律,才能獲得良性發展。第一,要利用好新媒體的集群性。產業化運營路徑,有助於促進新媒體技術在實踐中更好地滲透和運用,並且為客觀經濟社會的發展產生助力作用。中國政府從2012年開始,啟動了大規模的互聯網新媒體產業聯盟建設,目前已經有上千家企業入駐該聯盟,在市場開拓、合作共贏、標准構建等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第二,要利用好資金優勢。中俄兩國在推進新媒體合作方面,要重點發揮資金對於調配新媒體資源的優勢。例如在文化氛圍營造方面,以文化融合為背景,扶持兩國具有發展潛力和市場前景的文化傳播機構。另一方面,提高資金的利用效率,中俄兩國已經簽署了眾多外貿協議和文化協作項目,兩國都可以挑選出在本國領域內具有較大影響力和經營能力的文化類企業,為其合作和文化項目合作牽線搭橋,最終促成文化的傳承和交流。第三,提高新媒體產業的增值性。產業化的每一個環節、每一個價值鏈上都會有對應的企業組成,以內容生產、服務集成為主的上游產業鏈環節同以平台運營、產品營銷為主的下游產業鏈環節緊密關聯,相互制約,相互依存,兩國應圍繞內容制作、轉播技術、平台搭建、后期維護等不同環節,共同推進新媒體產業的價值遞增。
從中俄目前開展的新媒體合作和共建的情況來看,大多著眼於基本平台的建設,即為相關信息、新聞、原創內容的發布提供載體。而在如何為內容創新創造條件,如何更好地實現產業上下游的融合,目前在實踐中探索得還不夠,還未能形成具有普遍指導意義的產業化路徑。
2.推進互聯網文化產業建設
當前,中俄傳統媒體正在與新媒體實現深度融合,互聯網媒體正在向移動互聯網媒體轉型,在全球地緣政治和經濟格局正在發生深刻調整的背景下,中俄互聯網產業迎來新的合作點。2016年5月18日,俄羅斯總統辦公廳“互聯網+中國”項目啟動儀式在莫斯科舉行。中國駐俄大使李輝在儀式上指出,“互聯網+中國”項目是中俄網絡科技及人文領域交流的又一新成果,體現了雙方在該領域擴展和深化合作方面做出的努力。[1]
中俄兩國應在現有媒體資源基礎上加大新媒體合作力度,建設、拓展信息傳播的新通道、新空間,著力探索移動互聯網合作的路徑,將新媒體合作向實體產業、支柱產業融合轉移。從政治合作的宏觀戰略高度對新媒體產業融合發展做出規劃,包括中俄兩國國內的通信運營商緊密結合,將帶寬升級的效能放到最大﹔共同建設中俄數字交互信息化建設,讓數字化引領新時期新媒體發展的方向,並且充分運用數字化成熟模式,著力於周邊或是相關產業的集群靠攏,形成全球樣本跨國合作與周邊產業匯聚。
同時,要積極加強新媒體領域的投融資建設和規劃,兩國政府應該為民間資本融合和進入新媒體領域搭建可靠的、常態化平台,攜手打造新媒體高地。當然,中俄還面臨著新媒體不斷創新融合發展的新態勢,要立足當下,盤活現有資源,並進行整合。還要積極引入和研發創新高效的技術,讓技術成為互聯網演變和突破的最大支持。
二、中俄兩國新媒體合作的方法
(一)資源互換
從中國方面看,國內對中俄外交和政治的報道,以中央電視台、中國國際廣播電台、新華網、人民網等主流官方媒體為主,報道內容大多集中在外事活動、政策解讀等方面。相比之下,新媒體對外事活動的報道,則有更接地氣的語言表達,更平易近人的選題設置,更多元化的圖文視頻呈現方式。新媒體的表達清新可愛,可以說同樣的新聞議題通過新媒體進行傳播則容易產生話題,容易給受眾留下印象。
但美中不足的是,這種涉外傳播數量上還不夠,由於專業俄文網站較少,還沒有形成完善健全的傳播機制。如何通過有效手段,在最短時間內整合報道資源,加強報道力量和覆蓋范圍廣闊的新媒體傳播格局,還需要重點加以探討與研究。
反觀俄羅斯方面,俄羅斯大型報道集團——“今日俄羅斯”已經在英國、美國、法國等多個國家的首都或大型城市開辦了廣播電台。這種積極走出去的媒體發展策略,成為俄羅斯新媒體逐漸走向世界的法寶。不僅是在發達國家建立廣播電台,而且在印度、伊拉克、吉爾吉斯斯坦等第三世界國家,也紛紛設立了廣播電台,使其發布的信息盡量廣泛傳播。
近年來,中俄在重大的國際合作和媒體聯動中取得突破性成績。特別是在2015年舉辦的紀念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活動中,“今日俄羅斯”主動尋求和中國國內官方媒體人民網、新華社的合作,簽署參考信息交換協議,讓兩國在媒體合作方面面臨更加廣闊的內容領域和合作方式。在這種媒體合作架構中,傳統媒體和新媒體爭相發揮作用,體現了未來媒體合作的發展潮流和趨勢。[2]
2015年6月25日,在首屆中俄媒體論壇期間,中國新聞社與“今日俄羅斯”國際通訊社簽署了合作協議,通過這個協議實現了兩家媒體的稿件互換。通過稿件互換,中國新聞網和中國新聞社加大了對俄羅斯報道的力度。同時,“今日俄羅斯”也通過它們的網站和頻道加大了對中國的報道力度,尤其是通過中國新聞社的電訊通稿和中新網中文通稿加強報道。
兩國在媒體合作方面初步取得的成績,雖然令人振奮,但現有媒體合作方式和內容利用方面還有待進一步提升,媒體交往、稿件互換、選題策劃、聯合採訪、媒體教育培訓等還需要進一步挖掘和深化。特別是在當前建設絲綢之路經濟帶和歐亞經濟聯盟的重要背景下,媒體間的資源共享不僅能夠實現信息傳播的透明化,更是兩國政府的決策基礎和消息來源,對推動兩國利益的共同增長具有重要意義。從這一點來說,兩國媒體合作在資源互換方面還需要進一步探索和創新。
(二)平台共享
俄羅斯高等經濟學院傳播和大眾傳媒系主任貝斯特裡茨基認為,“兩國新媒體合作需要借助堅固的平台,這種平台應該由政府出面搭建。而中俄近年來的外事交往非常頻繁,根植於這種論壇之上的媒體合作更加深化,能夠對兩國的外交局勢進行全方位、立體化的播報,這也是兩國進行深度交流合作的最佳方式”[3]。
在全球傳播格局發生變化的當前,跨國媒體間交往需要一個更寬鬆有效的聯動平台,以實現有效合作。目前觸摸網、同學網已經成為跨國別、跨地區的、在全球范圍內適用的社交平台。如果能在此基礎上,進一步搭建兩國媒介交往的信息平台,能更加有效地推動兩國媒介的合作效率。在平台建設方面,要重點把握以下幾個關鍵點:第一,創新組織模式,在人力資源最終調動和充分挖掘方面,實施項目制方式,改變傳統媒體在長期發展和演變過程中形成的相對分散、條塊組織架構。第二,在兩國媒體架構中打破部門分割、對報道的內容進行有效整合,實現人力資源跨地區、跨國別、跨行業的流動和交融。第三,積極轉變媒體報道方式,著力推進“一次採集、多種生成、多元傳播”。外交信息報道具有一次性,因此,如何針對稀有信息資源進行反復多次的高效報道,需要我們建立完善的信息採集網絡和共建中心,依托現有布局和採集優勢,在深挖媒體報道焦點等方面下功夫。第四,既編發好通稿,也加工符合各種終端和不同地區受眾需求的新聞產品,利用新媒體互聯互通的特點實現多次傳播。
在兩國實現媒體合作的同時,要著力解決受眾面臨信息過剩、權威觀點不足的問題,在海量信息中,突出權威媒體聲音,在網絡媒體空間中進行觀點引導和輿論引領,讓受眾群體更好地認知客觀形勢的變化。在肯定兩國新媒體平台合作的重要基礎上,也不能人為割裂傳統媒體和新媒體之間的界限,兩種媒體方式不是非此即彼的關系,而是互生互融的關系。因此,在兩國媒體合作的過程中,平台建設的方向不僅有新媒體之間的合作,還應包括新媒體和傳統媒體的跨界融合。隨著中俄兩國外交領域合作的日益深化,也為平台建設提供了更加可靠的客觀條件保障,比如在兩國穩定關系基礎上,上海合作組織、金磚國家組織等非常活躍,習近平主席和普京總統倡導的“中俄媒體交流年”,為兩國媒體合作和平台建設提供了非常鮮明的實踐路徑。
(三)內容共建
1.加強內容交流
這裡所說的內容是指兩國政府對關系世界政治格局和重大地區事件的觀點和看法,應該達成共識,或者基本保持一致。這是兩國政府合作的基礎,也是媒體合作的基礎。在這種共識基礎上,媒體可以及時介入,對政治觀點進行深度挖掘,並將這種觀點誕生的背景和過程與兩國重大政治外交策略相結合,讓普通民眾通過閱讀新聞或是獲取信息而了解兩國的大政方針和外交方向。
2.通過舉辦活動,加強媒體合作與交流
可以嘗試舉辦活動,主題可不限於媒體合作,可就經貿往來、文化交流、全球治理等方面舉辦活動,通過舉辦豐富多彩的活動為雙方媒體的報道提供充分的素材。比如,中俄文化交流年、中俄青年交流會等活動都是基於兩國合作交往的需求而衍生出來的,不僅有助於加深彼此的認識,而且讓媒體的報道內容更加貼近民生,增強媒體報道對民眾的吸引力。
3.雙方通過媒體工作人員交流,加深了解
兩國新聞工作者可以交流互換,相互到對方的新聞現場去觀察採訪,第一時間報道相關事宜,增強新聞真實性和時效性,獲得民眾認可。同時,媒體之間的工作人員交流也有利於對對方國家和風土人情進行近距離了解,從而增加相互了解,增進思想共識。
(四)聯合培養人才
現階段,中俄兩國將聯合培養人才作為加快推進新媒體合作發展的一項重要議題。近年來,《中國日報》與俄羅斯媒體交流頻繁,相關人員往來十分密切,廣大青年人才開展了領域廣泛的實踐調研活動,派出調研小組赴俄羅斯報、PТ電視台、今日俄羅斯通訊社等考察學習。與此同時,俄新社等媒體也紛紛派出人才,到中國來進行學習交流。作為俄羅斯國家級通訊社的俄新社,有大約1000名員工,他們要求記者必須是全媒體記者,掌握採訪、攝影、寫作、拍視頻、網站推送等技能。
在第二屆中俄媒體論壇上,中國新聞社提出建議:“希望能夠加強人才的交流和培養,不僅指記者和語言類的交流,包括管理人才,也包括管理機制,最重要的是從理念上能夠加強中俄兩國的機制建設和互通渠道。因為在文明和文化的交流當中最難實現的就是人不僅要相知,而且要人心相通。”中新社社長章新新認為,未來也希望與俄羅斯媒體同行加強在採編和媒體運營管理等領域的人才培養合作,不斷提高新聞領域交流合作的層次和水平。[4]
(五)技術支持
俄羅斯著名媒體人格羅什夫(Грошев Андрей Юрьевич)在《移動通信在經濟轉型國家的潛力和作用》一文中,結合近十年來新媒體發展的態勢指出,“以互聯網為代表的新技術是唯一的、並且很可能是最后的克服數字鴻溝的機會。在移動互聯網迅速發展的情形下,移動通信技術無疑成為了最大的受益者,成為開拓通信領域的最重要力量,它有可能解決傳統電信發展不足、生活水平不高的發展中國家的通信問題”[5]。而且隨著互聯網技術日新月異的發展,這種移動互聯網技術將會更加深入地滲透到人們的生活之中。因此加強兩國在新媒體技術領域的交流與合作,彌補自身不足是未來的發展趨勢。縱觀國際各大媒體,無不把技術建設作為未來發展的重要支點。我們認為,中俄媒體在合作過程中要堅持以技術發展為核心,三網融合為支撐,並且要輔之以延伸此項改革獲得的外延成果。同時,還要大幅加速推進新媒體建設,改變以“電視屏”為主流支撐的局面,形成多終端布局,摒棄先搭建后聯系的傳統方式,將技術層面的平台建設和內容建設同步進行,實現傳統媒體的自我轉型以及新媒體更高水平的發展。
綜上所述,在中俄新媒體合作中要牢固樹立技術優勢是核心競爭力的理念,推動技術建設由支撐性保障向引領性保障轉變﹔要密切跟蹤信息網絡技術前沿,充分發揮技術在打造平台、創新產品、服務用戶、拓展市場等方面的關鍵作用﹔要搭建開放式技術合作平台,同業界領先、服務優良的公司和科研院所等開展互利務實的長期合作,充分利用外部資源突破技術瓶頸,提高技術創新和服務水平。
三、中俄兩國新媒體合作的路徑
(一)在國家層面,加強外事報道
外事報道不同於一般的新聞報道,具有鮮明的政治背景,其著眼點是兩國之間的外交活動,報道視角具有宏觀性和全局性。在以往的媒體合作報道過程中,中俄媒體正是遵循這樣的一種思路,在歷次重大政治外交事件中,中俄媒體緊緊圍繞當下最熱門的事件展開報道。比如紀念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絲綢之路經濟帶建設和歐亞經濟聯盟建設等。伴隨兩國外交的日益深入,媒體的外事報道會更加全面和具象化,尤其是借助已經形成的互聯網新媒體平台,擴大傳統媒體和新媒體之間的交融發展,逐步構建全方位、全天候的媒體溝通合作機制,為亞歐經濟一體化的發展、為世界經濟格局的完善獻策獻力。
(二)在社會層面上,激發民間合作的驅動力
政治間的互信合作必然會引申到包括經濟、社會、文化等多個領域在內的多個層次,中俄全面戰略協作伙伴關系的日益發展,孕育出兩國多種合作的可能性。政治合作為社會層面的交融奠定了基礎,而社會層面的合作又反作用於政治層面的交往。
從實踐看,中俄兩國有長期的外交合作歷史,其中兩國關系日益緊密是推動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各階層合作、媒體溝通的重要因素。而在外交合作態勢日益向好的宏觀背景下,兩國民間自發合作的力量開始異軍突起,結出了非常豐碩的果實。
建立兩國常態化合作機制,是我國實施積極對外開放格局的必要舉措。早在2011年,黑龍江電視台和莫斯科州電視台、聖彼得堡100TV電視台就聯合呈現了“中國黑龍江電視周”的精彩內容。作為中俄媒體友好交往與合作的重要活動,電視周進一步增進了兩國人民之間的相互了解與信任,在很大程度上拓寬了中俄合作領域和范圍。
中俄媒介合作,除了走出去更要引進來。東北網俄文頻道憑借黑龍江與俄羅斯獨特的地緣優勢和人緣優勢,每年都會定期組織世界各地老俄僑重返哈爾濱,參加“春天的舞會”,並且邀請中俄多個媒體到場進行深度報道。目前,該活動已經成為中俄媒體的品牌節目之一。其推出的系列報道《曾經在哈爾濱生活過的俄羅斯人》,以其貼近現實的報道視角、宏大的敘事結構,深入分析了中俄人民的深厚友誼,在兩國民眾中引起了很大反響。
除此之外,借助我國媒體所開設的俄文頻道,及時播報黑龍江省首屆、第二屆俄語風釆大賽,俄羅斯人漢語大賽和俄語主持人大賽,加強兩國文化和綜藝節目的交流。在我國東北地區,已經有越來越多的普通民眾渴望通過這些節目了解俄羅斯文化,兩國的民間交往日益密切,民意基礎進一步夯實,收到了非常明顯的社會效應。
(三)在媒體層面,加快多媒體平台多元構建
自中俄兩國外交合作開展以來,兩國已經在媒體平台構建方面頗有建樹。過去10年間,中俄相繼舉辦了“國家年”“語言年”“旅游年”“青年年”等主題年活動,為兩國媒體交流搭建了常態化平台。中國媒體不斷加大與俄羅斯主流媒體的交流合作,並在此基礎上成功舉辦了一系列大型媒體合作交流活動。
自2015年以來,中俄媒體對彼此國家關注度明顯提升、報道規模日益擴大,2016—2017年舉辦中俄“媒體交流年”,隨后中俄聯合組建了中俄網絡國際交流台,及時把中俄發展進步和友好交往的信息傳遞給兩國民眾。中國主要媒體對俄烏法峰會、聖彼得堡國際經濟論壇等進行了廣泛報道,響亮發出中俄友好聲音。俄羅斯國家電視台推出大型新聞系列報道,解讀中國“絲綢之路經濟帶”,中俄聯合組建的中俄網絡國際交流台,策劃和實施“絲路中俄”全媒體採訪活動,在歐亞地區產生了良好的反響。
特別是雙方圍繞紀念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等重大主題,以聯合採訪、合作拍攝、供稿供片、出版專刊等形式,開展一系列豐富多彩的合作。中國中央電視台和俄羅斯國家電視台聯合拍攝紀錄片《歐亞之心》《勝利的回憶》,分別於2017年“5·9”勝利日和“9·3”紀念日前夕在兩國首播。通過雙方共同努力,兩國媒體的對話交流日益深入、合作領域日益廣泛,成為各國媒體合作的典范。
未來中俄在推動兩國新媒體合作交流的過程中,應以突出重大外事活動為引領,以“一帶一路”建設為契機,強化中俄在構建國際互聯網新秩序中的合作和交流,建立絲路沿線國家的互聯網合作機制。以中俄為首,加強絲路沿線國家在移動互聯網技術、大數據技術方面的合作,並帶動地區內其他國家,實現“賽博空間”的互利共贏局面,共同開發以“絲路”為主題的數字新聞產品、聯合打造網絡購物平台等,將新媒體合作與全球化的網絡購物趨勢結合起來,實現線上和線下的協同推進,構建全新的新媒體合作平台和體系。
(四)加強合作與人才交流
大量優秀新聞人才是實現兩國媒體合作交流的重要支撐力量,在人才培養和交流方面,應加強新聞教育、培訓方面的合作,嘗試設立專供兩國人才培養的專門的新聞學院,雙方每年都派遣在新聞領域有突出成就的學者、工作人員前往對方學習或是授課,強化中俄不同新聞媒體思路和方法的交流。同時,設立專門的媒體研究機構,圍繞中俄兩國之間發生的重大外交事件和世界各國媒體的報道策略、方法,深入分析適合中俄媒體發展規律的創新方法,在內容制作、平台搭建、人才互訪等方面探索出全新的路徑。定期開展學術交流活動,針對中俄在媒體合作中出現的問題,結合新媒體的傳播和應用特點,研究出具有實效性的新媒體創新方法。應該看到,隨著整個世界范圍內新媒體技術的飛速發展,技術更新換代的速度更快,對人才的需求也會不斷增加。
[本文為國家社科基金項目“中俄戰略伙伴語境下媒介合作研究”(15BXW014)的階段性研究成果]
參考文獻:
[1]光明日報.俄總統辦公廳啟動“互聯網+中國”項目[EB/OL].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2016-05/18/c_128991571.htm.
[2]陳效衛,林雪丹,曲頌,等.共創中俄媒體發展新未來[N].人民日報,2015-06-27.
[3]新華網.俄羅斯各界積極評價中俄媒體論壇[EB/OL].http://www.xinhuanet.com/world/2015-06/26/c_1115739482.htm.
[4]國務院新聞辦公室網站.專訪中國新聞社社長章新新:深化中俄媒體務實合作 建立人才聯合培養機制[EB/OL].http://www.scio.gov.cn/video/gxft/34146/Document/1473148/1473148.htm.
[5]賈樂蓉.溝通與交流:21世紀的俄羅斯與中國大眾傳媒學術研討會綜述[J].國際新聞界,2005(6).
(作者單位:中原文化藝術學院)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