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傳媒期刊秀:《新聞愛好者》>>2018年第12期

孔子“禮”的傳播思想與互聯網文明的建構

劉美憶
2019年01月03日10:19 |
小字號

來源:《新聞愛好者》

【摘要】中國傳承了幾千年的中華傳統文化與傳統美德,都是圍繞“禮”展開的。然而在互聯網時代,不文明現象屢見不鮮,追根溯源是“禮”的缺失和秩序、規則意識的缺位。因此,營造良好的網絡環境,構建以“禮”為核心的互聯網文明迫在眉睫。

【關鍵詞】禮﹔仁﹔孔子﹔互聯網文明

中國作為禮儀之邦,中華文化與“禮”骨肉相連、密不可分,“禮”已經深深刻進了中華民族的血液與基因中,時時刻刻影響著人們的思想和行為。但是隨著互聯網的發展,網絡文化對“禮”的觀念造成了難以估量的沖擊,在這種背景下,了解“禮”、認識“禮”、弘揚“禮”,迫在眉睫、刻不容緩。

一、“禮”的起源

“禮”最初並不是指禮制,殷商時期的“禮”是指祭祀神靈、祖先的儀式,在《辭海》等權威工具書中,“禮”的義項大致有祭祀神靈、禮節禮貌、禮儀、道德規范等,而祭祀神靈是“禮”的本義,其余皆為引申義。

“禮”這個字的產生也經歷了一系列的發展。最初,“禮”是甲骨文,后來有了小篆“豊”,意為“舉行祭祀時所用的器物”。《禮記·禮運》中對祭祀的禮儀也有記載:“夫禮之初,始諸飲食。其燔黍捭豚,污尊而抔飲,蕢桴而土鼓,猶若可以致其敬於鬼神。”指的是“禮”最初產生於人們的飲食活動。[1]人們以這種祭祀的儀式求得神靈的庇護,降福消災,這便是最原始的“禮”。隨著時間的發展,逐漸有“五禮”“六禮”“九禮”之說,如“五禮”就包括吉禮、凶禮、軍禮、賓禮、嘉禮等。

二、孔子“禮”的傳播思想

中華文化是圍繞“禮”的傳播而展開的,禮文化則是中華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它貫穿中華民族的歷史,“成為古代中國公共生活秩序與教養生活的根基,塑造了中華民族性格和精神的文化原型”[2]。作為“禮”的集大成者,孔子的一生都在探尋“禮”的內涵和真諦。《論語》提到“禮”76次,對“禮”作出了詳細的闡述,可見“禮”的地位之重要。從維度的角度來看,孔子的“禮”的傳播思想主要包含三層維度。

(一)國家層面

從國家的層面來講,孔子提倡“禮樂治國”“為國以禮”,主張以禮樂教化作為治國安邦的主要手段,樂主內、禮主外,禮樂結合。在春秋時期,形成了“禮崩樂壞”的局勢,孔子為了挽大廈於將傾,一面維護“周禮”,一面對“禮”的內涵進行革新,最終使“禮”定型為中國華夏民族衡量人道德行為與人倫關系的價值標准,“為國以禮”就是孔子以禮治國思想的集中體現,也是中華民族傳統道德中最為重要的倫理之一。

清華大學教授彭林認為,“禮”是區別文明與野蠻的尺子,也是自然法則在人類社會的體現,國家要長治久安,就要“因陰陽之大順”。不僅如此,“禮”也指統治秩序,無論是中央和地方還是上下級,即使是同級的關系,也都在“禮”的范疇之內[3]。“禮”從方方面面規范和約束著人們的言行舉止,既維護並協調了“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等級秩序,又使人們能在條條框框之下和睦相處,使同一個個體,在不同場合與關系中扮演不同的角色,在“禮”的規范下無法僭越,從而在縱橫交錯中支撐起整個國家的運作。

(二)社會層面

我國古代的“禮”是成體系的,是整個社會的規范,由此將整個社會緊密地聯結在一起。上自宏觀的等級秩序、規章制度、刑罰准則,社會層面的禮節儀式如婚喪嫁娶、社會習俗、道德規范,涵蓋面極其廣泛,下至微觀的個人修養、行為准則,橫向來說囊括政治、經濟、文化,可以說涉及生活的方方面面,都需要人們來遵守。

(三)個人層面

從個人的層面上講,“禮”是個人安身立命的根本和基礎,“禮”可以提高個人的修養、鍛造個人的品性,從而立足於社會。“禮”還對日常生活以及人際交往中的行為規范和行為准則作出了界定。孔子認為“立於禮”(《論語·泰伯》),“不學禮,無以立”(《論語·季氏》),“不知禮,無以立也”(《論語·堯曰》),可見“禮”對個人修身養性的重要程度。不僅如此,孔子還認為,如果能遵循“禮”的規范,普通人是可以擁有忠、孝、節、義、廉、仁、義、智、信等優良品德,最終成為“君子”,而成為君子的途徑就是“約之以禮”(《論語·雍也》)。換言之,遵循“禮”則能為君子,為君子則需“禮”。

三、互聯網文明中“禮”的缺失

“禮”是中華文明的表征,文明是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的總和,互聯網文明是“人類通過運用互聯網、雲計算及大數據等現代科技所取得的物質與精神成果的總和,進而對人類的生活方式、思維模式、行為方式乃至產業轉型、商業變革和社會發展產生革命性影響的文明形態。”[4]互聯網的產生和發展,對中國傳統文化特別是“禮”的傳承造成了難以估量的沖擊和影響。特別是近年來隨著新媒體的異軍突起和客戶端的普及,人們的生活無時無刻不受到網絡的影響、滲透,在這樣的背景下,互聯網文明下“禮”的缺失幾乎成為一種常態。

(一)“禮”的缺失現狀

1.網絡暴力、網絡謠言泛濫

網絡信息良莠不齊,雖然不乏優質的內容,但也有“三俗”或者黃賭毒之類的、違反道德的不良內容,除此之外,在虛假身份的隱藏下,網絡暴力、誹謗、造謠泛濫成災,“鍵盤俠”在網絡上肆意橫行維護所謂的“正義”。

網絡暴力是不符合互聯網文明的社會現象之一,部分網民不僅在網上發表具有傷害性、侮辱性和煽動性的言論、圖片、視頻,甚至從線上轉移到線下,對事件當事人進行“人肉搜索”,將其真實身份、姓名、照片、生活細節等個人隱私公布於眾。2017年,因飾演電視劇《我的前半生》中的“第三者”角色,演員吳越被混淆現實與虛擬的網友無端謾罵,言辭污穢,甚至一度關閉微博評論。

2.庸俗化的“網紅”與直播

近年來,“網紅”受到很多人的追捧,人人趨之若鹜。為了維持粉絲忠誠度和出名,“網紅”往往使出渾身解數吸引受眾的注意力,有的內容充滿低級趣味,有些甚至涉及黃賭毒,不斷挑戰觀眾的底線,無視傳統道德觀念,更別提規范的言行舉止了,甚至還涌現出一批以丑為美、以丑博取眼球的“網紅”,嚴重扭曲了社會正常的審美觀念和道德標准,對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還未定型的青少年造成了難以估量的傷害。早期“網紅”的雛形有鳳姐、芙蓉姐姐等,她們靠犀利的語言、浮夸的造型和背離大眾審美的長相走紅,近年有的“網紅”以過度修圖的“錐子臉”、暴露的著裝以及挑逗的語言滿足受眾的獵奇心理。

“網紅”為了炒作,常常游走在道德和法律的邊緣,當傳統的微博、照片已經無法滿足“網紅”們急功近利的心態時,直播成了他們轉戰的又一平台。如果說互聯網是“網紅”們挑戰底線的途徑,那麼直播就是不擇手段。

在各大直播平台上,無端的謾罵和臟話已經變得稀鬆平常,許多主播就是靠這些“出位”的行為獲得關注,甚至得到打賞,以獲取經濟利益。這些行為已嚴重污染了網絡空間,並對受眾的價值觀造成了嚴重影響。

(二)“禮”缺失的緣由

網絡傳播的優點是毋庸置疑的:信息多元化、傳播互動化,傳播速度快、信息量大,因此,“80后”“90后”以及“00后”成為微博、微信等社交網絡的主要人群,他們通過匿名的形式在平台上隨意發表言論,由此引發了網絡信息的混亂。在這樣的背景下,“禮”似乎已被人們遺忘。筆者認為,“禮”缺失的緣由主要有以下三點:

首先,互聯網文明的缺失是缺少“自律”。網絡是一個多元化的“大熔爐”,人們的地域、身份、年齡等不同,各式各樣的觀點和思維在這裡激烈碰撞。互聯網具有匿名性的特征,人們可以隱藏自己的身份甚至編造自己的身份,在匿名的掩蓋下,人們可以用虛擬的身份對他人進行人身攻擊、散播謠言。這是缺少自律和缺少“君子慎獨”的表現。當人們不再“克己”,不再“三省吾身”,就很容易在網絡中迷失自我、放縱自我,漸漸偏離法律和道德的約束。

其次,互聯網文明的缺失是違背“秩序”和“禮讓”的表現。缺乏“禮”使人們在虛擬的網絡中喪失了法律意識和道德准則。從個人修養來看,作為應該遵循的個人准則,人們首先應該做到“己所不欲,勿施於人”(《論語·顏淵》),另外,應該秉持謙讓的精神,“退一步海闊天空”,互相尊重、互相禮讓。然而在虛擬的空間中,這些道德准則被遺忘殆盡,許多網民既沒有尊重他人,也沒有遵守誠信的原則。

再次,責任意識也是造成互聯網文明缺失的重要緣由之一。營造良好的、綠色的、健康的網絡環境是我們每個公民的責任,凡不符合“禮”的、違背道德底線的,不看、不聽、不說、不動,在承擔責任中堅守,在堅守中慎獨。

四、以“禮”建構互聯網文明

實際上,“禮”不僅是“禮文化”的核心內涵,更是“一種媒介、一種傳播制度、一種價值理念”[5]。要重構互聯網文明,就要將“禮”作為媒介,傳承“禮”的價值觀念。在當下,互聯網文明亟待構建和完善,一方面,我國正處於社會轉型期,導致人們的價值觀念多元化,社會缺乏價值共識和道德評價依據﹔另一方面,眾聲喧嘩的時代,人們因技術“賦權”而渴望自由發聲,由於匿名性和公開性,互聯網為其提供了一個可以暢所欲言的平台,互聯網中的不文明現象層出不窮,且較難監管和約束,因此傳播和弘揚“禮”的思想,以“禮”強化道德准則,提升個人和集體的道德水平,是構建互聯網文明的迫切需求,也是構建和諧社會的解決途徑之一。

(一)媒體正確引導“禮”的價值觀

大眾媒體在引導大眾輿論、傳播信息中發揮著不可估量的作用,因此傳遞正能量,傳播“禮”的思想刻不容緩、責無旁貸,需要傳統媒體和新興媒體雙管齊下。

一方面,傳統媒體可以憑借其影響力和號召力,弘揚主旋律,開展有關“禮”的各種活動。近年來,傳統文化節目層出不窮,除風靡全國的《朗讀者》外,還有文化禮儀公益節目《中華文明之美》、朗讀節目《見字如面》、紀錄片《記住鄉愁》、漢字聽寫節目《漢字風雲會》等,它們不僅將傳統文化與現代元素有機融合,還展現了中華文化的美學精神,傳承了“禮”的思想內涵。這些節目充分發揮了文藝作品“以文化人”的重要功能,正確傳遞了禮文化的價值觀念。

另一方面,新媒體、自媒體也要自覺遵循法律法規,提高秩序意識和規則意識。近年來,直播平台和短視頻平台受到大批受眾的喜愛和追捧,然而直播、短視頻衍生的倫理道德問題卻層出不窮。2018年9月11日,斗魚直播平台某主播因在直播中以不當言論調侃“南京大屠殺”“東三省淪陷”等歷史事件,遭到網友的譴責和共青團中央等官方微博點名批評﹔同年8月,國家廣播電視總局整治並處罰快手、抖音等視頻軟件,將低俗、暴力等有害節目下架,並對違規賬號做出封號的處理。

網絡社群在互聯網文明中扮演著重要角色,如彈幕視頻直播網站嗶哩嗶哩作為年輕一代的網絡文化社區,也在網絡交往中踐行“禮”的價值觀念,注冊會員時用戶需作答20道彈幕禮儀題,如“發違規評論會被怎麼樣”“以下哪種評論比較適宜”等,一些發布不文明內容的帖子和用戶的視頻也會被下架和查封,目的就是為了減少彈幕引發的無端罵戰,淨化網絡空間。

通過互聯網傳遞“禮”的價值觀,不僅能跨越時空的限制,還能快速、大范圍地進行傳播,弘揚“禮”的理念,使人耳濡目染,將“禮”外化為指導實踐的准則。

(二)自我實踐加強“禮”的認同感

以“禮”構建互聯網文明不僅是媒體、社會、群體的責任,更需要我們每一個人身體力行地去實踐。關於日常生活中個人對“禮”的踐行,孔子主張“道之以政,齊之以刑,民免而無恥﹔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論語·為政》),“禮”不僅是每個人的行為准則規范,更是每個人的道德標准,在虛擬的網絡空間中的人際交往更是如此。要從個體出發建構互聯網文明,就要提高個人的媒介素養和文明修養,將內在修養外化為言行舉止,將“禮”作為網絡交往的指導原則。

一方面,在網絡交往中,要懂得謙恭禮讓,講信修睦,禮貌待人,做到“君子敬而無失,與人恭而有禮”(見《論語·顏淵》)。在社交平台上不無端誹謗、不肆意謾罵,不對他人進行人身攻擊,即使針對熱點事件持有不同的見解,也要做到“和而不同”(見《論語·子路》),要求同存異,追求和諧的、和睦的互聯網氛圍,和平共處,減少虛擬空間劍拔弩張的戾氣。

另一方面,應做到自律自省、君子慎獨。即使在虛擬的網絡空間,人們隱匿了自己的真實身份和姓名,也不能違背“禮”的價值觀念,仍然要堅守基本的禮義廉恥之心,依然要時時刻刻提醒自己,良好的道德規范無論何時都不能丟,傳統美德無論何時都要牢記,品德修養無論何時都要維持,禮義廉恥的道德准則無論何時都要堅守。弘揚“禮”的價值理念,不僅要在生活中踐行,更要發自內心認同“禮”的行為准則,隻有這樣,才能使“禮”的精神在互聯網傳播中傳承與堅守。

[基金項目: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中國禮文化傳播與認同建構研究”(16BXW044)]

參考文獻:

[1]阮緒和.中國古代禮的內涵試析[J].時代文學,2007(4).

[2]王冠.論儒家禮樂文化的形成與建構及對當下的意義[J].江蘇社會科學,2016(5).

[3]彭林.中國古代禮儀文明[M].北京:中華書局,2004:4—5.

[4]殷格非,於志宏,趙鈞.創造更持續的互聯網文明[J].WTO經濟導刊,2014(8).

[5]張兵娟.傳播學視野下的中國禮文化與認同建構研究[J].新聞愛好者,2017(2).

(作者為鄭州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碩士生)

(責編:趙光霞、宋心蕊)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傳媒推薦
  • @媒體人,新聞報道別任性
  • 網站運營者 這些"紅線"不能踩!
  • 一圖縱覽中國網絡視聽行業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