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

《養家之人》:喚起我們生而為人的基本同理心

2019年01月11日07:24 | 來源:新京報
小字號
原標題:《養家之人》:喚起我們生而為人的基本同理心

  童話線的剪紙拼貼和現實線中寫實的2D手繪動畫,兩條線並行不悖。

  自2017年9月,動畫電影《養家之人》(The Breadwinner)在多倫多電影節一鳴驚人之后,這部講述阿富汗塔利班治下人民悲慘生活的動畫就在電影愛好者之間口口相傳。時隔一年多,《養家之人》確定於2019年1月11日正式在國內公映。終於來到這一刻,等待漫長卻值得。這部從故事到畫面都堪稱“異色”的電影,理應得到人們的更多關注。

  在《養家之人》的宣傳上,通常會強調兩個點:阿富汗版“花木蘭”,以及該片與《凱爾經的秘密》《海洋之歌》的淵源。嚴格來說,《養家之人》和同樣在國內上映過的動畫電影《海洋之歌》並無直接聯系。它們均出自愛爾蘭動畫工作室“卡通沙龍”,該工作室的處女作是以畫面精美著稱的動畫《凱爾經的秘密》,導演為湯姆·摩爾和諾拉·托梅。5年后《海洋之歌》上映,導演則隻有湯姆·摩爾一人。

  到了“卡通沙龍”出品的第三部動畫《養家之人》,導演則變成了諾拉·托梅,湯姆·摩爾退居制片人,該片也是少數由女性導演獨立完成的動畫長片之一。《養家之人》由小說《帕瓦娜的守候》改編而來,原著作者黛博拉·艾裡斯是一名屢獲大獎的加拿大作家,也是一名女權主義者和反戰者,曾多次前往阿富汗。這樣全歐美+女性創作者的幕后陣容,讓該片很容易被人詬病為販賣煽情故事。但拋開那些虛無的大道理,以最本真的簡單心態來純粹感受電影,你很難不被它打動。

  《養家之人》因現實主義題材所限,沒有太多《凱爾經的秘密》《海洋之歌》般夢幻綺麗的畫面效果,鏡頭語言更為朴實。觀眾若隻為漂亮畫面觀影,恐怕抱持了錯誤期待,該片最觸動人心的其實是劇情。當電視新聞裡那些老生常談的“阿富汗人民在戰火紛飛、地雷橫行中生活”“塔利班暴行下民不聊生”“女性在這裡受到殘酷壓迫”……脫離死板的文字,一條條化作畫面逼視在你眼前,即使不清楚何為塔利班、也搞不清復雜的中東問題,生而為人的基本同理心也足以讓人跟著主人翁的命運而揪心。

  開篇時女主角帕瓦娜的父親講述著這片土地遙遠輝煌的過去,而后被不同的統治者的鐵蹄輪番踏過,隻留下了慘遭反復蹂躪的人民,以及罪惡的果實——塔利班。帕瓦娜的父親殘疾、和善,是個學者,也是個疼愛女兒的好父親。他偷偷教女兒讀書識字,也努力支撐一家人的生活,為灰色的現實帶來一抹稍顯輕鬆的亮色。然而因為莫須有的罪名,父親被塔利班抓捕入獄,欲圖營救的母親也被打傷。

  當家裡隻剩下抹眼淚的母親、已經發育為女性身段的姐姐、尚在襁褓的弟弟,在“沒有男性相伴女性不能單獨出門”“商店不能賣東西給女性”的荒誕社會裡,一家人甚至連出門買米都做不到,毋提工作賺錢養家,隻能困家中活活等死。中國人民耳熟能詳的女扮男裝、代父從軍的故事《花木蘭》,常被解讀為“孝道”的體現。而在《養家之人》中,帕瓦娜面對的卻是實實在在的生存困境:若她不剪斷長發、以未發育的兒童之軀化裝為男孩,那一家人將切實走投無路。帕瓦娜小小的身子,承擔起了賺取家用的重任,這也是“養家之人”的點題之處。

  小小的帕瓦娜不僅要“養家”,還要“救父”。要如何從塔利班手裡救出父親,完成大人也難以做到的事?在此我們並不多做劇透。倒是在影片后半段,導演別出心裁的敘事手法值得一說。在帕瓦娜營救父親的旅途中,她不斷回想著一個叫“蘇萊曼”的男孩對抗邪惡象王奪取希望種子的童話。一邊是現實線中寫實的2D手繪動畫,一邊是童話線中大量剪影反差、剪紙拼貼等跳脫的手法,讓畫面與現實線有顯著區別。

  隨著現實劇情越來越緊張,童話中男孩與象神的搏斗也趨近白熱化,雙線互為映照,十分扣人心弦。當雙線並進到千鈞一發之際,帕瓦娜直接沖蘇萊曼喊話,現實與幻想的界限就此打破,二者在此交匯——而后白光閃過,象王頹然倒下,現實中的帕瓦娜也化險為夷,觀眾鬆一口氣。殘忍的真相直到此刻才揭曉:原來,“蘇萊曼”正是帕瓦娜早夭的哥哥。他在帕瓦娜這個年紀時,一天在街上撿起了一個玩具,其實那是個炸彈……白光閃過,“蘇萊曼”從此變成了童話中勇敢的少年的名字。

  童話中的蘇萊曼終於回鄉與族人團聚。而現實中的帕瓦娜也九死一生營救回了爸爸。皎潔的月光下,媽媽同樣帶著姐姐與弟弟,一瘸一拐地與帕瓦娜會合。四周一片黑暗,隻有大漠的風沙永恆地吹拂。

  電影結束了,真實生活中的黑暗卻仍然沒有散去,世界上的一些角落依然有默默無聞在黑夜中頑強前行的人們。動畫中的悲慘故事,依然是現在進行時。為電影流過淚、揪過心,也許我們更需對真正的社會報以關心。

  □風蝕蘑菇(影評人)

(責編:宋心蕊、趙光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傳媒推薦
  • @媒體人,新聞報道別任性
  • 網站運營者 這些"紅線"不能踩!
  • 一圖縱覽中國網絡視聽行業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