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

光明日報:順應融合大勢 做大功能增量

王丹
2019年02月02日07:01 | 來源:光明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順應融合大勢做大功能增量

  【光明論壇】

  一種新的傳播媒體普及到5000萬人,需要多長時間?有學者統計,收音機用了38年,電視用了13年,互聯網用了4年,微博用了14個月,微信隻用了10個月。自1994年中國接入國際互聯網、開啟互聯網時代以來,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顛覆了不少人的預知和想象,全程媒體、全息媒體、全員媒體、全效媒體的出現,更是標志著全媒時代的不斷升級。

  信息無處不在、無所不及、無人不用,輿論生態、媒體格局、傳播方式發生深刻變化,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二次集體學習時強調,“要因勢而謀、應勢而動、順勢而為,加快推動媒體融合發展”。再造流程改良“廚房”、移動優先打造傳播矩陣,自2014年中央提出融合發展戰略以來,頻出的現象級產品帶領我們見証了中國媒體融合的大潮。理念變成行動,願景落地為現實,中國媒體融合發展不斷走向縱深。

  如果說,加速迭代的信息技術,是媒體融合發展必須要順應的一種“勢”,那麼,不斷升級的社會信息化則是媒體融合發展不能忽視的另一種“勢”,而且是“大勢”。互聯網這一信息高速公路早已和密布的鐵路公路網一樣,成為當今中國社會基礎設施的一部分。根植於這一“大勢”,媒體融合也早已超越專業的界限,成為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一部分。換句話說,媒體融合不僅是專業課題,更是治理課題。

  正在各地如火如荼開展的縣級融媒體中心建設,就是對這一論斷的最好說明。以福建尤溪為例,更為靈活機動的工作平台不僅解放了內容生產力,新創辦的《黨員說》《鄉村大舞台》等欄目更是實現了凝聚共識、推動基層公共服務變革等目標。指揮調度一鍵多發、延伸發布渠道整合、創新引領產品之變等,不僅避免了宣傳思想陣地的神經末梢氣滯血淤,而且基層資源的盤活也讓服務基層群眾的要求不再懸浮。

  主流媒體融合發展,守住價值常量,做大功能增量,才能發揮好治國理政重要資源和手段的作用。適應分眾化、差異化的傳播趨勢,抓住時機、把握節奏、講究策略,壯大主流輿論聲量,強化主流輿論影響,方能守住價值常量。做大功能增量,則需要媒體融合發展緊密結合城市建設和社會發展需要,在“智慧城市”的建設浪潮中貼地飛行,唯有通過不斷發掘平台的公共服務功能,找好與社會治理互動的“巧妙姿勢”,才能最大限度地生成治理效能。

  而對各級治理者來說,摸清全媒時代傳播規律,熟練利用全媒體完善治理,則是新時代必須及格的一道“測試”。媒體變遷不斷加快的加速度,對治理者的用網治網能力和水平,提出了更緊迫和嚴格的要求。從政務信息的公開和互動,到對輿情的分析、引導和研判,再到公開數據的開放和管理等,每一道都不是送分題,都需要順應大勢、更新觀念、銳意進取。如此,媒體融合的“賦能”才能真正推動社會治理的精准化、專業化和智能化。

  媒體融合發展,是一條從未有人走過的路,必定要爬坡過坎,也一定有新的挑戰。利用全媒體完善治理,同樣是全新的機遇和挑戰。勇於變革,敢於爭先,不懈探索,更多像福建尤溪媒體融合改革的“報春花”將競相綻放,共同展現蓬勃新氣象。

(責編:宋心蕊、趙光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傳媒推薦
  • @媒體人,新聞報道別任性
  • 網站運營者 這些"紅線"不能踩!
  • 一圖縱覽中國網絡視聽行業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