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

在路上,看見“新聞背面”

《浙江日報》記者 陳寧
2019年02月14日13:24 | 來源:中國新聞出版廣電報
小字號
原標題:在路上,看見“新聞背面”

  採訪中,吳光潮(左二)搬來凳子,與採訪者聊起了堅守基層的故事(左一為《浙江日報》記者陳寧)。胡玲 攝

  新聞工作者一直在路上,才能感知新時代的脈搏。

  今年是我做記者的第九年,在日積月累的基層採訪經驗中,我習慣於思考這樣一個問題:在“新聞背面”,我們怎麼樣才能走得遠一點、看得透一點、想得深一點、寫得厚一點?把這4個問題落實了,黨報記者就能夯實踐行腳力、眼力、腦力、筆力的根基。

  2019年春節前夕,在浙江省德清市乾潭鎮梅塘村,73歲的村醫老吳(吳光潮)“火了”。經數家媒體報道后,他堅守村衛生室50多年、為村民看病隻收一元錢的故事成為美談。

  實踐和基層是找到“新聞背面”的源泉。距離農歷春節不到3天,我決定驅車百余公裡,到梅塘村去看一看。但在見到老吳之前,一個自然而然的問題擺在眼前:對於一位已經有過大量報道的人物,記者如何提取新的素材?帶著思考去採訪,才能抓准問題。

  在閱讀了早前的報道后,我發現讀者們看到的是一個無私奉獻、為了大我犧牲小我的典型人物。其實,扎根基層一線半個多世紀的老吳不僅是村裡百姓的“健康守門人”,更是基層衛生事業發展的見証者。

  於是,這次採訪的突破口“應運而生”——幾年前的一次社會調查顯示,隻有不到5%的醫學生願意到基層工作。面對基層醫療衛生事業發展的困境,新的一年,老吳有哪些心聲?他的衛生室最需要改變的是什麼?

  帶著這些疑問,我來到了梅塘村,開始觀察、判斷、辨別,爭取能見人之所未見,這正是考驗記者眼力的地方。

  小小衛生室內,老吳依然被村民們裡三層外三層地圍著,他耐心地給每位村民配發藥品,一人照例隻收一元錢。當天同行的還有幾名浙江省衛生健康部門的相關負責人,他們從車上搬下來一台嶄新的制氧機,當老吳接過這台機器時,他的喜悅與感激之情令人難忘。於是,我走上前問道:“這台新機器你盼了多久?”老吳帶著我來到衛生室的一張病床邊,手指著一台老舊的傳統氧氣瓶告訴我,這是他過去10多年內用的制氧設備,一些支氣管、哮喘病人有需求時,他常常騎著三輪車,載上50公斤重的氧氣瓶走村入戶送氧氣。偶遇雨天或是深夜,老吳最擔心氧氣送晚了,誤了村民的病。

  原來,老村醫的一個簡單訴求,折射的是基層衛生物資匱乏、資金落地難的短板。老吳在基層多年,遇到的難處還有哪些?這時老吳索性搬來了幾張凳子,與我們說起了堅守一線的故事:隨著年歲漸長,他很擔心自己的這份工作沒有接班人,但遠近村民們又離不開衛生室。在場的幾位相關負責人也拿起本子逐一記錄老吳的問題,他們紛紛表示:老吳的心願也是浙江全省1.2萬村醫的心願,他們一定把問題記在心上,加強調研,著力解決基層衛生人才留不住、沉不下來的問題。

  老吳和我說的是早前報道中從未展現的“新聞背面的故事”。抓住這一點,我完成了《浙江日報》新春走基層稿件《老村醫用上制氧機》。這是考驗筆力的時候,也是檢驗腳力、眼力、腦力是否用到位的時候。從標題到布局到用詞,我盡量還原現場,用好用活採訪對象接地氣的語言,讓事實去吸引讀者、打動讀者、感染讀者。

  “功夫在詩外”。一直在路上,帶著問題主動出擊、親臨現場,才能抓住最激動人心的事物,挖掘反映事物本質的典型。老吳雖然身在偏遠山區,但他的大愛與擔當是這個時代呼喚的精神,他的訴求與渴望也是基層發展的方向。

  新聞工作者所提倡的“四力”,不也正在呼吁我們像老吳一樣堅守平凡崗位,為時代涂抹上鮮活色彩嗎?

(責編:趙光霞、宋心蕊)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傳媒推薦
  • @媒體人,新聞報道別任性
  • 網站運營者 這些"紅線"不能踩!
  • 一圖縱覽中國網絡視聽行業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