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

《嘉興日報·桐鄉新聞》:借評論發強音提升影響力

陶克強
2019年02月26日13:39 | 來源:中國新聞出版廣電報
小字號
原標題:《嘉興日報·桐鄉新聞》借評論發強音提升影響力

評論是報紙的核心和靈魂,評論的高度決定著報紙的厚度,評論的傳播力決定著黨報輿論引導力。要在思想多變、觀點多元、價值觀多樣的輿論場中發出最強音,縣域黨報要注重從“信息傳播”向“觀點傳播”轉變,努力形成主流輿論的氣勢和聲勢,在關鍵時刻發揮“壓艙石”的作用,讓黨報評論釋放出強大正能量。

近年來,《嘉興日報·桐鄉新聞》堅守和發揚評論的思想力,求重求實,讓黨報評論更大作為﹔求新求准,讓黨報評論更有特色﹔求快求深,讓黨報評論更受歡迎,唱響了主旋律,振奮了精氣神,用深邃的思想力提升了媒體的影響力。

讓黨報評論更大作為

統一思想,凝聚共識,讓黨報評論更大作為。2018年1月,針對桐鄉市黨代會提出“以奮斗的姿態高質量譜寫‘兩個高水平’建設的新篇章”這一精神要求,《桐鄉新聞》按照市委的要求並結合桐鄉實際推出系列評論“桐鄉十問”,包括《如何堅持和強化黨對一切工作的領導?》《如何用國際化視野提升桐鄉自身地位?》《怎樣做到城市讓生活更美好、鄉村讓市民更向往?》等文章,從歷史的視角、現實的方位辨析了桐鄉的發展方略,注重思想性和原創性,抓住了“關鍵的問題”和“問題的關鍵”。

“桐鄉十問”自連續刊發后,迅速在桐鄉市廣大黨員干部中引起強烈反響。一些基層群眾反映,“桐鄉十問”清晰地點出了市黨代會2018年的工作部署,明主線、抓重點、有見解,讓人耳目一新。一些黨員干部表示,“桐鄉十問”系列評論,為全市上下更好地貫徹落實市第十四屆黨代會第二次會議精神,營造了良好的輿論環境,同時也鼓舞了桐鄉人攻堅克難的斗志,進一步凝聚了實干的力量。

一個地方要推出一個新戰略,或是實行一項新舉措,一些黨員干部難免會產生這樣或那樣的疑問,甚至會懷疑這個新目標能不能夠得以實現,這個新舉措能不能夠產生好的實際效果……隻有認識到位,行動才會自覺。因此,《桐鄉新聞》的實踐告訴我們,黨報要深刻領會黨委政府的決策部署,摸准當地實際情況,准確把握社會心理,生產出內容更精准、傳播更及時、載體更豐富的評論產品,進一步讓正確的思想輿論入腦入心,從而推動各項工作高效有序開展。

讓黨報評論更有特色

消息、通訊姓“新”,黨報評論同樣姓“新”,除了要在新聞事實的基礎上,努力使黨報評論取材新、角度新、觀點新、語言新之外,還要特別注意從抓住新動向、捕捉新熱點、對准新問題等方面找選題、發議論。

抓住新動向,主要是根據中央和各級黨委的最新政策、最高部署、最新要求等方面,迅速策劃並選定題目,第一時間組織人員撰寫評論。比如,2018年10月20日,習近平總書記給“萬企幫萬村”精准扶貧行動中受表彰的民營企業家的回信中指出,民營經濟的歷史貢獻不可磨滅,民營經濟的地位作用不容置疑……希望廣大民營企業家把握時代大勢,堅定發展信心,心無旁騖創新創造,踏踏實實辦好企業,合力開創民營經濟更加美好的明天,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作出新的更大貢獻。10月24日,《桐鄉新聞》頭版便推出本報評論員文章《始終與民營企業在一起》,既呼吁政府部門要為民營企業傳遞信心和解決難題,又向民營企業家喊出要弘揚企業家精神,這篇評論很快在民營經濟佔比較高的桐鄉引起較大反響。一些企業家看到評論后表示,未來將心無旁騖地抓好創新創造,踏踏實實地辦好企業。

對准新問題,就是要注意針對實際工作中出現的一些苗頭性或是方向性問題進行解疑釋惑。比如,針對一些鎮(街道)認為自己經濟規模相對較小、要素資源有限等,導致什麼事情都辦不好,以至於破罐子破摔、自己瞧不起自己,《桐鄉新聞》及時刊登《小主體也能有大作為》的評論,提出“主體之大,不在規模而在格局”,引導“小主體”首先要做到的就是不妄自菲薄,要有不甘落后、勇爭一流的精神狀態,要有正確的發展思路和務實的舉措,唯有這樣才能使“小主體”實現大作為。

讓黨報評論更受歡迎

寫評論既要求快,更要求深。評論求快,這是因為,倘若寫得晚了,別人搶在前面發了,你寫的這篇評論縱然能發,但其價值也大大降低了。評論求深更不容易,要見人之所未見,言人之所未言。評論要寫得又好又快,這背后需要深厚的理論功底和業務根底,是對上級精神的深刻領會,是對有關實際情況的了如指掌,否則,想快也快不了,想深也深不下去。

在2018年嘉興市委部署開展的“社情民意大走訪、‘八八戰略’大宣講、思想觀念大解放”活動進入“思想觀念大解放”階段之際,《桐鄉新聞》緊扣“思想觀念大解放”主題,從2018年10月9日起,連續在頭版重要位置推出一組6篇評論,就活動的深刻內涵與要求,為廣大干部群眾提供了理性、建設性的深度思考,體現了黨報評論的責任和擔當,為這一活動的順利開展贏得了持續的輿論關注。

近年來,媒體變革隨處可見,但不管媒體形態怎麼變、輿論格局怎樣變,原創仍是社會最寶貴的資源,思想仍是媒體最重要的品質,理性仍是時代最需要的力量,評論仍是黨報“最有力的武器”,是媒體的核心競爭力,出產“解人之渴”的好評論產品,依然需要內容為王、人才為本,而這也是推出更多優秀評論作品的前提和保証。

(責編:趙光霞、宋心蕊)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傳媒推薦
  • @媒體人,新聞報道別任性
  • 網站運營者 這些"紅線"不能踩!
  • 一圖縱覽中國網絡視聽行業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