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场评论”对党报新闻评论的创新与启示
来源:《青年记者》2019年8月下
“现场评论”是人民日报评论部学习和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增强“四力”重要指示精神,于2018年7月在评论版推出的新闻评论新栏目,也是一次对党报新闻评论生产机制的改革与创新。创办以来,从长江河堤到进博会,从与河长面对面到与两会代表谈心,过去囿于书斋的评论员化身为奔赴新闻第一线的记者,写出了一系列“既带思想力量,又沾泥土气息”的好文章。人民日报“现场评论”的创新实践给当下党报的新闻评论创新以启示。
“现场评论”的创新实践
新闻评论作为媒体的灵魂和旗帜,担负着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和任务。人民日报“现场评论”打破传统新闻评论的生产流程和生产范式,为党报新闻评论改革与创新找到了新的可能。
1.新闻评论生产机制创新。人民日报“现场评论”作为一种新的评论生产范式,着力补足过去新闻评论员“脚力”不足的缺憾,将评论员从办公室推向新闻第一线,在采访中寻找新闻评论写作的由头和素材,从而改变了过去评论员囿于书斋、坐而论道的评论生产方式。这样,既能让评论员“走进实践深处,观照人民生活,表达人民心声”①,以此增进对国情、民情、社情的体察与了解;又能培养评论员扎实、朴素、深入的工作作风。除此,还能让评论员在火热的社会生活中找“活水”、抓“活鱼”,做到有的放矢,真正让党报评论“上连党心,下接民心”,从而增进党报评论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和公信力。
2.新闻评论表达方式创新。过去的新闻评论实践中,为了追求立场的中立性和评论的客观性,评论员多采用非第一人称的方式进行评论。但在人民日报“现场评论”的写作实践中,评论员直接在新闻现场寻找评论写作的由头和素材,并以“我”的视角,“在场”对新闻事件发表评论。所以在“现场评论”的表达和论述中,明显带有一种“镜头感”,给受众一种置身于其中的感觉,增加了评论的“感染力”。例如《竹海、石斛与鲜花的生态经济学》一文,评论员将四川宜宾的蜀南竹海、贵州赤水的丙安古镇、云南昆明的“花儿街”等三个不同时空的产物连缀在一起,以一种电影“蒙太奇”的手法,通过场景转换来突出“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的评论主题,带给受众强烈的新鲜感和冲击力。
3.新闻评论论证模式创新。“现场评论”除了在新闻采访中寻找评论由头和提炼观点外,在论证模式上也一改过去“观点+材料”的传统论证模式,挖掘新闻现场,甚至是直接引用采访对象的原话来论证评论员自己的观点。这种述评结合的论证方法,兼具新闻的故事性与评论的逻辑性,让新闻评论更为生动和具有感染力,克服了过去评论文章过于强调思辨性和逻辑性的弊端,更容易让读者接受并产生“共鸣感”,评论的论证效率进一步得以提升。例如在《石鼓镇里说植绿》一文中,评论员“在云南丽江石鼓镇的林荫道上行走,看到一位戴草帽的老人在慢慢踱步”,随后就以84岁的赵碧和77岁的和泽周两位老人的回忆和讲述作为论据展开论述,最后又从年轻的石鼓镇林工站站长和朝明的述说中落笔,文章逻辑清晰,读来让人信服。
4.新闻评论传播方式创新。一篇优秀的新闻评论要形成传播力、影响力和舆论引导力,还在于新闻评论传播方式的创新。人民日报“现场评论”充分发挥人民日报在报、网、端、微的传播优势,在做好报纸“现场评论”栏目的同时,深入挖掘和利用新媒体传播技术和传播方法,创新使用H5、短视频直播等传播手段,为党报评论插上了新媒体的“翅膀”。例如,在中宣部组织的“大江奔流——来自长江经济带的报道”主体采访活动中,“人民日报评论”微信公众号不仅开设了《评论君的“长江号”》专栏,每天推送一篇“现场评论”,还推送了H5产品《快看!我把我印在了长江上》。用户在阅读评论内容的同时,还可以上传个人头像制作精美的明信片分享到朋友圈,形成了“二次传播”的良好效果。这种“线上线下”共同发力的传播方式,让党报评论更添影响力。
“现场评论”创新实践的隐忧
“现场评论”作为一种新的新闻评论生产范式,突破以往人民日报评论的宏大叙事模式,评论员深入新闻第一线,以老百姓可见可感的形式,创新新闻评论的生产、表达、论证以及传播方式,获得了良好的反响。但在“现场评论”的创新实践中,由于评论员“我”直接介入“新闻现场”,并以此选题和写作,所以如何在实践中保持和平衡新闻评论的客观性、代表性以及材料与观点之间的关系等问题,还需在实践中进一步思考与应对。
1.“我”与新闻评论的客观性。“现场评论”最大的创新之处,就是评论员以“记者”的身份参与新闻采访,在采访中寻找新闻评论写作的由头和素材。虽然新闻评论本就是观点表达的文体,但作为主流媒体的评论员,其观点对受众来说,显然并非评论员的“一家之言”。所以,如何既以“我”的视角去采写新闻评论,带给受众“置身感”,产生“信服力”,又从实践本身的琐碎中抽离,以客观的眼光打量和分析问题,进而做出符合客观实际的评论,是每个置身新闻现场的评论员不得不考虑的问题。这就要求评论员不断提升自己的新闻敏感度和敏锐性,坚持新闻的客观性准则,恪守新闻专业精神,以此来破解和平衡由于评论员“在场”而可能导致的“客观性”难题。
2.“小事件”能否反映“大问题”。“现场评论”的写作实践中,评论员奔赴一地进行采访写作,面临的就是所在地的具体情况和具体问题。那么,如何透过这些“点”上的“小问题”,反映“面”上的“大问题”,从而抓到“真问题”,由此“以小见大”“见微知著”,这也最能考验评论员的功底与积累。这就要求新闻评论工作者既要“上接天线”,熟悉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以及我们时代发展的大背景;又要“下接地气”,了解老百姓所思所想,以及普遍关心的问题;同时,还要在采访前做好扎实的材料和知识准备工作。只有这样,评论员才不会被囿于一事一地,也才能“由点及面”“由表及里”,从“小事件”中洞悉“大问题”,真正做到“以小见大”“见微知著”。
3.如何平衡“述”与“评”。新闻评论作为一种观点表达的论说性文体,说理性和思辨性是其基本的特征。“现场评论”的创新实践中,新闻评论员依靠新闻现场捕获的新闻事实,以新闻叙述来代替过去“观点+材料”的论证模式。这种论证模式,一方面,带有强烈的“现场感”,能透过评论员掌握的第一手材料增加评论的附加值;另一方面,过多新闻事实介入评论文本,又会在客观上造成新闻事实的堆砌,让读者只见“新闻”难觅“观点”,从而影响整个新闻评论的论证效率。故此,如何在论证中平衡“述”与“评”的关系,也是评论员不得不考虑的一个问题。“现场评论”作为一种观点表达的实用文体,所有的论据都应该为观点服务。那么,在“述”与“评”的关系中,也当由“观点”来统摄所有新闻事实,以此作为论证中事实选择的标准和依据。
启 示
“新闻宣传是否善于创新,是否能够做到常做常新,是其发展壮大、保持强大生命力的关键。”②新闻评论作为舆论宣传和思想引领的“金话筒”,作为党报党刊公信力和权威性的来源,更应“常做常新”,不断适应新形势下思想宣传和舆论引导工作的需要。探究和反思人民日报“现场评论”的创新实践,就是为了能给当下党报新闻评论创新以启示。
1.着力增强“四力”,强化供给侧变革。伴随网络新媒体的发展,互联网日益改变着现有的舆论传播格局,使传统媒体尤其是党报评论面临严峻考验。“现场评论”的创新实践表明,新形势下要“承担起宣传思想工作的使命任务,宣传好、阐释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报评论这支‘音量最大的金话筒’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③。这就要求党报评论要“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要以增强评论员“脚力、眼力、脑力、笔力”为抓手,守正创新,不断拓展党报评论的表达空间和选题范畴,从而改进和优化党报评论的生产范式和生产流程,以此强化党报评论的供给侧变革,使党报评论真正做到“三贴近”,使主旋律更响亮,正能量更强劲。
2.培育融合思维,掌握传播新手段。媒体融合是当下传媒发展的一大趋势,技术赋权让普通人也能通过互联网自由发表评论,一个“人人都是评论员”的评论格局已然成形。这种语境下,党报评论要在新的舆论格局中掌握主动权,就必须注重对评论员融合思维的培育,革新现有的传播手段、传播技能和传播语态,形成新的表达和论证范式。人民日报“现场评论”创新使用“蒙太奇”和H5技术等手段,取得了良好的评论效果。足以说明党报评论要充分发挥党报评论的权威性和思想性优势,就必须掌握新的传播技能和表达方式。只有这样,才能让党报评论发挥所长,增强自身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和公信力。
3.注重渠道拓展,坚持内容仍为王。融媒时代,新旧媒体互相竞合,形成了新的传播生态和传播格局。党报评论创新,一方面,要不断适应新媒体时代的传播特点,在发挥传统党报传播优势的同时,借助“两微一端”构建起立体的传播网络,实现全媒体覆盖,形成党报评论传播的新矩阵;另一方面,新闻评论作为一种观点表达的文体,最重要的还在于评论本身是否有新意、是否有真知灼见,这才是生成评论传播力和影响力的关键。因此,党报评论在革新传播方式和内容表达的同时,要继续坚持内容为王,充分发挥党报评论的权威性和思想性优势,以在当下的舆论格局中占据主动地位。
结 语
“现场评论”是对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增强“四力”重要指示精神的践行与回应,也是一次对党报新闻评论生产机制的探索与创新。新闻评论作为党报舆论引导的主阵地,在传统媒体式微、新媒体发展欣欣向荣的今天,更加需要以“壮士断腕”的勇气来革新传统新闻评论的生产、表达以及传播机制,从而擦亮党报评论这支音量最大的“金话筒”,增强党报的舆论引导力和传播力,壮大主流声音,形成线上线下同心圆。
注释:
①习近平:《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能没有灵魂》[J],《求是》,2019年第8期
②习近平:《干在实处 走在前列——推进浙江新发展的思考与实践》[M],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13年版,第311页
③陈凌 盛玉雷:《唱响主流声音 传播主流价值——2018党报评论融合发展论坛综述》[J],《新闻战线》,2018年第17期
(作者为陕西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博士研究生)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阅读
相关新闻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