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传媒>>传媒期刊秀:《新闻战线》>>2019年·第4期

通过“现场”激发评论增量

姜 赟
2019年08月27日15:22 | 来源:人民网-新闻战线
小字号
原标题:通过“现场”激发评论增量

现场评论的选题从哪里来?

现场评论分两类:一类是主题先行类评论,比如“大江奔流”、进博会、全国两会等都有大型采访活动,都是现场评论可以发力的选题;另一类是解疑释惑类评论,读者的疑惑同时也是评论员的疑惑,比如党建引领基层治理这组,就是回答党建如何能实现引领,如何管用。其实第二类选题更能够激发我们的积极性,触动我们的兴趣点,因为平时在探讨国家发展的时候,就会有很多想不通的落实难题、摸不到的复杂现实、想不到的克难妙招,现场评论恰恰为我们提供了一解心中疑惑的有效工具。把大家讨论中的疑惑收集起来,就是很好的现场评论题目。

现场评论需要挖掘什么?

现场评论到底是什么样子?我觉得没有必要形成定论,慢慢探索,让它逐渐成形。但我们可以明确的是,现场评论肯定不同于殚精竭虑的“命题作文”、激扬快意的热点评析、清新挥洒的随笔小文。贯穿其中的特质,即现场评论要挖掘什么,我们应该建立一个共识。以下三点供大家参考:

挖掘现场潜藏的理解中央决策的实践逻辑。我们常说,真实的中国是复杂的中国。看中国既需要“卫星视角”,也需要“显微镜视角”。只有两者结合,才能让“宏观中国”拥有可感可知的微观拼图,让“微观中国”贯穿着全局整体的宏观逻辑。作为评论员,我们深入基层、抵达现场,就是要串联起顶层设计与基层探索的神经元。

通过现场挖掘价值增量。我们在现场,往往能够触发思考、“灵机一动”,用“有感而发”撬动内存的“厚积薄发”,用“所见所闻”激活“共鸣共情”,带给读者拨云见日的强烈感受或冲破纷繁芜杂现象的一道启示之光。

通过现场挖掘“老成谋国”的丰富养料。卢新宁副总编辑经常告诫我们,“不要书生议政,而要老成谋国”。当下中国发展,多是两难挑战,要解利益方程。我们的现场评论就是要展现地方治理是如何解开利益方程的。

要清晰传达我们所挖掘的东西,在写法上,就要带领读者沉浸到我们所经历的现场,进入到治理者面临的困境中,所以现场的细节表述并不是现场的点缀,而是引爆读者共鸣与思考的引信;不是可有可无,而是必备要素;不是随意描述,而是精心挑选。

现场评论如何采访?

现场评论的采访,2~3人小分队是比较合适的,到了现场之后,可以分开采访,采访之后可以一起探讨,合并多个大脑的想法,共享采访所得,毕竟一个人的见识、创意是有限的。

至于现场采访,技巧有很多,要注意三点:

行前准备。提不出真问题的评论员不是好评论员。采访前,我们必须找到有深度的问题,必须是中央关注的、读者关心的而且自己有疑惑的问题。

“节外生枝”。我们去采访,难免碰到被采访对象引着走的情况,这时要学会“节外生枝”,才有可能“枝上开花”。我记得彭俊有一次采访南方电网,碰到的都是一些无趣的讲解。他就想,说得那么好,现场检验一下呗。于是他们到一家饭店,让店家谎报停电,看电网维修人员几分钟到,结果10分钟之内就到了,非常生动地展现了南方电网的服务响应能力。

错时采访。这是在群采群访中经常用到的。集中采访时,有一种记者,只问材料上有的基本问题,耽误大家时间;另一种记者,长时间霸占采访对象,不给别人提问机会。我们要避免成为这两种记者,当群访挖不到自己所要的内容时,就要错时采访。何鼎鼎在采访三峡义工的时候,就单独找人家聊了一个小时,写出了《三峡义工,守护绿色长堤》。

《现场评论》要连续出,才能形成规模,形成气势。对于形成栏目品牌以及与读者的约会意识,是非常重要的。

(责编:徐铭远(实习)、宋心蕊)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传媒推荐
  • @媒体人,新闻报道别任性
  • 网站运营者 这些"红线"不能踩!
  • 一图纵览中国网络视听行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