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

2019開年選秀綜藝都啞火? 誰能成為第二個蔡徐坤

2019年03月07日07:45 | 來源:中國新聞網
小字號
原標題:2019開年選秀都啞火?誰能成為第二個蔡徐坤

  中新網客戶端北京3月7日電(袁秀月)“這是選秀還是真正男子漢?”在《創造營2019》官宣后,有網友如此調侃。從嘉賓配置到節目立意,都透露著制作團隊不想落后於第一季的野心。

  即便如此,形勢似乎也不容樂觀。因為,2019選秀第一炮就啞火了,《青春有你》和《以團之名》並沒有取得預期效果,偶像們至今也沒有打破圈層。三檔選秀,誰又能成為第二個蔡徐坤?

  視頻截圖:《偶像練習生》主題曲表演

  變擁擠的選秀賽道

  “300個小哥哥競爭出道”,2019年開年,很多人都用這句話來調侃即將到來的選秀“混戰”。去年,愛奇藝和騰訊成為第一批“吃螃蟹的人”,兩檔選秀《偶像練習生》《創造101》捧出了蔡徐坤、孟美岐、楊超越等一大批新人,使得偶像市場重新洗牌。

  偶像產業在商業變現上嘗到甜頭后,資本也紛紛進入。“坤音四子”、紫寧經由兩檔節目人氣大漲,他們的經紀公司坤音娛樂和麥銳娛樂,也獲得了數千萬元的融資。很多經紀公司也聞風而動,紛紛成立偶像廠牌,培養新人。

  趁熱打鐵,第二季《青春有你》《創造營2019》隨即投入制作,而且兩檔節目都是男團選秀。

  網頁截圖:《創造營2019》官宣班主任

  去年9月,優酷也宣布推出綜藝《以團之名》。不過,時任阿裡文娛集團輪值總裁兼大優酷總裁認為,《以團之名》並非是偶像選秀,因為節目開始就是團。

  這檔綜藝被稱為是劇綜聯動的新嘗試,節目選手有可能出演漫畫《頭條都是他》的同名劇集。時任阿裡文娛集團輪值總裁兼大優酷總裁對偶像培養有不同的看法,他認為,做完偶像后,不能讓他們出去做各種fanmeeting(粉絲見面會),這是在收割影響力,不是在補充能量。

  然而,去年12月,他因經濟問題被調查。《以團之名》會“涼”的消息不脛而走,但有媒體稱,優酷高層還是希望節目可以繼續,隻不過首期錄制和發布會都推遲。

  《以團之名》海報

  1月17日,《以團之名》打響2019選秀第一炮,但首期節目就遭遇挫折,豆瓣評分一度隻有3分,目前評分為3.9分。

  原定於1月18日播出的《青春有你》,也因為“需要更多的時間”,而推遲至21日播出。節目播出6期,目前還沒有哪位選手討論度較高。相比去年,剛播兩期,蔡徐坤、范丞丞、陳立農就已經登上熱搜。

  當NINEPERCENT的成員已經在別的節目中洗去青澀時,他們的后繼者們卻並未延續熱度。今年討論度最高的大概是,張藝興在錄制現場感嘆市場浮躁,這引發了很多人的共鳴。而在節目中,有的練習生隻練習了一兩個月,甚至10天。

  視頻截圖:張藝興感嘆市場浮躁

  其實,為了適應當下的娛樂環境和各自定位,制作團隊都做了很多嘗試。在賽制上,《以團之名》並不是通過公演進行等級評定,然后通過粉絲投票出道,而是分班制。將所有選手分成10個班,然后再通過舞台表演逐次晉級。

  在嘉賓上,請來了Selina擔任教研組長,袁婭維擔任聲樂老師,王霏霏擔任舞蹈老師,何展成擔任舞蹈兼說唱老師。

  此前,時任阿裡文娛集團輪值總裁兼大優酷總裁還曾說,他們現在做的是場景化的偶像,比如灌籃、歌唱、街舞,“他們有一技之長,有能力,這樣就影響年輕人學一些東西”。

  《以團之名》海報

  《青春有你》的導師基本沿襲了上季,增加了舞蹈導師蔡依林,以及說唱教練愛福杰尼和舞蹈教練徐明浩,可以說是加強版。在賽制上沒有什麼變動。

  較大的變化是增加了藝術指導團,蔣大為、黃豆豆、滕矢初和王潔實四位藝術家加盟,對訓練生進行藝術專業上的指導。

  不過,這樣的嘗試評價不一。有人說,《以團之名》節目賽制不清晰,嘉賓陣容不吸引人,舞美剪輯等制作有問題等等。也有人說,前輩的成功給了后輩無限的希望,《青春有你》中,很多人都把想紅寫在眼睛裡,反映在行為上,但實力卻一般。也有人說,這也不能全怪節目組,練習生數量有限,人們的新鮮感下降,實際上一些人的實力還不錯。

  《青春有你》海報

  300個小哥哥,難道真的是偶像太多,收割不過來嗎?其實,看似熱鬧的偶像選秀,背后還有不少虛火。

  首先就是人才問題。“不管是哪個網絡平台都會把節目繼續做下去,那麼未來,人在什麼地方,大家都是有疑問的。”一年之前,ETM活力時代聯合創始人趙偉偉就有過這樣的擔心。一年之間,偶像選秀的賽道變得擁擠了,但人才卻無法大幅度增加。

  《以團之名》的總制片人彭正圓也曾坦承:“選手質量的確受到一些影響,一部分尖子生練習生已經通過之前的節目出道、 成名,這也給《以團之名》的招募工作帶來了一些麻煩。”

  除此之外,還有娛樂公司的經營能力不足、平台和經紀公司的關系不清等等。

  《創造101》海報

  更重要的是,練習生們以后的路要怎麼走。粉絲總是帶著“喜新厭舊”的屬性,出道並不意味著結束而是開始,偶像如果沒有過硬的能力和作品,當下的高人氣就是“虛火”,很快就會減弱。

  也有網友給選秀節目做總結,認為沒有投票不花錢的選秀,觀眾會沒有參與感。因為,人們總會忍不住為追逐夢想的人埋單。

  不過,也有人持樂觀的態度。《以團之名》總監制宋秉華對中國的偶像市場很有信心。他還曾說,不想掙粉絲的錢,也不需要靠粉絲掙錢。《以團之名》並非想要薅羊毛,而是嘗試為整個文娛行業賦能。

  這大概正是當下選秀節目的意義,為整個行業提供新鮮血液。而怎麼保証持久,培養出第二個、第三個蔡徐坤,這可能是要思考的問題。(完)

(責編:宋心蕊、趙光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傳媒推薦
  • @媒體人,新聞報道別任性
  • 網站運營者 這些"紅線"不能踩!
  • 一圖縱覽中國網絡視聽行業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