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

全民閱讀的重要陣地 閱報欄迭代建設勢在必行

閆鬆 李婧璇 袁舒婕
2019年03月13日13:08 | 來源:中國新聞出版廣電報
小字號
原標題:閱報欄迭代建設勢在必行

1月25日,在習近平總書記帶領下,中共中央政治局同志在人民日報社集體學習媒體融合發展內容時,首先察看和了解電子閱報欄建設和推廣應用情況。兩會上,電子閱報欄再度“走紅”,多名人大代表針對基層閱報欄建設發出呼吁——

3月9日晚,內蒙古大廈,重慶代表團幾位代表圍在電子閱報欄前看兩會新聞報道。王小萬代表(右二)指著其中一位女代表高興地說:“這位代表我認識,她是做基建的。”本報記者 李婧璇 攝

今年兩會上,人民數字特別策劃了12款兩會產品,包括“兩會頭條”“熱點調查”“兩會熱力圖”“兩會知多少”等內容。本報記者 閆鬆 攝

閱報欄,無論在鄉村還是街道、校園,作為全民閱讀的重要陣地,陪伴了幾代人,建起了不了情,至今依然是黨的聲音傳播到基層的重要陣地。

但是,隨著時代腳步的前進,隨著閱讀條件的優化和新媒體的興起,站在一個個或磚石或鋼木建成的閱報欄前,隔著玻璃讀報紙的閱讀方式越來越落伍了。怎樣讓閱報欄這個精神陣地在新時代發揮更大作用,也是全國兩會上代表委員關注的一個焦點。他們認為,各地在閱報欄建設中要重視迭代思維,電子閱報欄建設勢在必行。

習總書記肯定的“重要創新”

今年兩會上,人民日報數字傳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人民數字)開發的人民日報電子閱欄覆蓋所有代表委員駐地,並首次進駐人民大會堂。

“我的採訪剛結束,一起去看看今天還有啥子新聞吧。”3月9日晚9點,內蒙古大廈,全國人大代表、重慶出版集團副總編輯別必亮剛剛結束採訪,就招呼重慶代表團的王小萬、張紹勇等幾位代表去看人民日報電子閱報欄。

王小萬代表點開了《看見兩會》欄目,視頻新聞即時播出3月8日習近平總書記到河南代表團參加審議與代表們握手交流的鏡頭。王小萬指著其中一位女代表高興地說:“這位代表我認識,她是做基建的。”

“總書記對我們的工作非常肯定,強調‘電子閱報欄是媒體傳播的一種重要創新’。”人民數字董事長徐濤說。1月25日,在習近平總書記帶領下,中共中央政治局同志到人民日報社集體學習媒體融合發展內容時,徐濤向中央領導同志介紹了電子閱報欄建設和推廣應用情況。

人民數字特別策劃了12款兩會產品,電子閱報欄實現了內容整合、平台整合、媒介整合,真正做到了新聞信息的“一觸即達”。沉浸式的全國兩會,在一個大屏幕上體現得淋漓盡致。

“習近平總書記鼓勵我們在理念思路、體制機制、方式方法上繼續探索,在向基層拓展、向樓宇延伸、向群眾靠近上繼續下功夫。”徐濤說,他和同事們就是在開拓思路,在場景上下功夫,多提供互動式、體驗式、服務式的新聞信息服務,努力做到“為人民群眾提供更多更好的文化和信息服務”。

傳統閱報欄“喜憂參半”

“傳統閱報欄的問題,一方面是數量減少,另一方面是內容更新不及時,經常是一張報紙貼很久。”3月12日上午,全國人大代表、河南遠東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技術部部長黨永富,在參加完十三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第三次全體會議后,特意在人民大會堂看了看人民日報電子閱報欄。

“喜憂參半!”

全國人大代表、河南省作家協會副主席廖華歌這樣看待基層正在消失的傳統閱報欄。“喜”是因為技術進步讓滿足人們的精神文化生活的渠道日益多元化,“憂”是閱讀欄消失的同時也帶走了人們在公共空間的閱讀習慣。

閱報欄在基層的建設情況如何?記者了解到,無論是在建招標閱報欄項目還是投入使用的閱報欄,大都在重復傳統閱報欄建設的老路,由於報紙更換繁瑣、管理人員責任心不強、監督機制落實不夠等原因,一些閱報欄“建也速焉、衰也忽焉”,一些地方的閱報欄甚至經常見不到報紙。

“因此,在有條件的地方,升級閱報欄建設思路,把電子閱報欄作為傳統閱報欄的迭代產品納入視野,已是大勢所趨。”黨永富說。

“小戶唱大戲”,陣地不可丟

廖華歌把閱報欄的作用形容成是“小戶唱大戲”,“看起來雖然很小,但是它發揮的文化效用非常大,可以說是細水長流、潤物無聲”。

“我們想知道的兩會熱點新聞消息,隨時都可以從這塊大屏上獲取,信息量集中,投送及時,每天除了翻閱駐地報紙,就是看大屏。”廖華歌說。

重慶代表團的張紹勇代表表示:“電子閱報欄非常方便,我們有空時在這裡看看當日的兩會新聞,交流一下。有時在大廳等人時也可以看下,也算抓緊時間學習嘛!”

在黨永富看來,新興的電子閱報欄在內容和推送時間上都確保了及時性,很便捷。

當電子閱報欄給人們帶來新體驗,原本令人“沮喪”的氣氛又變得“興奮”起來,閱報欄這塊陣地一定要守住、建好。

電子閱報欄可助農家書屋升級

3月7日,記者在人民日報社採訪期間,就有全國人大代表、湖北省神農架林區區長劉啟俊和全國人大代表、安徽省宿州市市長楊軍等,專門抽出時間帶著團隊來了解電子閱報欄的情況。

記者還看到了兩款人民數字正准備推出的“神器”:“自助販賣機閱報欄”和“自助打印機閱報欄”。街頭販賣機加上數字屏,就可實現售貨和閱報功能的疊加﹔高校的自助打印機配上屏幕,學生在打印時就可看新聞。

徐濤說,他們提供了多種方案,實現內容、技術、渠道的共融互通。比如,在服務基層鄉村方面,可以助力正在建設的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和農家書屋升級等項目,將電子閱報欄作為終端傳播載體,讓便民功能和閱報功能疊加﹔在縣級融媒體中心建設中,建設內容“廚房”的同時,招募“送餐小哥”,依托電視版網絡電子閱報欄,把內容送到百姓家……

“信息無處不在、無所不及、無人不用”,大屏和小屏正在一起發力,努力佔領新的輿論場。

(責編:宋心蕊、趙光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傳媒推薦
  • @媒體人,新聞報道別任性
  • 網站運營者 這些"紅線"不能踩!
  • 一圖縱覽中國網絡視聽行業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