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古詩詞在文化類綜藝節目中的創新表達
——以《經典詠流傳》為例
來源:《新聞愛好者》2019年2月
【摘要】中華古詩詞文化是中國傳統文化寶庫中的精品,也是中華民族文化的基因,隨著新時代腳步的加快,弘揚和傳承古詩詞文化的任務越發艱巨。作為面向大眾的重要傳播途徑的詩詞類電視節目,如何創新才能推動中華古詩詞文化的傳承,是新時代亟須解決的問題。
【關鍵詞】中華古詩詞文化﹔電視節目﹔創新﹔傳播渠道﹔融合
2018年新春,由中央電視台原創的一檔大型詩詞類電視節目《經典詠流傳》成功熱播,開播次日以9.4的豆瓣評分刷新文化類綜藝節目的新高,為央視迎來了戊戌年的“滿堂彩”。節目以“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為宗旨,通過為“舊詩作”譜上“新旋律”,用當代最流行、最易懂的方式讓詩歌煥發了新的生命力,引領觀眾共享主流價值觀之美,成為研究詩詞類電視節目創新的一個現實例証。[1]
一、方式創新:以傳唱推動古詩詞傳播
現今,大眾對古詩詞的學習和理解局限在枯燥的機械化背誦中,這導致了中華古詩詞文化活力的喪失。縱觀當下各大衛視推出的詩詞類電視節目,如《中國詩詞大會》《詩書中華》,多以競技賽制為主。其實,歌唱自古就是中華古詩詞文化傳播的重要方式,史記中就有記載“三百五篇,孔子皆弦歌之”。而《經典詠流傳》對“和詩以歌”在傳統方式的基礎上進行了創新,將古詩詞與現代音樂巧妙結合起來,把“高冷”的詩詞轉變為朗朗上口的音樂作品,以傳唱的方式加以傳播。同時,節目名稱中的“詠”字通“永”字,詩言志,歌詠言,這也正體現了節目名稱中暗含的中華古詩詞文化的傳播方式創新和永遠流傳的美好祝願。
《經典詠流傳》不設賽制比拼環節,旨在傳承中華古詩詞文化。在“經典傳唱人”的選擇上也更具多元化,從文藝名家到青年明星,從教師到少年兒童都有涉及,每位傳唱者都承載著未來的希望。[2]這也傳遞了節目“重傳承”的初衷——文化傳承的火炬“一代有一代之所勝”。它不設國界、民族、年齡、社會地位等界限,以一種海納百川的胸懷吸引大眾成為中華古詩詞文化傳承者中的一員,這正是博大精深的中華優秀文化的傳統所在。
英國學者麥克奎恩認為,儀式的功用就是將不同年齡、背景和社會地位的人聚集在一起,分享同一種體驗,達到能創造共有的意義和統一的身份的活動。[3]節目中,每位“經典傳唱人”都會在演唱結束后在花名冊上簽字,以凸顯作為中華古詩詞文化傳承者的身份和責任。由此可見,《經典詠流傳》的力量不僅僅來自於儀式的形式本身,更出自於儀式所傳達的意義。受眾作為這一儀式的“見証者”,更易產生對中國古詩詞文化的認同感和自豪感,有助於帶動觀眾引發強烈的情感共鳴。
二、需求創新:滿足受眾多重心理需求
著名心理學家馬斯洛認為,人是一種不斷需求的動物,對於某種東西的需求本身就意味著有其他需求的滿足,人類有趨向於健康、創造性和自我滿足等更高層次的內在趨勢。[4]一般而言,人類在滿足基本生理需求的情況下,物質生活與精神生活的需求成正比。
(一)滿足受眾的文化需求
雖然大眾對一些耳熟能詳的古詩詞有一定的了解,但並不是每個人都能對詩詞有正確而全面的理解。筆者進行了“關於詩詞類綜藝節目《經典詠流傳》的傳播效果”的問卷調查,其中在150個樣本中顯示,通過觀看《經典詠流傳》可以學習相關知識的人群達69.33%。詩詞類電視綜藝節目具有大眾文化的特質,是一種通俗娛樂,它遵循輕鬆、快樂的原則,以平民的身份出現,在當代“泛娛樂化”的環境下無疑起到了潤滑劑的作用。《經典詠流傳》邀請康震、王黎光、曾寶儀、庾澄慶四人組成鑒賞團,對詩人創作的社會文化背景和詩詞所傳達的深意進行解讀。鑒賞團不拘泥於書本解釋,用生活化的方法實現詩詞內涵的表達,進而使大眾與作者之間產生共鳴,提高大眾對中華古詩詞文化的理解和鑒賞水平。
(二)滿足受眾的情感需求
古人依靠詩詞的藝術形式表達情誼,而大眾需要現實的情感共鳴來實現與古人的溝通。《經典詠流傳》以大眾視角下的“大人物+小故事”和“小人物+大故事”的模式將詩詞、歌曲、人物三者關系緊緊交織在一起。傳唱人通過歌聲傳遞普通的真情實感,鑒賞團也並非居高臨下地灌輸知識,而是運用平易近人的講解方式縮短與觀眾的距離,在有限的時間裡做到微言大義,很好地完成了節目的情感訴求。正如王黎光教授所說:“這檔節目能夠以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最高端的思想境界,心平氣和地走進百姓。”
(三)滿足受眾的娛樂需求
美國學者賴特在其發表的《大眾傳播:功能的探討》中指出,提供娛樂是大眾傳播的重要功能之一。在電視盛行的今天,文化的娛樂化傳播是不可避免的,同時也是迎合受眾的必然趨勢,節目依托撒貝寧幽默風趣、收放自如的主持風格,有效帶動了現場氛圍。中國青年報社社會調查中心對2003人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喜歡看文化類綜藝節目的受訪者達86.4%,吸引大眾觀看的因素大多在於可以邊看邊學知識、感受中國傳統文化之美。當下信息傳播大部分表現形式都日趨娛樂化發展,《經典詠流傳》通過多維度的創新,將中華古詩詞文化搭上娛樂化的快車,更能順應時代需求,達到良好的傳承效果。[5]
三、融合創新:實現多維度的跨越
古代學者虞集曾說:“漢之文章,唐之律詩,宋之道學。國朝之今樂府,亦開於氣數音律之盛。”不同時代背景下的文學形式所代表的文化具有獨一無二的差異性和多樣性。在當今多元文化不斷相互學習、借鑒和融合的背景下,中華古詩詞文化更應該堅持兼收並蓄、求同存異的態度,進行融合創新,隻有這樣才能既引導中華民族的文化身份認同,又以創新的形式內容貼近當代審美需要。《經典詠流傳》就是把看似不搭配的組合形式另辟蹊徑地“再造經典”,從曲種、樂器和年齡差等方面進行多維度融合創新,讓中華古詩詞文化在當代舞台上大放異彩。
(一)戲歌融合
青年歌手譚維維在詩詞《墨梅》的基礎上大膽將戲曲唱腔與通俗唱法相互融合,把戲曲變為戲歌,在保留古詩的基礎上融合現代歌詞,使整首歌曲創意十足又不失本真。戲歌是戲曲的改革,雖然在形式上、曲詞上和伴奏樂器上都發生了轉變,但戲歌仍然立足於本位,不丟棄其精髓和韻味,戲歌在節目中的廣為運用一定程度上也推進了戲曲的現代化進程。
(二)東西方樂器融合
果敢Duplessy瘋馬樂隊在詩詞基礎上融合了包括中國的二胡、中國蒙古族的馬頭琴,印度的薩朗吉以及法國古典吉他等中外樂器。除此之外,節目還將南宋古琴、曾侯乙編鐘等古老的中國樂器搬上舞台,與西方鋼琴、電吉他相得益彰,以一種別樣的方式演繹中國情懷。正如著名翻譯家許淵沖先生所說:“這樣中西合璧的方式能讓中國文化更好地走向世界,要讓外國人也能感受到中國文化的美。”
(三)年齡融合
1987年的《紅樓夢》主題曲《枉凝眉》的原唱陳力帶領觀眾重溫經典的同時,青年歌手余少群的通俗唱法又注入新鮮血液,讓大眾“夢回1987”的同時,又傳達著中華古詩詞文化需要代代傳承的象征。
正是這一系列融合創新的大膽嘗試,在很大程度上打通了中華古詩詞文化傳承的瓶頸,運用“寓教於樂,寓學於樂”,把歷史經典巧妙地融入現代生活。
四、視聽藝術創新:完成文化符號的嵌入
麥克盧漢認為,媒介即人體的延伸,延伸依賴於媒介符號作用於人體感覺器官。歷代詩人常借景抒情。詩詞類電視節目通過電視這一媒介進行傳播,必須以視覺聽覺為基礎,深入挖掘中華古詩詞文化符號進行舞台藝術創新,營造聲畫合一的舞台古詩詞文化意境,《經典詠流傳》在此方面的創新功不可沒。
(一)舞台布景
節目將中國傳統文化符號——竹簡,以中央升降的柱形LED屏幕的形式呈現,傳唱詩詞以毛筆字體的形式投射在屏幕之上。舞台上巨大的圓弧形設計營造出“蒼穹”的美感,呈現出“天圓地方”的詩詞意境。出色的整體設計將古詩詞文化的意境轉變為帶給觀眾美輪美奐的詩詞視覺享受。
(二)聲畫合一
色彩作為第一視覺語言,與具象的畫面截然不同的是,舞台燈光更能在不約束想象空間的狀況下烘托音樂美感,營造詩詞所蘊含的意境,更具有隱喻的意味。《經典詠流傳》通過把握音樂情感,將傳唱人的逆光登場與恢弘大氣的背景音樂相得益彰,並將每一首歌曲獨特的曲風、節奏和感情基調通過燈光的色彩和明暗表現出來,這有助於烘托出歌曲所傳遞的情感訴求,與大眾產生強烈的情感共鳴,也在一定程度上有助於培養大眾對中華文化認同感的建構。
五、傳播渠道創新:緊隨新媒體步伐
由於電視節目具有播放時段的固定性和播放順序不可逆的局限性,傳統電視媒體傳播渠道的短板日益明顯,主要表現為內容具有易逝性、互動性不強的弱點。“小屏”新媒體平台更方便被大眾所青睞。為應對新媒體沖擊,傳統媒體不斷豐富傳播渠道,實現“大屏擊穿小屏,聯動線上線下”的新媒體與傳統媒體的全新互動播放模式,提升傳播效果,擴大媒體的影響力。
《經典詠流傳》也積極實施新媒體傳播渠道的創新。自開播以來開通了“CCTV經典詠流傳”微信公眾號和官方微博等新媒體平台。官方微博會及時更新節目動態,微信公眾號則通過把每期歌曲詩詞做成合集等,以最便捷的方式使沒有及時觀看節目的受眾了解節目播出情況和本期亮點,達到了提升傳播效率、拓寬傳播受眾面的目的。在演唱過程中,觀眾隻需打開微信“搖一搖”就可以第一時間轉發好歌,將歌曲用分享的方式傳播出去。這一舉措不僅可以最大限度擴大節目的影響力,而且調動了場外觀眾的參與積極性。值得一提的是,節目組把每期的經典詩詞制作成手機壁紙,為傳承古詩詞文化增加了一條新途徑。
通過新媒體傳播渠道的創新,《經典詠流傳》以裂變式的傳播開拓了文化類電視節目的新局面。這種強互動模式的誕生,不僅帶動了全民參與的積極性,還達到了多方面傳播中華古詩詞文化的初衷,使其以“潤物細無聲”的方式逐漸滲透到大眾之中,讓“古董”緊隨時代步伐,再次煥發新生。
六、生產維度的創新:本土化、主流化的新探索
(一)本土化:植根於深厚的民族本土文化之中
綜藝節目的“本土化”針對的是過度參照“舶來品”、缺乏本土翻新與再造的問題。一檔成功的綜藝節目必須重視本土化問題,這也是支撐一檔節目能否可持續發展的關鍵元素。從微觀層面來看,“本土化”一則指“本土原創”,即利用本土元素、以中國國情為依托,創造出彰顯本土生態的綜藝節目。二則指“本土改造”,指外來樣態和版本需要與本土社會實際、文化特性等相結合。
就“本土改造”來說,中國版的《奔跑吧兄弟》較之於韓國版的Running Man就顯得尤為水土不服。而就“本土原創”而言,《中國詩詞大會》《中國漢字聽寫大會》的熱播,將文化類節目帶入“現象級”節目行列,於是催發出詩詞類綜藝電視節目《經典詠流傳》的誕生,其所呈現的傳統元素、文化元素不再是“陳芝麻爛谷子”的東西,而是與綜藝元素巧妙、適度的比配,由此爆發出可觀的收視率。
(二)主流化:主動適應主流價值的需求
國內電視綜藝節目在不斷拓展和提升自身格局的過程中,離不開對外維度和對內維度的需求。在對外維度上,中國綜藝節目注意全球化語境,成為提升中國文化軟實力的中流砥柱﹔在對內維度方面,提高綜藝節目的審美性和文化性,助力社會進行主流價值觀的傳播。《經典詠流傳》對適應主流價值的意識形態需求做出積極主動的回應,如節目中的勵志精神、原創精神、文化精神、堅守精神等。
七、結語
2017年10月,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指出,要深入挖掘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蘊含的思想觀念、人文精神、道德規范,結合時代要求繼承創新,讓中華文化展現出永久魅力和時代風採。毋庸置疑,《經典詠流傳》的詩詞與音符嫁接的創新性和旨在接力傳統文化的傳承性已成為我國文化類節目的點睛之筆。
文化重在傳承,傳承重在創新。《經典詠流傳》的詩詞與音符嫁接的創新性和旨在接力傳統文化的傳承性已成為詩詞類電視節目的榜樣。探析該節目的成功之處,有助於詩詞類電視節目把握創新規律,制作出更多優秀的電視節目,共同推動中華古詩詞文化的傳承,向世界傳播中華優秀的古詩詞文化。
參考文獻:
[1]孫宜君,張國濤.詩詞融新樂 文化世代傳:《經典詠流傳》的藝術創新魅力探析[J].中國廣播電視學刊,2018(4):114-117.
[2]王凱.電視節目《經典詠流傳》的成功之道[J].當代電視,2018(8):32.
[3]麥克奎恩.理解電視[M].苗棣,等譯.北京:華夏出版社,2003:71.
[4]馬斯洛.動機與人格[M].許金聲,譯.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1:44.
[5]楊萌芽,余沐芩.互聯網時代文化類電視節目研究綜述:2013—2017[J].新聞愛好者,2018(9):92-96.
(陳卓為成都理工大學傳播科學與藝術學院教授﹔夏凡為成都理工大學傳播科學與藝術學院在讀碩士生)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