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傳媒期刊秀:《新聞戰線》>>2018年·第10期

多元傳播格局下堅持“走轉改”的現實意義

張 政
2019年03月19日14:41 | 來源:人民網-新聞戰線
小字號
原標題:多元傳播格局下堅持“走轉改”的現實意義

  多元傳播格局下,是否還要繼續堅持“走轉改”?常州日報以實際行動告訴我們,不管時代怎樣變遷, “走轉改”永遠是新聞工作者的生命之源。新聞工作者把“走轉改”作為工作常態,推出了大量有溫度、冒熱氣兒的優秀作品,也賦予了“走轉改”新的時代內涵。

  走轉改 多元傳播 現實意義

  2011年8月,中宣部等五部門部署“走基層、轉作風、改文風”活動以來,廣大新聞工作者積極投身這項活動,採寫出一大批接地氣、傳民聲、受歡迎的優秀新聞作品,給新聞界帶來一股清風。

  近年來,移動端更為普及,傳播渠道更為多元,依靠一部手機就可以隨時進行信息接收和傳遞。新形勢下,是否還要繼續堅持“走轉改”?部分新聞工作者心存疑惑。就這一現狀進行探討分析,及時厘清認識上的偏差,對於新聞界堅定方向、堅守初心具有重要的現實價值。

  新技術帶來的影響是時代潮流,但價值堅守不能動搖

  不可否認,當下記者採訪的方式發生了根本性變化。“隔空”採訪的多了,跑現場的少了,有的記者一天到晚守在網絡上,篩選可用信息,進行二度開發﹔有的記者外出採訪,基本不動筆和本,隻要帶一個U盤,把被採訪者准備的電子文本一拷貝,甚至隻需要提供一個郵箱,讓對方把材料一發,就萬事大吉﹔有的行業記者與宣傳部門的人員互相依存、相互借力,不由自主地淪為部門的代言人﹔有的記者找到選題或領到採訪任務后,不是深入基層和現場進行採訪,而是依靠智能手機,通過微信、QQ和電話與被採訪對象進行聯絡,對方說什麼,自己就寫什麼。

  技術極大豐富了獲取信息的途徑,但道聽途說的新聞是否真實,是否帶著個人的感情而存在片面性,都需要記者去核實,這是新聞工作者的基本職業操守,也是新聞工作的價值所在。

  在技術發達的現在,有時即便是“有圖有真相”的信息,也可能是技術的假象,這樣的例子層出不窮。備受關注的河南小姑娘王鳳雅家人“詐捐”事件,許多媒體在網絡熱傳之下紛紛“中槍”,從開始轉載志願者在自媒體上發布的博文、輿論一邊倒地譴責其家屬利用社會上的愛心牟利,到當地政府調查真相出籠,再到家屬要通過法律渠道討要名譽,其間我們看到事件一次次出現反轉,看到主流媒體不斷用后續報道推翻剛剛發布的“深度報道”。正是因為新聞工作者缺乏對“走轉改”的堅持和對職業價值的堅守,才會多次被技術牽著鼻子走,主流媒體的權威聲譽也不斷受到損害。

  當然,主流媒體記者在獲取信息來源時有很多優勢,大量信息都來自政府部門的新聞發布會、新聞通氣會,或各相關條線提供的權威材料和信息。盡管如此,我們依然需要倡導“到現場去”,在現場仔細核實得到的“二手”材料,去現場感受鮮活的新聞素材,以便找到最貨真價實的新聞線索。

  網絡和數字技術高度發達的當今,記者借助多種渠道和現代化手段,及時發現信息,提高採訪效率,是時代大勢,應予鼓勵。但是,新聞是一種強調真實性,有思想、有個性的社會活動,任何時候,都離不開記者的觀察、核實與思考。一旦過於依賴其他技術或渠道,放棄主觀能動性,新聞報道就無法保証客觀、全面,更無法做到生動、鮮活。“走轉改”對於傳統媒體來說,堪稱“安身立命之本”。

  因此,“走轉改”不是要不要堅持的問題,而是必須成為媒體工作的常態。隻有依靠走轉改,才能確保新聞的真實性和時效性、提高新聞的可讀性和貼近性,才能發現更多新聞線索、抓到更多鮮活素材,寫出讀者和受眾喜聞樂見的報道。

  無數新聞實踐証明,優秀作品無不是“走轉改”的結晶

  對記者而言,深入扎實地“走轉改”是提升採寫質量的前提和內在要求。採訪不深入、不扎實、不全面,寫作時素材不夠用,記者就隻能靠想象和杜撰打圓場、撐門面,如此一來,新聞注水在所難免﹔記者不到基層,新聞事實未經充分採訪和認真核實,很容易為虛假新聞留下漏洞﹔記者依靠微信、QQ採訪,信息漂浮在半空中,遠離群眾,缺少貼近性,讀者自然不會感興趣﹔記者不到現場,缺少觀察,材料不鮮活,細節不生動,必然寫不出精品佳作。

  筆者所在常州日報從2016年起就旗幟鮮明地提出到新聞現場的那一頭去:從會場和會議材料這一頭,到材料中提到的那一頭去﹔從主管部門這一頭,到具體當事者那一頭去﹔從活動起點的這一頭,到活動收尾的那一頭去,要求記者把“走轉改”作為工作常態。歷年來在江蘇好新聞評選中獲獎的作品,也無不來自於此。

  常州日報去年推出的《我家是怎樣在城裡立下腳來的》系列報道,就是這樣的報道。系列報道採寫了9戶家庭進城的經歷和故事,寫他們的酸甜苦辣、堅持妥協,寫他們在故鄉與“新鄉”間的徘徊與抉擇。每戶家庭的故事各不相同,但都是一部家庭奮斗史,是城市化進程中一個家庭甚至整個家族的變遷史。這組報道刊發后,不僅讀者認為報道有深度有力量,很感人很溫暖,而且受到國家相關部門的好評,國務院城鎮化專題調研組來常州調研時專門聽取記者和被採訪家庭的意見。這組報道為何有力量?正是記者用心走基層、專心抓“活魚”的結果。記者芮偉芬採寫菜販時,凌晨2點半,冒著暴雨,跟隨菜販夫婦去凌家塘批菜,體會他們的艱辛﹔採寫“的哥”夫婦時,從晚上8點跟車到凌晨2點半,又從早晨8點跟車到下午2點,品味他們的辛勞。當記者真正“走”下去了,寫出來的報道自然就會有溫度、冒熱氣兒。

  去年,常州日報開設《仙姑村周記》專欄,兩名駐金壇記者堅持每周一次趕往仙姑村,整整一年風雨不誤,採寫了大量鮮活的獨家新聞,深刻反映了新時代新農村的新風貌以及遇到的新問題,受到讀者和業界廣泛好評,記者趙鶴茂被省委宣傳部評為走轉改先進個人,《仙姑村周記》專欄被評為省好新聞二等獎。

  在傳播格局多元化的今天,內容依然是媒體的核心價值,主流媒體的記者要擔當好內容的生產者,特別是精品內容的生產者,堅持“走轉改”是唯一不變的途徑。

  多元化傳播格局,極大提升了“走轉改”的內涵

  實施七年多來,在報紙、電視、手機、微博、微信、QQ、短視頻等多元傳播格局下,“走轉改”的要求也在與時俱進,其內涵得到不斷提升。走基層是新聞的立身之基,轉作風是記者的職業素養,改文風是提高新聞傳播效果的有效途徑。全面升華“走轉改”是時代賦予主流新聞工作者的使命。

  “走基層”要真正走到底。不僅要走到百姓身邊,更要走到百姓心裡。新聞的核心是人,來源於人,傳播給人。無論採訪手段多麼現代化,無論通訊技術如何進步,記者都必須有足夠寬泛的社交范圍,沒有人脈,就沒有線索,沒有線索,一切就都無從談起。記者要獲取新聞線索,必須有豐富的社會關系。此外,採訪、調查等許多新聞活動也離不開人脈支撐。因此,記者必須學會走基層,和各個地方、各個單位、各種身份、各個層次的人交朋友,聽群眾說心裡話,延長自己伸向社會的觸角,從而及時掌握新聞線索,獲取鮮活新聞資源,為自己的新聞工作打下堅實基礎。

  “轉作風”要真正轉得實。不僅要把群眾當做採訪對象,更要把群眾當成知心朋友。新聞是媒體為人民群眾提供的精神食糧。衡量一家媒體的新聞內容、新聞品位、新聞質量是否過硬,要以人民群眾滿不滿意為檢驗標准。從最初秉持的群眾路線,到前些年提倡的“三貼近”,再到當前開展的“走轉改”活動,我們黨在各個時期對新聞工作者的工作作風都提出了明確要求。記者隻有實實在在和人民群眾打成一片,誠心誠意體察群眾所思所想,了解群眾中發生的新聞事件,才會有取之不竭的新聞源泉和寫作靈感。

  “改文風”要真正改得活。不僅語言行文上要活,在傳播內容上也要為讀者所接受和歡迎。隨著互聯網的飛速發展,新聞表述與寫作的方法也要與時俱進,比如,在黨報體中適當加入網絡新聞的表達元素,就能讓報道更鮮活更接地氣。但同時也必須考慮一個問題:當人們已從手機上獲取消息后,報紙再以什麼來吸引他們的眼球?那就是消息背后的故事,也就是說,你的文章不僅要讓讀者知其然,還要讓其知其所以然,不僅要能提供事實,還要給出觀點。這就要求傳統媒體記者必須時刻注意改進文風,用貼近百姓的語言、生動的細節、扎實的事實寫出優質的新聞,隻有這樣,才能真正吸引讀者。

  仍以《我家是怎樣在城裡立下腳來的》為例,為了寫出每個人獨有的特征、每件事獨有的特性,記者不僅走進採訪對象的家庭和工作場所,還向他們的親友、同行、孩子的學校等去了解他們在生活、住房、教育、就業環境、社會保障等各方面的困惑和訴求,盡可能捕捉最真實、最獨特、最體現人物特征的細節,每戶家庭都採訪5次以上,最多的達10余次。正是在這樣扎實的一線採訪中,才有了作品中“蔡成芹家一年到頭幾乎從不吃魚,因為吐刺浪費時間”“身家千萬的許新用的是最普通的國產手機”等最真實生動的細節,使報道立體鮮活,也更觸動人心。

  總之,不管時代怎樣變遷,“走轉改”永遠是新聞工作者的生命之源。特別是在當下傳播手段不斷變革、傳播途徑越來越多、閱讀方式日益浮躁的背景下,更應堅持“走轉改”,從而體現主流新聞工作者無可替代的價值。

  (作者系常州日報副總編輯)

(責編:趙光霞、宋心蕊)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傳媒推薦
  • @媒體人,新聞報道別任性
  • 網站運營者 這些"紅線"不能踩!
  • 一圖縱覽中國網絡視聽行業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