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傳媒期刊秀:《新聞戰線》>>2018年·第12期

“智媒” 時代新聞業態的再造與重構

梅曉敏 吳晨倩
2019年03月28日14:32 | 來源:人民網-新聞戰線
小字號
原標題:“智媒” 時代新聞業態的再造與重構

  隨著移動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新型技術的進一步成熟,新聞媒體的生態版圖不斷被改寫。智能技術被日益廣泛地應用於新聞信息採集、內容生成、新聞的呈現和分發等生產環節,為傳統媒體行業開辟出了一條新的路徑,引發了新聞生產業態的巨大變革與重構,一個全新的“智媒”時代已經來臨。

  “智媒”時代 新聞生產 新聞敘事 重構

  在技術浪潮的影響下,無人機拍攝、機器新聞寫作、VR“沉浸”式報道、算法推薦等智能技術被日益廣泛地應用於新聞信息採集、內容生成、新聞的呈現和分發等新聞生產環節,引發了新聞生產業態的巨大變革和重構。傳感器技術變革信息的採集方式,機器人寫稿改造新聞內容的制造環節,VR/AR技術重新定義信息的呈現方式,智能算法推薦創新新聞內容的分發環節。這些都預示著智能化將徹底顛覆和重構以報紙、雜志為載體的傳統新聞生產模式和機制。清華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教授彭蘭認為,各種新技術在推動新聞生產智能化的同時,將推動新一輪媒體生態的重構,智能化將成為未來媒介創新的核心邏輯,一個全新的媒體智能化的“智媒”時代已經來臨。

  “智媒”時代新聞生產的全線智能化

  以往,新聞生產的每一個環節都由新聞從業者把關,這個過程是一個單向度的線性流程。而智能技術的應用改變了這種單一向度的流程,使得內容生產變為交互多向,新聞生產呈現出全線智能化趨勢。

  新聞採集智能化。傳統的新聞採編過程將文字、圖片、視頻等作為基本資料,通過記者、編輯進行收集整理,最后以稿件、攝影作品、音視頻作品的形式呈現。在這樣的新聞生產過程中,存在效率低下、體驗差等問題,再加上新聞的價值判斷主要依賴記者編輯個人的主觀敏感度和經驗水平來界定,導致新聞客觀性差、新聞來源少。

  智能技術下的新聞內容生產則依托大數據技術、地理定位技術、體感技術等新科技擴充新聞源的取材范圍,新聞採編也因此具有更多的可能性。通過無人機、航拍器、泛在的攝像頭搜集視頻素材,通過大數據挖掘技術採集數據,並捕捉公眾對新聞事件的觀點、關切度、反饋、情緒等,智能技術實現了更快捷且范圍更廣的信息採集。

  如,《華盛頓郵報》基於人工智能技術設計的聊天機器人Feels Bot,在2017年美國大選前30天推出,在Facebook上以簡單的調查形式收集用戶的情感偏向信息,並在第二天生成具有趣味性的可視化報告。這一新聞產品融合了公民新聞的思路和可視化手段,將網民泛在的情感信息進行有機整合,挖掘出其潛在的新聞價值,實現了對新聞來源的擴充。

  近年來,無人機航拍技術逐步成熟和普及,新聞報道領域對這項技術的應用也越來越廣泛,“無人機+新聞”模式已成為新聞媒體報道中的一把利劍。今年10月23號,很多媒體使用無人機和直升機實時播報港珠澳大橋的開通盛況,從空中視角俯瞰港珠澳大橋,全方位、立體化展示中國建造的世界之最。與此同時,無人機採集了大量珍貴的4K影像,為世人展現宏偉壯觀的世界奇跡,給人以震撼的視覺享受。

  當前,無人機在紀錄片制作、災難報道、突發性事件直播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在增強視覺效果和時效性方面亦難以替代。這一切的變革與突破,都得益於傳感器技術的發展和普及。傳感器作為獲取新聞的一種智能化手段,以其強大的數據採集能力不斷豐富和擴充新聞信息來源,在幫助新聞從業者快速有效收集海量信息的同時,提升了新聞生產的准確性和科學性。

  新聞制作智能化。傳統的新聞制作流程主要由幾個階段構成,即選題、採訪、寫作、編輯、排版、出稿。隨著自動化新聞的發展,新聞AI(新聞機器人)對新聞內容的生產制作進行了再造和重構,省去了需要人力完成的中間環節,簡化了新聞制作流程,帶來了高產量、高效率的新聞生產。

  目前,機器人寫稿在國外新聞業已相當普遍。2018年,谷歌投資新聞協會通訊社(PA),開發了AI協助寫作新聞功能。借助這項技術,PA通訊社為英國和愛爾蘭地區媒體提供了由機器人生產的3萬條本地新聞。2017年,《華盛頓郵報》使用自己的寫稿機器人生產了多達850篇的新聞報道。國內主流媒體對新聞機器人的運用也十分廣泛,如新華社的“快筆小新”、今日頭條的“xiaomingbot”、百度的“writing-bots”等。2016年裡約奧運會期間,“xiaomingbot”做到了2秒完成一篇新聞稿件。

  運用“智媒”技術,不僅能完成圖文制作,也能獨立剪輯視頻。今年兩會期間,新華社“媒體大腦”從5億網頁中梳理出兩會輿情熱詞,生產發布了全球首條關於兩會內容的MGC(機器生產內容)視頻新聞。這條視頻由“媒體大腦”自動抓取並分析數據,自動生成可視化圖表、自動剪輯視頻、自動語音合成,實現了新聞生產的全線智能化。

  機器人記者高效的數據處理能力以及全天候的信息採集、生產和發布,大大縮短了新聞生產所需的時間,極大提高了新聞生產效率。同時,機器化新聞生產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新聞報道的准確性和客觀性。

  人工智能進入新聞制作環節,不僅帶來生產效率和准確性的提升,也意味著將新聞從業者從繁瑣的資料整理和數據中解放出來,轉而生產更具創造性的深度內容或進行更多媒介形態的探索。

  內容分發智能化。既往的新聞內容生產主要是基於傳播主體對接收主體相對單向的內容傳輸,新聞工作者必須考慮用戶的喜好。但在新技術環境下,傳受主體之間的互動形式發生了變化,新聞分發平台繼而被顛覆重構。“智媒”時代出現了很多新類型的新聞分發平台。新聞分發也呈現出了兩種趨向:一是社交化,即收受主體的社交網絡成為信息流動的渠道,也成為信息過濾的一種機制﹔二是個性化,即用戶偏好成為信息分發的基本依據。

  目前,智能技術在內容分發領域的應用,一是對受眾進行精准的內容推送,二是為有信息需求的用戶提供有針對性的聊天機器人。

  在信息大爆炸的時代,面對海量的信息資訊,人的選擇精力、接受能力和注意力有限,很容易湮沒在碎片信息的洪流之中。在新聞日趨“扁平化”和信息冗余的今天,如何吸引讀者注意,成為新聞媒體競相關注的焦點。為此,算法新聞應運而生。

  算法新聞分發是以人工智能和大數據為基礎,通過採集用戶行為數據,比如閱讀記錄、搜索歷史、轉發及評論的特征,分析、推測用戶對內容的偏好和潛在需求,自動抽取、整合、編排信息,最后實現個性化內容的推薦。

  “今日頭條”是國內對於新聞推送形式進行重構的初步嘗試者。主要是借助大數據技術、計算機算法等技術手段,記錄新聞客戶端的使用行為和閱讀行為,從而精准描摹用戶畫像,通過信息匹配為用戶推送個性化信息,滿足用戶獲取新聞信息的訴求。如今眾多的新聞客戶端都採用算法來推送新聞,以此來增強用戶使用黏性,擴大自身影響力。

  算法技術在新聞內容分發上實現了定制化、個性化信息閱讀,體現了以用戶為中心的思維,打破了以往媒體傳統的稿件篩選模式,實現了“千人千面”的內容分發機制。同時,算法新聞分發不僅改善了用戶的閱讀體驗,也大大增強了傳播的針對性和用戶的黏性。

  另一種是利用聊天平台進行的新聞分發。美國的Rappler開發了一款基於Facebook平台的聊天機器人,用戶可以提問或鍵入關鍵詞,搜索自己感興趣的新聞內容。

  新華社客戶端上的聊天機器人“小新”,以模仿手機即時通訊的界面形式,讓用戶通過發送指令信息獲得相關新聞資訊。新聞傳播主體和新聞收受主體之間以對話的形式達成信息互通,更像是通過手機交流,打破了以往單一的內容傳達形式。

  “智媒”時代新聞敘事模式的創新與變革

  “智媒”時代,媒介技術的革新不僅改變了新聞生產方式與傳播格局,也不斷沖擊著傳統的新聞敘事模式。

  隨著移動端的普及,讀者的閱讀習慣產生了很大變化,新聞產品在敘事風格、操作手法以及產品形態上更需要符合移動端用戶體驗。新聞由原來的單向傳播、媒介依賴傳播,向實時、融合、交互、社交化方向發展。新聞敘事模式在這一過程中也完成了從“數字化”到“數據化”的轉型。新聞敘事雖仍以文本為依托,但已突破了原來的文本范疇,向多元和全媒體方向深度發展。

  傳統新聞敘事的典型模式是倒金字塔結構。這種模式的特征是按照信息的重要性而非事件發生的時間順序進行新聞敘事,而“智媒”時代的新聞敘事在敘事主體、敘事話語和敘事接受等方面都發生了變化。

  中國傳媒大學新聞學院曾慶香教授將新媒體語境下的新聞敘事歸納為蜂巢型、菱形和磚石型三種模式。 蜂巢型敘事模式是指通過無數的碎片堆積成的一個新聞報道﹔菱形敘事模式是利用新媒體時效性的特征,通過簡訊、反應(結果)、事件、背景、延伸報道、評述、互動等完成對事件的追蹤報道﹔鑽石型新聞敘事則充分利用新媒體的優勢,通過採納各種媒體元素對事件進行更加完整、深刻、多維的報道。

  此外,傳統新聞的敘事方式往往是對採集來的各種“敘述”或事實文本進行有邏輯的意義關聯,依靠文字描述來完成敘事。而“智媒”時代的新聞敘事主要通過視頻、圖表或其他視覺化的形式來實現敘事。可視化成為“智媒”時代數據新聞的主要呈現形式,簡潔、形象、交互式的可視化效果圖成為新聞敘事的新型語言,文字成了效果圖與VR呈現的補充,去文本化成為“智媒”時代新聞敘事的顯著特征。

  “智媒”時代新聞工作者的能力再造

  人工智能進入新聞業界,不僅對新聞生產有重大變革,對新聞工作者也是一次考驗。新技術迫使記者編輯重新審視自己的技能。新聞記者在面對自動化新聞內容時,應注重分析技巧、個性化和創造力,而不只是強調真實性、客觀性、簡化性和速度。人工智能將新聞工作者從收集、分析、篩選、發布的復雜化新聞生產過程解放出來的同時,信息呈現以及挖掘數據信息背后的新聞價值則對新聞工作者提出了更高要求。數據信息本身不具有新聞價值,也缺乏必要的創造性思考和人情味,而如何讓信息內容更具邏輯性、更有人情味、更富創造性,從而讓生產出的新聞產品體現新聞價值,是“智媒”時代新聞工作者需要承擔的職責。正如中國人民大學新聞學院教授匡文波所言,具有創新能力的記者將成為人工智能時代的強者。

  人工智能對新聞從業者來說是一種輔助,它幫助人類處理數據,將新聞工作者從復雜、繁瑣的工作中解放出來,讓新聞工作者有更多的時間投身於更具有創造力和價值的工作中,尤其在調查性新聞報道、新聞特稿、非虛構寫作等領域具有更多的可能性。

  智能時代,面對人工智能的挑戰和沖擊,新聞工作者除了需具備傳統的人文修養、文字表達及視覺呈現的專業知識外,在數據分析與挖掘等方面的能力也需相應提高。還應注重發揮人在情感和理性思考方面的優勢,借助技術手段呈現更具有社會意識、人文關懷的新聞作品,真正在“智媒”時代實現價值的“向上升級”。

  結 語

  “智媒”時代是媒介融合和媒體轉型升級繼續深化的產物。智能技術的介入促進了傳媒領域從信息採集、生產到分發手段的升級,消融了新聞業態邊界,重構了新聞媒體行業格局。媒介生態急速變化,以人工智能為代表的數字科技以及媒介消費新方式,正在驅動著傳統媒體內容生產與傳播方式不斷革新,無論是BBC的全媒體戰略、CNN建立的新媒體一體化整合營銷戰略,還是人民日報的“中央廚房”、浙江集團的“媒立方”,以人工智能為代表的新技術正成為媒介融合與發展的新引擎,媒介融合以及新聞業態的顛覆性重構已成為不可逆的歷史潮流。

  (作者梅曉敏系福建通訊雜志社社長、總編輯﹔吳晨倩系該社編輯)

  注釋:

  ①彭蘭:《智媒化:未來媒體浪潮——新媒體發展趨勢報告(2016)》,《國際新聞界》2016年第11期。

  ②彭蘭:《更好的新聞業還是更壞的新聞業?人工智能時代傳媒業的新挑戰》,《中國出版》2017年第24期。

  ③曾慶香:《新媒體語境下的新聞敘事模式》,《新聞與傳播研究》2014年第11期。

  ④匡文波:《人工智能會取代記者嗎?》,《新聞論壇》2017年第1期。

(責編:趙光霞、宋心蕊)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傳媒推薦
  • @媒體人,新聞報道別任性
  • 網站運營者 這些"紅線"不能踩!
  • 一圖縱覽中國網絡視聽行業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