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傳媒期刊秀:《新聞戰線》>>2018年·第12期

“四力” 讓重大題材報道更 “出彩”

陳新年 張大勇
2019年03月28日14:38 | 來源:人民網-新聞戰線
小字號
原標題:“四力” 讓重大題材報道更 “出彩”

  沒有腳力,就得不到獨家新聞線索;沒有眼力,就發現不了新聞背后的故事;沒有腦力,就挖掘不出大國工匠精神;沒有筆力,作品就感動不了讀者。隻有在腳力、眼力、腦力、筆力上下功夫,才能讓重大題材報道更“出彩”。

  重大題材報道 “四力” 工匠精神

  發布在2017年5月11日珠江晚報要聞版的消息稿件《創造港珠澳大橋的“極致”》(作者陳新年、廖明山,編輯靳樹乾、張大勇),被評為第二十八屆中國新聞獎消息類一等獎。如果要問作品有何“秘訣”,我們的回答是:面對重大的新聞題材,我們只是做了一回有心人,在腳力、眼力、腦力、筆力上下了功夫。

  沒有腳力,就得不到獨家新聞線索

  港珠澳大橋動工時間是2009年12月15日,但我真正與港珠澳大橋結緣,還是2015年底。彼時,我在珠江晚報採訪中心負責全市交通口線的新聞採訪,報社領導把採訪任務交給了我。

  通過與大橋1年多的“親密”接觸,知道大橋海底隧道工程是交通業界的“珠穆朗瑪峰”,也知道“最終接頭”的安裝就是“登峰”之舉。為此,“最終接頭”安裝成為媒體關注的一個重大報道題材。為了做好這次報道,報社領導親自帶隊拜訪島隧工程項目總經理林鳴,雙方就報道方案做了很好的交流。

  2017年5月2日是“最終接頭”安裝的日子,99名媒體記者和10多位外國專家雲集伶仃洋。早上5點43分,世界綜合吊裝能力最大起重船“振華30”,吊起重達6000噸的“巨無霸”接頭,再來一個90° 的轉向,“最終接頭”沉降到28米深的海水中,成功穿過僅15厘米的空隙,嵌入E29和E30兩沉管之間,實現成功對接。

  22點33分,林鳴在現場安裝指揮船上向中國交建總裁陳奮健報告:島隧工程“最終接頭”安裝對接完成。話音剛落,伶仃洋上煙花綻放,歡聲一片。當晚的新媒體和次日的傳統媒體向世人正式宣布:港珠澳大橋海底隧道“最終接頭”成功安裝。

  作為地方媒體,在如此重大題材中如何做得更出彩呢?早在“最終接頭”成功對接之前,我們就作了深入思考。

  按照獲得的施工計劃信息,“最終接頭”對接成功后,就要對其東西兩端交接處用鋼板進行焊接,讓原來臨時止水帶的柔性連接變成永久性的剛性連接。該任務由振華重工258名擁有國際焊工資質的焊工來完成,他們按照每天“三班倒”的連續作業模式,100個小時內就可以把主要的部位焊接成功,達到穩定“最終接頭”的效果,到那時(5月6日),工作人員就可以安全穿越“最終接頭”了。

  近水樓台先得月。為此,我們決定來個率先穿越海底隧道的體驗採訪。

  5月6日,我們與大橋島隧項目的中交總經理部有關負責人聯系,對方稱“現在還沒到可以穿越的時候”。直到9日,我們直接找林鳴總經理申請穿越海底隧道,請求終於得到了批准。

  10日上午9時許,我們乘船上了東人工島,再換乘電瓶車抵達海底隧道裡的E30節沉管處,通過安檢培訓后進入了交接處的“最終接頭”。此時,258名焊工還在進行輪流焊接施工。

  “不是說6日就可以穿越“最終接頭”,為何要等10日才讓我們進去呢?”進入“最終接頭”的時候,我們向工程安全人員拋出了這樣的問題。

  “原計劃‘最終接頭’是6日可以固定的,但‘最終接頭’再安裝了一次,所以耽誤了幾天。”面對記者的不解,引領我們進入“最終接頭”的工作人員說。

  “什麼?不是對接成功了嗎?為何要再次安裝?”工作人員的一句話引起了我們的一連串問題。

  “不好意思,我無法回答這個問題。我是第一次對記者說,你就當我沒對你說過吧!”工作人員感覺自己說漏了嘴,立即以哀求的口氣希望記者不要再問了。

  那一瞬間,直覺告訴我,這裡面一定有“秘密”。如果我們不來到現場,這個重新安裝的“秘密”,一定不會是我們第一個獲得。

  沒有眼力,就發現不了新聞背后的故事

  當天上午,在穿越海底隧道的“最終接頭”過程中,我們對“最終接頭”的“再安裝過程”有了進一步的了解,而且深刻感受到了“最終接頭”安裝的難度之大。

  “將一個6000噸的‘最終接頭’沉放海底對接成功后再來安裝一次,這絕對是大新聞。”但是,為什麼要再安裝呢?再安裝的決策是怎麼出來的呢?他們難道沒想到失敗的后果嗎?

  這裡面一定有故事,而且憑直覺判斷,隻有找到“當家人”才能解開這個秘密。於是,我們立即打通了林鳴總經理的電話。

  “好呀,歡迎你們採訪。”當我們在電話裡告訴他想了解“最終接頭”再安裝的想法時,感覺到電話那頭的林鳴總經理的歡愉。上午11點,我們趕到島隧項目總經理部,林鳴與團隊的其他幾名主要成員向我們詳細回顧了“再安裝”的全過程。

  我們從他們的講述中得知,所謂的“再安裝”,准確地講,就是重新精調對接。而重新精調對接緣於“最終接頭”對接后的南北向偏差達到了15厘米,超出了他們設定控制在7厘米以內的目標。但與此同時,建設者們再次確認,沉管結構不受影響,且縱向偏差僅有1厘米,止水帶壓接非常均勻,滴水不漏。

  5月3日上午8點,決策會在“津安3號”安裝船上舉行。這是一個設計師、工程師、工程監理、設備提供商和業主共同參加的決策會議,林鳴提出了“要不要重新精調對接”的討論主題。這是林鳴的習慣,每當遇到重大決策時,第一步要做的就是收集信息並加以權衡。

  重新精調對接,意味著已經實現對接的“最終接頭”,要移開重新對接一次。臨時止水閉合腔注水增壓、解除頂推系統壓力、回收GINA止水帶、起吊“最終接頭”、精確調整……這是建設者從沒試驗過的逆向操作。

  參會的其他人員幾乎都持反對意見,其中“最終接頭”止水帶的供應商荷蘭工程師喬爾反對的呼聲最強:“這麼好的結果,我反對再調整。一旦發生事故,不僅損失超億元,甚至會造成重大事故。”

  從上午8點討論到10點,林鳴一直沒有說話。我們問林鳴那兩個小時在想什麼,林鳴平靜地回答:“始終在考慮該不該和能不能重新做,能不能做成功以及風險可不可控的問題。”

  經過深思熟慮,林鳴以他的工程經驗和“直覺”,在反復確認所有細節及已知風險后,對在場的人們說:“這是120年設計使用壽命的超級工程,我們不能給工程、給自己、給歷史留下遺憾!這個數據會讓港珠澳大橋建設的光輝變得黯淡,我們曾經承諾過,我們自己這一關就應該是最高標准的,所以我決定重新對接!”

  林總的話在那一刻觸動了現場所有的人,也得到業主單位港珠澳大橋管理局和監理單位的支持:精調,重新對接!

  隨著一道道命令,原本已回營地歇息的全體將士被重新召回。此時,所有建設者都穿上了繡有五星紅旗肩章的工服。“我希望五星紅旗能激起參戰人員的使命感!我們是在為國家完成這項超級工程!”林鳴說。

  11時許,在林鳴的指揮下,工程師開始逆向操作,27個小時后,“振華30”起重船重新吊起海底下的“最終接頭”並准備進行第二次沉放。

  經過3個多小時上百次的精調,5月4日19點50分,“最終接頭”終於沉放到了海底基槽﹔20點43分,在世界首創的“小梁頂推”技術作用下,“最終接頭”再次伸開雙臂“擁抱”沉睡在東西向兩旁的沉管,實現成功對接。

  對接結果表明:東西縱向偏差0.8毫米,南北橫向偏差2.5毫米。“這就是我想要的結果。”當聽到這個消息時,連續34個小時沒合眼、發出上萬次指令的林鳴終於開心地笑了。

  看到這個結果,喬爾感慨萬千:“在我參與的15座沉管隧道建設過程中,這是最棒的,沒有之一。港珠澳大橋是世界造橋技術的最高體現。”

  從5月3日上午11點開始實施逆向操作,至4日20點43分“最終接頭”對接成功,所有參與其中的人都經歷了職業生涯中最驚心動魄的34小時。

  沒有腦力,就挖掘不出大國工匠精神

  如果說只是聽他們講述重新精調對接的過程,再把施工過程記錄下來,這樣的文章充其量只是一種紀實。如何讓文章有時代精神、有血有肉、有矛盾沖突,是我們需要思考的問題。

  為此,我們針對“在已經實現了滴水不漏的情況下,為何還要討論是否重新精調對接?”“在討論會上,幾乎所有人持反對重新精調對接意見時,林總為何要堅持己見呢?”“重新對接,意味著逆向操作,風險不可估量,世界沒有先例,一旦失敗后,誰來承擔這個風險?”等多個焦點矛盾問題發出了追問。

  林鳴在接受我們採訪時說,如果第一次對接是為海底隧道的沉管安裝畫上了一個圓滿的句號,那麼第二次調整,則是畫上了一個驚人的感嘆號。

  港珠澳大橋島隧工程項目常務副總工程師尹海卿評論說:“重新對接意味著中國建設者首次在世界沉管隧道建設史上實際驗証了‘最終接頭’施工方法‘工序可逆’,為同類工程建設提供了可復制的施工經驗和可供同類事物比較核對的標准。”

  尤其是當我們問到“最終接頭”的重新精調對接,會讓外國專家怎麼看”時,林鳴拿出了一份前幾天收到的電函,說這是荷蘭海底隧道專家發來的賀電。

  漢斯·德維特在2017年5月5日發來的賀電中稱:“非常榮幸見証了沉管隧道‘最終接頭’的成功安裝過程,向所有付出辛勤勞動、精准完成這一世界級安裝難題的工程建設者們致以崇高敬意! “最終接頭”方案帶來沉管隧道‘最終接頭’設計和施工創新、高效的理念,是對沉管隧道技術的重大貢獻,將來中國和世界隧道行業都會從這個項目受益。”

  林鳴對大橋工程質量的執著追求和勇於擔當的精神,不僅讓我們肅然起敬,還能得到外國專家的贊美,這種精神不就是我們的大國工匠精神嗎?

  那一刻,稿件的主題已經在我腦海裡形成。

  沒有筆力,作品就感動不了讀者

  “新聞是易碎品,必須趕緊發稿。”當天下午,帶著仿佛置身於重新精調對接現場的興奮和感動,我們回到報社,開始了稿件的構思和寫作。

  當時,按照報社領導的安排,要把這次“最終接頭”重新精調對接的故事,以消息的形式在珠江晚報上刊發。

  在構思過程中,記者果斷地以“追求極致”和“勇於擔當”的大國工匠精神為主題,確定了以現場穿越海底隧道的最新事實為由頭,引出“最終接頭”二次“精調”的斗智斗勇過程和令人驚嘆的結果。

  但是,用消息的形式表述這34個小時的精調過程具有很大的難度。為此,記者從海量的新聞事實中,尋找適當的背景材料,表述工程的重要性﹔選擇關鍵的環節,盡量保持事件的連貫性﹔用大量的直接引語還原事件的現場感,確保新聞的真實性﹔用具體的細節展示大國工匠的精神,提升新聞的價值。

  稿件提交后,當班編輯和值班領導進行了精雕細琢,反復打磨,讓短短千字消息主題突出、內涵豐富、生動感人。稿件最后在要聞版刊登,獨家報道了這一鮮為人知而又驚心動魄的偉大創舉。

  在廣東省新聞獎的評選中,評委們一致認為,該報道題材重大、採訪扎實、視角獨到、語言精練,背景材料運用得當。尤其是運用引語,增強了可信度和現場感。在港珠澳大橋海底隧道“最終接頭”的海量報道中,該消息另辟蹊徑,以記者現場穿越海底隧道的最新事實為由頭,引出“二次精調”這一鮮為人知而又驚心動魄的創舉。從中,既可以感受到記者在“走轉改”活動中積極深入一線的採訪作風,又讓讀者讀出了敬業、嚴謹的大國工匠精神,切身感受到超級工程建設的偉大成就和重大意義。

  我們的報道,引發了多家媒體的轉載和跟進報道,“最終接頭”二次“精調”的故事在讀者、網友中廣泛傳播。20天后,中央電視台在端午節特別節目中,邀請林鳴面向全國觀眾講述這個“再來一次‘深海穿針’”的故事。

  在珠海本地,多個重大項目的建設者看了這篇文章后,對港珠澳大橋大國工匠的膽識、精神和智慧深表欽佩﹔讀者紛紛致電新聞熱線表示,此文讓我們對中國建設者多了一份驕傲和自豪。

  作為全媒體時代的新聞工作者,要時刻牢記並踐行習近平總書記對新聞工作者提出的要求,切實增強腳力、眼力、腦力、筆力。“四力”是一個有機聯系、相互促進的整體。有大興調研之風鍛煉的腳力,有甄別新聞價值練就的眼力,有開動腦筋、深入思考培養的腦力,進而通過“沾泥土”“帶露珠”“冒熱氣”的筆力,才能擴大傳播力、影響力,提升引導力、公信力。不斷增強“四力”,打造過硬的宣傳思想工作隊伍,我們就能在迅速變化的時代中贏得主動,始終立於時代潮頭,引領風氣之先。

  (作者陳新年系珠海特區報社記者﹔張大勇系珠海特區報社副總編輯)

(責編:趙光霞、宋心蕊)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傳媒推薦
  • @媒體人,新聞報道別任性
  • 網站運營者 這些"紅線"不能踩!
  • 一圖縱覽中國網絡視聽行業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