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據新聞的技術偏向:人文主義的缺位
——以非連續性模型為例
摘要:新技術的運用推動傳統行業的變革,在新聞的非連續性發展中,我們愈發感知到變革就在不遠處。在18世紀高舉理性大旗的新聞業,遇到非連續發展的斷點時,工具理性卻佔據了關鍵點,這使得當下的新聞業偏離了傳統人文主義色彩,忽視了受眾作為“人”的情感內核。對此,新聞生產應該堅守最后一道底線,讓人文法則成為捍衛新聞發展的新准則。
關鍵詞:數據新聞﹔非連續性﹔工具理性﹔新聞生產﹔人文主義
中圖分類號: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8122(2019)03-0000-03
在非連續性模型中,我們了解到事物的發展是非連續性的,存在某些鴻溝,在看似無法跨越的間隔中,使得事物的發展存在一定的機遇和挑戰, 一旦跨越非連續,事物的發展將在量上取得指數級增量﹔ 而一旦出現失誤,該事物將墜入消亡的鴻溝。
將以上邏輯放置到數據新聞的發展中,用危機與機遇的視角來審視數據新聞的內容的挑戰與變革。數據新聞所帶來的工具理性導向是否會造成新聞傳統人文主義的消失,我們將如何處理以數據為中心而忽視精神核心的時代?
一、數據新聞跨越的關鍵點
在非連續性模型中,我們知道了事物發展的三個階段:第一階段:連續性發展階段﹔第二階段:連續性發展達到飽和點,連續性打破,新連續性發展程度較低﹔第三階段:加速發展,指數級增長期。
(非連續性模型)
因此,事物想要獲得指數型增長的機會,就要跨越非連續的斷點,克服某些困境與挑戰,跨越阻礙, 在新的路徑和方法中尋求的機會,以此擺脫消亡的命運,在非連續的的新形勢下進行發展。我們將非連續性模型的邏輯運用到數據新聞的發展變化中來,尤其是數據新聞的內容在技術革新、用戶喜好、傳播方式等多重變化中不斷的更新其形式,以不斷適應人們的信息偏好與閱讀習慣。
那麼有哪些要素是跨越非連續性模型的必要條件呢?是新技術引發的媒介革命?或是互聯網思維的普及——連接一切?還是工具理性擠佔人文法則?在某些層面,這些因素都是促使數據新聞內容形式發生重大變革的重要因素,倘若我們隻站在技術發展的立場上審視未來新聞內容的發展,正如無數技術決定論者對新的數據信息技術的極端推崇,簡單而完全地用大數據技術去代替傳統媒體多年積累的方式方法,拋開人文主義的新聞傳統、經驗和技術,恐怕這種機械的新舊置換是存在巨大風險和現實隱患的。
二、技術偏向后的內容失真
隨著計算機科學、互聯網技術、大數據技術的不斷成型完善,傳統由數據輔助型的新聞樣態逐漸轉變為數據導向、視覺呈現的新聞形式,這種讀圖看表式的新型報道形態的出現,是數據技術完全滲透到新聞業的結果[1]。它的出現在一定程度上改變了傳統的新聞生產過程,導致了新聞敘事、內容表達甚至精神內核的轉變。
大數據時代的到來,掌控大量信息、數據挖掘能力、算法與模型的構建,嚴謹的科學導向給新聞業帶來了新觀念,基於數據的抓取、挖掘、統計、分析呈現的新型新聞生產方式,立足於挖掘事物相關關系的思維方式, 以及可視化敘事、數字導向的內容表達,與傳統新聞產制過程差異化顯著。
對數據新聞而言,一切的操作邏輯都立足於技術偏向,數據新聞在形式與內容的呈現和分析來說都過於理性,將新聞生產流程變成了工業裝配線,將新聞作品變成了工業產品,降低記者對精神生產的熱情,忽視新聞報道的精神核心與人文屬性[2]。受眾的精神內核是情感,而數據新聞缺乏應有的情感關注和精神導向,很容易失去和諧與平衡,墜入技術決定論的思維深淵。人之所以為人,是因為我們飽含情感去追求真理,新聞一旦落入技術偏向的窠臼,內容的失真便不可避免,正如馬克思《1844年經濟學哲學手稿》中描述人的異化,人們原本引以為傲的物質生產和精神生產反過來統治人本身,當數據新聞的理解和閱讀成為慣性,人的思維模式與數據趨同,那人與機器有何區別。
尼爾·波茲曼認為,技術決定了媒介內容的制作模式,特征和表現形式,技術壟斷將帶來人的依賴性,獲得信息的欲望將湮滅信息本身的功能。因此,數據新聞的技術偏向是逐步分離個別新聞事物中附有道德、功能、美學、情感、哲學等意義[3]。它將使新聞報道的敘事越來越偏離過去的人文情懷,使新聞事物的整體形象和一切意義得不到承認和傳播,當技術或算法成為准確和高效的決斷時,人們將喪失對客觀事物的准確理解,最終導致數據新聞既不能深刻反映社會的原型結構,更不能反映脫離技術邏輯的真實社會信息需求。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