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

讓廣播節目不再“趴”在網上

劉螢螢
2019年04月24日13:39 | 來源:中國新聞出版廣電報
小字號
原標題:讓廣播節目不再“趴”在網上

  在媒體融合的浪潮中,幾經沉浮的廣播在傳播模式上正面臨巨大挑戰。廣播節目具有明顯的一過性特點,難以留存,即使目前大部分電台都會把自己的節目放在網絡上,但如果不進行整理編輯,單純地靠重播點擊,是不適合網絡二次傳播的,也不利於互動,結果是大量的日播節目“趴”在網上,變成沉默的聲音。

  從目前各地電台的實踐中可以看出,對於廣播來說,橫向的新媒體融合多是指圖文、小視頻、視頻直播等多形式與廣播節目的融合,很多廣播電台和節目在這方面的嘗試已初見成效,創新的積極性也很高。但更應該注重的是縱向的融合,即深耕廣播擅長的聲音資源,打造適合網絡傳播的聲音產品,這些產品將獨立於廣播節目在網絡上存活、傳播、互動,引發衍生話題,最終形成新的生態。

  縱向融合發揮聲音特色

  橫向融合讓廣播更豐富多元,圖文、視頻已經不再是聲音的對立者。但廣播媒體的優勢在聲音,資源在聲音,人才也更擅用聲音。聲音有獨特的伴隨性,這一特性在網絡時代不但沒有被弱化,反而被強化了。人們用手機收聽的需求在提升,據喜馬拉雅大數據分析,“00后”在好好學習,“70后”在回味歷史,“80后”在努力修煉情商,“90后”則更偏愛聽有聲書。去年喜馬拉雅在“123狂歡節”上,銷售額高達4.35億元,支撐這一數據的正是廣泛的收聽人群的需求。用多年積累的聲音優勢去對標廣闊的市場,不能不說是廣播融媒體的一條好走的路徑。

  例如,北京電台在第九屆北京國際電影節的報道中,首次為網絡平台制作了專門的聲音產品“唐味電影 聽見變遷”,在其網絡平台“聽聽FM”上播出。每集僅兩三分鐘,記者用電影原聲的剪輯和獨特的視角介紹影片,同時還採訪了電影專家。以往北京電台廣播節目對北影節的報道更注重各項活動的新聞,如開、閉幕式,這些內容雖然時長也不長,但限於時效性,很難引發網絡收聽﹔此外,北影節的各類知名人物如導演、專家的訪談也是報道重點,但這些內容節目動輒一兩個小時,中間夾雜天氣、資訊、路況、廣告等,如果不經過精心的剪輯、提煉,也不適合二次收聽和轉發。“唐味電影 聽見變遷”以文化類的內容試水,介紹高質量的電影作品,單獨形成專輯,對傳統的電影節報道形成增量,也給廣播帶來網絡傳播的附加值。就如專輯介紹中所說:“即使電影節結束了,這些電影依然留在光影的世界中等你來發現。”

  但與諸多橫向融合的嘗試相比,廣播節目在這方面的探索顯然是遠遠不夠的。阿基米德傳媒首席執行官王海濱曾說:“一家飯店做得再好,也不如一條美食街來得紅火。”把原有的廣播電台比作一家飯店,把阿基米德、喜馬拉雅等音頻平台比作一條美食街,王海濱認為,今天,依靠現有的移動互聯網技術形成一家虛擬電台已經不再是一件難事,廣播隻有集合全行業之力,構建一個全新的傳播生態體系,才能最終實現內容生產能力和傳播能力的裂變,確定符合互聯網發展模式的融媒體基本形態。

  筆者認為,廣播的傳播重點也將出現一定程度轉移,從原來的電波為主,變為“聲網融合”,打造獨立於廣播節目之外的融媒體聲音產品必將很快達成共識。這些獨立的產品可以是文化內容的介紹,如書籍、電影、音樂等,也可以是科學辟謠內容,還可以是主持人、記者的言論點評。這些內容實際上在廣播日常節目中很常見,但均沒有經過獨立的策劃、打造和包裝,無法形成專輯,難以培養固定的網絡收聽習慣和收聽群體。

  網絡“短音頻”需要改變

  於廣播而言,縱向的融媒體發展要傾向於“短音頻”,有專家建議把原來一小時、兩小時的節目進行精准的標簽、分類、摘要、標題,通過智能重構廣播全平台。這的確是一種思路,但在未實現人工智能的二次編輯前,這是極大的工作量,從實踐角度無法承受。即使實現了二次編輯,廣播節目在語態等方面與網絡傳播還有很大差別,需要轉變。

  原有的廣播節目的情景設定是這樣的:播音員、主持人、記者、嘉賓對聽眾進行口語傳播,既沒有特定人群,也不知道聽眾是否感興趣。但通過訂閱和搜索而來的網絡聽眾顯然不一樣:他們往往有很強的目的性,是帶著想法去收聽節目的。因此,在制作過程中要充分考慮到受眾心理變化,播講人應該更傾向於把情景設定為一對一或一對多的對話,即對面的人對話題是感興趣、有了解的。帶著這樣的設定,聽覺上會與傳統廣播節目形成明顯區分,加上更為專業的節目包裝,更有針對性的網頁海報的設計、專輯介紹等,經過獨立打造的聲音產品將在互聯網上更具競爭力。

  另外,廣播具有明顯的地域色彩,發揮地域優勢——這給打造獨立融媒體聲音產品帶來新思路。2018年的一項研究顯示,80.5%的廣播頻率開通了微信公眾號,綜合考察發文量、閱讀量、點贊量等各項指標,除中央人民廣播電台中國之聲外,其他進入十強的廣播微信公眾號均為省級廣播頻率微信號。這從一個側面顯示:廣播在網絡上傳播雖然能打破原有的地域界限,但影響力還在本地。比如北京電台的一檔醫療健康節目《健康加油站》,每期都邀請一位專家來做科普,但節目時間有限,所說內容也有限,如果把節目內容放在網絡上,聽眾看到就是“某某專家談失眠”,其實廣播電台可以輔助這位專家把幾種失眠和應對情況做成多個小音頻,甚至可以通過廣播劇等形式傳播,形成獨立於廣播節目外的聲音產品。更遠點說,這樣的產品還有利於聲音節目逐漸過渡到知識付費和版權付費,也會給廣播節目開辟新的增收渠道。

  作為傳統媒體中互動最便利的廣播,在融媒體環境下的聲音產品也將繼續改變與聽眾互動的格局。從過去的信件、電話、短信,過渡到現在的微信、微博留言,廣播的互動色彩一直在加強,互動速度一直在提升。有了專屬網絡的聲音產品之后,無論主持人是否選用互動的內容,每個人的留言都可以被所有網友看到,人們還可以分享喜歡的節目,轉發到其他平台。這意味著優質產品的曝光率可能會成幾何級數增長,甚至可能形成話題,引發討論,成為其他媒體加工傳播的資料。在美國,有種類型的廣播節目異常火爆,主持人在節目播放一種聲音,也許是牙齒咬薯片的“咔嚓”聲,也許是某種動物叫聲,要求聽眾准確猜出聲音來源。設定雖然異常簡單,但引來參與者無數。如果這一設定移植到網絡收聽端,是有成為“爆款”的可能的。雖然目前各類平台上的互動多以文字為主,但未來開放聲音互動在技術上並沒有難度和壁壘,因此,聲音產品在互動設計中多下功夫是大有前景的。

  總之,在目前廣播電台面臨廣告收入增長難、廣電融合后廣播地位易被弱化的大環境下,突破口卻不在遠方,就在眼前。隨著制造聲音產品的思路轉變和方式轉變,在聲音資源上深耕細作,將使得獨立於廣播節目外的融媒體聲音產品大有可為。

  (作者單位:北京人民廣播電台)

(責編:趙光霞、宋心蕊)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傳媒推薦
  • @媒體人,新聞報道別任性
  • 網站運營者 這些"紅線"不能踩!
  • 一圖縱覽中國網絡視聽行業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