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

年輕人喜歡的Vlog到底是啥?資本熱衷但有專家不看好

張艷
2019年05月06日10:26 | 來源:揚子晚報
小字號
原標題:年輕人喜歡的Vlog到底是啥?

  5月3日,歐陽娜娜在“18歲最后一場音樂會Vlog”中,介紹她的后台。

  你印象中的歐陽娜娜還是那個“鹿小葵加油”“螞蟻競走十年了”的尷尬表情包少女嗎?NoNoNo!如今作為當紅Vlogger的歐陽娜娜在Vlog當中可是一個坦率、有趣又元氣滿滿的美少女哦!大家都喜歡看她在Vlog中分享她的生活,很多人在觀看她分享的穿搭和美食同時,還想學她的拍照技巧和Vlog制作風格,連趙麗穎都在追她的Vlog看呢!但……很多人可能要問:趙麗穎和歐陽娜娜我都認識,但Vlog到底是啥?最近,抖音和百度旗下好看視頻紛紛把Vlog作為今年發展的重點,並推出扶持計劃。所以,在博客、微博、微信公眾號、抖音短視頻之后,我們需要get一項新技能Vlog了是嗎?

  抖音?直播?通通不是! Vlog到底是個啥?

  趙麗穎跟歐陽娜娜說:“你那個Vlog我看你也沒在講什麼嘛,但是我都不小心把它看完了”,雖然是閨蜜間的玩笑,但在某種程度上說,穎寶這話基本是對的,Vlog就是這麼回事,哈哈!所以,Vlog到底是什麼?

  從字面理解,Vlog即“video weblog”或“video blog”,意為視頻博客、視頻網絡日志,也可以算做博客的一類,即具有個人特色的視頻生活記錄,Vlog作者以影像代替文字或相片,寫其個人網志,上載與網友分享。Vlog如今已經風靡國外,其發源地YouTube對它的定義也非常直接:一種個人創作的視頻類型,最大特征是有人對著鏡頭說話。Vlog主要記錄創作者的個人生活日常,帶有濃重Vlogger(Vlog創作者)個人風格的生活記錄方式,主題非常廣泛,可以是參加大型活動的記錄,也可以是日常生活瑣事的片段。

  直播和抖音在誕生之初都以爆炸性傳播速度狂攬用戶,去年開始Vlog也像曾經的直播一樣迅速進入國內互聯網,從明星到素人,從網紅到企業。從時長到內容容量,Vlog更像是升級版的短視頻,但對比於短視頻,Vlog能夠展示更加豐富的內容場景,與直播相比,它又帶有更多短視頻特征,碎片化、節奏感、敘事感更強。非虛構性、相對完整的故事性和個人創作基本上是Vlog區別於其他視頻形式的特征。在時長上,它雖然不像直播一樣佔用粉絲整塊時間,但也突破了抖音快手等短視頻的長度,一支Vlog至少都有3-5分鐘,長的話10多分鐘,比如歐陽娜娜5月3日剛剛拍攝的18歲最后一場音樂會Vlog,時長達到了15分鐘,而她平時的起床、化妝、吃早飯等片段一般5分鐘左右。

  抖音B站百度等巨頭都在加持

  Vlog會是下一個風口嗎?

  早在2012年,第一支Vlog便首次在國外社交網站YouTube誕生,深受年輕人的喜愛,Vlog已經從2013年YouTube每天200余條的上傳漲至如今每小時2000余條。作為舶來品,近年來,Vlog在國內借助移動社交平台也迅速發展。在B站上,Vlog能夠達到日更千條,單條視頻點擊量可達百萬。

  盡管國內網友對於Vlog的認知還懵懵懂懂,但資本卻對Vlog抱有極高的熱情。4月25日,抖音宣布全面開放用戶1分鐘視頻權限,並推出“Vlog十億流量扶持計劃”,鼓勵普通用戶以更豐富的方式來記錄生活和進行內容創作。就在同一天,百度旗下的好看視頻也被媒體曝出“將Vlog作為今年發展的重點”,目前好看視頻客戶端已經上線Vlog頻道,但還沒對外開放拍攝功能。

  而這兩家的實際行動也是去年繼B站對Vlog的“30天挑戰計劃”與一閃在春節期間的“一分鐘創作挑戰”等計劃與活動之后,資本對於Vlog“真槍實彈”的布局大動作。而之前,微博、騰訊也都相繼推出Vlog的相關產品和推廣活動。

  國內的Vlogger基本在2016年開始創作,目前已經形成了一部分頭部優秀的Vlogger圈子。一閃、貓餅、小影等一系列以Vlog為核心的視頻剪輯App也上了熱門下載榜,歐陽娜娜、王源、李易峰等明星的加入更讓Vlog迅速打開受眾范圍。據悉,2018年抖音站內Vlog話題熱度非常高,Vlog相關標簽播放量累計超過150億。

  從氣質上看,Vlog是高級的﹔從定位上看,Vlog跟短視頻和直播等都形成了差異化﹔從行業上看,目前各大互聯網巨頭都在入局加持……所以,Vlog會是下一個短視頻的風口嗎?

  資本熱衷Vlog

  但也有專家不看好

  目前國內生活類的Vlogger代表,有愛好分享美食制作的王曉光、攝影博主竹子、科普數碼知識和分享產品評測的科技Vlogger李大錘等。而明星當中,歐陽娜娜意外地在Vlog領域異軍突起。她將自己留學的生活拍成視頻日記,自己拿著手機相機記錄早上賴床素顏的樣子,對著鏡頭走路、上課、化妝、碎碎念、吃東西、聚會演出買東西……她的留學生活、演藝工作和普通少女生活交融在一起,意外得到很多人的喜歡,對她黑轉路、路轉粉。

  不過對於從抖音的15秒到1分鐘、3分鐘、5分鐘、10分鐘的Vlog,大眾的接受度會怎樣?Vlog會適應國內的水土嗎?記者採訪了南京大學新聞傳播學院趙曙光教授,他表示個人並不看好Vlog,“其實我在美國看到它的用戶也沒有抖音多,抖音的tiktok(抖音短視頻國際版)算是真正走出去而且成功的國內互聯網產品之一”,他認為Vlog作為國外反向輸出的短視頻產品短期無法超越抖音,而且“長期也懸”,“企業的成功原因很多,影響因素也很多。短視頻業務的話,制作門檻、用戶規模、算法、視頻剪輯技術等都是影響因素,現在做短視頻想超越抖音很難,抖音的算法、視頻剪輯技術領先美國的insatgram”。而對於Vlog在時長和內容容量上更為豐富,趙教授表示延長時長不是好的競爭策略,也不是互聯網產品的發展趨勢,“對於玩抖音快手還是Vlog,我對個人用戶沒什麼建議,看個人愛好,對於企業而言我覺得跟隨意義不大”。

  記者了解到,目前YouTube的商業模式已經很成熟,比如一個博主的視頻能夠經常性地獲得超過1000次觀看,就能通過廣告獲得商業變現,並且還能得到平台的流量分成,1000次觀看可獲得大約1.1美元的收益。而在國內,Vlog目前還是小圈子流行的新鮮事物,盈利模式也還沒有成型,現有Vlogger的數量和Vlog作品的創作數量和水准還無法滿足商業化需求,短期內無法實現用戶的爆炸性增長。對於用戶來說,高清畫質對於專業器材的需求更高,后期剪輯制作和添加標識等操作都使得使用門檻提高。而且對於普通用戶來說,拍個5到10分鐘的個人生活,不管是拍攝完成度還是內容有趣程度,還是挺有挑戰的,素人走路或吃飯5分鐘你會想看嗎?

  但同時,由於各大平台對於內容廣度的需求及技術上視頻制作難度的降低,更多精致的、知識性的又相對輕鬆易於操作的內容分享存在著廣大的市場,所以,關於Vlog,如何本土化及在本土化的過程中實現可持續性發展和盈利模式創新,才是在抖音、直播、微博等多重互聯網產品的夾縫中發展下去的最重要問題。

(責編:趙光霞、宋心蕊)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傳媒推薦
  • @媒體人,新聞報道別任性
  • 網站運營者 這些"紅線"不能踩!
  • 一圖縱覽中國網絡視聽行業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