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

現實題材電視劇創作 怎樣堅守現實主義精神

2019年05月15日06:52 | 來源:光明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現實題材電視劇創作怎樣堅守現實主義精神

  電視劇《都挺好》海報。資料圖片

  作為當代生活的直觀反映,現實題材電視劇是各種文藝思潮的匯合點,也是時代精神的集中體現。近年來,經歷了古裝玄幻題材熱播引發觀眾審美疲勞之后,電視劇市場逐漸回歸理性。這種情況給現實題材的創作發展帶來新契機。2018年全年全國生產完成並獲得《國產電視劇發行許可証》的劇目323部13726集,其中現實題材劇目204部8270集,分別佔總部數、集數的63.16%、60.25%,無論是數量還是佔比都較2017年有所上升。而近期,《都挺好》熱播,使劇中人物蘇大強成為網絡紅人﹔《青春斗》在觀眾中反響強烈,五個年輕女孩的奮斗打拼故事為百姓津津樂道。這幾部作品在電視劇收視排行榜上,一直穩居前列,說明現實題材電視劇的整體質量和社會影響力正穩步提升。接下來,創作者們應該在哪些方面加深認識、著力改進,才能借著這股收視風向和創作熱潮乘勝追擊,創造現實題材電視劇的藝術高峰,成為創作者必須思考的問題。

  話題性、辨識度和代入感將成為新追求

  現實題材電視劇應堅持現實主義創作道路,這是業界業已達成的基本共識。但對於如何把握現實主義精神,每個人的見解卻不盡相同。對於大多數觀眾來講,衡量一部作品是否屬於現實主義,主要看它與現實的相似程度。然而,藝術真實是一種相對真實,受創作者對生活的感知力、理解力和表達力制約。在這個意義上,如何書寫現實比現實本身更為重要。應該看到,現實主義不是一成不變的,而是隨著時代發展而變化著的,如果還用十九世紀的觀念要求今天的作品,無異於削足適履。畢竟,社會生活日趨多元,現實主義也需要新的內涵、新的形態、新的手法。

  從近年來現實題材電視劇的創作實踐來看,藝術家們對現實主義的理解比以往更為靈活、開放,更加注重回應時代的需求,反映時代的進步和社會關系的變化。比如,從一個普通人的奮斗歷程中折射時代變革大趨勢的《雞毛飛上天》裡,主人公的小名“雞毛”與劇名“雞毛飛上天”相呼應,給人留下了深刻印象。《情滿四合院》講述一個院子、幾戶人家的喜怒哀樂和酸甜苦辣。每個家庭都是社會上一部分家庭的縮影,創作者由大及小,讓觀眾從中照見了自己的生活。《最美的青春》以不落俗套的人物設計、明快緊湊的敘事節奏和歷史化的詩意想象,講述塞罕壩幾代造林人的奮斗史,引發了輿論熱議。在微博上,#電視劇最美的青春#獲1.1億閱讀量,#討厭武延生#、#最美的青春又沒播#等話題沖上話題熱搜榜。可見,隨著時代的發展,電視劇的創作播出環境發生改變。話題性、辨識度和代入感已然成為現實題材電視劇的新追求,這為作品注入了活力,使得故事更加生動、更具傳播力,也給現實主義的創作理念增添了新的維度。

  警惕過度理想化、標簽化的創作傾向

  在一個多變的文化環境中,求新求變自然會成為創作者首選的應對策略,但不管潮流和風尚如何變化,現實主義的精神內核應當始終如一,這就是對真實性的終極追求。從近年的現實題材電視劇創作來看,一些作品出現了脫離生活、背離現實主義精神的傾向,比如過度理想化。現實主義當然不排斥理想,現實主義作品如果缺乏理想的光華,就容易流於粗鄙和刻板。但理想應該融入生活之中,而不應該成為阻隔生活與藝術的鴻溝。過度理想化讓形象失真,讓生活失重。一些英模劇為了突出英模的高尚品格,人為貶低其他人物的價值,制造英模與周圍人的對立,使英模與社會環境脫節、崇高精神與日常生活脫節。還有一些都市情感劇熱衷於展示生活的光鮮浮華,刻意追求畫面的唯美、色彩的亮麗、環境的優雅、氣氛的浪漫,而偏離了生活的自然狀態。追求精致本身沒有錯,但如果對精致的追求過於刻意,就成了一種精致的庸俗。而物欲的過度膨脹,必然會擠壓人物的精神空間。此類作品對生活細節的描繪越充分,往往對生活本質的偏離度越大。相反,有些表面看來打磨得不那麼精細的作品,卻因還原了生活本身的粗糙質感,而產生了較好的美學效果。

  標簽化是現實題材創作中另一個值得注意的傾向。一些作品熱衷於給故事、人物設置議程,以吸引觀眾的注意力,而不去深入挖掘故事產生的原因、人物性格發展的邏輯。這些作品滿足於蜻蜓點水式地反映生活的浮光掠影,用套路代替藝術,用話題代替深層次問題,看似個性鮮明,實則風格浮夸。這是一種新的公式化、概念化現象,其結果無助於觀眾理解生活,隻會加深他們對生活的曲解。

  應該有溫暖人心、啟迪人生的正面力量

  當然,現實主義不是跟在現實后面亦步亦趨。現實中總會有一些喧嘩和噪音,也會有一些難以把握甚至難以理解的問題,這就需要藝術家們敏銳地觀察生活,睿智地分析生活,寫出自己獨特而深切的生命體驗,從幾個方面入手,來深化現實主義精神。

  首先,要發現生活中的美好,解決生活中的問題。觀眾真正喜歡的,是那些反映與自己切身利益相關問題的作品。有沒有積極介入生活的態度,檢驗著作品中現實主義的成色。現實題材電視劇隻有真正發掘出那些老百姓感受最深的、在生活中難以解決的問題,並且站在時代的高度進行提煉,用藝術的方式加以呈現,才能恰切地把握住公眾的興奮點。回避導致虛假,而能深刻揭示人們面對問題時積極向上的力量、追求幸福的艱難曲折過程,才是真正的現實主義。

  其次,要善於發現創作中的盲點。一方面,要不斷開拓新的題材領域,尋找那些別人沒有表現過的東西。比如《獵場》通過獵頭公司經理人充滿戲劇性的職業生涯,表現人性的沉淪與復歸﹔《小別離》聚焦“中學生留學”現象,讓觀眾在生動有趣的故事情節中獲得思考和啟示。這些作品的創作觸角伸向了以往一些沒有表現過或很少表現的領域,給觀眾帶來了新鮮的觀賞體驗。另一方面,要從大家耳熟能詳的老題材、舊素材中發現新意、開掘價值。比如《初心》沒有表現甘祖昌從將軍到農民的落差,而著力表現人物與環境、人物生活與內心的高度統一,由此塑造了一個富有光彩的將軍農民形象。同樣以表現人物的性格魅力見長,《陽光下的法庭》描繪了一個溫柔、知性的女法官,讓一部嚴肅的法制題材作品充滿了人文關懷的溫度。

  再次,要敢於面對藝術創作上的難點。當前現實題材電視劇創作最大的難點,是如何將中華美學精神、中華審美風范與國際通行的表達方式結合起來,用民族化的藝術語言打造出具有獨特個性和價值的作品,從而走向世界,受到全世界人民的喜愛。宗白華先生曾概括說,中華美學有兩種境界,一種是空靈之美,一種是充實之美,這兩種境界在電視劇中如何體現?如果藝術家表現的內容過於空靈,難以抓住觀眾又該怎麼辦?再有,中華美學講究意境,而意境在電視劇中應該怎樣表現?還有,中華美學講究天人合一、含蓄蘊藉,而電視劇要追求戲劇沖突的極致化,怎樣把這兩種因素在作品中和諧地統一起來?這些課題不僅需要從理論上加以分析、概括,也需要藝術家在實踐中進行探索。

  歸根結底,現實主義不僅是一種美學理想,而且是一種人生態度。因為現實不可能盡善盡美,所以需要有溫暖人心、啟迪人生的正面力量,需要秉持積極的現實主義創作出來的優秀影視作品。這不僅體現為情境和人物的真實,而且應該體現為一種有意味的講述方式:既能感染觀眾,又能觸動觀眾﹔既能產生娛樂效果,又能激發深刻思考﹔既能展現多樣化的生命狀態,又能促使觀眾心中形成昂揚向上的生活態度和價值取向,進而形成推動社會發展、時代進步的精神力量。

  (作者:李躍森,系《中國電視》雜志執行主編)

(責編:宋心蕊、趙光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傳媒推薦
  • @媒體人,新聞報道別任性
  • 網站運營者 這些"紅線"不能踩!
  • 一圖縱覽中國網絡視聽行業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