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傳媒期刊秀:《新聞戰線》>>2019年·第1期

脈絡貫通 技術融通 心心相通——

2018廣電媒體融合創新發展概況

翁旭東 曾祥敏
2019年05月17日10:23 | 來源:人民網-新聞戰線
小字號
原標題:脈絡貫通 技術融通 心心相通

  2018年中國廣電媒體融合創新發展呈現出脈絡貫通、技術融通、心心相通的“三通”特征。各級媒體積極推進一體化平台建設,深化體制機制改革,打通組織的整體生產脈絡﹔以人工智能為代表的技術趨於成熟,短視頻、直播穩中求新,豎視頻、直播答題有望成為新風口﹔ “低門檻,高價值”發展思路普遍確立,內容精品化成為下一步著力點。

  進入2018年,傳統媒體與新媒體間的界限日漸模糊,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格局,以“一體化”“平台化”為顯著特征的頂層設計已然成為潮流,依托新興技術打造“超媒體”“富媒體”產品以加速內容創新成為普遍共識,而在劣幣驅逐良幣的信息過載環境下如何堅守傳統媒體的核心價值也成為探討的熱點,主流廣電媒體的融合創新發展從整體上來看已然呈現出較為穩定的階段性特征。媒介融合的“下半場”已經到來,廣電媒體融合創新發展又應該如何展開?

  脈絡貫通, “一體化”平台建設如火如荼

  量體裁衣,打造個性化“中央廚房”趨勢明晰

  根據已有統計資料顯示,以人民日報中央廚房、新華社全媒體報道平台、央視融媒體編輯部、經濟日報全媒體中心等為代表,全國已有55家地市級以上媒體完成中央廚房建設。①通過建設符合多種介質特點的全媒體信息處理平台,創新採編流程,打通生產、管理、制度等各個環節,主流媒體基本實現管理扁平化、功能集成化、產品全媒體化。

  2018年8月,北京廣播電視台融媒體中心正式成立,集合北京電視台、北京廣播電台、北京新媒體集團三方資源進行協同作戰,多元生產。北京廣播電視台融媒體中心同北京市16區融媒體中心建立戰略合作,聯通央媒的新聞資源,力圖打造“資訊+政務+民生”的區域資訊系統,實現“上接天線,下接地氣”。浙江廣電集團“中國藍雲”依托集團版權優勢與頻道資源,集中打造包括“中國藍新聞”、中國藍TV、“喜歡聽”的“三劍客”融媒產品。其中“中國藍新聞”客戶端吸引域內53家市縣級電視台入駐,形成以浙江為中心、面向整個華東區域的融媒傳播協作體﹔音頻新媒體“喜歡聽”2018年下半年雙管齊下,推出不超過59秒的短音頻產品與5.1環繞立體聲高品質聲音產品,進一步增強用戶黏性,上線不到一年時間,“喜歡聽”用戶下載量已經突破200萬,其中超過54%的用戶有過打賞行為。②新華社全媒體報道平台將媒體大腦的升級版本“MAGIC”智能生產平台投入到俄羅斯足球世界杯的報道中,31天內機器生產短視頻新聞達37581條,最快一條生產耗時僅6秒,同時証明機器生產的視頻新聞可以得到用戶歡迎。

  全盤激活,區縣級融媒體中心建設全面推開

  2018年8月,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扎實抓好縣級融媒體中心建設,更好引導群眾、服務群眾。” 就此拉開了全國范圍內全面建設縣級融媒體中心的序幕。區縣級融媒體中心的大建設,既是縣域媒體轉型的需要,更是當下國家打造新型主流媒體的重要突破口,將有力推進國家主流媒體體系的大發展大融合。

  目前,全國區縣級媒體積極跟進,縣級融媒體中心迎來建設高潮。北京的縣級融媒體中心建設更處於全國前列,各區在全國宣傳思想工作會議召開前密集挂牌。截至7月21日海澱區融媒體中心成立,北京16個區級融媒體中心均已建成,成為全國首個實現融媒體中心全覆蓋的省級行政區。據報道,全國至少有14個省開工建設縣級融媒體中心,此外,新疆生產建設兵團也開始了相應建設。③全國范圍推進縣級融媒體中心建設勢頭正勁,一些區縣的廣電媒體設置的全媒體平台初具雛形。然而區縣級廣電媒體積累了體制、資金、人事及內外部等一系列問題,因此,要講究一個“巧”字,根據自身實際靈活調整策略,既做到花小錢辦大事,又保証創收與傳播效益雙贏,實現四兩撥千斤的效果。

  三台合一,形成同網絡媒體正面競爭強大合力

  2018年3月,中央電視台(中國國際電視台)、中央人民廣播電台、中國國際廣播電台三台合一,整合為全新的中央廣播電視總台,對內保留原呼號,對外統一呼號為“中國之聲”。總台建立伊始,台長慎海雄先后同中國互聯網巨頭BAT負責人接觸交流,對外釋放強烈信號,足見廣播電視總台對於新媒體和互聯網的重視。

  中央廣播電視總台的成立,聚集了原“中央三台”的品牌優勢、人才優勢、平台優勢和市場優勢,再加上新媒體的兼容性和用戶規模優勢,構建“台網融合”現代新型傳播體系,以“國家隊”的新身份正面同網絡媒體進行市場、用戶以及話語權爭奪。新成立的中央廣播電視總台著力在三台融合實踐上進行積極探索。央廣播音員獻聲《新聞聯播》﹔央廣、國際台主播加盟央視音樂頻道《全球中文音樂榜上榜》﹔上合組織峰會期間推出特別節目《青之島,友朋來》,首次實現三台跨平台同步直播。第六屆中國網絡視聽大會發布的《2018年中國網絡視聽發展研究報告》預測顯示,整合后的廣播電視總台在網絡視聽行業中的能力被普遍看好,未來網絡視聽市場將形成“總台+騰訊、優酷、愛奇藝+抖音”的“1+3+1”格局。④未來廣電媒體將緊跟時代脈搏,在網絡視聽領域牢牢掌握話語權,提升用戶對於主流文化的認同感與社會聚合力。

  深度融通,技術賦能提升創新創優空間

  短視頻報道穩中求新,豎屏視頻成創新亮點

  2018年短視頻熱度不減,依舊是媒體博弈的重要戰場,短視頻行業發展整體穩中有升。2018年,熱門短視頻應用用戶規模已達到5.94億,佔到了整體網民規模的7/10,⑤短視頻用戶總使用時長同比增長471.1%,達到7267億分鐘,與長視頻的總使用時長(7617億分鐘)相差無幾。⑥此外,騰訊、阿裡、百度等互聯網巨頭紛紛入局,快手、抖音等頭部短視頻應用正在受到來自微視、淘寶短視頻等的挑戰。短視頻領域進一步垂直細分,“短視頻+社交”“短視頻+資訊”“短視頻+購物”等模式逐漸清晰。在“三微一端”的布局中,主流媒體向微視頻側重的力度加大,繼續在時政微視頻領域集中發力,“小切口,大視角” 系列報道亮眼,產品規模和質量穩步提升,多部微視頻產品獲得傳播與口碑的雙豐收。

  央視新聞新媒體團隊3月推出時政微視頻《窯洞裡的讀書人》,選取獨特視角,講述總書記讀書修身的故事。上線3小時內“央視新聞”各平台閱讀量超過1000萬,24小時內全網閱讀量接近1億。⑦“央視V觀”推出一組時政動態微視頻《習近平的“下團組”時間》,連續發出《人民群眾什麼方面感覺不幸福不快樂不滿意,我們就在哪方面下功夫》《“功成不必在我”並非消極怠政不作為》等6篇時事動態新聞報道,鮮活生動地展現了兩會期間習近平總書記到廣東、山東、解放軍和武警部隊等代表團參加審議的新聞現場。

  2018年也是主流媒體集中試水豎屏視頻新聞的元年,手機成為互聯網用戶閱讀視頻的第一屏。豎屏視頻不僅可以更好地集中用戶視線,突出故事重點和對象感,同時順應了用戶的手機使用習慣,保証了閱讀的流暢感,提升了視頻的現場感。央視移動新聞網在2月首次對豎屏視頻進行嘗試,之后開始大規模生產,連續推出《Hi新時代》《岩鬆快評》《央視“段子手”劇透兩會》《部長之聲》等多部豎屏視頻產品。豎屏視頻也為短視頻的場景細分、用戶社交性的打造提供了新思路。

  人工智能漸趨成熟,智媒技術重塑產業生態

  2018年11月8日,新華社和搜狗聯合研發的AI合成主播在第五屆世界互聯網大會上首次亮相,在全球范圍內引起各大媒體的關注和報道,CNN、BBC、路透社等海外權威媒體先后在主要版面對其進行報道。AI主播的面世,再一次讓業界將目光聚焦於當下這一前沿技術。

  機器生產內容正在越來越多地被投入到媒體實踐中,人工智能無論是技術還是產品都趨於成熟、成形。兩位AI合成主播已經成為新華社的“正式員工”,廣泛運用到進博會、世界互聯網大會等重要新聞事件以及科技、社會、文化等各領域的新聞報道中。隻要輸入文本,AI合成主播便可自動生成視頻,從而實現24小時無休息的自動制作與播出。這一技術的應用,既在日常報道中節省了人力,降低了成本,也在突發報道中提升了制作效率與報道時效。

  在2018年初央視紀錄片頻道播出的紀錄片《創新中國》中,攝制組聯合科大訊飛對已故著名播音員李易聲音進行建模,通過人工智能技術完全還原李易的聲音,為紀錄片做了配音。在9月的第二十七屆北京國際廣播電影電視設備展覽會上,中央廣播電視總台以展板的方式對外公布了總台同阿裡巴巴共同打造的多形態視頻+音頻智能剪輯技術,在對體育賽事進行新媒體直播的同時,人工智能還可以實時分析直播音視頻流、判斷和定位關鍵數據,在賽后5分鐘內自動生成比賽集錦回放。人工智能對新聞生產的重塑已經深深融入到各個環節之中,以人機協作為主要特征的“增強新聞”將成為新的創新藍海。

  移動直播實現常態化,直播答題成為新思路

  區別於前兩年移動直播市場爆發式增長的火熱勢頭,2018年移動直播用戶規模擴張速度有所回落,整體上趨於穩定。《第42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顯示,截至2018年6月,網絡直播用戶規模達到4.25億,較2017年年末微增294萬,用戶使用率為53%,較2017年末下降1.7個百分點。⑧自2017年來,各大主流媒體紛紛進軍移動直播領域,打造自己的直播平台,積極探索跨屏融合互動直播新方式,打通大小屏的融合新聞直播報道基本實現常態化。從全國兩會到博鰲亞洲論壇,從2018年俄羅斯世界杯到港珠澳跨海大橋正式開通,從國際事件到國內新聞,主流媒體直播鏡頭覆蓋各大熱點事件,發起多樣化直播內容逾萬場。2018年春節期間,黑龍江大慶電視台、甘肅蘭州電視台、貴州安順廣播電視台、西安廣電榴花直播等18家地方媒體對各地年夜飯進行接力直播,在臘月28日將18道各地別具特色的年夜飯端上直播屏幕,共吸引實時觀看以及回看800萬人次,18家媒體總招商金額接近100萬元,⑨更為地方媒體探索遠程聯動直播提供了寶貴經驗。

  與此同時,在2018年年初,直播答題這一互動模式不斷升溫,吸引大量行業資本涌入。光明網報道將其稱為“2018年互聯網領域的首個風口”。經過相關整頓,2月24日,百度旗下的《極速挑戰》獲得國家廣電總局批准,成為首個正式回歸的直播答題節目。外部資本所提供的高額獎金刺激、超低的參與門檻、參與主體的擴大、直播所帶來的線上線下及時互動,是在線答題在短時間內走紅的內在邏輯。直播答題模式的成功,也為主流媒體的可視化報道帶來了新的思路,推動各大主流媒體將直播答題“互動+游戲+獎勵”的模式移植到可視化產品形態中。

  心心相通,深耕內容推動產品

  不忘初心,打造精品內容,強化主流引領

  “當我們意識到供給過剩的時刻,我們可能離風險已經很近。”⑩這是來自企鵝智庫《2018新媒體趨勢報告》中的一句話,高度凝練地概括了當下媒體行業發展的主要特征,同時這也足以讓每個媒體人沉思。媒體內容生產力極大提升的同時,伴隨的是優質內容被稀釋及內容同質化現象嚴重。《2018年中國網絡視聽發展研究報告》表明,73.6%的受訪者認為在當下網絡試聽行業面臨的核心挑戰中,優質內容的缺乏首當其沖。而相比新興網絡媒體,以內容見長的傳統媒體在專業主義、制作水准上有更深厚積澱和傳統優勢。因此,傳統媒體不僅要學會以新本領補己之短,更要立足自身優勢,打造高品質內容,揚己之長。融到深處,回歸內容,無論是消費者還是生產者,在媒體內容方面的良幣期待已經成為媒體融合“下半場”的共同心聲。

  經過幾年的不斷摸索,“低門檻、高價值”成為受到普遍認可的轉型路徑。主流媒體正在有意識強化優質內容的輸出,著力打造一批主題鮮明、價值觀凸顯、專業性強的精品節目。2018年一季度湖南衛視推出自主研發的原創綜藝節目《聲臨其境》,以冷門配音為切入點,邀請實力型嘉賓參與展演,節選網絡上走紅的影視劇片段以及飽含情懷與正能量的主旋律經典作品引入節目,連續11期收視率全部為同時段最高,創下微博閱讀量26.1億、網絡播放量14億的優異成績,這是對“小成本、大情懷、正能量”的有益探索與寶貴實踐。東方衛視從11月起推出全國首檔全景式警務紀實片《巡邏現場實錄2018》,全景展現基層民警的執法現場,以大量的細節讓觀眾感受到巡邏民警們的辛勤付出,對警民溝通和理解起到了有益的幫助,節目推出之后廣受好評,豆瓣評分達到8.8分。這些優質的節目內容增強了新聞輿論傳播力、引導力、影響力、公信力。

  匯聚人心,始終堅持以人為中心的媒體關懷

  無論媒介生產活動發生怎樣的變革,源自人類本身的真摯、朴實的感情永遠最能打動用戶。主流媒體要做好內容產品,就要依托全新的技術支撐、融合的內容形態、碎片化的傳播環境,准確把握用戶的情感點、關注點、傳播點與共鳴點。主流媒體報道要做出好的作品,就應該在人物的故事、命運、情感和細節上做文章,賦予內容產品靈魂和熱度。

  在央視的走基層系列報道中,記者深入全國大江南北進行實地調查,在各行各業的百姓生活中尋找題材,以紀實性影像為載體,在一個個鮮活的人物故事中,記錄人物的情緒,通過平凡的細節使人物情感在鏡頭前得以釋放,從而表現出個人身上的精神以及友情、親情、愛情等人與人之間的關系,在報道與社會大眾之間建立情感的共鳴點,從而促進社會理解。

  在2018年第二十八屆中國新聞獎的獲獎作品中,蘇州廣播電視總台報送的二等獎作品《讓我們一起飛翔》以精准扶貧為主題,將鏡頭對准從拉薩600戶貧困家庭中選拔出來、赴蘇州參加通用直升機駕駛培訓的28位藏族青年。記者通過長期跟拍,多次入藏取材,最終記錄下我國首批藏族直升機飛行員實現自己夢想的整個過程,彰顯了主流聲音和正能量,更讓觀眾真切感受到“漢藏一家”的溫暖情懷。

  結 語

  總的來看,2018年是廣電媒體轉型過程中承上啟下的關鍵一年。全國各級主流媒體加快融合步伐,中央廚房建設成為標配,短視頻垂直細分發展明晰,AI技術有機融入整個生產流程,移動直播成為常態布局,主流媒體在轉型實踐中取得了可觀的成果。展望新的一年,新的趨向也逐漸清晰起來,縣級融媒體中心建設號角剛剛吹響,三台合一后的總台蓄力待發,豎視頻、直播問答有望成為新的風口,人口紅利消退后精品內容成為重要突破。媒體融合“下半場”已經到來,如何在新的階段使廣電媒體既見天地,又見人心,既有傳播力,又有引導力,2019正在向我們發出呼喚。

  本文系國家廣播電視總局部級社科研究項目“新聞宣傳融合傳播策略研究”階段性研究成果,項目編號GD1803。

  (作者翁旭東系中國傳媒大學新聞傳播學部電視學院博士生﹔曾祥敏系該院黨委書記、教授、博士生導師)

  注釋:

  ①《全國已有55家媒體“中央廚房”,看有沒有你們單位?》,

  http://www.sohu.com/a/214515401_654813, 2018-01-03/2018-12-15

  ②《祝雲光:“中國藍”融媒三劍客的進階之道》,

  http://www.sohu.com/a/278776590_770746

  ③《“縣級融媒體中心”最新進展:今年啟動600個,2020年基本全覆蓋》,

  https://www.sohu.com/a/255333756_351788

  ④⑤網絡視聽節目服務協會:《2018中國網絡視聽發展研究報告》,

  https://www.useit.com.cn/thread-21319-1-1.htm

  ⑥《中國移動互聯網2018半年大報告》,QuestMobile移動大數據研究院,

  http://www.questmobile.com.cn/research/report-new/33

  ⑦《央視時政微視頻〈窯洞裡的讀書人〉背后的故事》,

  http://www.xinhuanet.com/zgjx/2018-04/04/c_137087760.htm

  ⑧《第42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

  http://m.elecfans.com/article/749450.html

  ⑨周密、蒲琨:《主流媒體視頻直播新玩法:全國18家媒體聯合直播〈我們的年夜飯〉》,《中國記者》2018年第3期。

  ⑩《2018新媒體趨勢報告:解碼內容業下半場》,企鵝智庫,

  https://new.qq.com/omn/20181209/20181209B08J6G.html

(責編:趙光霞、宋心蕊)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傳媒推薦
  • @媒體人,新聞報道別任性
  • 網站運營者 這些"紅線"不能踩!
  • 一圖縱覽中國網絡視聽行業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