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是媒體的鮮明主題和強勁動力
創新,是改革開放最大的動力,是媒體最鮮明的主題。
改革開放,就是對既有的規章制度、法律法規、傳統習慣的突破。突破就是創新。習近平在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大會上發表重要講話指出:“改革開放40年的實踐啟示我們:創新是改革開放的生命。”
回顧改革開放40年,我們能夠取得偉大的成就,能夠持續不斷地進步,一以貫之的就是與時俱進的創新精神。
改革開放的40年,也是傳媒業轉型與創新的40年。與時代同行的媒體,40年來最鮮明的主題和最強大的動力,同樣是創新。
改革開放之初,上個世紀70年代末至80年代,動員社會、影響社會、推動社會進步的媒體主要是紙媒。無論是對“兩個凡是”的反對,對“大包干”的肯定,真理標准的討論,對“文革”的徹底否定,對國有企業改革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報道,紙媒無不走在前列,率先發聲,獨領風騷。經濟類報紙、行業類報紙、都市類報紙,風起雲涌,各展其能,風頭延續了20來年。
上個世紀90年代至本世紀初,隨著視頻傳播技術的進步和制造成本的大幅度下降,彩色高清晰度電視迅速普及,電視媒體崛起。《焦點訪談》、電視政論片霸屏,電視連續劇成為街談巷議的熱點,央視黃金時段的廣告居然可以成就或者摧毀企業。
進入新世紀,特別是2010年以后,互聯網徹底顛覆了媒體生態,網絡成為信息傳播的主渠道、輿論引導的主陣地、意識形態的主戰場。
隨著人工智能的日益成熟,智媒開始嶄露頭角。智能機器人寫新聞、寫小說、寫詩歌甚至譜曲演奏已不新鮮。智能機器的閱讀理解能力已經非常接近人類水平,差距僅為3個百分點左右。2018年初,新華社上線媒體大腦(媒體人工智能平台)。到了年底,新華社再度實現技術突破,在全球推出首個“AI合成主播”,引發了傳統播音員的職業危機感。未來,智媒藍海很有可能主導傳播江湖。
技術創新是傳播形態創新的邏輯起點。演化經濟學認為,經濟發展史上的每一次重大變遷,都是由包括信息傳播技術在內的全新技術體系導致的。媒介系統的演化更是如此。世界上沒有完美的媒介,根據媒介補償理論,后起的媒介始終是對既有媒介功能的補償,這就決定了媒介系統的自我更新永遠不會止步。回顧傳媒業的“進化之路”,不難發現,從口頭傳播、結繩記事、岩畫描繪、文字記載、紙媒、廣播、電視到互聯網,媒介一直在創新,傳播功能在不斷補償。
網絡媒體的異軍突起,很大程度上得益於互聯網的“技術紅利”。H5、閃卡、VR直播等熱門傳播形態和大量涌現的現象級傳播產品,無不依賴於技術支持。比如,類似於“軍裝照”的沉浸式傳播,必須依托“人臉融合”圖像處理技術、騰訊雲動態擴容技術,才能生成精准的互動產品,應對海量的用戶請求。而技術創新又反過來激發媒體創意,不少產品策劃的“金點子”都源於對傳播技術的敏銳嗅覺。
按照歷史唯物主義觀點,生產力決定生產關系,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重大傳播技術的創新和突破,就是傳媒生產力的重要標志。互聯網技術不僅僅是工具,而且與石器、青銅器、鐵器、蒸汽機、電氣一樣,是社會進步的階段性標識和基礎性動力。新興媒介技術正日益成為主流媒體融合創新的基礎設施,站在技術風口上,就意味著佔領了創新高地。
當傳播技術和形態創新積累到一定階段,必然引發傳播業態的重塑。業態是一個綜合概念,涉及整個行業生態,包括生產和消費方式、盈利和管理模式、產業間的跨界和組合形式等。由新興媒體技術引爆的“哥白尼式革命”,深度改寫了傳統媒體的行業規則和組織架構,重新定義了內容生產模式和信息消費習慣。因此,“培育新型文化業態和文化消費模式”,就成為當下的重要時代命題。傳播業態是文化業態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媒體創新的核心環節。
當下及未來一段時間,傳播業態創新的關鍵詞是平台化。即媒體從傳統的信息傳播載體向內容集聚和分發平台轉型。國內最大的信息傳播者“今日頭條”,自稱“不是信息的生產者,只是信息的搬運工”。“今日頭條”就是一個信息傳播的平台。同樣,微信、抖音也是平台,臉譜、推特等社交媒體都是平台。在互聯網時代,得平台者得天下。信息傳播如此,其他領域也是如此。購物的淘寶、京東、拼多多、亞馬遜都是平台,維基百科、互動百科等也是平台。平台化讓資源共享,變互相競爭為合作共贏,不再以自我為中心,而是去中心化,利用群體的力量,相信群體比個體更聰明。
媒體的傳播對象,經歷了讀者至上、受眾本位、用戶中心三個階段。傳統媒體時代,報紙主要服務對象是讀者,廣播服務聽眾,電視服務觀眾。后來,讀者、聽眾、觀眾三者統稱為受眾。平台的服務對象,是“三位一體”的信息生產者、傳播者和消費者,也就是用戶,這一稱謂具有典型的互聯網時代印記,具有鮮明的主體意識。網絡時代,在信息平台上,我們每一個人,既是信息的消費者,同時也是信息的生產者和傳播者。很多人以為自己只是瀏覽信息,沒有生產和傳播。其實,瀏覽就是生產和傳播信息,因為你的瀏覽標注和傳播了信息的關注量,更不用說點贊和轉發這些用戶由習慣養成的幾乎是下意識的動作。至於那些身在重大突發事件現場的人,手機一拍,一條信息就生產出來了﹔鍵盤一按,一條信息就傳播出去了。信息生產者沒有經過專業訓練,信息通過平台傳播,沒有人把關,沒有人取舍。原生態生成信息、與事件進展同步化傳播信息,對我們的信息觀提出了新要求。平台融合是未來媒體融合發展的基石。適應平台化這一信息傳播新業態,將成為一個階段內媒體創新的主流方向。
業態創新呼喚媒體人傳播觀念和能力的創新。媒體融合講究“形神兼備”,如果說傳播技術、形態、業態勾勒了融合之“形”的不同層次,觀念和能力創新則是融合之“神”的重要內涵。傳播技術和手段的“野蠻生長”,導致傳播人才與傳播業態的鴻溝空前拉大。借力傳播業態革新倒逼傳播理念和實踐能力創新,提高媒體人的創新能力,是媒體創新的本質要求。
媒體人是媒體創新的主體。按照馬克思主義的理論,生產力有三個要素,人——勞動力是第一要素,也是生產力中最活躍的要素。在人人都是信息的生產者、傳播者和消費者的網絡時代,在人工智能可以生產信息、傳播信息甚至消費信息的未來,專業媒體和專業媒體人必須具備遠遠超過一般人,包括超過人工智能的過硬能力和水平,這是專業媒體人的立身之本。全知全能的“全才”可遇而不可求,但是,一專多能的“通才”可以培養。隻有一技之長的“專才”,未來的發展空間將受到限制。從當下媒體融合發展的趨勢可以看出,媒體人一專多能是基本要求。這幾年許多融媒體爆款作品,都是傳統媒體人策劃和制作的。這就是緊跟技術步伐,工具加持、一專多能的效果顯現。新技術都是人創造的。媒體人不僅應當擁有能夠把世界上既有的技術和表現形式做到最優的能力水平,而且應當擁有能夠創造世界上沒有的技術和表現形式的能力和水平。創新的能力需要以能力創新作為基石。
面對傳播新業態,媒體人首先要樹立用戶至上的觀念。傳統媒體高高在上,以灌輸為使命,以引導為職責,把受眾當作教育對象。互聯網時代,用戶集信息生產、傳播和消費於一體,亦“予”亦“受”。職業媒體人就不能再高高在上,一心想著如何灌輸引導,而是要把用戶放在心中,知用戶之所欲知,言用戶之所欲言,讓用戶了解真相、獲得真知,激發共鳴、達成共識。其實,用戶至上就是人民至上,是中國共產黨的宗旨,是全黨辦報、群眾辦報在互聯網時代的新發展新要求。
其次要樹立平台觀念,從信息優先獲得、渠道有效把控轉向致力於平台的創建和開放。現階段,不少媒體人對此還不太熟悉,不太認同,或者說認識還不太到位。許多傳統媒體上了網,最初是利用網絡轉發傳統媒體的內容,后來網站、客戶端開始獨立發稿,但是還在強調原創、首發等傳統媒體的概念。而不是利用網絡特長,打造共建共享共贏的平台,為信息的生產者、傳播者和消費者提供一個可以自由創新自由分享的場域。也就是說,還停留在信息載體觀念上,沒有確立平台觀念。平台思維以開放、共享、聚合、交互為特征,要善於激發用戶創造熱情,把用戶視為內容形態創新項目的“合伙人”,不斷打造信息流淌不息的“內容池”。
第三要樹立動態觀念,信息的發布不是傳播的終點,是傳播的新起點,而且是更重要的起點。正如毛澤東在新中國成立前夕告誡全黨的那樣,“奪取全國的勝利,這只是萬裡長征走完了第一步,中國革命是偉大的,但革命以后的路更長,工作更偉大,更艱苦。”互聯網時代的信息傳播,尤其是輿情引導也是如此。多少輿情,發生在傳播之后。新聞的戲劇性反轉更成為信息發布后的輿情“重災區”。次生輿情造成的影響,往往大於原生輿情。信息一上網,傳播無邊界。一個人、一個單位、一個地方的事件,可能引來全國甚至全球各方人士的評說。媒體,無論是作為信息的傳播者、輿情的引導者,還是平台的開放者,稍不留意,就有可能為洶涌的輿情所淹沒,前期生產傳播信息的努力不僅可能化為烏有,甚至可能引發災難性后果。
第四要樹立技術觀念,媒體行業是技術密集型產業,補齊“技術短板”是當務之急。傳統媒體人的“本領恐慌”很大程度上源於“技術恐慌”。媒體創新,要把新技術,包括網絡技術、大數據技術、人工智能技術等,作為基礎性創新。順應技術進步,站上新技術應用的風口,把新技術作為構建新型媒體的基礎和骨架,才能在互聯網這個輿論斗爭的主戰場上頂得住、打得贏。值得期待的是,技術的自動化、智能化和低門檻化,將極大增強傳媒人的“技術自信”。隨著計算機運算和處理技術的提升,人工智能+自然語言處理的應用,傳統意義上被專業計算機工程師所壟斷的技術渠道將日益為非技術專業人士所掌握,每個人都可以在智能助手的幫助下生產自己的程序作品。也就是說,未來,人們不僅可以自主生產內容,更可以自主生產渠道,甚至自主研發技術。可以預見,一旦突破技術的“天花板”,媒體人的創新活力將幾何級數釋放,傳播領域的創新成果必將競相迸發。
《文心雕龍》專有《通變》一節,“文律運周,日新其業。變則其久,通則不乏。趨時必果,乘機無怯。”講的就是為文之創新要義。今天,傳播領域的歷史性飛躍,使圖、文、音、影皆可作為信息傳播,以“日日新”為追求的媒體,恰逢前所未有的創新際遇。唯有趨改革之時,乘創新之機,才能彰顯新時代的媒體氣質。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