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傳媒期刊秀:《新聞戰線》>>2019年·第2期

以詩情涵養“四力” 用筆端書寫時代

——宿遷日報社錘煉過硬記者隊伍的實踐與探索

楊衛國
2019年05月20日09:50 | 來源:人民網-新聞戰線
小字號
原標題:以詩情涵養“四力” 用筆端書寫時代

  以竹子立根的腳力,深耕新聞土壤﹔以“登高一望”的眼力,發現萬千氣象﹔以女紅工巧的腦力,編織時代圖景﹔以勁風掃物的筆力,傳播主流聲音。宿遷日報倡導新聞工作者多讀古典詩詞,以詩情涵養“四力” ,書寫更多無愧於新時代的優秀作品。

  “不斷增強腳力、眼力、腦力、筆力,努力打造一支政治過硬、本領高強、求實創新、能打勝仗的宣傳思想工作隊伍。”在2018年全國宣傳思想工作會議上,習近平總書記再次強調“四力”,對整個宣傳思想戰線提出了殷切希望,為提高本領能力指明了努力方向。筆者認為,對於廣大新聞工作者來說,就是要不忘初心,飽含深情,既腳踏實地,堅持到現場、在路上,邁開雙腳走天下﹔又仰望星空,堅持勤學習、多思考,從宏觀大局精准洞察世間百態。近年來,宿遷日報社倡導新聞工作者多讀古典詩詞,以詩情涵養“四力”,書寫更多無愧於新時代的優秀作品。

  以“竹子立根”的腳力,深耕新聞土壤

  清代畫家鄭板橋在《竹石》中寫道:“咬定青山不放鬆,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詩中的竹子面對艱苦環境,扎根岩縫、堅韌頑強。新聞記者也應具備竹子一般的精神與品格,深深地扎根基層、貼近生活、走近群眾,摸實情、動真情、抓“活魚”。

  腳板先行,採寫繽紛“地上事”。好新聞都是記者用腳板跑出來的。記者隻有接地氣,新聞作品才會有靈氣、聚人氣。近年來,宿遷日報社在宿遷日報、宿遷晚報、“速新聞”客戶端長期開設《宿報記者走基層》欄目,要求每位記者每月至少下一次基層。他們走到車間碼頭、田間地頭,寫出了數百篇“沾著泥土”“帶著露珠”“冒著熱氣”的新聞作品。自2017年以來,在宿遷晚報開設的《壯歌行·尋訪抗戰老兵》專題報道中,採訪小組行程萬裡,跑遍全市100多個鄉鎮近400個村落,訪談500名抗戰老兵,採寫了100多篇具有強烈感染力的老兵抗戰故事,在全省引起強烈反響,中央電視台還專門對主創人員作了專題報道。2017年,該活動的主創人員入選中宣部組織的“全國第二屆好記者講好故事演講比賽”,參加全國巡講。

  搭接熱線,報道民眾“關心事”。新聞報道的受眾是人民群眾,新聞工作者應牢牢站穩人民群眾立場,關心百姓生活,反映百姓需求,幫助解決群眾的鬧心事、煩心事、憂心事。一是搭接民生熱線。宿遷晚報每周開辟兩個《熱線》專版,組織記者進村入戶採訪,以一問一答的形式回復老百姓反映的各種問題,同時篩選出民生熱點問題重點報道,對不宜公開報道的內容,以《民生民情摘報》的形式上報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推動問題解決﹔二是搭接滾動熱線。速新聞是宿遷日報社傾力打造的手機新聞客戶端,注冊用戶148萬。我們借助其強大的平台影響力,開設《速問速答》民生互動欄目,設置《社保》《住房》《醫療》等6個子欄目,對用戶上傳反映問題,安排記者實地核實情況並及時回復,及時解決百姓“急難愁”﹔三是搭接政策熱線。宿遷日報、宿遷晚報分別常年定期開設《新視點》《您知道嗎》專欄,對市委、市政府出台的重大決策、民生政策進行深度解讀。自2018年以來,3條熱線接到投訴、咨詢、求助等各類信息總計1.2萬余條,梳理篩選並推出民生重點報道400余篇,促進了大量民生問題的解決。小小三條線,解了百姓憂,也成了報社連接千家萬戶、了解社情民意、深耕新聞沃土的重要渠道。

  以“登高一望”的眼力,發現萬千氣象

  明代畫家、書法家、詩人唐伯虎有首《登山》:“一上一上又一上,一上直到高山上。舉頭紅日白雲低,四海五湖皆一望。”我們要求記者學會登高望遠,培養詩性情懷,開闊眼界,努力看到更多風景。

  站位高,就能發現最美的風景。一個記者如果站不到一定高度,就會產生“新聞近視”,眼前的新聞看不見,重要的新聞抓不住,貽誤時機,漏掉“大魚”。記者既要吃透“上情”,胸有全局﹔還要了解“下情”,找准落點。報社定期召開採編周例會、月度工作例會,高頻率組織學習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牢牢把握“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和“四個全面”戰略布局,圍繞江蘇省委提出的“六個高質量發展”和宿遷“六增六強”新舉措,策劃主題,找准切口,及時反映上級政策在基層的生動實踐。近年來,推出了《思想大解放 推動新發展》《高質量發展的宿遷實踐》《新視點》等專題專欄,先后推出40余篇相關重大主題報道,為推進中心工作營造了強勁的輿論氛圍,推動宿遷經濟發展的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受到市領導重視,引起良好社會反響。

  眼界寬,就能飽覽更多的風景。心有千峰萬巒,才能畫好一山。記者不僅要有“專家”的特質,又要有“雜家”的素養。報社要求記者精研新聞理論同時,還要廣泛涉獵社會、法律、經濟、管理、文學等行業與學科知識,豐富知識結構,拓寬思維眼界,提升“眼觀六路、耳聽八方”的能力。

  宿遷日報、宿遷晚報開辟了《今日觀察》專欄和《時評》《雜說》專版,記者結合採訪工作,對一些工作作出深度思考,採寫的《要創新也要堅守》《領導干部應把“敬業”作為追夢的基點》《“新村干”如何干》《脫貧攻堅先要船堅橋固》等一大批引導輿論、建言獻策、針砭時弊的時評,增加了黨報的厚度和深度。

  眼光“獨”,就能看到別樣的風景。新聞在於發現。我們要求記者練就獨特的眼力,培養好奇心、思考力和探索精神,保持對新事物高度的敏感,對大家都司空見慣的人與事要發現“不同”。2018年9月,記者上傳了一篇《德國男子凌晨酒后跌落古黃河 宿遷志願者及時施救獲贊》的新聞稿,看標題,就是一件平常的好人好事。但編輯發現內容中有個細節:獲救老外問志願者“收費嗎?”當志願者說不收錢時,老外連連擁抱志願者。記者遂將副題《宿遷志願者及時施救獲贊》改為《獲救老外問志願者收費嗎》, 一個副題的改動,凸顯了兩種不同社會價值觀的碰撞,普通的好人好事立即呈現了獨特的新聞價值。我們經常通過這種方式培養記者的獨特視角,有亮點、有深度的稿件多了,報紙質量明顯提升。

  以“女紅工巧”的腦力,編織時代圖景

  唐代詩人羅隱《繡》中有四句:“一片絲羅輕似水,洞房西室女工勞。花隨玉指添春色,鳥逐金針長羽毛”。 詩人將女紅工巧、飛針走線、繡花織鳥的場景呈現在我們眼前。繡女既能腦中有圖,又能“景”隨手出。我們倡導記者也要像女紅織錦一樣,努力開動腦筋,精准落筆,通過一篇篇新聞報道,編織一幅幅鮮活生動、精彩紛呈的生活圖景。

  繪改革開放成果圖。2018年是改革開放40周年。為反映好這一偉大歷史成就,我們實行頭腦風暴,做好文章,以點帶面反映波瀾壯闊的改革實踐。一是“城”的文章。推出了7篇“奮進·城市榮譽記”系列報道,挖掘全國文明城市等多項國家級榮譽的背后故事。二是“人”的文章。開設《成長·生於1978》專欄,選取12位改革開放同齡人,以鮮活生動的人物故事再現宿遷市人民勇於爭先、敢於創新、砥礪奮進的精神面貌和對美好新生活的追求。三是“事”的文章,開展了“我們的奮斗”有獎征文活動,講述40年艱苦奮斗、改革創新的宿遷故事。四是“圖”的文章。開展“謳歌新時代 共建新宿遷”攝影作品征集活動,用鏡頭紀錄40年的變遷,用光影見証宿遷的發展。通過四個欄目策劃,構筑了一幅時代變遷的“成就圖”。

  繪精准脫貧經略圖。宿遷作為江蘇省決勝全面小康社會的重點地區,精准扶貧一直是工作的重中之重,也是新聞宣傳的一大重心。2018年以來,除了做好常規宣傳報道,我們還重點推出三大系列報道,以呈現扶貧攻堅的信心和決心。一是推出了“探訪宿遷特色產業村”系列報道,在全市產業特色明顯的示范村中,選取5家典型進行採訪,深挖產業在村居落地生根、開花結果的過程及影響,以鮮活的發展實例來探訪宿遷鄉村產業發展現狀﹔二是推出了“走進脫貧村”系列報道,深入三縣兩區脫貧典型村落,探訪脫貧故事,感受脫貧新氣象,先后推出5篇系列稿件,在全市各地引起強烈反響,也為其他貧困地區脫貧工作提供經驗借鑒﹔三是結合市委在全市開展的“三進三幫”大走訪活動,及時跟進《聚焦三進三幫》專欄,連續報道機關部門扶貧走訪活動的工作動態,推進了扶貧攻堅的深入開展。

  繪污染防治攻堅圖。污染防治是黨的十九大提出的“三大攻堅戰”之一。為守護藍天碧水,宿遷市委、市政府打出“組合拳”,取得突出成就。如何反映污染防治攻堅成果?我們跳出傳統“套路”,找准宿遷特色做文章,開設“掩映”城市的《一抹綠》、生態有機的《一粒米》與清澈流淌的《一條河》三個重點專欄,採寫了《宿遷一粒米的幸福故事》《林蔭道撐起城市“涼”心》《從歷史中走來,古黃河重獲新生》等多篇報道,營造了綠色發展的濃厚氛圍。

  以“勁風掃物”的筆力,傳播主流聲音

  唐代詩人李嶠在《風》中寫道:“解落三秋葉,能開二月花。過江千尺浪,入竹萬竿斜”。詩作描寫了風能吹落秋天的落葉,能催開春天的鮮花,刮過江面能掀起千尺巨浪,吹進竹林能使萬竿傾斜。一條筆力遒勁的好新聞,也會產生巨大的感染力和傳播力。

  筆力,簡言之,便是語言文字的基本功。我們要求遵循真、精、活的准則,不虛不假、不空不泛、不乏不鈍,通過精准的表達來體現新聞作品的生命力、滲透力和感召力。

  以精准表達體現語言“銳度”。表達是否精准到位,直接影響著宣傳效果。2018年國慶節前夕,速新聞客戶端以圖文形式刊發了記者的《泗洪張正波:林地裡一個人的升旗儀式》,當天點擊量僅千人次。報社領導感覺主題和文字表達還有較大提升空間,決定從家國情懷的角度進行“二次提升”。於是,立即成立採訪組,重新採訪成稿並增添視頻報道。國慶當天,《注目:一個人的升旗》刊發后,立即引起新華社、中國網、鳳凰網、今日頭條、百度新聞等全國10多家媒體關注並轉發,當天點擊量突破百萬。同樣一篇報道,筆力不同導致傳播效應和社會影響的巨大反差,由此可見一斑。

  以專博知識夯實語言“厚度”。知識的厚度決定了眼界的寬廣,也影響著新聞作品的深度。我們通過培訓、員工大講堂等方式,豐富完善記者的知識結構。面對移動互聯時代,我們要求記者及時把獨具特色的見解轉化為匠心獨具的作品,豐富表達方式、創新傳播手段,學會使用“十八般兵器”,努力成為全媒型新聞記者。其中,《“離騷體”說宿遷》,打破了傳統消息與通訊的單一產品形式,記者採取騷體詩的文體風格與圖文結合的產品結構方式,不足千字就將宿遷市情生動呈現於讀者眼前。產品刊出后,迅速刷屏,產生了較好的傳播效果。

  以深切情感傳遞語言“溫度”。筆發乎於情,沒有情感滲透的語言,即使文字再華麗,也只是空有其表,難以感染讀者。我們培養記者帶著感情和責任,努力寫出有溫度的好新聞。記者採寫的“找黨老人”張道干的典型事跡,引發新華社、人民日報、中央電視台等幾十家全國媒體的報道。懷著敬仰之情,記者把老人當成親人一樣,經常探望。老人病危時,立即趕到老人的病榻前,見証了老人上交的最后一筆黨費,流著淚連夜寫下《初心未改 信仰不變 泗洪“找黨老人”張道干交出最后的黨費》。從第一次採訪到老人離世的三年間,記者寫出了《“歸隊”的路,他走了70年》等30多篇情涌筆端的報道,引起社會廣泛關注。作品獲江蘇省報紙優秀作品一等獎和趙超構新聞獎二等獎。

  (作者系宿遷日報社黨委書記、社長)

(責編:趙光霞、宋心蕊)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傳媒推薦
  • @媒體人,新聞報道別任性
  • 網站運營者 這些"紅線"不能踩!
  • 一圖縱覽中國網絡視聽行業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