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傳媒期刊秀:《新聞愛好者》>>2019年第5期

廣播專題節目《穿越四十年對話高考》的敘事藝術研究

郭致杰
2019年06月14日19:28 |
小字號

來源:《新聞愛好者》2019年第5期

【摘要】廣播依靠聲音的浸染傳遞受眾豐富的聽覺體驗,同時在敘事話語中勾勒社會變遷的圖景,實現新聞價值的訴諸與受眾情感的共鳴。廣播專題節目《穿越四十年對話高考》是在紀念恢復高考40周年這個重要的時間節點上誕生的廣播作品,並在2018年獲得了“第二十八屆中國新聞獎”一等獎。《穿越四十年對話高考》打破了傳統的廣播敘事模式,開創了“對話體”與“紀錄片體”混搭的新穎節目形式,從而反映高考四十年來的變遷及對個人命運與社會發展的影響。

【關鍵詞】廣播專題節目﹔《穿越四十年對話高考》﹔敘事藝術﹔敘事主題

加拿大傳播學者麥克盧漢曾這樣界定廣播媒介的功能與魅力:“廣播有力量將心靈和社會變成合二為一的共鳴箱。”﹝1﹞作為一種具有獨特影響力的大眾敘事媒介,廣播依靠聲音的浸染傳遞受眾豐富的聽覺體驗,同時在敘事話語中勾勒出社會變遷的圖景,實現新聞價值的訴諸與受眾情感的共鳴。

廣播專題節目《穿越四十年對話高考》是在紀念恢復高考40周年這個重要的時間節點上誕生的廣播作品,並在2018年獲得了“第二十八屆中國新聞獎”一等獎。《穿越四十年對話高考》由北京廣播電台策劃與制作,於2017年6月4日在北京新聞廣播FM100.6《新聞熱線》周末版首次播出。此作品打破了傳統的廣播敘事模式,開創了“對話體”與“紀錄片體”混搭的新穎節目形式,提前設置部分訪談提綱但將主持人“隱身”,充分由兩位新老高三考生嘉賓講述自己與高考有關的故事,從而反映高考四十年來的變遷及對個人命運與社會發展的影響。本文將從敘事主題的建構、敘事方式的創新、敘事元素的協調等多個角度深入探討《穿越四十年對話高考》的敘事藝術。

一、敘事主題的建構藝術

(一)選擇典型人物:宏大敘事主題的微觀切入

法國學者巴爾特認為:“敘事文本的構成受到五種代碼的支配。其中,象征代碼則指示故事中的人物意義。”﹝2﹞紀念恢復高考40周年是一個反映高考制度變遷、具有社會影響與歷史反思意義的宏大敘事主題。然而,與國家發展進程相關的高考制度和個體命運緊密相連。因此,在宏觀敘事主題下選擇典型人物,賦予典型人物以“象征代碼”,將“個體敘事”置於宏觀敘事下,從個體故事洞察國家與社會的整體變遷,是講好“高考40周年”故事的核心意涵所在。

《穿越四十年對話高考》對此敘事主題進行了巧妙構思,突破宏大敘事中設定國家40年來高考制度變遷的敘事邏輯,分別選取兩位具有典型代表意義的個體人物——新老高三考生,而這樣的人物選擇也是具有某種意義的象征代碼。老高三考生的代表是北京市一名中學特級教師閆長珍,她作為1977年恢復高考后的首批大學生,講述自己在1977年冬天經歷的高考故事,象征高考制度的“重啟”,也代表了高考史上的“昨天”。新高三考生的代表則是2017年獲得清華大學自主招生資格的高三考生劉天瑞。作為在恢復高考40年的時間點參加高考的當代高中生,劉天瑞象征了高考史上的“今天”。同時,高校自主招生考試作為高考制度史上重要的一項改革,聚焦了“變遷”與“發展”,因此這兩個典型人物的選擇匠心獨運,以小見大,將小人物的命運與大時代的變革緊密相連。

(二)喚醒集體記憶:歷史縱深與現實議題的巧妙融合

法國學者莫裡斯·哈布瓦赫在《論集體記憶》中說:“群體的記憶是通過個體的記憶來實現的,並且在個體記憶之中體現自身。”高考制度的延續性與普及性使得高考在現實社會是極具話題熱度與關注度的。此外,高考本身所蘊含的精神象征功能與意義則使每位親歷高考的普通受眾更易產生情感共振。那麼,如何將具有歷史縱深感的追憶與現實思考價值的問題相結合呢?

《穿越四十年對話高考》運用當事人口述、另一方嘉賓發問、歷史事件的“追憶”相結合的方式達到了歷史縱深與現實議題的巧妙融合。老高三考生的代表者閆長珍通過講述自己的高考史,塑造了因高考改變命運的“成功者”形象,同時將個人奮斗與時代命運的主題凸顯出來。新高三考生的代表者劉天瑞通過講述自己的高三生活,感慨今昔學習條件與環境的變化,以及通過敘述自己參加清華大學自主招生選拔考試的感想從側面折射出高考制度在40年間的演進與變革。綜合兩位新老高三考生的故事講述,恢復與尋找受眾對於高考的公共記憶,《穿越四十年對話高考》實際上想要闡釋的正是恢復高考符合社會發展與民心所向,高考制度的公平、公正成為實現個人價值與國家進步重要力量的主題宗旨。

(三)增加主題張力:敘事時空維度的場景跨度安排

以色列學者裡蒙·凱南認為,敘事性作品的區分主要憑借兩個方面:其一是考量作品是否有故事,其二則是看故事的敘述是否按照時間原則進行排列。﹝3﹞廣播節目中的敘事時間共包括以下幾個方面:第一,敘述者所講述的歷史故事中的時間﹔第二,敘述者在講述時的時間﹔第三,節目的播出時間。

《穿越四十年對話高考》的敘事時間同樣包括以上三個方面。首先,作為1977年恢復高考后的第一屆大學生代表閆長珍根據另一嘉賓劉天瑞的提問回憶起當年恢復高考的政策宣布、自己當時的激動心情及參加高考當天的感情經歷。其次,閆長珍在節目中講述這段故事時是2017年,即40年后的高考前。最后,這期專題節目播出的時間是在2017年6月4日,即高考前三天。由此看出,此作品的敘事時間跨度大,這樣的時間跨度同時增加了敘事主題的歷史厚重感。

兩位新老高三考生代表閆長珍與劉天瑞在敘述自己的高考故事時,均圍繞“個人努力與高考變革”的主題進行,且在故事的講述中涉及的空間也成為體現人物性格、樹立人物形象的重要表征。如閆長珍描述在1977年得知恢復高考的消息依靠的是“廣播和報紙”,對當時“外面世界”的描述體現了年代感與時間變遷,也從側面反映出了時代的進步,同時敘事時空的對比與轉換凸顯了主題表達的張力。

二、敘事方式的創新藝術

(一)開創雙向交流的“對話體”形式,將“主持人”隱身

傳統的廣播專題談話節目一般包含主持人、嘉賓與話題三個要素。主持人在廣播節目中一般承擔引導話題、把控節奏、調節氣氛的重要作用。但是廣播專題節目《穿越四十年對話高考》卻打破了傳統廣播節目的形式安排,取消了“主持人”這一在常規廣播談話節中的必要角色,連記者也是全程“隱身”。整個節目為兩位嘉賓充分構建了一個雙向交流的“對話場”,將敘述、提問的環節充分交給嘉賓,並進行一次性現場錄制。記者在現場觀摩、記錄,但不參與節目的錄制。

《穿越四十年對話高考》“對話體”的產生依賴於節目的前期准備。記者在節目錄制前預先為兩位嘉賓設計了簡要的訪談大綱。兩位嘉賓基於訪談大綱充分展開對話與提問,為嘉賓營造了充分自主、自由的敘述空間,嘉賓在彼此陌生的身份中因為共同的話題而擦出“交流的火花”,使談話充滿新鮮自然的氣息。節目中,兩位嘉賓的對話內容主要包括四個部分:第一部分為新高三考生代表劉天瑞向老高三考生代表閆長珍提問1977年恢復高考后獲知高考信息、參加高考當天及收到錄取通知書時的心情﹔第二部分劉天瑞再次向閆長珍提問,詢問她以一名中學特級教師的身份來審視高考這麼多年來有何變化﹔第三部分為閆長珍提問劉天瑞對參加自主招生考試的感受及看法﹔第四部分閆長珍再次提問劉天瑞,詢問如今的年輕人怎樣看待高考。這樣的對話內容設計體現了高考史中“昨天”與“今天”的對話,折射出“昨天”與“今天”的變化,同時也展望了未來的發展。

(二)打造新聞紀錄片的質感,重構歷史敘事話語

作為反映高考制度四十年變遷的宏大歷史選題,《穿越四十年對話高考》在選擇文化記憶生產與意義闡釋方面如何在廣播媒介中形成深度、厚重的話語建構,這是一個值得深思的問題。因此,僅以兩位嘉賓的個人視角闡述個體經歷及對高考的認知與感受是不夠的,必須輔以更深刻、厚重的歷史敘事話語。

《穿越四十年對話高考》為了增強主題表達的質感,特意在節目的現實與回憶中穿插了“大事記”的旁白。這種類似於新聞紀錄片中的“旁白”,在節目的敘事中起到了“交代情節”“議程設置”“引發思考”的重要作用。在《穿越四十年對話高考》中共有5次旁白,每一次旁白的功能各不相同。第一次旁白在節目的開端,對恢復高考的歷史背景及嘉賓身份進行了簡要介紹。第二次旁白交代了高考制度的歷史浮沉與坎坷。第三次旁白介紹了高考在40年中的演進及一些制度創新與改革,如實施“3+x”方案、自主招生政策等。第四次旁白提出由於近年來大學擴招進而出現的一些諸如“讀書無用”“學歷貶值”的說法,進而引出當今大學生對高考的思考。最后一次旁白則對高考改革進行了總結和反思,以及對高考制度未來的發展進行了展望。

這五次“大事記”的旁白,都與40年間高考所經歷的重大變革事件息息相關,不僅厘清了高考制度變遷的社會背景與主要脈絡,也將兩位嘉賓的個人故事重新放置在歷史的大背景中,重構歷史敘事話語,形成了特有的“紀錄片體”,增強了節目的質感與歷史厚重感。

(三)形成“故事化”的平實自然敘事話語風格,接近受眾心理

節目中,兩位嘉賓在構建的“對話場”裡講述個人高考經歷時,均採用了“故事化”的敘事風格。閆長珍回憶自己的高考故事時,十分注重故事細節與情節的描述。如講到當年考試當天的天氣特別冷,巡考老師看到自己試卷后的表情,甚至是時隔四十年后仍然記憶猶新的當時高考語文的作文題目。另一位嘉賓劉天瑞在談到自己參加清華大學自主招生考試時,重點談到了自己所遇到的一道“白馬非馬”的考題。這些細節的描述非常生活化、接地氣,體現了敘述者當時的緊張、興奮、難忘的心情,同時也拉近了與受眾的心理距離。

三、敘事元素的協調藝術

(一)音響、音樂與解說的相互配合,增強敘事感染力

聲音是廣播傳播信息的主要載體。語言、音響、音樂共同構成了廣播的符號系統。音響作為經過記者採錄、選擇后運用到新聞報道中的各種聲音具有一定的典型性與表現力,對於反映新聞事實、營造敘事氣氛、描摹人物形象、增加信息含量能起到十分關鍵的作用。

廣播專題節目《穿越四十年對話高考》中典型音響的運用是此作品的亮點。選擇在節目的敘事中加入典型音響,不僅能烘托與增強敘事主題,而且能夠讓受眾身臨其境,獲得深刻的聽覺體驗。在《穿越四十年對話高考》裡,閆長珍在講述1977年恢復高考的故事時,記者插入了1977年當年恢復高考時的廣播原聲:“凡是符合招生條件的工人、農民、上山下鄉和回鄉知識青年、復員軍人、干部和應屆高中畢業生均可自願報名……”這個背景音響取自於當年的錄音資料,也搭建起了敘事時空中歷史與現實的橋梁,富有時代特征的廣播話語風格也與敘述者回憶當年的心境形成有效的疊合。

音樂作為廣播節目形態與內容的重要組成部分,經常作為線索提示、情緒鋪墊的有效工具。在《穿越四十年對話高考》中,共運用了4段配樂,分別在3分40秒、5分53秒、8分06秒與9分04秒。這4段配樂分別對應恢復高考40年中每個階段的“大事記”,形成有效的分割與線索,提示受眾跟隨敘述進行思考,增強了敘事的感染力。

(二)片頭與片花的精心編排,優化敘事效果

廣播專題節目的綜合策劃與編排直接影響著節目的敘事效果。一檔優秀的廣播專題節目需要具備一個引人入勝的開頭與令人深思的結尾,同時節目的中間編輯也需要層次分明且富有變化。

廣播專題節目的片頭一般具有奠定節目敘事基調、交代節目背景、吸引聽眾興趣的主要功能。片花則在廣播節目中起到包裝串聯節目內容、間隔過渡、承上啟下的作用。《穿越四十年對話高考》中的片頭設置就達到了“先聲奪人”的效果。節目的片頭共4句話:“我是1977年恢復高考的首批考生。我是2017年即將參加高考的高三學生。我問他:孩子,馬上你要進入高考考場了,你緊張嗎?我問她:當年您收到高考錄取通知書的時候是什麼心情?”片頭這簡短的、對話體的4句話交代了廣播節目中嘉賓的身份,形成了輕鬆愉快的交流語境,點明了節目主題“穿越四十年對話高考”。

四、結語

講好中國故事是新時代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展示國家形象的核心內涵與重要訴求。恢復高考40年作為改革開放以來標志中國教育改革與發展史的“大事記”,在中國社會歷史進程中具有裡程碑式的重要意義。作為在紀念恢復高考40周年這個重要的時間節點上誕生的廣播作品,廣播專題節目《穿越四十年對話高考》從多個角度展示了其自身的敘事藝術。

從敘事主題的建構方面來講,《穿越四十年對話高考》選擇典型人物將宏大敘事主題進行微觀切入,將歷史縱深與現實議題的巧妙融合從而喚醒受眾集體記憶,敘事時空維度的場景跨度增加了主題張力。從敘事方式的創新方面來講,開創雙向交流的“對話體”形式,將“主持人”隱身﹔打造新聞紀錄片的質感,重構歷史敘事話語﹔形成“故事化”平實自然的敘事話語風格,接近受眾心理。從敘事元素的協調方面來講,將音響、音樂與解說相互配合,增強敘事感染力﹔片頭與片花的巧妙編排優化了敘事效果。綜上所述,探究廣播專題節目《穿越四十年對話高考》的敘事藝術,不僅為當下廣播節目的敘事實踐提供了優秀的樣本,而且也為探索廣播敘事生產規律提供了新的研究角度與范式。

參考文獻:

﹝1﹞馬歇爾·麥克盧漢.理解媒介:論人的延伸﹝M﹞.南京:譯林出版社,2011:402.

﹝2﹞程錫麟.敘事理論概述﹝J﹞.外語研究,2002(3).

﹝3﹞裡蒙·凱南.敘事應構作品﹝M﹞.姚鋅清,等譯.上海:上海三聯書店,1989:26.

(作者為中國傳媒大學新聞學院2018級新聞學博士生)

(責編:趙光霞、宋心蕊)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傳媒推薦
  • @媒體人,新聞報道別任性
  • 網站運營者 這些"紅線"不能踩!
  • 一圖縱覽中國網絡視聽行業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