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傳媒期刊秀:《今傳媒》>>2019年·第5期

論典型人物宣傳的創新策略

程力沛
2019年06月19日08:24 | 來源:今傳媒
小字號

摘要:典型人物宣傳是企業宣傳的重要手段之一,對於企業樹立標杆、弘揚正氣、凝聚力量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隨著新的傳播形式層出不窮,受眾閱讀習慣多元化,傳統的典型人物宣傳模式受到巨大挑戰。本文從理念創新、機制創新、方式創新三方面入手,探討典型人物宣傳的創新策略。

關鍵詞:典型人物宣傳﹔創新﹔策略

中圖分類號: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8122(2019)05-0000-02

典型人物宣傳是黨的宣傳工作中的重要形式,是經久不衰的“傳家寶”。但隨著新媒體的蓬勃發展,媒體格局和受眾習慣都發生了顛覆式改變,典型人物宣傳不創新不行,創新慢了也不行。作者認為典型人物宣傳可以從如下三方面加強創新。

一、理念創新

1.變高大全為真信實

傳統的典型人物宣傳往往將人物塑造成高大全的形象,由此造成典型人物脫離實際、缺乏“人味”。在理念創新中首先要堅持的就是典型人物必須“真信實”。典型人物宣傳必須遵循新聞真實性原則,不能因為任何理由隨意拔高、任意美化,而是在宣傳中時刻把握典型故事、邏輯、細節等元素的客觀真實性。同時,在宣傳中注重用身邊人講述身邊事、用身邊事感染身邊人,讓典型人物更加接地氣、有生氣、聚人氣,告別“臉譜化”形象塑造。

2.變守株待兔為主動挖掘

攝影大師羅伯特·卡帕曾經說過:“如果你的照片不夠好,那是你靠得不夠近。”這句話用在典型人物宣傳上同樣適用。以往“守株待兔”式的宣傳方式已經不能適應新時代新形勢的要求。這要求記者必須深入基層、抵近觀察、主動挖掘,讓典型宣傳從宏觀概述變為微觀寫真,從羅列成績變為講好故事,從單信源變為多信源,才能寫出有血有肉、生動詳實的典型人物宣傳報道。

3.變單向灌輸為多向互動

當前的傳播格局已經由傳統的“媒體強勢”變為“受眾強勢”。單向灌輸式的宣傳模式已經不能滿足受眾的需求。新聞媒體在宣傳典型人物時,要為受眾發聲創造條件,提高受眾的話語權,增強受眾參與典型宣傳的積極性、主動性[1]。作者所在的中國石化石油勘探開發研究院(下文簡稱“石勘院”)在典型人物宣傳中注重利用新媒體互動性強、傳播速度快的優勢,利用微信留言、贈送獎品等形式,增加媒體與受眾的互動性,典型與受眾的貼近性,把典型人物宣傳做出新意。

二、機制創新

1.構建典型發掘機制

石勘院先后制定發布《勞動模范評選和管理細則》《科技標兵評選細則》等評先評優制度,以制度形式固化典型標准和選樹流程。同時,在報紙、網站、官方微信等媒體平台上長期開設《幸福的奮斗者》《最美身邊人》《先進典型》等品牌欄目,發動基層通訊員不定期報送典型人物線索,構建起典型人物的數據庫,並從中遴選推出國家級、省部級等高級別的典型人物作為重大典型人物予以重點宣傳。近年來,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的石勘院頁岩氣生產支撐團隊、獲得國家中青年科技創新領軍人才稱號的劉全有專家等一大批典型人物報道在《中國能源報》《石油經理人》等行業主流媒體予以宣傳。

2.構建分級傳播機制

對不同典型人物分別採取針對性的分級傳播方式。近年來,對於重大典型人物,石勘院採取了“請進來、走出去”的傳播模式。在“請進來”方面,比如對中國石化勞模的宣傳,就邀請社會主流媒體記者來到石勘院採訪兩位勞模及其身邊的領導、同事、家人,所撰寫的文章通過勞模事跡報告會的形式與全院職工分享,達到了良好的傳播效果。在“走出去”方面,首先是參與社會主流媒體典型人物宣傳活動。如去年參與人民網“科學的春天”系列宣傳活動,石勘院的中國工程院院士康玉柱接受人民網記者視頻專訪,其採訪視頻和通訊報道在人民網和人民日報大容量傳播,取得很好的社會效果。其次是組織撰寫典型人物通訊報道並向中國青年報、中國能源報等社會影響力較大的公眾媒體推薦。對於重要典型人物,則通過人物通訊、小故事、側記等多種形式在中國石化報、院報、院網、官方微信上宣傳。

3.構建策劃運營機制

首先是根據中心工作統籌策劃。制定年度、月度重點宣傳計劃,根據國家、中國石化、石勘院中心工作部署,踏准宣傳節拍,做到呼喚什麼、倡導什麼,企業發展需要什麼,就重點宣傳什麼。比如連續三年舉辦“踐行核心價值觀、爭做最美石勘人”企業文化故事會,講述了典型團隊和個人的先進事跡,對石勘院“誠信、協作、創新、執行”企業文化進行了人物化、故事化、具象化的傳播。其次是根據熱點節點事件提前策劃。婦女節、建黨日等重大節日、重大事件紀念日往往是傳播“風口”,抓住這樣的機會設置具有創意的主題進行典型人物宣傳,會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在三八婦女節,我們推出“我眼中的她”專題,邀請在石勘院工作的丈夫談談同樣在院工作的妻子,夫妻雙方均為大家的“熟面孔”,大家自然愛看。

三、方式創新

1.構建全媒體傳播矩陣

傳統媒體和新興媒體不是一個簡單的此消彼長的關系,在一定條件下可以相得益彰,攜手共進[2]。近年來,石勘院順應媒體融合的時代潮流,逐步實現了傳統媒體與新型媒體的有效對接,打造成了一報一網一板兩微的“五位一體”的典型人物宣傳陣地,五大陣地形成了各具特色、互補共興、相得益彰的新格局,構建起典型人物宣傳“一次採集、多元生成、立體傳播、裂變發酵”的傳播格局。比如在去年的建黨紀念日,我們策劃了“一先兩優”典型人物系列宣傳報道,在院報專版刊發典型人物的講話實錄,在官方微信持續刊發人物系列宣傳報道,並利用展板、院網等多種媒體形成多層次、多角度的傳播矩陣,打出宣傳“組合拳”。

2.注重傳播內容“加減法”

受手機閱讀、快餐閱讀、碎片閱讀的影響,當前受眾更傾向於閱讀短文,對於長篇大論往往“敬而遠之”。順應當前受眾的閱讀習慣,石勘院在典型人物報道篇幅上做“減法”,報道更加簡短精練,原則上重大典型人物報道不超過2000字,其它重要典型人物報道不超過1000字。在信息含量上做“加法”,注重現場描寫,挖掘精彩細節,豐富信息量,使典型人物報道生動、鮮活、感人,增強傳播效果。在對石勘院四川中心典型宣傳中,作者深入團隊與老員工、青年員工、女員工等不同群體拉家常、聊心事,了解他們的心路歷程和所思所想,經過一個星期同吃、同住、同加班所採寫的團隊人物通訊報道《點對點服務到工區》在《中國石化報》人物版頭條發表。

3.講好典型故事

受眾都愛聽故事而不喜歡干癟的說教。故事是構成典型人物報道的“細胞”,講好故事,典型人物報道就成功了一半。講故事就是講事實、講形象、講道理,講事實才能說服人,講形象才能打動人,講情感才能感染人,講道理才能影響人[2]。對於典型人物,我們要盡可能挖掘具有故事情節的事例元素,利用鋪墊、沖突、高潮、結尾的故事構架來展現人物的精神品質。比如在今年婦女節來臨之際,作者發表於《中國石化報》的《玫瑰綻放喀麥隆》,就寫了石勘院女員工典型人物袁井菊在去年國慶期間焦急等待負責研究的一口油井鑽探出油的場景,整個故事有波折、有動感,令人印象深刻。同時在講好故事中我們還應特別注重細節的把握,好的細節是報道的眼睛,可以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比如在作者獲得中國石化企業報刊協會新聞獎的人物通訊《多一度熱愛:從常規到非常規的“老兵新傳”》中,就挖掘出石勘院典型人物王衛紅嗓門大語調快,筆記本被翻爛,出差火車上都在看書等生動細節,豐滿了人物形象。

參考文獻:

[1]劉暉.典型宣傳在新聞報道中的亮色分析[J].中國報業,2018(1).

[2]習近平新聞思想講義[M].北京:人民出版社、學習出版社,2018:1.3+107.

(責編:宋心蕊、趙光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傳媒推薦
  • @媒體人,新聞報道別任性
  • 網站運營者 這些"紅線"不能踩!
  • 一圖縱覽中國網絡視聽行業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