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傳媒期刊秀:《傳媒》>>2019年6月上

新的起點,光明日報出版社再出發

文/高 遲 朱 然
2019年06月20日14:23 | 來源:傳媒
小字號

1981年1月11日,光明日報出版社正式成立,這家誕生於改革開放初期,中國第一家由新聞單位主辦的出版社,為《光明日報》除了報紙出版的使命外,又增添了一項重要內容——圖書出版。建社伊始,光明日報出版社的辦社宗旨與光明日報社的辦報宗旨相一致,努力成為知識分子的精神家園,為廣大知識分子服務。出版社以知識分子特別是中青年知識分子為主要讀者對象,通過出版彰顯社會效益,以高質量高品位的出版物和周到良好的服務,日益活躍於中國出版界。建社30多年來,出版社的一大批優秀讀物得到理論界、知識界、教育界等領域作者、讀者廣泛認可,持續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益,堅持了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的統一,在國內外出版界和圖書界產生廣泛的影響。2010年12月30日,出版社轉企改制,進入新的發展階段,先后獲得“全國文化體制改革先進單位”和“全國青年文明號”等榮譽。

為我國出版事業增添光明色彩

光明日報出版社在改革開放的大潮中誕生,又隨著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深入而發展。建社初期,始終緊密配合光明日報社各項工作,把社會效益放在首位,出版了一批具有時代感和社會影響力的圖書。鄧小平、葉劍英、聶榮臻、李先念、烏蘭夫、鄧穎超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都曾親自為出版社出版的一些理論圖書題寫過書名。

自建社開始創辦的《自修大學》,為在十年間失去接受高等教育的廣大中青年提供了學習的機會,使“這所沒有圍牆的大學”深入知識界。《交叉科學文庫》《美學譯文叢書》《美國與美國人叢書》《現代文化叢書》等一系列圖書,以其具有較高學術價值受到學術界的矚目。1983年5月,第四軍醫大學學生在華山搶救遇險群眾,這一舍己救人的可歌可泣事跡,扣人心弦,感人肺腑。為了更好地教育、感染年輕人,出版社出版了《華山搶險記》,70多萬冊圖書送到讀者尤其是青年學生的手中,使他們感受到了當代大學生的道德風貌,引領了一代青年學子向先進學習。1988年,為了紀念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十周年,出版社出版由鄧小平同志題寫書名的《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准》一書,詳細闡釋了《光明日報》發表《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准》一文的重要歷史價值。同年,出版社率先引進外版圖書《歡迎來我們中國》,向世界介紹中國文化,開啟了圖書出版“引進來,走出去”的新局面。1995年,出版社與英國奧比斯出版公司合作,引進出版系列科普讀物《恐龍》一書,開創了“電視廣告+圖書”地區分銷的模式,《恐龍》的出版發行掀起了一輪“恐龍熱”,改變了國內出現的多年科普讀物低迷的狀況,帶動了全國范圍內青少年科普讀物的持續出版。1996年,出版社與其他中央媒體推出《中國公民手冊》一書,時任中共中央書記處書記、中央政法委書記、最高人民法院院長任建新題寫書名,司法部等八部委共同撰寫,成為當年發行量最大的公民教育讀物。1999年5月,以美國為首的北約悍然對中國駐南聯盟大使館進行轟炸,造成使館人員重大傷亡、館舍嚴重毀壞,光明日報社駐南聯盟記者許杏虎和夫人朱穎及新華社記者邵雲環不幸犧牲。為譴責以美國為首的北約罪行,緬懷以身殉國的許杏虎和朱穎夫婦,出版社立即組織人員,連續奮戰,隻用9天的時間,編輯出版了《未寫完的戰地日記》一書,有力配合了相關聲討、紀念、緬懷活動。該書一經問世,全國各地立即掀起了訂購熱潮。

進入21世紀,出版社推出的一系列知識讀物、教育讀物廣受讀者認可和好評,一些讀物的內容成為省(區)、市重要考試的參考素材。理論讀物是出版社圖書產品的重要部分,通過為活躍在高校的知識分子出版他們的研究成果,出版社在理論界、知識界的影響力不斷擴大,為形成“百家爭鳴、百花齊放”的局面,貢獻了自己的力量。2012年,以《舌尖上的中國》為代表的中國紀錄片異軍突起,出版社敏銳抓住這一選題,深耕細作,在國內率先出版《舌尖上的中國》系列圖書,並推出該書的中文繁體字版、英文版等,與台灣地區、香港特區及法國、意大利、西班牙、日本等國的出版商先后簽署版權輸出協議,成為當年國際文化傳播的成功范例,對宣傳中國文化和價值理念起到了推動作用。

為廣大讀者奉獻光明品牌

30年多來,出版社始終堅持以“光明日報使命和品牌在出版領域的延伸”為基本定位,堅持為人民服務、為社會主義服務、傳承優秀傳統文化、傳播先進文化的辦社方針,立足知識界,面向全社會,發揚“知識密集型、理論前沿型、學術探索型”的傳統風格,致力於和《光明日報》同向而行建設“知識分子的精神家園”,形成獨具特色的知識分子出版陣地。作為報社的直屬機構,將報紙的內容編輯為叢書出版,是出版社之所以存在的題中應有之意。作為光明日報社媒體矩陣中的一員,出版社整合報社各方資源,使《光明日報》使命和品牌在出版領域得到很好延伸,相繼出版了“光明書系”系列讀物,如《百城賦》《遠去的田野》《家鄉的名山》《記憶中的星光》等,在宣傳思想戰線產生廣泛影響,得到新聞出版同行的好評。

出版社緊緊依托《光明日報》在知識界、文化界、教育界、理論界的權威影響力和號召力,逐年加大對中華民族文化傳承工程、哲學社會科學成果著作、文史經典著作導讀和青少年課外閱讀幾大產品線的投入,形成了以“中國節日志”“中國白族村落影像文化志”等為代表的國家出版基金資助項目,以“光明學術文庫”“高校社科文庫”“中華茶文化通典”為代表的“十一五”“十二五”“十三五”國家重點圖書出版規劃項目,以“光明傳媒書系”“跟大師一起讀歷史”“顧誠著作系列”“國家地理叢書”“金羊毛叢書”“西風譯叢”等為代表的品牌文史社科綜合書系和大眾讀物產品群,並進一步發揮光明品牌在教育領域的影響力,擴大以“六角叢書”“中國故事庫”“光明島書系”為代表的青少年素質教育叢書群和教材教輔的出版規模。

從2011年開始,出版社陸續創辦了《留學》《教育家》雜志,並接管了《新天地》雜志,新成員的加入,使出版社在新時代媒體融合發展探索中尋找新的突破和創新,實現新的跨越。

《留學》雜志作為國內唯一一家中央媒體創辦的權威解讀留學工作的雜志,始終聚焦國際教育領域,憑借自身優勢已與世界上主要留學目的地國家建立了聯系,對國家留學政策、公派留學、自費留學、出國訪學等都有深度報道,發行量逐年上升,在留學業內受到持續關注,目前已經覆蓋國內各個省(市)自治區,在各地書店、咖啡館、學校圖書館及閱覽室、星級酒店、機場、高鐵站等都能看到《留學》的身影。

《教育家》雜志定位於做忠實的教育守望者、構建良好的教育生態,在新時代接續奮斗再出發。雜志通過幾年的努力,借助《光明日報》在教育界的影響力,通過“尋找大國良師”“光明小記者”“腦科學與教育學術論壇”等活動,進一步宣傳基層優秀教育工作者的先進事跡,把光明品牌拓展到基礎教育領域。

《新天地》雜志一直秉承圍繞老年人開展工作的定位,積極策劃多種活動豐富老年人生活,開展宣傳教育增強老年人生活安全意識,通過聯合老年大學為老年人學習教育提供幫助。

各雜志積極融入媒體融合矩陣中,已形成強大的傳播效應。其中《留學》雜志的新媒體平台累計閱讀量過億,新媒體產品總訂閱人數超百萬﹔《教育家》雜志的“大國良師”活動微信號短時間內訪問量突破千萬,線上線下同時啟動的活動一度在社會上引發強烈反響,有的作者和讀者稱贊《教育家》雜志具有“大家”風范﹔《新天地》雜志推出的老年樂活平台受到廣大老年讀者熱捧,他們通過雜志推出的不同主題的小課堂充實精神生活,有的讀者稱贊《新天地》雜志是“老年人與社會的心橋”。

在新時代開啟光明新征程

黨的十八大以來,特別是進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以來,出版社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加強政治建設,牢固樹立“四個意識”,增強“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通過黨支部規范化建設,不斷發揮黨支部戰斗堡壘作用﹔緊緊通過抓黨建促業務,緊密圍繞報社中心工作,做到與黨中央要求、與上級機關指示、與報社大局同頻共振。出版社堅持黨建統領,時刻把出版工作的社會效益擺在首位,在守正創新中把社會效益做大做強,廣泛傳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把中國故事講好講精彩。出版社結合出版業發展新形勢謀篇布局,有效提升了圖書產品質量,完成重大出版項目出版,積極融入媒體融合發展大潮中去。2016年,出版社與四川民族出版社聯合出版的圖書《茂區民間所藏藏文珍稀文獻叢刊》獲得“中國政府出版獎”、榮獲“中國最美圖書”稱號。出版的系列童書獲評年度主題童書。此后,連續出版的《中國節日志》等系列作為文化部重點圖書參加全國“非遺”文化展覽。出版社的“兩微一端”及網站建設也逐步得到廣大讀者認可,開設的一些新媒體活動網民廣泛參與、積極互動,把《光明日報》的影響力、號召力通過新媒體進一步拓展到圖書出版領域。此外,出版社還將扶貧工作擺在重要位置,通過援建圖書室、捐贈及出版圖書、幫扶學生等多種渠道,為打贏脫貧攻堅戰做出自己的貢獻。

多年的不斷深化改革,光明日報出版社從無到有、由小到大,現已發展成為具備多學科、多類型、多層次、多品種、多媒體出版能力,業務涉及圖書、期刊、電子出版物、新媒體傳播等領域的出版綜合體,內容涉及政治、經濟、社會、文化、教育、科普、美術等各個領域,形成了獨具特色的“光明版”品牌效應,至今奉獻給社會和讀者5000余種圖書,發行量超過億冊,一些出版物不斷再版,為我國文化寶庫增光添彩。

身處新時代、站在新起點,光明日報出版社將以嶄新面貌再出發,積極推進出版工作轉型升級,旗幟鮮明踐行“四力”,努力建設成為導向正確、業態全面、主業突出、實力雄厚、管理規范、運行高效、核心競爭力強的出版傳媒綜合體。

作者單位 光明日報出版社

(責編:趙光霞、宋心蕊)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傳媒推薦
  • @媒體人,新聞報道別任性
  • 網站運營者 這些"紅線"不能踩!
  • 一圖縱覽中國網絡視聽行業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