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

以人為本,網評才有生命力

李雪昆
2019年06月25日13:39 | 來源:中國新聞出版廣電報
小字號
原標題:以人為本,網評才有生命力

在融媒體大環境下,網絡評論同樣面臨著挑戰和機遇,如何在全媒體時代進一步做好網絡評論工作,如何應對網絡評論面對的新問題,如何促進網絡評論推陳出新,讓網絡評論內容更有吸引力?上周,在由中央網信辦網絡評論工作局指導、人民網主辦的“推動深融合 構建大網評”主題座談會上,來自《人民日報》《光明日報》《中國青年報》以及新華網、中國網等中央重點新聞網站的嘉賓給出了答案。

網評再專業也要走群眾路線

網絡評論工作是網絡輿論引導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廣泛凝聚社會共識、最大范圍爭取人心、構建網上網下同心圓等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

“網民在哪兒,我們的輿論工作就要在哪兒。網民喜歡什麼,我們就上什麼,這是前提也是必要。”中央網信辦網評局局長華清強調,如沒有這樣的思維,即便網絡評論做得再好,受眾不看,就像父母嘮叨孩子,嘮叨得孩子不理父母了,這是誰都不願看到的。因此,網絡評論無論再專業、再高大上,也一定要走群眾路線。

其實,現在人們對傳統網絡評論看法大都是不一致的,有人認為方興未艾,有人認為已經沒落,這其中有移動網絡平台沖擊的原因,也有傳統網絡評論自身的原因。在人民日報社評論部主任陳家興看來,有很多傳統網絡評論存在這樣幾個特點:缺乏深度,但是反應迅速﹔寫得膚淺,但是影響很大﹔構造同質,但是炒得熱鬧,結果很多人不願意點進去看,即便點開了,也就3秒鐘關閉。

但我們也看到,5月17日人民網成立網絡評論部以來的捷報頻傳,“比如我們三論華為事件,總轉載649次,全網閱讀超過千萬﹔關注孫小果案,推出3篇網評,轉載超過810次,篇篇點擊量達10萬+。”人民網總編輯羅華強調,評論已成為人民網的核心競爭力產品。

在融媒體時代,對評論本身需要重新認識。《光明日報》評論員王子墨認為,評論的分量在融媒體時代更重了。評論立網、評論立報、評論立端,把評論精神灌注到整個全媒體平台已成為必然。畢竟,很多受關注的自媒體或者公眾號,廣義來說都是評論,尤其是現在,這種自媒體的生態,他們沒有辦法獲得一手資料,很多自媒體生存的辦法就是靠輸出與眾不同的觀點,或者是有見地的角度,這對於傳統主流媒體而言是一種挑戰。

對此,新華網新聞中心副總監、評論部主任安傳香強調,要樹立大網評思維,以部門之和實現內容之和。對於大網評思維要進一步明確、鞏固,這樣才能讓網評報道活起來、動起來、融起來。

今年是新中國成立70周年,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關鍵之年。為此,華清對做好新形勢下網評工作明確了新任務,提出了新要求,即要政治為魂,讓黨的聲音成為網絡最強音﹔要導向為先,堅持正能量是總要求,管得住是硬道理,用得好是真本事,關注時代主題,強化責任擔當,激發全社會團結奮進強大力量﹔要內容為王,精心策劃、主動設置議題,制作推選一批有思想、有深度、接地氣的優質網評產品,讓正能量更強勁、主旋律更高昂﹔要創新為要,適應互聯網傳播規律,在新型主流媒體打造大趨勢中乘勢而上,著力打造一批傳得開、叫得響、網民喜愛的網評品牌,以品牌優勢贏得發展優勢﹔要人才為基,充分利用平台資源優勢,打造一支兼顧網內網外編輯記者、專家學者,具有強大凝聚力、戰斗力的網評隊伍,形成網評工作合力,做大做強網上主流輿論。

關注受眾訴求才能有的放矢

網絡評論怎樣引導輿論,讓受眾願意看、值得信?“事實對網民來說也許沒那麼重要,他們更在意的是事實背后你的態度、立場和能夠從這個事件中宣泄出什麼樣的情緒。”《中國青年報》評論部馮雪梅說道,“新聞在不斷地反轉,我們在事件第一時刻去追蹤、去做評論時很可能在第二天、第三天就被打臉。后真相時代,一方面要求我們快速作出反應,在第一時間表達立場觀點﹔另一方面,也要能夠迎合網民明確的情緒表達和態度、立場訴求。事實和情緒是兩個事情,但是每天大量網評中,我們會發現,分寸的拿捏和把握是非常不容易的。”

中國網評論部主任蔡曉娟認為,面對突發的輿情和事件,寫評論不是想寫什麼就寫什麼,需要去微博、微信上看一看,大家都在討論什麼、關注點在哪裡。有時候選擇逃避或繞圈子會給社會輿論造成很大損失。

“以國家利益高於一切、用戶體驗檢驗一切為標准,我們的訴求、我們的方向是明確的,但我們的標准要踏踏實實落在用戶喜不喜歡看、能不能傳播開上,進而推進網評工作。”央視網網評中心總監婁靖海說道。

“相對於報紙,網絡更有優勢,完全可以發揮自身特長,與報紙評論比翼。”對此,陳家興提出,其一是針對社會公眾關注度高的話題發言。一個話題引起各方關注,潛在輿論便正在形成,主流網絡媒體就必須作出快速反應,因為你不說,別人就可能說不好,說不到點上,甚至亂說、胡說,就可能把輿論帶偏了。隻有主流網絡評論在場在位才能有力傳播正能量、弘揚主旋律,有效引導乃至引領輿論。其二是提供權威、獨到、有力的觀點。如果缺少有見解的觀點,反應再快也沒有用,如果思想觀點同質化,點進去了,也不會看。其三是盡量精短。網絡評論不僅立足於網絡主場,也要佔領移動端,太長的評論,寫得再精彩,受眾也可能流失,建議千兒八百字,甚至更短。

構建大網評格局,需要強化全網聯動。中國青年網總編輯助理陳華認為,融媒體環境下,網評產品的制作和推出不再是網評一個部門的事情,融媒體不僅僅是形式內容上的融合,更是背后人員部門的融合,在全網參與的大規模網評活動中,不僅是整個中央新聞網站更應該是全網的大融合。

中國經濟網新聞總監、評論部主任李焱認為,當前,僅靠單打獨斗是遠遠不能完成網評任務要求的。在堅持內容為王、創新為要的前提下,通過推動構建大網評工作格局,中國經濟網在網站內部近年來嘗試實現多部門的合作,增強報道優勢。像去年做了“評新而論中國經濟再出發”重點項目,整合了評論理論部、電視中心、設計部、研發部等多部門的人力資源,組成了30人左右的工作團隊,使得該項目的推進十分高效,這種工作模式有效增強了網評產品的刊發數量和質量。

人才培養和內容把控同等重要

“未來的評論,需要具有更加綜合素質的人員。人才培養和內容把控是同等重要的,這是基石,而剩下的都是錦上添花。”蔡曉娟說道。

與會期間,各位嘉賓都不約而同地提到了評論員短缺及年輕化現象。“現在整個評論員隊伍,年齡差不多30歲上下,他們經歷的事情少,真正想寫出有價值的評論、能影響受眾的內容不容易。尤其現在我們網站的薪資也不是很高,評論員是需要閱讀大量內容的,我們一個編輯,他天天訂閱各種網站的信息,花了很多錢,這個成本誰來給其支付是很現實的問題。”蔡曉娟強調。

國際在線評論工作室主任蔣麗麗表示,一路走下來,身邊從事評論的人一直在不停更換,這已成為一種常態。在當下互聯網時代,構建大網評面臨的挑戰之一便來自評論員隊伍的相對年輕,他們不可能是所有領域中的專家和學者,也不可能對一個問題有特別深入的研究和了解。這對網評員來說是一個巨大挑戰,需要他們不斷地積累、學習。

“目前,網評員隊伍確實不穩定,以中國青年網為例,網評隊伍人員更迭不斷,除了我還算年齡大一點的,其余都是‘90后’,從思想深度和厚度上,特別是一些大主題的把握上,還需要進一步提升。”陳華希望,在行業主管部門層面能夠多組織一些培訓班,從而提升網評員的素養,並且,加強各網站間的聯動,共同把網評做大做強。

央視網網評中心總監婁靖海強調,任何事情都離不開人,人是所有事情的支撐,天下大事,人之為大。這其中,一方面要重點培養自己的隊伍,因為靠誰都不如靠自己。另一方面,要團結優秀的專家、學者和青年才俊,建立起可以為我們提供智力支援,還能在關鍵時刻挺身而出、敢於發聲的外部援軍。

而光明網的經驗可以給業界一些啟迪,據光明網總編輯助理、網評中國負責人吳叢叢介紹,光明網網評專家隊伍建設工作已經持續了7年有余,同各大高校、智庫都已建立了良好的關系,通過線下活動、視頻訪談等,積極將專家帶入互聯網主戰場。“為維護高品質的專家隊伍,我們根據專家評論員所屬的領域,以及擅長的方向做了細分,然后建立專家梯隊,第一梯隊是保持密切合作的專家,在網上重大輿情、社會熱點問題升溫的時候能夠第一時間及時發聲,發揮導向性的作用。第二梯隊主要在重大主題政治活動的節點中加強發聲。第三梯隊是時間相對不太靈活,但是專業性比較強的專家,在長期議題上面,和這些專家保持溝通,把關重點網評產品的內容,約寫網評文章,從多個層次和維度增強聯系。同時光明網還做好了網評專家隊伍的定向維護,與專家保持溝通,商議熱點問題的網評切入角度,及時交換回饋意見。”吳叢叢說道。

(責編:趙光霞、宋心蕊)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傳媒推薦
  • @媒體人,新聞報道別任性
  • 網站運營者 這些"紅線"不能踩!
  • 一圖縱覽中國網絡視聽行業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