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報社朱磊: 堅守那份文字的初心
人民日報記者在南雄市烏逕鎮新田村採訪91歲老人李梅德,挖掘紅軍入粵的第一仗新田村之戰的經過。
我參加了“壯麗70年·奮進新時代——記者再走長征路”的開欄報道,6月7日,我直接飛南昌,再趕赴中央紅軍長征的出發地—贛州於都縣。
7天時間裡,採訪、發稿,緊張而又有條不紊,但是與很多大型採訪報道不同,這次採訪全程,我們不僅僅是旁觀者與見証者,更是參與者,採訪全程給予我的觸動,到現在還在心中激蕩。
那些天的採訪裡,有兩個人物,雖沒有在最后見報的文字裡露面,卻讓我印象深刻。
經濟日報的高級記者羅開富,是徒步長征路的新聞前輩。1984年10月16日至1985年10月19日,他沿紅軍二萬五千裡長征原路徒步採訪。按照報社要求,不允許使用任何交通工具,原原本本按照長征原路線跋涉。他每天要寫一篇新聞稿和一篇日記,而那個時候還靠電報來發稿,還得抄寫電報紙再發回。這份工作量讓他每天的休息時間幾乎隻有3—5個小時。
在去江西之前,我在新華書店恰好買到了羅開富的兩本套《紅軍長征追蹤》,文字雖平實,卻直擊人心。先生的長征路,一直與傷病斗爭:出發沒多久,他便出現感冒發燒等症狀,急性結膜炎讓他一度無法看清東西。翻越雪山時,大腿骨折,之后又患上了急性黃疸肝炎,整個人瘦了幾十斤……可他卻一直堅持到了最后!羅開富也成為繼工農紅軍之后第一個走完原路全程,第一個翻越全部雪山,第一個橫穿草地中心沼澤地的記者。在他走出草地后,中央軍委於1985年8月28日,專門為羅開富發來賀電。
據說,當年很多讀者一大早便在郵局排隊等當天報紙,翻閱頭版的長征故事。這麼深入實地採訪出的新聞,讀者怎麼會不愛?
6月10日,採訪前培訓,我驚喜地發現“羅開富”的名字。授課時,老先生專門講了自己過草地陷入沼澤地九死一生的經歷,聽起來驚心動魄,但他講起來卻別有一番風趣幽默。我在網上查到,2000年左右,羅開富與幾位關注長征的人開車再走長征路,三輛車出發,最后堅持下來的也隻有一輛車。老先生臨別贈給我們一句話:世間事情,多逼逼自己,也就成了。
另一位,則是於都縣中央紅軍長征出發紀念館副館長張小平。
當年,張小平的父親籌備博物館,張小平耳濡目染,對於紅軍長征歷史如數家珍。進入紀念館工作后,張小平想方設法在於都各地收集紅軍資料,無論寒暑,一到周末,就騎著自行車往各個村裡跑。久而久之,竟然養成了一個“怪”習慣,隻要看到年長的人,一定要上去問問年齡,心裡一盤算,當年可能見証或者聽聞過長征故事,便要打破砂鍋問到底。還別說,靠著這個習慣,還真讓張小平找到了不少老紅軍和紅軍后人咧。
張小平告訴我,他現在手頭關於紅軍長征的文字資料很豐富,有不少是未披露的。為了不讓這些珍貴史料流失,他把自己悶到屋裡,整理資料,准備出書。他希望女兒繼承父業,繼續做好長征路上宣講人。
這兩個人,一位已是古稀之年,一位已過了知天命的年齡,卻看不到一點暮氣,反而精力滿滿,干勁十足。從這兩人身上,我讀到了一份初心,無論是追尋長征的足跡,還是採寫長征的人物和故事,對於長征的敬仰和憧憬,形成了這份初心,一旦形成便不遺余力地去追求。從這個角度而言,不也正是一種長征精神的傳承嗎?
今天我們採訪的條件,早已不可同日而語,但是我想,不管條件多好,輪胎上跑出的新聞,總不如腳底板走出的新聞扎實﹔網絡上找來的故事,遠不如親筆記下的生動。這次採訪的經歷,會時刻提醒我,無論什麼時候,記者記錄新聞,永遠都是在路上,走得再遠,那份初心,永遠不能變色﹔那份激情,永遠不要褪去。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