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新聞人追夢新時代

雲南日報李喜翠:在增強"四力"中尋找成長之路

2019年07月09日07:38 | 來源:中國記協網
小字號
原標題:雲南日報李喜翠:在增強“四力”中尋找成長之路

  作為一名90后新媒體編輯,我一畢業從事的工作就是新媒體,接觸的平台是“兩微一端”,獲取消息的渠道大部分來自互聯網。隨著新的傳播介質、傳播理念的出現,部分新媒體為了追求閱讀量、追求關注度而拼湊材料、閉門造車等現象屢見不鮮。很少有機會外出採訪的我時常在思考,作為一個每天坐在電腦前面的新媒體編輯,我的工作難道就只是追熱點嗎?閱讀量真的是衡量一篇新媒體稿件的唯一標准嗎?每一個新媒體作品都要有“10萬+”的閱讀量嗎?

  5月26日至6月1日,由中國記協組織的新聞戰線增強“腳力、眼力、腦力、筆力”2019年夜班編輯調研培訓活動在陝西舉行。在5天時間裡,我與54家主流新聞媒體的58名夜班編輯、新媒體記者一起,深入西安市、銅川市、楊凌示范區等地走訪調研,讓我有了進一步的思考。

  駝鈴變笛鳴,讓古都西安煥發新活力

  時尚、創新、奮發、開放是西安給我的印象。到達西安的當天晚上,我自行前往了西安“網紅”景點“大唐不夜城”。這條步行街,大到仿古建筑,小到街道兩旁的卷軸式長椅,處處充滿盛唐文化元素。行走其間,仿佛穿越盛唐一般。這裡不僅僅有傳統,還有不少科技元素——覆蓋整條步行街的免費無線網絡,VR和AR的全沉浸式體驗區,每個燈杆下面都配有緊急呼叫的報警按鈕,這些都給我們留下了時尚之都的印象。

  西安的時尚、創新,與它的對外開放密不可分。在陝西歷史博物館,我了解到了西安自古就是一個開放包容的城市。曾經,它是古絲綢之路的起點﹔如今,駝鈴變笛鳴,中歐班列在這飛馳而過,讓這座內陸腹地變身開放前沿。在西安港中歐班列運營中心的大屏幕上,數據一直在滾動。截止2018年底,中歐班列已經聯通亞歐大陸16個國家的108個城市,累計開行1.3萬列。除了在陸地上續寫古代絲綢之路的華章,西安還一直在編織空中網絡。咸陽國際機場目前的航線已覆蓋“一帶一路”14個國家28個城市,形成了向西開發、絲路貫通、美澳直達、五洲連通的國際航線網絡,構建起了陝西對外開放和走向世界的航空大通道。

  看楊凌農業,譜寫鄉村振興新篇章

  車輛在楊凌農業高新示范區裡行駛,往窗外望去,一個個生態宜居的小鎮映入眼帘。

  在楊凌的第一站,我們來到的是職業農民創新創業園。在講解員的帶領下,我們走進園區內的溫室大棚,大棚內西紅柿長勢喜人。這裡的西紅柿用的都是創新技術,沒有農藥,可以直接摘了吃。在中國旱區節水農業研究院,我了解到了許多現代農業的先進技術。在參觀作物根系觀測系統的地下實驗室時,我們在厚厚的玻璃柱內,看到了小麥的根部。這一系統通過研究農作物根部運行機理,從而對農作物的需水量有一個更加科學有效的認識。這項連美國專家都“點贊”的技術,在2017年被世界土壤科學大百科全書收錄,讓人無比自豪。

參加調研培訓活動的夜班編輯們在楊凌職業農民創新創業園調研。

  從小麥新品種“西農979”,到玉米新品種“陝單609”,再到自主選育的“瑞陽”“瑞雪”蘋果等品種,楊凌在農業科技創新的腳步從未停歇,讓農作物既優質又高產的夢想照進現實。

  走進銅川照金,重溫小鎮裡的紅色故事

  照金,一塊英雄的土地,一部紅色的傳奇。我們走進照金,重溫了小鎮裡的那些紅色故事。

  照金紀念館的主展廳,陳列著一件件遺存的革命歷史實物和史料。在參觀期間,一份泛黃的報紙吸引了我的注意。講解員向我們介紹,“就是這張《大公報》,讓毛澤東知道陝北還有這麼一塊根據地。”聽完講解員的解說,我頓時有一種自豪感:這就是新聞的重要性。

  在戰火紛飛的年代,新聞戰線的前輩們不怕困難,在槍林彈雨中依然堅持傳遞消息﹔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憑借堅定的信念,不怕犧牲、百折不撓的精神,創建了陝甘邊照金革命根據地。正是因為有了這些前輩的大無畏,才換來了我們今天幸福美好的生活。作為一名“新手”記者,我們要向他們學習,學習他們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的職責擔當,學習他們的人民情懷,努力做一名反映人民心聲,書寫時代進步的新媒體記者。

  探耀州名窯,了解古鎮百姓致富之路

  在陝西渭北高原南麓的漆水河流域,千年不熄的火爐映紅了一方神奇的土地。在這片土地上,窯工們用飽滿的生命激情,將平凡的泥土通過烈火的鍛煉,升華為一個個藝術作品。這個地方便是耀州,這裡有著享譽世界的名窯——耀州窯。

參加調研培訓活動的夜班編輯們在陳爐古鎮調研。

  陳爐古鎮對原有的資源優勢進行合理的繼承、創新與開發,在創造經濟價值的同時,也保留了濃濃的鄉愁。在探尋耀州窯“今生”的過程中,我和幾位同行遇到了一位當地人。“大姐,你一年的收入有多少?”“一年收入有4萬多呢!”還沒等記者繼續問下去,大姐又補充了一句,“是人均收入。”在接受記者採訪時,大姐眼神流露出了自信,聲音也充滿了底氣,“我們的瓷器特別好賣,收入也提高了,比在外面打工好多了!”

  不斷增強“四力”,尋找新媒體記者成長之路

  調研活動雖隻有短短一周,卻讓我收獲滿滿。

  新聞是走出來的。如果這一次我沒有走進陝西,就不會跳出網絡的介紹,找到更鮮活的新聞素材。走,讓我離開了冷冰冰的電腦屏幕,聽到了群眾發自肺腑的聲音。走,讓我明白,無論科技有多先進,互聯網有多普及,它都無法代替我們到新聞一線中去,無法替代我們走到人民群眾中去。隻有自己身歷其境,才能看到事物最真實的樣子,寫出最真實的東西。

  雖然自己外出採訪寫稿的機會不多,但煉就一雙火眼金睛依然很重要。我們每天都會接觸到大量的信息,哪些信息可以用可以深挖,哪些信息藏有“雷”,這就需要我們具備發現新聞、判斷新聞的能力。在耀州的城區,中國建設報的資深記者龔后雨找到一個好的新聞點。他走進居民安置房,觀察居民的生活狀態,與居民深入交流,對當地部門進行了採訪,寫出了《百姓安居就是我們的初心》這樣自帶“露珠”的新聞作品。每一次與同行的交流和比較,都能讓我們這些新媒體採編人員認識到自己的不足,從而取長補短,提升自己的綜合業務素質。

  腳力、眼力、腦力,最終都反映在筆力上。腳力是否走得好,眼力是否到位,腦力是否發揮得充分,都將通過筆力呈現出來。這一次的培訓,在眾多夜班編輯、新媒體記者身上,我學到了許多新聞報道的技巧。夜班編輯們發布的稿件以觀察為主,他們善於挖掘基層生動的故事,善於在稿件中結合鄉村振興、城鄉融合發展等時代背景,寫出的文章更具深度性。而不少新媒體記者發布的稿件則是以VLOG(視頻博客)為主,這種報道方式更具吸引力與感染力。兩種報道方式各有特點,看完每位記者發出的報道后,讓我有了學習的緊迫感,默默激勵自己一定要將“筆力”練好。

  作為一名新媒體記者,踐行“四力”需要去努力掌握新的知識、熟悉新的領域、開拓新視野﹔要積極深入鄉村、社區,深入革命老區、民族地區、貧困地區,在基層一線增進人民情懷、提升素質本領。在將來,我會努力採寫更多粘泥土、帶露珠、冒熱氣的新聞佳作,早日讓自己成為一個政治過硬、本領高強、求實創新、能打勝仗的新聞工作者。

(責編:宋心蕊、趙光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傳媒推薦
  • @媒體人,新聞報道別任性
  • 網站運營者 這些"紅線"不能踩!
  • 一圖縱覽中國網絡視聽行業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