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

新京報:周杰倫要做數據? 不要被流量邏輯裹挾

2019年07月18日07:46 | 來源:新京報
小字號
原標題:周杰倫要做數據?不要被流量邏輯裹挾

近日,一篇名為《周杰倫微博數據那麼差,為什麼演唱會門票還難買啊》的帖子裡,樓主質疑周杰倫“超話排名都上不了”,“轉發評論都沒破萬”,“官宣代言沒什麼”,接著發出疑問:演唱會都是粉絲去看,他真的有這麼多粉絲嗎?這並不是歌壇和影壇的前輩們第一次在年輕人聚集的論壇被質疑了,最近因為張學友和碧昂絲合唱了新版《獅子王》的主題曲,歌神也受到了年輕人的質疑,有人發帖:張學友是怎麼被捧得那麼高的?這種質疑背后的邏輯究竟是什麼?

把流量奉為圭臬,源於受眾邏輯在改變

一些粉絲們用一套看似顛扑不破、也幾乎成為他們文化生活全部的飯圈准則,發出了一個的確困擾到他們的問題:這些數據不行的老牌藝人,為什麼資源這麼好?

還有更夸張的,電影《無雙》上映的時候,周潤發被說成是“沒有作品”、“一張老臉吹顏值”,在飯圈人士更為密集的晉江文學城網友交流區,之前有人更是發出靈魂質問:徐崢的超話排名、機場接機、打call值、明星勢力榜都不行,是不是已經糊穿地心?

這些質疑引發網友大規模群嘲,上述把事業已經到達巔峰的藝人和流量小生小花的標准相對比的言論,除了讓人懷疑發帖者的智商之外,也是借著這股力量,對如今的飯圈進行嘲諷。

然而飯圈的確改變了一些事情。如果說有個別人質疑這些實打實成績在手的歌手和演員,還可以理解為部分飯圈裡的小朋友不懂事,但一再有人從數據和流量來質疑有專業、有能力、有成績的歌手和演員,則不得不說,如今受眾們正在接受另一套邏輯。

這套邏輯便是:流量=資源,兩者互為因果,缺一不可。

流量“碾壓”實力派,隻因評判標准被綁架

流量這個詞在通稿中早已頻繁被提及,實際上它往往指的是一個藝人在線上的數據,包括微博轉評贊數量、超話排名、明星勢力榜,以及亞洲新歌榜等各類投票。

粉絲們通過刷數據把偶像送上高位也並非是如今這個年代所特有的東西,歐洲音樂獎(EMA)的全球最佳藝人這個獎項,就曾被幾位人氣超女、韓庚的粉絲們用投票摘得過,而所擊敗的藝人則包括One Direction和賈斯汀·比伯。

那時,當粉絲們日夜拼命投票,幫助偶像得到這個頭銜時,在國內的論壇上得到的更多是質疑。每年的各大論壇總能看到當年得獎藝人的粉絲拼命開帖,用官網不到1000字的新聞力証獎項的權威性,也用其他藝人在社交網絡上的拉票截圖,爭辯自己偶像的這個“成就”並非那麼不堪。

誰能想到,那僅僅是五六年之前的事情。

TFBOYS2014年在微博的爆紅,他們數萬轉發的微博似乎成了一個節點。從此之后,我們熟悉的“人氣”,便被割裂成了“飯圈”和“路人”兩個領域。

自此過渡之后,社交網絡的流量似乎便成為評價一個明星最重要的指標。再到后來,飯圈邏輯全面勝出,粉絲們並不介意路人對他們的偶像有多少認知,有錢的粉絲拼命應援,除了偶像的諸多周邊、電影作品包場、生日海陸空應援之外,還可以以偶像的名義做公益。而沒錢的粉絲當好自己的“輪博女工”,用幾百萬乃至幾千萬的轉發來維持偶像不可侵犯的人氣。

控評、反黑、打投、數據,粉絲們各司其職,有條不紊。當然,如今更重要的是帶貨能力,不僅包括偶像們代言的商品,偶像出現的雜志也一樣需要在零點開搶時清掉旗艦店的庫存。

不用嘲笑這些行為毫無邏輯,各大影視、傳媒和文化公司投影幕上的PPT,用以作為代言人和角色備選的支撐,都是這些數據。我們所疑惑的“這個人究竟是誰”,“他到底有實力嗎?”這些常見問題,反而顯得不值一提。

周杰倫被質疑流量不夠、張學友被吐槽地位過高、周潤發被說成沒有作品,我們對發出這種言論的飯圈多是嘲笑的態度,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周杰倫、周潤發和張學友的成績根本不需要被飯圈邏輯綁架。

然而地位未達到這種程度的藝人呢?他們擁有唱功、演技的實力,曾經也有過街知巷聞的代表作品,但不曾達到周杰倫、周潤發的高度,也沒有徐崢這般連續多年都有大熱作品出街,那麼他們的歸宿,則是在網劇中客串、在各類酒吧站台,以及偶爾出現在偶像主演的仙俠劇裡,為流量做嫁衣。

雖然過去誕生的流量明星近兩年的資源以肉眼可見的速度變少,這讓很多人有了流量已經行不通的錯覺,但新晉的流量小生、小花們,依舊証明著飯圈流量邏輯是存在且堅挺的。

飯圈是幻覺,幫周杰倫打榜是陷入圈套

如果你說毛不易、華晨宇、鄧紫棋這些新生代也是有實力的,不用否決所有年輕藝人,也不用對演藝圈這麼悲觀——那麼很遺憾地告訴你,即便是有實力如他們,也需要流量的加持才能夠出現在綜藝節目的導師席或甜味飲料的瓶身上。

而如果你一旦偶爾想著“不如我買一些周杰倫、張學友代言的東西,轉發一點他們相關的微博,給他們做做數據、帶帶貨”,那麼恭喜,你也被卷入了這種邏輯之中,而一旦銷量比不過流量小生,反而坐實了數據被吊打的窘境。

周杰倫、徐崢、張學友和周潤發並不需要超話排名這些數據來証明他們的商業價值,演唱會和電影票房已經足夠說明他們的實力——但殘酷的是,如果仔細比較代言數量,會發現流量藝人的確壓在了這些頂尖藝人的上頭。

在帶貨能力成為考察明星的重要指標后,不管是小家電、快餐還是護膚品,都漸漸脫離了它們本身的屬性而成為藝人周邊,所購買的數量也成為了粉絲証明自己對偶像的愛有多深的判斷標准。

某明星帶貨能力下降?沒關系,反正簽的是短約,繼續把新款產品丟給更新的流量演員就行了。

流量變現的時代,哪怕是締造了這個時代的明星和粉絲們本身也討厭這種畸形的圈子,也不得不為這座大廈添磚加瓦。

想要在這個數據漫天的時代不被欺騙,首先請不要被流量邏輯裹挾。

□罐頭辰(評論人)

(責編:宋心蕊、趙光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傳媒推薦
  • @媒體人,新聞報道別任性
  • 網站運營者 這些"紅線"不能踩!
  • 一圖縱覽中國網絡視聽行業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