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圖書廣告看出版社營銷策略
現在常有這樣的事情:不少出版社傾心打造的一些好書,推到市場以后,幾乎如同泥牛入海,引不起讀者的注意,也實現不了預期的銷售目標,最后隻能被書店下架。對出版社來講,應對之道應該是尋良策、覓良方,對症下藥,以期藥到病除。
其實,良策、良方早已存在,就是當下商界人士和消費大眾普遍熟悉的營銷宣傳。事實早已証明,做不做營銷宣傳以及營銷宣傳做得好不好,對於商品銷售的影響是大不相同的。圖書,同樣不能違背這樣的商業法則。目前,我國每年生產的圖書種類已經達到40萬種。面對這一龐大的數字,試想,處於網絡環境中的消費者,每天需要注意多少信息?出版社又有什麼理由要讀者注意到某一種圖書的信息?顯然,出版社必須從戰略的高度認識營銷宣傳,並制定具體而正確的方案,通過精干人員之手得到高效的實施。
說起圖書營銷宣傳的戰略與策略,也不過是老生常談。然而,有時問題的難解之處恰恰在於,越是習以為常的做法,反而越容易被輕視、被忽略。以廣告來說,國內舍得花錢為圖書大做廣告的出版社在眾多出版社中實在是比較少,不僅是大眾傳媒上很少,在北京的地鐵站、公交車這類人員密集且流動極快的場所,可以見到其他商品與服務的廣告,可絕少見到圖書廣告。而英國倫敦,其地鐵站、公交車的新書廣告卻非常多,成為許多圖書消費者獲取新書信息的重要途徑。這種差異,是值得思考的。
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曾出版過范用先生晚年編輯的《愛看書的廣告》一書。這是一部舊的圖書廣告的匯集。看得出來,那時像魯迅、鄒韜奮、巴金、鄭振鐸、葉聖陶等從事出版活動的文化人是多麼重視圖書的廣告宣傳啊!原因是他們懂得這樣一個道理:再好的書,也要讓讀者知道才行。
時代發展到今天,營銷宣傳可以選擇的方式更多了。除了在大眾傳媒上做廣告以外,名家書評與推薦、作者簽售、宣講會、讀書會、微博與微信公眾號推薦、書店櫥窗展示與銷售排行榜等,都是可以選擇的營銷方式。總之,在網絡時代競爭激烈的出版環境中,新書問世后出版社若不全力以赴去做好營銷宣傳工作,最后響起的“奏鳴曲”恐怕就不會是“歡樂頌”了。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