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

盤點亞洲導演外語片作品 文化"破圈"有難度

2019年08月15日07:45 | 來源:新京報
小字號
原標題:亞洲導演拍外語片,文化“破圈”有難度

  《風語者》

  《變臉》

  侯孝賢

  吳宇森

  《紅氣球之旅》

  《咖啡時光》

  王家衛

  《藍莓之夜》

  陳凱歌

  《溫柔地殺我》

  在今年的第76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日本導演是枝裕和的首部外語片《凱瑟琳的真相》入圍主競賽單元並被選為開幕影片放映,這是2007年以來第一次有東亞導演的電影作為開幕片。《凱瑟琳的真相》全程在海外拍攝,同時也是兩位重量級法國女演員朱麗葉·比諾什與凱瑟琳·德納芙第一次合作。

  亞洲導演拍攝外語電影的數量不多。早在1975年,黑澤明導演就曾與蘇聯合作拍攝俄語片《德爾蘇·烏扎拉》,並獲得第48屆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獎。在華語導演中,吳宇森、王家衛、侯孝賢、陳凱歌都曾拍過外語片。

  新京報獨家盤點了東亞導演的外語作品。其中並不包含外籍或中日韓裔導演作品或合拍片。

  中國

  吳宇森作品最多,侯孝賢致敬

  中國導演方面,吳宇森無疑是拍攝外語片最多的導演。憑借《斷箭》和《變臉》,吳宇森進入好萊塢並取得了驕人的成績。2000年與湯姆·克魯斯合作《碟中諜2》更成為吳宇森的代表作之一。其后2002年的作品《風語者》由尼古拉斯·凱奇主演,以二戰中的太平洋戰爭為背景。2003年吳宇森與本·阿弗萊克合作《記憶裂痕》。另外,經典影片《喋血雙雄》的美國版也在吳宇森的拍攝計劃之中。

  陳凱歌導演的《溫柔地殺我》2006年上映。該片完全以好萊塢模式操作,制作費用超過3000萬美元,並在拍攝時就制作了美國版和亞洲版兩個版本以滿足不同國家的觀眾喜好。

  侯孝賢導演的《咖啡時光》和《紅氣球之旅》是兩部致敬外語片,分別於2003年和2007年上映。《咖啡時光》為紀念小津安二郎100周年誕辰,《紅氣球之旅》則致敬了法國導演艾爾伯特·拉摩裡斯拍攝於1956年的短片。

  同樣備受好萊塢和電影節青睞的香港導演王家衛在2007年與諾拉·瓊斯、裘德·洛合作了《藍莓之夜》,並獲得第60屆戛納電影節金棕櫚獎提名。在電影之外,王家衛還與好萊塢一線演員合作為眾多國際奢侈品品牌拍攝了廣告。

  日本

  名導作品和恐怖片皆受青睞

  上世紀70年代,日本電影產業格局發生變化,東寶、鬆竹、大映等大片廠紛紛減產,甚至倒閉。面臨著票房失利的黑澤明導演與蘇聯合作拍攝《德爾蘇·烏扎拉》,並一舉拿下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獎。

  在與法國合作過《感官世界》、與英國合拍過《戰場上的快樂聖誕》之后,日本新浪潮導演大島渚再次與法國合作拍攝了奇情電影《馬克斯,我的愛》,該片提名了第39屆戛納電影節主競賽單元金棕櫚獎。

  其后,黑澤清、河瀨直美、岩井俊二等導演也通過參加歐洲三大電影節亮相國際舞台,其作品多為藝術片。

  岩井俊二導演2011年的作品《吸血鬼》講述男主角西門熱衷於在網上尋找有自殺傾向的少女,作為他吸血的目標的故事。2018年岩井俊二又拍攝了華語片《你好,之華》,並請到陳可辛導演作為監制。這部電影被認為是中國版的《情書》。

  2016年導演黑澤清與歐洲合作拍攝法語片《暗房秘密》,講述聚焦於1893年發明銀板照相法的攝影技巧的驚悚愛情故事。

  戛納寵兒河瀨直美導演的作品《視覺》2018年在日本上映,由法國女演員朱麗葉·比諾什主演。雖然《視覺》是日法合拍片,但拍攝外語片顯然已經在河瀨直美的計劃和能力之內。

  由於《午夜凶鈴》《咒怨》等日本恐怖片的盛行,導演中田秀夫2005年拍攝了美版的《午夜凶鈴2》,並在2010年拍攝了改編自愛爾蘭劇作家恩達·沃什的同名舞台劇的《聊天室》。清水崇導演也分別在2004年和2006年拍攝了兩部美版《咒怨》。由此,好萊塢掀起了翻拍亞洲恐怖片的熱潮。

  韓國

  飛速發展帶來類型片突破

  隨著韓國電影工業水平提高,越來越多的韓國導演選擇拍攝外語片。尤其是類型片方面,曾經被認為是好萊塢拙劣模仿的韓國類型片也取得了不錯的成績。

  2013年韓國導演金知雲拍攝了由阿諾·施瓦辛格主演的犯罪動作片《背水一戰》,導演本人將其稱為是《虎膽龍威》與經典西部片《正午》的結合體。

  同樣在2013年,朴贊郁導演的《斯托克》亮相聖丹斯電影節,該片講述了少女在18歲生日當天失去了父親,而一個自稱是叔叔的男人來到她家,此后少女身邊的人開始一個個失蹤的恐怖故事,由妮可·基德曼主演。之后的2018年,朴贊郁還與英國BBC拍攝了英國著名間諜小說家約翰·勒卡雷的作品《女鼓手》英劇版。

  今年憑借《寄生虫》獲得戛納電影節金棕櫚獎的奉俊昊此前也有兩部外語片作品。一部是2013年由“美隊”克裡斯·埃文斯主演的《雪國列車》,另一部是2017年由美國Netflix與Plan B娛樂共同制作的《玉子》。這兩部作品無疑讓奉俊昊的金棕櫚之路更加順暢。

  ■ 挑戰

  文化壁壘跨越難

  雖然拍攝外語片的都是知名導演,但選擇拍攝外語片對很多導演來說,卻並非為了謀求更多機遇或是想要打開歐洲和北美市場大門的必經之路。黑澤清就曾坦言自己拍攝外語片的原因很簡單,因為在日本很難找到資金拍攝原創電影,而法國的整體環境更加適合創作者。

  外語片拍攝之路也困難重重,朴贊郁導演的《斯托克》幾經演員變更,從凱利·穆裡根、朱迪·福斯特到科林·費斯,最終都退出了劇組。岩井俊二之前在接受採訪時也稱,拍攝外語片難度頗大,對導演來說最大的問題是與演員的交流,不同的民族語言帶著天然的文化壁壘,怎樣表達台詞的細微變化,傳遞出細膩的情感,是很大的挑戰。(新京報記者 李妍)

(責編:宋心蕊、趙光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傳媒推薦
  • @媒體人,新聞報道別任性
  • 網站運營者 這些"紅線"不能踩!
  • 一圖縱覽中國網絡視聽行業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