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級媒體融合的實踐
——以項城市為例
來源:《新聞愛好者》2019年第7期
【摘要】面對新的宣傳形勢,河南省項城市大膽改革,在縣級媒體融合上先試先行,成立融媒體中心,利用融合新聞平台,使新聞宣傳效果最大化和最優化,擴大了地方媒體影響力,壯大了思想輿論陣地。新穎的融媒體平台不但創新了運營方式,也增進了服務效能,拓展了經營渠道,打造出了地方媒體特色鮮明的“新聞+”模式。項城在縣級媒體融合的成功實踐,在體制、機制、人才、技術、內容、運營等方面摸索出了一套實用性強、可推廣復制的縣級融媒體中心建設模式。
【關鍵詞】縣級﹔媒體﹔融合﹔實踐﹔創新
按照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媒體融合發展的要求,河南省項城市大膽改革、先試先行,於2016年10月成立了融媒體中心。兩年多來,項城市融媒體中心以“守正”擔當責任,以“創新”破解難題,突破體制機制的制約,做到人才、技術、內容、運營等方面創新,推進媒體深度融合,為群眾提供服務式、互動式、體驗式的新聞信息,實現了宣傳效果的最大化和最優化,擴大了主流媒體的影響力版圖。2018年6月13日,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宣部部長黃坤明在項城調研時,對項城市融媒體中心建設給予充分肯定。項城市媒體融合的成功,為其他新聞單位提供了可貴的借鑒經驗。
一、鞏固壯大主流思想輿論陣地,夯實黨的意識形態工作根基
宣傳黨的政策主張、反映群眾意願呼聲、傳播社會主流價值,就要把服務地方經濟發展、服務百姓、關注民生等當作新聞宣傳工作的重中之重,把黨的方針、政策化作群眾的行動指南。作為地方媒體,應准確領會並積極傳播黨和國家的決策部署,並以積極昂揚的姿態,主動作為,圍繞中心服務大局,為當地經濟建設鼓與呼,傳播最權威、最准確、最全面、最及時的政治、經濟資訊,為百姓提供豐富的資訊,從而引領受眾並被受眾喜愛。
在互聯網時代,誕生了新聞門戶網站以及視頻直播等傳播形式,媒體融合的趨勢已經初步顯現﹝1﹞。項城市融媒體中心融合了廣播、電視、報紙、雜志、新媒體等平台,70家網站和42家微信公眾號,實現統一管理、統一運營﹔維護上千個微信工作群,形成“一呼百應”,確保主流媒體統一發聲、響亮發聲,讓正能量更強勁、主旋律更高昂。自成立融媒體中心以來,目前的主要做法,相對於以前的宣傳手段更為先進、宣傳效果更加明顯。
堅持移動優先,運用移動傳播技術。項城市融媒體中心通過打造體現集聚功能的APP,實現廣播、電視、手機融合直播,主持人、專家和粉絲互動,讓受眾在傳播中互動、在互動中參與、在參與中傳播,進一步黏合群眾。對文明城市創建、百城提質觀摩、執行“老賴”等進行直播,並收到了良好的效果,每次直播點擊量能達到30萬以上,互動話題幾萬條。宣傳形式上進一步黏合了群眾,可以讓黨的聲音傳得更開、傳得更廣、傳得更深入。
作為地方主流媒體,就要擔負起新時代的光榮使命。項城市融媒體中心圍繞“三大攻堅”“五個持續提升”做好新聞宣傳報道、輿論引導、服務民生等工作,及時報道項城市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偉大實踐中的好經驗、好做法、好典型,講好項城故事,展示項城形象,做到“報紙天天見、廣播天天講、電視天天播、網絡天天發”。這樣,項城市的輿論宣傳工作就強起來,同時也牢牢把握住了新聞宣傳的輿論話語權。
二、可推廣復制的縣級融媒體中心建設模式
實踐運營、磨合發展中,項城市融媒體中心借鑒外地的一些先進經驗和模式,並根據本地的實際需要,在機制、人才、內容、運營等方面進行了大膽創新,摸索出了一套實用性強、可復制推廣的縣級融媒體中心建設模式,這對於其他新聞媒體來說,具有很強的可操作性及復制移植性。
(一)機制體制創新模式
實行事業單位企業化管理,打破身份限制,打通編外人員成長通道。堅持去機關化、去行政化,打破官本位,體制內外一樣,使員工能上能下,能進能出。對於改革出局的人員,從政策上允許事業編制的員工保留事業身份,退休后依舊進入事業體制。招聘有朝氣、有思想的年輕人,多次招聘工作人員,對人員進行結構調整,骨干人員平均年齡降至26歲。目前,項城市融媒體中心的中層領導崗位都是一批富有開拓創新精神的“90后”,他們都是招聘人員,成為項城市融媒體中心的中堅力量。
同時,進行工資分配制度改革、實行競爭上崗制度,解決人浮於事、在崗不干活問題,實現多勞多得,工資低的僅拿幾百元、高的可達上萬元不等,一系列的薪酬改革措施,提高了大家工作的積極性,提升了員工的事業心和歸屬感。
(二)人才創新模式
通過引進、培訓各類人才,讓每個人成為“四能”人才。多方面引進、培訓人才,改變過去“一人一崗”為“一人全崗”,打造能寫、能拍、能說、能剪的“四能”人才。同時,與鄭州大學、浙江傳媒學院、今日頭條、梨視頻、二更等高校和新聞機構簽訂戰略合作協議,以“請進來,走出去”的模式,提高員工素質。
人才不求“為我所有”,但求“為我所用”。項城市融媒體中心還聘請了全國30多位頂級廣播、電視、融媒體、技術等方面的專家組成智囊團,不定期來中心把脈問診,遠程教育,解決發展問題,及時研發新的發展模式,適應市場變化,實現了“借船出海”“借梯登高”。
打造“家團隊”。鼓勵員工把他們的親朋好友加入團隊,團隊半數員工具有裙帶關系,有的是兄弟,有的是姐妹,有的是夫妻,從員工到主任形成層層的紐帶關系,這樣,工作起來互相支持幫助,隻要任務一下,迅速進入戰斗狀態。
(三)技術創新模式
技術是融合的重要支撐。建起完備的融媒體平台,形成了以廣播、電視、報紙、微信、微博、客戶端等傳播渠道為一體的載體多樣、渠道豐富、覆蓋廣泛的現代傳播矩陣。通過新聞資源整合和流程再造,在採編聯動平台進行多元化的內容加工生產,實現一次採集、多種生成、多元傳播。
引入多種網絡技術,積極學習外地成熟經驗。積極向更多媒體平台拓展,廣泛入駐抖音、快手等媒體平台,形成多平台的移動傳播矩陣。建立360度全媒體演播廳,可以實現廣播、電視、融媒一號APP的同步直播﹔與南方沿海城市先進媒體進行廣泛合作,將項城市融媒體中心打造成為吸引群眾的重要平台。深度黏合全市126萬人,讓每一名群眾都成為融媒體的忠實粉絲。微信、微博、APP的粉絲達60多萬人,他們既是項城融媒的受眾,也是內容的生產者。
(四)內容創新模式
內容創新是媒體融合發展的關鍵。充分利用廣播電視的優勢,大屏推動小屏,小屏產生互動,內容相互倒流。每天生產近百檔原創、本土內容節目,幾十場直播,實現廣播視聽化,電視小屏化,直播互動化,通過服務式、互動式、體驗式的新聞信息,打動群眾、影響群眾、引導群眾。
全面升級融合傳播,廣播電視做的內容,可以直接在融媒體上推送,融媒體內容可以在廣播電視上播出,在融媒體上可以聽電視,也可以看廣播。做到平台相融,內容相通,互相引流。用大屏推動小屏,視聽相互交融。由於方法得當,措施有力,思路先進,項城市融媒體中心已開發了《項城頭條》《項城熱點》《馬上就辦》《環保在線》《脫貧路上》《改革開放40年看項城》《全民K歌》《你最有才》《金融管家》等近40檔節目,有力地推進了新聞的宣傳效果。
網絡直播是融媒體技術目前最典型的一種形式,這種形式通過各個平台展示了出來﹝2﹞。
隨著互聯網時代的迅猛發展,網絡直播已成為引流的重要窗口,並通過互動產生強烈共鳴。項城市融媒體中心要求重大活動、重要會議都要進行直播,每周都要策劃三次以上直播主題,以擴大影響力,拉近與群眾的距離。目前,項城市融媒體中心可以同時進行多路直播,通過演播廳,廣播、電視、手機融合直播,主持人、專家和粉絲互動,進一步黏合群眾。對全省百城提質觀摩、全市“兩會”、執行“老賴”等進行直播,每次直播點擊量都能達到30萬,互動話題幾萬條,彰顯了網絡直播的獨特魅力。
在內容生產上融入地域特色,充分利用本土化資源,服務當地群眾。項城936廣播以地方方言為主,極具地方特色,黏合周邊群眾600萬人。依托“全項城”APP本地圈、學習答題等內容,融入當地用戶、商家,用戶學習積分,積分兌換獎品,提高群眾的參與性、互動性,更好地把黨的方針政策,當地黨委、政府的決策部署及時傳達到基層。抓住最接地氣的內容,結合青年人的實際需要,進行視覺創作,開發出鮮活的內容。
(五)運營創新模式
增進創新運營方式,加強服務水平,推出“新聞+”服務效果。
在政務服務平台上,讓企業和群眾“多走網路、少跑馬路”。通過政務服務平台,工作人員可以直接和群眾交流,直接了解群眾的呼聲。群眾也可以通過這個平台,知道辦各種手續時都需要什麼証件,怎麼辦,不僅方便了群眾,也拉近了干群關系。
“新聞+文化”模式。結合廣大群眾特別是偏遠農村對於豫劇、曲劇等戲曲的熱切需求,項城市融媒體中心積極作為,聯合一些劇團送戲下鄉,並將節目制作成視頻,以供群眾欣賞。同時,聯合一些公益單位,為廣大農村送去文化節目,豐富了群眾生活,並通過互聯網進行廣泛傳播。
“新聞+服務”模式。圍繞服務群眾,深度黏合126萬群眾,滿足人民群眾的衣食住行,開設了《家居商城》《吃好喝好》《食療養生》《家裝寶典》《熱點樓盤》《修車有道》《全民K歌》《我要爆料》等40多個專欄,把生活中好玩的有趣的,用最潮流的和百姓喜聞樂見的方式,創出精彩﹔這些欄目大多與單位聯辦,為群眾提供服務,政府購買服務。成立了“維權哥”“幫幫團”、建立了“爆料團”,成為群眾離不開的“貼心人”。團購節、車房聯展、情定七夕、音樂節、觀眾節、家裝節、淨水機節等商業活動轟動全城。
推出“報料”功能,兩年多來,已累計收到並處理報料3萬多個,問題解決率達100%。“報料”平台不僅是一個“民聲”窗口,更成了黨委、政府了解民情的主要渠道之一。
“新聞+產業”模式。聯合各類商家進行展銷、宣傳。目前已聯合商家舉辦了項城虫草消費節、項城海參消費節、淨水機節、空調節等活動,每年活動達300多場次。
“新聞+農業”模式。與項城農投公司簽訂協議,助推農業發展,讓項城農業跑起來,幫項城農民富起來。
當然,“新聞+”模式不僅僅局限於這些內容,下一步,項城市融媒體中心還將延伸“新聞+監管+品牌電商”“新聞+物聯網”的運營模式,為融媒體的長期可持續發展提供原動力。
三、融媒體發展中存在的問題及發展前景
項城市在媒體融合的進程中,還存在一些亟待解決的問題,在人才、資金、技術等方面還存在制約。
(一)資金供應乏力
媒體要進行深度融合,前期需要投入大量的資金。比如說器材的採購、人員的培訓、后期節目的制作,都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如果資金供應乏力,就會出現各種各樣的問題。如今,資金供應乏力,已經成為媒體融合取得更大發展的瓶頸。要想在融媒體發展上做出出彩成績,當地財政給予政策、資金的支持也是一個很有必要的環節。因為一個好的發展道路,如果前方風險過大,往往會造成不必要的損失。
(二)人才資源匱乏
媒體要想快速發展,離不開人才資源。項城市融媒體中心最缺乏的就是具有新聞素質、互聯網思維和融媒體運營管理經驗的創新型、領軍型人才。此外,項城市融媒體中心聘用的人員沒有編制,工作干勁和穩定性不足,人員流動性大,為融媒體中心發展帶來很大掣肘。人才沒有得到很好的尊重,就會人心思變。生活沒有保障,就會出現“跳槽”現象,這對以人才為支撐的單位來說,是一個很大的不確定、不穩定因素。因此,對於特殊人才,從上到下,都應給予特殊對待,盡最大的努力和誠心,給予編制、薪酬等方面的待遇。
(三)技術短板明顯
項城市融媒體中心要想蓬勃發展,除了資金、人才面臨較大的壓力外,還缺乏先進的網絡制作技術。先進的網絡制作技術,可以使視覺效果更加明顯,可以收到使群眾過目不忘的效果,也是網絡媒體的核心競爭力。如果技術不過關,媒體核心競爭力就無從談起。融媒體要不斷通過新鮮的事物來吸引群眾,需要技術更新並不斷創新。新聞頁面長期僵化,勢必導致用戶流失,風險加劇,所謂的“新聞+”影響力、號召力就會受到極大的限制。互聯網時代,人人都是新聞平台,人人都是直播生產者,當自媒體的力量足夠強大時,就會對項城市融媒體中心產生強烈的沖擊。
體制、機制、人才、技術、內容、運營等方面存在的問題,需積極解決,不宜長期“得過且過”。
干好一個事業,就要發揚“釘釘子”精神。釘釘子往往不是一錘子就能釘好的,而是要一錘一錘地敲,反反復復地敲,直到把釘子釘實、釘牢為止,這樣才能收到最好的效果。項城市融媒體中心在前進的道路上,已經找到了可操作並行之有效的方法,也找到了不足與短板。媒體融合需要持續深入,發揚優勢,抓住機遇,迎接挑戰。
項城市融媒體中心的成功實踐,對於縣級媒體來說,就是一面鏡子,可以從中得到有益的啟示,並從中復制移植優點,將融合媒體的優勢發揚光大。新時代,新情況、新問題、新事物層出不窮,要想立於不敗之地,就要不斷學習再學習,在實踐中干,在干中不斷實踐再實踐,並找出適合自身的融合發展之路。
媒體融合發展已是不可阻擋的時代趨勢,做好媒體融合發展這門功課,必須做深做實做細,才能產生主流媒體的輿論導向引領作用。
參考文獻:
﹝1﹞趙繼敏.近年媒體融合的新趨勢及其啟示[J].新聞愛好者,2018(12):45.
﹝2﹞梁亞寧.網絡直播對播音與主持藝術專業發展的影響和啟示[J].新聞愛好者,2017(12):51.
(作者為周口日報社主任記者)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