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傳媒期刊秀:《新聞戰線》>>2019年·第3期

從 “內容+” 到 “價值+” :讓 “評論思維” 成為時代的基礎思維

張 鐵
2019年08月19日16:29 | 來源:人民網-新聞戰線
小字號
原標題:從 “內容+” 到 “價值+” :讓 “評論思維” 成為時代的基礎思維

如果說媒體融合是“內容+”,評論的媒體融合之路,就是一種“價值+”,是把主流價值融入新聞生產、融入社會生活,以思想優勢贏得話語優勢。花繁柳密處撥得開,風狂雨急時立得定,因勢而謀、應勢而動、順勢而為,讓黨的聲音傳得更開、傳得更廣、傳得更深入。

1月25日,習近平總書記帶領中共中央政治局同志,來到人民日報新媒體大廈,就全媒體時代和媒體融合發展舉行第十二次集體學習。把“課堂”設在主流媒體融合發展第一線,充分說明了黨中央對這一緊迫課題的高度重視。這些年來,黨報評論也在媒體融合的大潮中“沖浪”,在中央部署的融合大棋局中,站定了自己的位置,找到了自己的“存在感”。

黨報評論見証中國輿論場的變化

2015年,由人民日報主辦的第一屆黨報評論融合發展論壇在北京召開,主題是“當評論遇上‘互聯網+’”﹔2017年,論壇的主題是“邁向評論 ‘眾籌時代’”﹔2018年,論壇的主題為“以主流聲音傳播主流價值”。從議題的變化也可以感受到,黨報評論的融合發展,少了些最初遭遇網絡時代的焦慮,多了些主流價值的沉著與從容,進入守正創新的新階段。可以說,幾年的黨報評論融合發展論壇,定格下黨報評論“全家福”,也見証著中國輿論場的變化。

的確,在媒體融合發展的大潮中,評論的融合發展可以說相當重要。有一個網絡流行詞叫“后真相”,曾被英國牛津詞典選為2016年度詞匯,說的是“訴諸情感及個人信念,較客觀事實更能影響民意”。換個角度看,這其實也是在說,人們無法從媒體提供的事實上獲得真知。由此可以說,定義輿論場的不僅是信息,更是對信息的解碼,是在分析與理解信息的基礎上形成思想、形成觀點。這也更加說明,思想和觀點是核心競爭力,創造的是頭部新聞產品。可以說,主流媒體的評論,正是五彩繽紛的輿論調色盤中最重要的底色。

當今時代,滑動拇指,如潮的資訊就在眼前。但真與假、取與舍、思與言、知與行,都促使我們思考:面對信息爆炸,如何更好地構筑人們的價值觀念、精神世界?網絡讓信息觸手可及,每個人都可以基於自己的知識與認識,形成不同的判斷、得出不同的結論。然而,這樣的情況,也讓“震驚體”盛行,語不驚人死不休,千方百計吸引眼球﹔也讓“博出位”更多,隻顧一點不及其余,隻講站隊不問是非。這背后,是失實的信息、失衡的觀點、失重的態度。當此之時,主流媒體以主流聲音傳播主流價值,需要更好地用訴諸理性、訴諸思想的評論來參與公共討論。

將黨報評論嵌入時代的“信息流”

信息就像河流,順流而下,人甚至不能兩次涉足其中。而主流媒體的評論,就像河流上的坐標,甚至可以說像河床,標定方位,也能影響河水的走向。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宣傳思想工作要“既解決實際問題又解決思想問題,更好強信心、聚民心、暖人心、筑同心”。這些年,人民日報評論一直在尋找“最大公約數”,一直在激蕩“黨心民意的共鳴”,有以高遠視角闡釋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闡釋改革開放40年歷史節點的任仲平,也關注順風車事件、疫苗事件、保健品亂象等熱點,同時不斷在新媒體戰場發力,創辦“人民日報評論”微信公眾號、推出音視頻等新型評論產品,就是力求以融合發展助力解決好實際問題和思想問題,做好人心的工作,承擔起自己的使命任務。

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二次集體學習時,習近平總書記強調,人民日報“上連黨心,下接民心”,要求“把人民日報辦得更好,擴大地域覆蓋面、擴大人群覆蓋面、擴大內容覆蓋面,充分發揮在輿論上的導向作用、旗幟作用、引領作用”。對於黨報評論而言,要發揮好導向、旗幟、引領作用,因時而變、主動進入,就需要在掌握大量信息的基礎上形成洞見,引導人們深入思考、辯証分析,把評論嵌入時代的“信息流”,不斷擴大主流價值的影響力版圖。

如何將黨報評論嵌入時代的“信息流”?我認為,可以從以下三方面著力。

第一,用評論進行對話。全媒體時代的公共傳播,是多元主體在公共空間展開意見競爭,主流媒體需要基於多樣的意見來凝聚共識。否則,公眾要麼是“習慣性忽視”,生產再多也沒有用﹔要麼是“警惕性疏離”,傳得越廣越有反效果。面對言語紛呈的輿論生態,提升黨報評論影響力,就要學會對話,這也是融合的要義之一。如何對話?要用思想對話,提供有增量的觀點。人民日報副總編輯盧新寧經常要求,黨報評論,要在常識的基礎上“遞進一層”。比如,分析順風車案件,不僅要看到平台的安全漏洞,更要思考“如何讓新經濟成為好經濟”﹔要用專業對話,提供有說服力的觀點。比如,從法律、倫理的視角去觀察辱母殺人案,用發展經濟學去闡釋改革開放40年﹔要用情感對話,提供有溫度的觀點。比如,我們在“人民日報評論”微信公眾號推出語音評論“睡前聊一會兒”,輕鬆地討論文化、社會、科技類軟現象,拉近心靈的距離,實現與受眾的有效鏈接。

第二,用評論彰顯價值。從網約車變“奪命車”,到旅游出行服務平台“大數據殺熟”,再到網絡搜索引擎排序方式引發的爭議,越來越多的事件表明,不僅僅是有著媒體屬性的平台和技術需要價值觀,公共服務的平台和技術同樣需要價值觀的引領。評論的根本,也在於提供一種價值排序。2017年冬天,華北地區因為“煤改氣”等原因造成取暖難,人民日報刊發了兩篇評論,標題是《讓公共政策更有民生溫度》《治理績效應讓位於民生急需》,提出公共政策價值排序的問題,認為應該把民生放在第一位,促成了問題的解決。熱點事件之所以廣受關注,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它是各種價值的匯聚點。提升黨報評論在輿論場的能見度,其實就是要更好地為看起來沖突的價值實現排序。這不是哪一個報紙或者媒體能夠完成的,而是需要手拿金話筒的主流媒體在全媒體輿論場共同努力。

第三,用評論提供方法。評論是說理的,但不是為了說理而說理,是為了讓大家都學會用說理的方式去想事情、看問題而說理,是面向社會的一種“公共說理”。曾任人民日報副總編輯、評論部主任的范榮康曾說,人人都要學會寫評論,這是發揚社會主義民主的需要。說的正是要為社會提供這樣一種“評論思維”。現在,算法推薦流行,信息平台巨大,但算法和平台不能把人當成信息的接收器,更不能讓輿論場偏激極化、一地雞毛。隻有讓主流聲音更多更好地進行公共說理,讓“評論思維”成為時代的基礎思維,才能塑造一個更加開闊敞亮的公共空間。

輿論場眾聲喧嘩,人們更希望聽到那個確定的、權威的聲音。這就像火車站人聲鼎沸,但乘客們總是會認真聽站台廣播的聲音。這些年,每當輿論場上出現爭論時,經常有人問:“人民日報怎麼看?”“人民日報什麼時候發聲?”期待包括人民日報在內的主流媒體的聲音,其實就是在期待主流價值的呈現,期待在信息流中找到觀點、找到思想,找到一種基礎的認識論、價值觀。

如果說媒體融合是“內容+”,那麼評論的媒體融合之路,就是一種“價值+”,是把我們的主流價值,融入新聞生產、融入社會生活,以思想優勢贏得話語優勢。花繁柳密處撥得開,風狂雨急時立得定,黨報評論應該有這樣的擔當,也應該有這樣的能力。因勢而謀、應勢而動、順勢而為,讓媒體融合在黨報楷體字的書寫中向縱深發展,我們就一定能讓黨的聲音傳得更開、傳得更廣、傳得更深入。

(作者系人民日報評論部副主任)

(責編:徐銘遠(實習)、宋心蕊)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傳媒推薦
  • @媒體人,新聞報道別任性
  • 網站運營者 這些"紅線"不能踩!
  • 一圖縱覽中國網絡視聽行業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