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

打開重大主題報道創優"三重門"

——以《走向富強·四十個金華人的春天故事》為例

王春雷
2019年08月21日07:00 | 來源:中國新聞出版廣電報
小字號
原標題:打開重大主題報道創優“三重門”——以《走向富強·四十個金華人的春天故事》為例

  ●打開重磅策劃之門,在立意上“高一層”

  ●打開典型人物心門,在內容上“精一分”

  ●打開融合傳播之門,在傳播上“深一度”

  7月17日,隨著浙江省第二十屆對外傳播“金鴿獎”獲獎作品完成公示,2018年度浙江新聞獎全面揭曉,金華日報報業傳媒集團共有19件(組)作品獲獎。在6件(組)一等獎獲獎作品中,《走向富強·四十個金華人的春天故事》等兩件(組)作品為重大主題報道。

  從2015年起,《金華日報》已經連續4年獲浙江新聞獎重大主題報道獎。實踐証明,重大主題報道要成為新聞創優“重器”,必須踐行“四力”,充分發揮採編流程深度融合優勢,打開“三重門”。

  打開重磅策劃之門

  大格局決定高境界

  2018年是我國改革開放40周年,重要歷史節點怎樣濃墨重彩書寫華章?《走向富強·四十個金華人的春天故事》重大主題報道定調為特寫式、展望性,從1979年到2018年,以1年為敘事時間節點,尋找最具代表性的新聞敘述人。系列報道單篇字數濃縮在3000字以內,小體量、大格局,決定高境界。

  2018年8月28日,《金華日報》頭版頭條刊發“本報編輯部”文章《從春天走向春天——寫在“走向富強·四十個金華人的春天故事”開欄之際》,同一天,頭版推出這一重大主題報道的開篇之作《擁抱“科學春天” 獻身“美麗中國”——武義籍院士王金南用知識改變命運報效國家的故事》,以當年16歲的武義縣農家子弟王金南的視角,回望他乘著恢復高考的春風,從深山村落來到清華大學,沐浴在“科學的春天”裡的成長歷程。這一開篇之作見人見事、動人動情,撥動了讀者、網友心弦,刊發后,金華新聞客戶端閱讀量便達到10萬+。

  打開重磅策劃之門,《走向富強·四十個金華人的春天故事》重大主題報道從發端伊始就依靠集體智慧,發揮團隊力量,整組策劃既高屋建瓴豪邁大氣,又細致精巧以小見大:從創業者的個人故事切入,以1人“代言”金華改革開放的1年,以一系列鮮活的創業故事,鐫刻了金華人民在改革開放征程中萬眾一心力爭上游、不斷創造美好生活的生動實踐。

  打開典型人物心門

  老先進書寫新篇章

  《“水炸油條”的橫店實踐——農民徐文榮:做時代的追夢人》是《走向富強·四十個金華人的春天故事》40組報道中的代表作之一。作為這篇報道的作者,筆者的最大體會是:採訪老先進,要想打開重要典型人物的心門,亮成功人士的“成績單”不難,難的是深聊他的“失敗史”,還要聊得很投緣很開心。

  橫店集團創始人徐文榮名聲在外,寫他“從成功走向成功”的文章數量眾多。怎麼寫這位老先進?做好基礎功課不可少。

  約訪之前,筆者將成書於2011年的《徐文榮口述:風雨人生》研讀了兩遍。第一遍讀脈絡,第二遍找細節,梳理出了改革開放以來多個屬於徐文榮創業路上的春天故事:1980年春,他與橫店絲廠的創業伙伴第一次轉移產業重心,從輕紡產業轉向電磁產業﹔1996年春,開建《鴉片戰爭》電影外景基地,這是橫店人第一次涉足影視旅游產業﹔2008年春,橫店建設圓明新園新聞通報會在北京釣魚台國賓館舉行,面對爭論與質疑,徐文榮第一次說出心聲:“我是農民,農民是靠干出來的,不是靠爭出來的。”

  落座採訪,筆者用東陽南鄉方言向徐老說明《走向富強·四十個金華人的春天故事》的策劃初衷,他笑著夸我:“后生儂,土話講得好。”距離感因為順暢的方言交流而很快消散……

  聽完筆者講的“徐文榮‘三個春天的故事’”,徐文榮開懷大笑。為了讓徐老早點休息,工作人員幾次提醒採訪時間“超時”,而叩開採訪對象心門的收獲是,他連著3次向工作人員擺擺手,示意繼續聊。

  專訪將歇,徐文榮起身遞給筆者一摞書稿,那是他新書序言的初稿,足足寫了36頁。他說:“序言新鮮出爐,書名我早想好了,就叫《水炸油條》。炸油條要用油,水是炸不出油條來的。可我們手上沒有油啊,該怎樣‘水炸油條’呢?”徐文榮笑著自問,像個老頑童。

  “水炸油條”何以能成?這些年,徐文榮做成了許多事,完成了不少外人看來“不可能完成”的任務。今年5月,新書《水炸油條》果真出版。老先進徐文榮寫出了新篇章,而筆者也成為最早以重大主題報道傳遞這一“書訊”的人。

  《走向富強·四十個金華人的春天故事》採訪的敘事人來自各行各業、城市鄉村,除了徐文榮,還有被黨中央、國務院授予改革先鋒稱號的謝高華、潘建偉等重量級人物,而筆者都是在打開受訪者心門上下了功夫,收獲了精彩的細節。

  打開融合傳播之門

  深閱讀引領大流量

  為採集《走向富強·四十個金華人的春天故事》海量素材、數據,《金華日報》創下單組報道中投入採編骨干人數之最的紀錄。40個故事,採寫稿件的文字記者達30人,加上攝影記者、視頻記者、美編、網絡編輯,一線戰斗人員不少於50人。這樣的採編播陣容配置,堪稱地市黨報少見的“大兵團作戰”。深入基層增強“腳力、眼力、腦力、筆力”的成果就是固本強基、行穩致遠,在策採編播各領域錘煉了隊伍。

  《走向富強·四十個金華人的春天故事》重大主題報道記錄了金華創業者的耕耘故事,一個個“春天故事”的緣起,是“后陳經驗”“浦江下訪”等創新之舉,是金華第一個小商品馬路市場、第一個“中國馳名商標”,是山海合作、脫貧致富的第一種縣域創新模式,是中國第一大影視基地的第一桶金……在採編力量配備、重兵合圍上,《金華日報》採用了點將制、項目經理制相結合的方式:專業領域、重點人物的報道,“指揮部”直接指定骨干記者出戰﹔需要多點配合、團隊協同的選題,由主動請纓或者接受任務的記者領銜,跨部門自由組合採訪小組。

  近幾年,自媒體創業潮在國內掀起過熱潮,在泡沫消退之后,真正活下來的自媒體平台運營者多為經過淬煉的傳統媒體原從業者。《金華日報》的實踐探索印証了一個硬道理:傳媒業要想打開融合傳播之門,除了實現內容“生產端”的高精度、高質量,還要實現內容“配送端”的高效率、高抵達率。

  去年5月,“太空艙”式金報融媒雲平台在金華日報社投入運行,成為引領重大主題報道融合傳播的指揮中心。11萬《金華日報》訂戶是紙媒傳播的核心用戶﹔總數已經突破768萬人的新媒體用戶是流量來源。在政務新聞平台影響力榜上,“金華發布”居全國第12位、浙江省第1位。報、網、端、微、頻的融合集成,為《走向富強·四十個金華人的春天故事》重大主題報道帶來了深閱讀、大流量,僅微信、客戶端瀏覽量就達到327萬人次。

  2019年7月,全新的金報融媒體中心打造成型,一次採集、多種生成、多元傳播、全方位覆蓋的升級版融媒體矩陣將在傳播領域繼續助力重大主題報道新聞創優。

(責編:宋心蕊、趙光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傳媒推薦
  • @媒體人,新聞報道別任性
  • 網站運營者 這些"紅線"不能踩!
  • 一圖縱覽中國網絡視聽行業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