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傳媒期刊秀:《新聞戰線》>>2019年·第3期

同題報道中地方媒體如何發揮主場優勢

——以杭報集團2018世游賽(25米)報道為例

陳沁蓉
2019年08月23日15:51 | 來源:人民網-新聞戰線
小字號
原標題:同題報道中地方媒體如何發揮主場優勢

在第十四屆世界游泳錦標賽(25米)的報道中,杭州報業集團發揮主場優勢,就中央廚房運轉模式和管理模式進行了積極探索,流程再造、突出本土、突出視覺、形成合力等成為取得較大關注度和影響力的關鍵,積累了在激烈的媒體競爭中找尋獨特定位的寶貴經驗。

杭報集團 同題報道 主場優勢 中央廚房

2018年12月11日∼16日,第十四屆世界游泳錦標賽(25米)在杭州舉行。這是世界最高級別的泳壇盛會之一,也是迄今為止杭州承辦的最大規模、最高規格的國際單項體育賽事。杭報集團在2018年初建成的智媒體中央廚房迎來首次打通媒體和部門壁壘的實戰演練機會。6天賽期期間,總編輯擔任總指揮,集團旗下杭州日報、都市快報、每日商報、杭州網等媒體的24名記者、26名編輯共同參與,徹底打破媒體邊界,每天從早上9點半至晚11點,按照統一採集、同平台編輯、統一分發的中央廚房融合報道模式,實施“世游賽”全媒體深度報道。就同題報道的最佳流程和管理模式進行了積極探索,也積累了在激烈的媒體競爭中找尋獨特定位的經驗。

架構先行 流程再造

選擇在“世游賽”上打響利用中央廚房進行重大主題報道的“第一槍”,是業務需要,也是媒體現實。作為國際泳聯的一項重要賽事,“世游賽”比賽密集,新聞點多,但參會記者實施注冊審核制,單個媒體的前方採訪力量不足,各媒體要獨立完成所有賽事和場外各點的全部採訪,証少人少,整合共享的中央廚房模式成為最佳選擇。中央廚房一期在2018年初就完成搭建,但全集團實戰投入這是第一次。為此,集團領導高度重視,總編輯親自指揮,首先明確了組織架構和稿件審核流程,值班領導、值班編輯人員、一線記者、技術保障、后台分析等崗位職責明晰,讓所有人員在短時間內就能進入角色,先了解自己“該干什麼”,然后思索“怎麼干”。

這是一個扁平化的架構,兩位集團編委以及“三報一網”的體育、新媒體分管副總編輯(中心主任)作為值班領導與值班編輯一起編入編輯組,除吃飯和輪班休息時間,都在中控大廳“蹲點”辦公:指導前方記者的具體採訪﹔做好溝通協調﹔審核日常稿件。同時,配置了技術組和保障組,除統籌溝通和協調全流程外,還要負責傳達上級宣傳要求、每天報道的同題比較,並形成書面報告供指揮組及採訪組決策參考。

架構搭建后,還需進一步明晰流程。為提升“世游賽”中央廚房融合報道運作效率,集團總編辦牽頭設計了全新的採編流程:

前方記者統一採集文本、音視頻稿件及素材,投送至集團“世游賽中央稿庫”,由當日值班編輯審核簽發(開閉幕式及時政稿件,由值班的集團總編輯、副總編輯審核簽發﹔重點稿件由當日值班領導審核簽發)﹔未參與中央廚房運作的各媒體編輯可根據權限抓取中央廚房已審核稿件進行后續編輯發布。

架構和流程都明晰后,各環節協同配合,實戰成果非常顯著。6天時間,杭報集團共計發布文字稿件388篇、各類賽事相關圖片864張、現場視頻報道51個,單日最大發稿達156篇,報道及圖片的選用率達到90%。數據証明,中央廚房模式對共享資源、大容量報道具有非常明顯的促進作用。

突出本土 引發共鳴

從本地媒體閱讀量、點擊率等數據看,服務類信息、本地化花絮是地方媒體在國際化同題報道中尤為吸引人的看點。正如世游賽主題曲中唱的,“當我們脫泳而出的那一瞬間,才發現這裡是一個天堂人間”。杭州一直以來就有“天堂人間”美譽,本次世游賽的報道不僅要圍繞賽事,更要體現向世界展示杭州、讓杭州走向世界的理念,通過賽事報道唱響杭州品牌,這是地方媒體的重要職責之一。每篇報道、每個視頻、每張海報都注意從本土角度挖掘,報道角度和報道方法的本土化成為提升關注度的有效途徑。賽前,杭州日報採訪擔任大賽志願者的“最美媽媽”吳菊萍、2018年浙江“最美環衛人”蔡浩東、全國模范法官和三八紅旗手陳遼敏,表達作為杭州人對比賽的期盼,同時巧妙嵌入“最美杭州”“最美杭州人”等品牌形象。外圍採訪中,除常規報道,還街採了市民對杭州舉辦世界級賽事的自豪和自信,這種借力借勢推廣杭州形象、打造杭州品牌的做法在集團各媒體包括省級媒體都有精彩呈現。隨后,在本地媒體的帶動下,央媒也開始為杭州打call。

本次世游賽有不少焦點運動員出自杭州,如孫楊、傅園慧、徐嘉余、汪順、葉詩文、李朱濠以及開幕式上的孕媽羅雪娟,他們在本地都有非常旺的人氣。尤其孫楊,每次出場都會引來粉絲尖叫,場內Wi-Fi容量明顯不夠。集團充分發揮本地優勢,採訪運動員在體校的啟蒙教練、運動員家長等,使報道更有杭州味道。

突出視覺 提升體驗

本次報道非常重視視覺體驗,各媒體的視覺產品在內容創新、產品創新、技術手段創新等方面都有所突破,AR、VR、H5、直播、短視頻等新媒體作品層出不窮。集團旗下的杭州網,既要參加集團中央廚房的整體運作,作為本屆世游賽官方網站的運行方,還要為賽事官網和國際泳聯第一時間提供原創報道。利用這一便利條件,記者在開賽前一天(2018年12月10日)就到達場內,確保有充足的時間分配具體拍攝任務和機位。

事非經過不知難。作為地方媒體,對體育賽事報道並無多少經驗。25米世游賽的場地就這麼大,讓攝影記者抓狂的是如何快速識別運動員和泳道。在短時間內識別帶著泳帽和泳鏡的運動員不容易,對泳道更是看著看著就搞岔了,對不同的泳姿還要用不同的角度拍,這些對攝影師都是個考驗。

除了照片,還有視頻。杭州日報的“杭+視頻”採編團隊派出的視頻記者雖不算多,但拍攝剪輯短視頻近60條,H5制作團隊推出的《杭州日報·游看點》電子雜志也為各平台報道增色不少。都市快報的官方抖音號僅一條傅園慧抓紅手臂的短視頻,就獲得30多萬點贊、近萬條評論、1200多萬的播放量。據統計,都市快報新媒體產品的全網閱讀量高達6000萬。杭州網從賽前倒計時開始,每天推出海報“時光日歷”,通過杭州特色美景、地標建筑、傳統工藝等,展示杭州的別樣精彩。視覺享受在體育報道中的作用遠超文字,在新聞日益視頻化的趨勢下,傳統媒體尤應重視優質“視覺產品”的生產。在未來的新聞競爭中,視覺體驗將是非常重要的指標之一。

多方配合 凸顯合力

中央廚房模式和傳統生產模式的最大不同就是“大兵團”作戰,本次世游賽除數十名記者和后方指揮團隊,技術組、保障組等都參與到整個生產過程中來。技術組為“世游賽”訂制了中控室的監控畫面,包括採編生產4屏、大數據6屏、網站2屏、輿情1屏,為指揮和協調“世游賽”提供數據、圖標、內容在內的輔助決策支持﹔保障組收集對比每天的同題報道並綜合網絡輿情監控信息,形成競品分析報告,指出亮點、熱點,為報道出謀劃策。

在前方團隊持証不多、機位受限的情況下,大后方各崗位充分發揮各自優勢,積極串聯,既統一管理又靈活機動。比如,都市快報國際組發揮外語優勢,記者和各國運動員深入交談,挖到不少獨家新聞。杭州日報的視頻採編團隊在前方的人數並不多,但后台團隊制作人員按賽程分派任務,通過增強特效、加背景音樂、加字幕說明等手段,利用中央稿庫裡的原創素材生產廣為流傳的短視頻作品。在體育記者相對緊缺的地方媒體,后方的專業體育記者既要作為賽事專家在現場駐點指導,還要在每天的探版會上就每一場熱點賽事進行專業的預判分析,同時還要擔任值班編輯。

對關注度高的熱門比賽,不僅前方加大人員力量調配,后方也是嚴陣以待,確保前方發回的素材能以最快速度完成制作。在中國隊女子4×200米自由泳接力賽決賽奪冠后,僅5分鐘就完成了前方拍攝素材回傳,后方接力制作,實現了全城首發。這種整體聯動、配合默契的大兵團作戰方式,充分體現了地方媒體的主場優勢。據統計,比賽期間,單篇文字稿和視頻的審核通過時間平均僅為4分鐘,簡訊快訊的圖片達到秒級響應,中央廚房生產模式威力盡展。

拓展視野 未來可期

世游賽報道是杭報集團中央廚房正式投入運行以來一次全集團范圍的實戰,為2020年的亞運報道提供了寶貴的經驗。

加強整體統籌能力。地方媒體的人力物力有限,在重大題材面前,時效和質量是報道的重中之重,但要讓新媒體產品靚眼、吸睛,就要做好針對性的統籌策劃,要盡量符合年輕人的需求,包括00后。本次世游賽,除了孫楊、傅園慧等流量大王,16歲的王簡嘉禾、13歲的王一淳等00后選手也闖入大眾視野。這些年輕運動員身上具有明顯的互聯網時代特征。媒體報道要順應這種趨勢,研究以他們的視角、語言方式、傳播習慣來做新聞報道,多反映他們的自律、專注、硬實力,對所從事項目的理解和熱愛,從他們的角度解讀體育精神、國家榮譽、競技排名、團隊精神等,更容易引發年輕人共鳴。此外,文字風格、產品形式、傳播方式等也要盡量符合年輕人閱讀習慣。在各類媒體雲集的同題報道中,隻有策劃先行,統籌考慮,地方媒體才能真正做出“新”產品來。

視覺化呈現已成大趨勢。本次賽事中,視頻和圖片發揮了重要作用。未來的宣傳報道,尤其是以體育賽事為基礎的城市品牌宣傳,視頻產品的創新創意非常重要。杭報集團的視覺產品實力不俗,曾獲全國黨媒創意短視頻等國家級大獎。但和互聯網視頻相比還存在一定差距,主要是創意策劃、產品推廣,尤其是后期的剪輯配樂及傳統報道的數字化呈現等方面還有更大提升空間。對這些新媒體作品的評價,也需要投入專門力量。當然,也可通過與視頻網站、知名工作室、制片人的合作, 提升視頻產品質量,具有杭州特色、制作精美、創意無限的視覺作品是打響杭報集團品牌的一個有力突破口。

進一步突出以用戶為中心的理念。在目前的中央廚房中,有生產、技術和保障三大塊,但對最重要的用戶需求並沒有專門的機構進行研究分析。在“終端隨人走,信息圍人轉”的今天,“用戶”包括主管部門、讀者、受眾、廣告主等,要用大數據進行用戶畫像,對細分用戶實時追蹤管理,並及時反饋用戶體驗,提供高品質內容和個性化增值服務,這些都是贏得用戶的有力抓手。參與人員可以從採編、技術和新聞研究進一步擴大到銷售、程序設計,甚至是用戶自身。總之,無論是現在的“兩微一端”,還是未來任何形式、介質的平台,都需要我們重視用戶體驗,以用戶為中心。

(作者系杭州日報報業集團新聞和發展研究所主持工作副所長)

(責編:徐銘遠(實習)、宋心蕊)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傳媒推薦
  • @媒體人,新聞報道別任性
  • 網站運營者 這些"紅線"不能踩!
  • 一圖縱覽中國網絡視聽行業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