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

少兒科普雜志《少年科學畫報》:一路從科學的春天走來

李婧璇 王坤寧
2019年08月27日13:40 | 來源:中國新聞出版廣電報
小字號
原標題:第一本走出國門的少年兒童科普雜志《少年科學畫報》——一路從科學的春天走來

有這樣一本雜志,是改革開放之初就創辦的針對少年兒童的科學漫畫雜志,也曾經是發行量最大的少年兒童科普雜志,每月單期發行50萬冊,它曾經也是第一本走出國門的少年兒童的科普雜志。它就是陪伴中國少年兒童探索科學的“領路人”——《少年科學畫報》,很多人從它的讀者做起,並最終成為它的作者。

從某種程度上來說,《少年科學畫報》走過的40年歷程,正是中國青少年科學普及教育工作發展的一個縮影。“《少年科學畫報》不僅是一本雜志,更是一個為少年兒童服務的科普平台,一個把少年兒童領入科學殿堂的引路人。”北京出版集團總編輯李清霞這樣說道。

發端於改革開放,

首開少兒科普畫報之先河

1978年,全國科學大會在北京召開,掀起了渴求科學、尊重科學、崇尚科學的社會新風尚。1979年,《少年科學畫報》正式創刊,佔盡“天時”“地利”“人和”。

在李清霞看來,“天時”是時代賦予的,中國的改革開放帶來了科技事業的全面復蘇。“地利”是地處首都北京,科研機構多,科普資源豐富。“人和”則是創始人郭以實、詹以勤、安瑞霞、趙萌、鄭百朋等老一代出版人一改過去用文字介紹科學知識的傳統,開創形式新穎、內容深入淺出、貼合少年兒童的閱讀心理的少兒科普畫報辦刊先河。

《少年科學畫報》甫一推出,發行量就迅速躥升至30萬冊,成為少兒期刊中的翹楚,在收獲小讀者粉絲的同時,也受到了科研工作者們的稱贊和認可。有著“數學爺爺”稱號的著名科普作家李毓佩曾說:“少年畫報是我非常喜歡的一本雜志。作為畫報來講,它獨具一格,可以說是一個很成功的實驗。”

作為《少年科學畫報》的同齡人,國家動物博物館科普策劃總監張勁碩坦言,自己當年從一年級的時候就開始訂閱《少年科學畫報》,“我的啟蒙科學知識都來自這本雜志,並立志成為一名動物學家。今天,我從事動物科普工作,跟我小時候接觸《少年科學畫報》有最直接的關系”。

《少年科學畫報》以其新穎活潑的表現形式、內容深入淺出直達科學前沿的辦刊宗旨,影響、培育和激勵一代又一代的青少年讀者投身科技強國的建設之路。

“通過《少年科學畫報》,我們為孩子們播種下科學啟蒙的種子,使他們覺得科學不那麼遙遠,不那麼深奧,不那麼拒之千裡,它是可以接近的,它是非常有趣味的,讓他們喜歡,讓他們不畏懼,讓他們感興趣。”將一輩子奉獻給《少年科學畫報》的前主編趙萌認為,這本雜志傳遞的不僅僅是科學知識,更有科學精神和科學思想。

深耕優質內容,

勇擔科普事業使命

《少年科學畫報》匯集了眾多一線的科學家、科普作家和知名畫家。40年間,他們筆耕不輟,始終致力於青少年科普工作,用圖文並茂的形式,將艱深難懂的科學技術知識用漫畫的形式呈現出來,深受讀者喜愛。

上世紀80年代初期,由李毓佩開始在畫報上刊登《有理數和無理數之戰》《小數點大鬧整數王國》等數學童話,小讀者反響熱烈。中國月球探測工程首席科學家歐陽自遠、航天專家朱毅麟、天文學家卞毓麟為孩子們講解天文知識,還有生物物理學家貝時璋、極地探險家秦大河、自動化專家張開遜、生物學家王世強等,他們都曾俯下身,借著一個個科普小欄目,讓科學的種子在孩子們心中落地生根。

吸引青少年讀者的除了這些學者引人入勝的科學故事,還有《少年科學畫報》自創的科普小明星——“蘿卜頭”和他的好朋友阿米,這兩個雜志的明星人物帶給孩子們許多歡樂的同時也給小朋友們打開了知識的寶庫,陪他們探索未知的科學世界。之后,有了小歪毛、小眼睛、蹦蹦狐、笨笨等,演繹了一個又一個經典有趣的科普傳奇。這獨特的表現能力背后是作者團隊和編輯團隊的艱辛付出。

漫畫家徐寶信,1975年到《北京兒童》任美編,並創作連載漫畫《大牛和二牛》。回憶當年創作,他說:“有時連夜趕稿,其實挺辛苦,但是我覺得挺有趣。有的科學知識本來很枯燥,但是你要弄成有趣了,確實要經過一番創作和加工,反正挺累的。但是想到這些,就樂在其中了,累也就不覺得累了。”

2003年,全新彩印的《少年科學畫報》問世了,頁數擴展到48頁。除雜志本身外,雜志社還出版了一系列科普圖書、繪本,以及更加直觀生動的科普電視片。圍繞科普,還舉辦了有趣的講座、知識競賽、科普嘉年華等。

逐夢新時代,

搭建融媒體青少年科學傳播平台

2010年,為了整合優質資源,創新體制機制,《少年科學畫報》納入北京承啟文化傳播有限公司運營,開始直接面向市場。在北京出版集團的戰略引領和大力支持下,《少年科學畫報》開始積極探索向新媒體平台的轉型升級,由此翻開新的一頁。

黨的十八大以來,《少年科學畫報》開始了數字化探索、融媒體轉型,先后推出手機報、博客、微博、電子刊、APP、微信公眾號、動畫片《漫虫記》、“一起發現”野外科普視頻、“草叢日記”自然科普視頻等,全力打造提升少年兒童的創造力、科學思維能力的新型綜合平台。

對此,北京承啟文化傳播有限公司董事長、《少年科學畫報》常務副主編孫鍇表示,在新時代,《少年科學畫報》把融媒體發展作為工作重點,“一個選題、多種形式的融媒體發展方向,讓《少年科學畫報》滿足了小讀者更多的需求”。

“不管形勢怎麼變化,有幾個關鍵我們仍然要堅持。”李清霞闡述著《少年科學畫報》的“四個堅持”:堅持辦刊理念,用生動的文字和畫面解讀科學知識﹔堅持走創新道路,在內容和技術融合上繼續下功夫﹔堅持一流的作者隊伍﹔堅持優秀的編輯團隊。

“媒體融合最需要‘改’的精神、‘闖’的勁頭、‘干’的行動。”李清霞表示,《少年科學畫報》要緊緊抓住媒體融合的發展機遇,積極回應時代的挑戰,堅持守正創新,“創新是刻在我們骨子裡的基因,從40年前創刊開始,我們就一改過去用文字介紹科學知識的傳統,開創了一條把漫畫和科學融合起來,做一本給孩子看的科普讀物的新路子”。

“40年前,我們從科學的春天走來,創新的種子開花結果,當前,全面建設科技強國的新征程已經開啟。”對於未來,李清霞說,擁抱新時代科學的春天,《少年科學畫報》將堅持與時代和科技創新發展同向同步,搭建全媒體青少年科普運營平台,培養青少年崇尚科學精神、提升科學素養,“引領他們將‘科學夢’融入到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

(責編:趙光霞、宋心蕊)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傳媒推薦
  • @媒體人,新聞報道別任性
  • 網站運營者 這些"紅線"不能踩!
  • 一圖縱覽中國網絡視聽行業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