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批優秀電影陸續展映 《桂香街》《攀登者》等都有原型

近日,記者從江蘇省電影局獲悉,為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我省從8月到12月開展優秀電影展映,包括《桂香街》《解放了》《攀登者》《我和我的祖國》《紅星照耀中國》《烈火英雄》《決勝時刻》《中國機長》《古田軍號》等重點影片。
採訪中記者發現,這些電影都有現實原型,像《桂香街》講的是常州吊橋路社區原黨委書記許巧珍的故事﹔《攀登者》以我國登山隊員首次成功登頂珠穆朗瑪峰為故事原型﹔《中國機長》講述英雄機長劉傳健的故事……
“紅衣奶奶”許巧珍21年扎根“桂香街”基層
原型故事:講述常州市鐘樓區南大街街道東頭村社區黨委書記許巧珍平凡又了不起的故事。她曾是常州市國棉二廠的一名女工,創下了一天111台紗不斷頭的全國紀錄,多次被評為省市和全國勞動模范,兩度受到毛澤東、周恩來等黨和國家領導人接見。1994年,許巧珍退休后進入東頭村社區工作,一干就是21年,獲得過國家和市級榮譽18項,她根據實際工作經驗創造的“7+工作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她經常身穿一襲紅色衣服穿梭在小巷,繼而得到了很多外號,比如“小巷總理”“紅衣奶奶”。她把桂香街上每個街坊的困難都記在心裡,大家有了解決不了的矛盾,第一個想到的總是許巧珍。東頭村社區也隨之發生驚人變化:路淨了,地綠了,環境美了,鄰裡和睦相處、守望相助的傳統美德蔚然成風。
因居民五次上書留任,許巧珍還是全國最年長的“小巷總理”。這位63歲起做“小巷總理”的老人在這個崗位上奉獻了21年,在病床上時仍牽挂社區裡的大小事宜,直至生命最后一刻。
【連線】
昨天,記者電話採訪了許巧珍生前同事孫國榮,他告訴記者,他跟許巧珍搭檔3年多,《桂香街》上映后他第一時間就去看了,很感動,“電影拍得很生動,把許巧珍平時真正為老百姓工作的狀態和想法都體現了出來”。他還告訴記者,許巧珍工作上的很多想法和心得,他們都傳承下來了,比如服務百姓,解決問題堅決不用電話處理,而是上門去現場,“因為她認為現場解決不僅效率高,而且讓大家放心認可”。許巧珍堅持每天巡查,對家家戶戶的動態情況都很了解。孫國榮還告訴記者,社區很多老年人都跟許巧珍感情深厚,知道《桂香街》上映了,都特別想觀看,但又腿腳不方便,為此社區正在跟片方聯系,希望電影能到社區放映。
《解放了》是在常州開機拍攝的
原型故事:平津戰役是解放戰爭中具有決定意義的“三大戰役”之一。總攻在即,解放軍炮兵連長蔡興福率領四人小分隊臨危受命,在解放天津城的過程中,與國民黨軍需官姚喆等人從對立到並肩作戰的歷程。
【連線】
鳳凰傳奇影業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平津戰役最后解放天津是“500門大炮轟下來的”,所以炮兵是影片表現的重要兵種。而且該片主要以城市巷戰為主,整個取景大部分也是在城市中,是中國電影難得一見的“城市戰爭”題材商業片。《解放了》是在常州開機,后轉場到橫店等地。為了保証對歷史的尊重,更真實地還原歷史,劇組在拍攝現場實地建造了一座天津城,搭建了如解放橋、屋頂群、下水道等一系列當年老天津城裡的獨特建筑,大到美術置景,小到道具造型都頗為考究。
“中國機長”張涵予自帶威嚴感
原型故事:想必很多人都還記得“世界級民航史奇跡”——四川航空3U8633航班機組成功處置特情真實事件。
去年5月14日,川航3U8633航班在執行重慶至拉薩飛行任務中,駕駛艙右座前擋風玻璃破裂脫落,機組實施緊急下降。面對突發狀況,機長劉傳健等全體機組成員沉著應對,克服高空低壓、低溫等惡劣環境,在多部門的密切配合下,成功備降成都雙流機場,確保了機上119名乘客和9名機組成員的生命財產安全。
【連線】
採訪中記者了解到,為還原英雄機長劉傳健的風採,扮演者張涵予使出了“十二分努力”。飾演乘務長的袁泉稱贊說,“他身上有一種自帶的威嚴感,當他在片場出現的時候,整個乘務組就會下意識地站起來,有一種機長來了的感覺”。另外,在電影中歐豪飾演副駕駛,他與原型人物徐瑞辰一直保持溝通,讓自己受益匪淺。杜江飾演第二機長,也與第二機長原型梁鵬成為好友,並且私下一起聚過很多次。袁泉飾演乘務長,她對英雄機組十分欽佩,“這份工作承載著很多人的平安,中國民航人對所有乘客做了起落安妥的承諾,並且做到了”。
《決勝時刻》塑造毛澤東形象有突破
原型故事:1949年春,毛澤東等黨中央領導進駐北京香山,抱著將革命進行到底的決心和勇氣,在此會見民主人士、指揮渡江戰役、布局經濟工作、籌備政協會議和開國大典等。
【連線】
《決勝時刻》立足宏大格局,聚焦重大事件和重要人物,帶領大家重回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夕中共中央在香山度過的那段鮮為人知而又關乎民族命運的不尋常歲月,弘揚了共和國締造者們鞠躬盡瘁的大無畏精神,回溯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的初心和使命,譜寫了一首回應“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的恢弘史詩。
記者採訪中了解到,電影不僅著力於時代的刻畫,更聚焦於人物的塑造,力求在波瀾壯闊的歷史中,帶大家“零距離”感受一代領袖。為此,“真實”便成為了《決勝時刻》的重要標准。而且不同於以往展現領袖群像的作品,該片著重突出對毛澤東的形象塑造突破,從緊張激烈的政治交鋒、決勝千裡的戰爭,切換到平實生動的日常點滴,他與身邊戰士陳有富、田二橋,以及與女兒等的互動。影片用最立體的人物形象,帶領觀眾全方位感受一代偉人的精神世界,他是偉大領袖,也是父親,是詩人,是生活中真實可感的人。
而演員陣容方面,《建國大業》中飾演毛澤東、劉少奇、周恩來、朱德、任弼時的原班人馬整齊回歸,用20余年刻畫領袖人物的經驗,還原出一代領袖的真實一面。《紅海行動》“蛟龍小分隊”中的黃景瑜、杜江再度攜手,在片中肩負重要使命。
“攀登者”們相隔15年兩次登頂珠峰
原型故事:以我國登山隊員首次成功登頂珠穆朗瑪峰為故事原型。講述1960年中國登山隊向珠峰發起沖刺,完成了世界首次北坡登頂這一不可能的任務。十五年后的1975年,方五洲和曲鬆林在氣象學家徐纓的幫助下,帶領李國梁、楊光等年輕隊員再次挑戰世界之巔,並首次完成了珠峰海拔高程的精確測量。
【連線】
《攀登者》由李仁港執導,阿來編劇,徐克監制,吳京、章子怡、張譯、井柏然、胡歌等主演,影片不僅呈現了中國登山隊員攀登珠峰驚心動魄的動作場面,也體現出攀登聯盟在相處與登峰過程中所凝聚的家國大愛。
採訪中,記者了解到,為了拍攝影片,劇組從去年年底就正式入組拍攝,並專程到青海高原海拔5000多米的崗什卡雪峰,開始了半個多月的登山和極寒訓練。整個拍攝過程中劇組經歷了極寒、缺氧等種種困難和艱苦的拍攝條件。主演張譯談到了影片拍攝過程中的艱難與寒冷:“作為影片中的一名攀登者,不僅要面對零下幾十攝氏度的嚴寒、狂風、雪崩等極端的自然環境與天險,更要面對心理與生理雙重嚴峻挑戰,以超於常人的勇氣和毅力克服一切險阻和困難。”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