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

論大學出版發展的初心、路徑和願景

吳培華
2019年08月31日06:27 | 來源:人民網-傳媒頻道
小字號

中國出版領域的重要方面軍——大學出版在出版改革過程中走過40個年頭了。筆者從20年前發表第一篇關於大學出版改革的文字開始,在之后的近二十年中,又連續發表了十多篇文字,涉及了中國大學出版發展的各個方面,在深入開展“不忘初心 ,牢記使命”主題活動的今天,我們有必要重新回顧已經走過的路。

一、大學出版發展的“初心”

中國的出版社,在21世紀的第一個十年中,基本上都完成了轉企改制的工作,除了人民出版社和民族、盲文等比較特殊的出版單位外,幾乎都轉制成為了文化企業。在這個過程中,大學出版社也幾乎無一例外地進行了轉企改制,成為與后勤產業、校辦工廠同樣身份並同樣需要向學校上繳利潤的企業。本來在學校是除了科研、教學之外作為代表大學學術成就、弘揚學術風范的“第三種勢力”、與圖書館、實驗中心一樣承擔學校教學科研支撐功能的單位就這樣搖身一變,變成了企業,成了游離於學校教學科研主要功能並必須向學校上繳利潤的文化企業。

復旦大學出版社原社長賀聖遂教授的“大學出版”應當走向“出版大學”的辦社理念實際上就闡明了大學設立出版社的初心。他認為,世界著名大學的出版社注重自身的品牌經營,所以他們可以繼學校的科研、教學之外成為代表大學學術成就、弘揚學術風范的“第三種勢力”,所以它同時又成了出版大學,這是對外層面上的含義。同時,大學出版社以大學為母體依托,最有條件在第一時間內得到有關思潮嬗變以及學術創新的信息,而且還擁有一批了解科研和教學規律、熟悉課程設置的編輯人才,不僅使其承擔起理論攻堅的“深度出版”的使命,也使其成為先進出版理念的策源地和高素質出版人才的培養基地,這是出版大學在對內層面上的又一種含義。由此,大學出版社就成了一所真正意義上的出觀念、出思想、出成果、出人才的出版大學,這也是其他社會出版社無法比肩的。

顯而易見,大學出版社姓“大學”,她植根於大學的母體,與所依托的大學乃至整個大學系統有著得天獨厚的特殊聯系。這種特殊聯系決定了大學出版應當而且必須為大學實現其培養人才、創造新知、服務社會的功能服務,相應地,應當而且必須將培養人才所需的教材、創造新知所出現的學術論著等作為自己出版的主導產品,從而確定自己在出版市場上的差別地位。100多個大學出版社,無論大小、無論先后,在它們成立之初的批復中都有對它的功能地位和出版范圍明確的規定。原國家新聞出版總署署長柳斌杰在他為《大學出版發展戰略研究》作的序言中明確指出:“大學出版自從誕生之日起,幾乎是天然地與大學之間緊密聯系。因此,離開大學談論大學出版是沒有任何價值和意義的”。筆者作為一個長期關注大學出版發展和理論研究的出版人,在出版實踐和理論研究中,同樣深深地認識到了這一點。

在十多年前我就這樣認為,“大學出版社在這場改革中,絕不可以把目光僅僅定格在是否轉企、改企的問題上,關鍵在於明晰自己的使命和責任,明晰自己的立身之本,在此基礎上,選擇適合於自己的發展模式,制定出正確的戰略規劃,確定自己的戰略定位,努力提升自己的核心競爭力,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佔有自己應有的份額。”(《正確的發展模式的立足點是提升核心競爭力》《中國新聞出版報》2004年11月3日)。 實踐証明,大學出版社就是要為高校的教學與科研服務,就是要以傳播先進文化為目的,把高校創造的文化成果推向社會,用社會的文化成果推動高校教育的發展,這就是大學設立出版社的初衷,我們今天說“不忘初心”,這就是我們大學出版社的“初心”。離開了“初心”,也就是放棄了大學出版社的使命與義務,有悖於大學出版社的辦社宗旨。

二、大學出版發展的路徑

大學出版社依托的母體是人才、知識、信息密集的地方,高技術和高文化是大學出版物的主要支撐點,這一先天的優勢決定了大學出版社在特色品牌的競爭階段,將首先從高校教材建設、知識傳播到文化傳承、文化積累、知識創新的轉變上開始,大學出版社的精品意識與品牌意識也因此在更高的層面上得到展現。

在發展的模式上,在國際大學出版界存在著“大而全”“百花齊放”的“牛津模式”與“少而精”“一枝獨秀”的“劍橋模式”以及走專業出版道路的“哈佛模式”三種不同的發展模式,這值得我們中國的大學出版人認真加以思考。可以預計的是,我們的大學出版社除了其中小部分的出版社有可能走上“牛津模式”的發展道路,更多的社正在走的是“劍橋模式”與“哈佛模式”的道路,也就是說正在走專業化的道路,它們成不了“航空母艦”,那就隻能在特色化、專業化上做文章。

我一直以為,在大學出版改革深入進展的同時,我們不能忘記進行改革的目的和要義是為了發展,改革成功與否的檢驗標志也就是要看我們的大學出版是否得到了更進一步的發展。所以在討論改革的同時,我們不能忘記我們大學出版社所擔負的職責與使命,不能忘記我們大學出版人自己的根﹔同時,我們也應該牢記大學出版社“隻有高起點,才能大發展”。(《大學出版人不能忘記自己的根》(《大學出版》2008年1期)

綜觀全國100多家大學出版社,但凡發展比較好的無一不是因為他們沒有忘掉自己的根,沒有忘記自己的“初心”,以自己那學校教學科研之外“第三種勢力”的身份,在出版領域努力探索、耕耘、積累而逐步創出了自己的品牌特色。盡管在轉企造成的十分尷尬的處境中,北大社、清華社、人大社、外研社、上教社、華東師大社、北師大社等一批大學出版社已經在中國的出版業中佔有了穩固的席位。可以發現,有遠見的大學出版人,在中國出版業改革轉型的過程中,他們關注的首先不是一時的政績和業績,他們不為眼前的短暫效益和效應所打動,而是在發展的潛力與后勁上下工夫,這是我們應該感到欣慰的。

大學出版社由於它的出身,決定了它將走一條與其他社會出版社不同的發展道路。大學出版社由其依托高等學校的特點決定了她的發展之路必須走特色化專業化的發展之路,以其無可替代的品牌產品在中國出版業佔有重要的一席地位。由於其依托的母體各自不同的特色,樹立自己的特色和品牌就成為了大學出版社發展模式的核心內容。而專業化、特色化到品牌的確立,是一個環環相扣的關系鏈,隻有在專業化的基礎上才可能形成真正屬於自己的、穩固而有前景的特色,由此決定了出版的專業化將是以后中國大學出版社中絕大部分社的發展之路。因為惟有在“專”字上做文章,別人才無法輕易替代你,也惟有“專”,你才可能做到“精”,才可能做到“深”,你的出版資源才可能得到充分的利用。

我在多個場合說過,大學出版社的發展路徑必須要做到“三定”:定向、定位、定心。這實際上就是我們提倡確立專業化理念的行動表現。定向就是確定方向,方向就是目標追求,職業理想,無論是一個企業,還是一個編輯,都有自己的發展目標和方向﹔定位,就是確定你發展的規劃,發展的規模,達到的高度,社有社的發展定位,編輯有編輯的發展定位﹔定心,就是要用心去做,潛心去做,耐得住寂寞,不斷積累,不斷耕耘,做出特色來。隻有做到這樣的“三定”,在自己所熟悉的領域裡,不懈探索、精耕細作,才有可能創出自己的品牌,打造出你自己所獨有的產品群,從而穩操在某個領域裡的話語權。

在上個世紀,我們出版業也強調專業化,那是政府管理部門在審批出版社時給你畫的圓圈,名為專業分工,一方面是為了保証出版的秩序,避免重復出版,當然其中也包含了希望大家能在某些領域裡做深做透,直至做大做強的期望。但由於政策的不配套,資源的壟斷造成了市場競爭的不公平,但功過自有歷史評說,它畢竟在特定的歷史階段發揮了它應有的作用。而我們今天重提專業化,卻不是簡單地對歷史的重復,那是基於在新技術條件下傳統出版業求生存求發展,尋找自己的發展機遇,出於自身的需求,發揮自身優勢、彰顯自身特色的需要,是我們大學出版不忘初衷,回歸本位,適應互聯網時代發展的需要。因此,作為大學出版社,我們一方面要明確發展的思路,正確處理好速度與質量、規模與品位、做大與做強的關系﹔另一方面,要認准自己的定位,選准適合自己發展的路徑,抓住當前的改革機遇,努力發展自己,走出一條真正適合大學出版發展的自己的創新之路。

(責編:宋心蕊、趙光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傳媒推薦
  • @媒體人,新聞報道別任性
  • 網站運營者 這些"紅線"不能踩!
  • 一圖縱覽中國網絡視聽行業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