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傳媒期刊秀:《視聽》>>2019年第8期

淺析互聯網場域中的文藝批評之變

李斐然
2019年09月02日10:57 |
小字號

來源:《視聽》2019年第8期

摘要:隨著網絡的發展,互聯網場域中的文藝生態不斷走向成熟,成為當代藝術生態中最重要的景觀。本文通過分析互聯網場域中的媒介理念,並結合文藝批評的標准,重新審視互聯網場域中的文藝批評之變,解讀文藝批評的主客體之變與方式重構。

關鍵詞:互聯網﹔文藝批評﹔網絡文藝

麥克盧漢提出“媒介即訊息”,認為媒介會改變人類世界的方方面面,包括經濟、政治、文化藝術乃至思維方式。隨著互聯網的發展,文學藝術逐步完成了由“文藝+互聯網”到“互聯網+文藝”的深度轉化,文藝的整個生態系統也在不斷被重塑。

互聯網的介入從內外兩方面影響了傳統的文藝系統,對內影響了文藝的生產方式與美學特質,對外影響了文藝的傳播與接受環節,內外二者互相影響,有著復雜的動態關系,同時又共同反映著互聯網媒介的特性。文藝批評發生在文藝的接受環節,深刻影響著文藝的接受與再生產。司空圖提出“如將不盡,與古為新”[1],認為隻有對詩歌進行適時的探究創新,才能創造出像歷代佳作一般的作品。文藝批評作為影響文藝再生產的重要環節,也亟待進行理念創新與模式重構。

一、互聯網場域中的媒介理念與文藝批評標准

相比於傳統媒體場域中的文藝批評,互聯網場域中的文藝批評越來越成為這個時代的“顯學”。要理解互聯網場域中的文藝批評,就必須理解互聯網場域中所蘊含的媒介理念並制定相應的批評標准。

(一)“復雜性”:互聯網場域中的媒介理念

通過一些學者對網絡相關問題的論述,我們可以窺見互聯網的一些基礎性質,這為我們理解互聯網場域中的文藝批評之變有著重要意義。德勒茲和加塔利在其“數字媒介詩學”中揭示了“一切事物變動不居的復雜互聯性”[2]。梅拉尼·米歇爾在解釋網絡“復雜性”的時候提出互聯網思維“更加關注事物之間的關系”[3]。簡言之,互聯網媒介善於整合各類要素,理解互聯網場域中的文藝批評要注重雜糅在網絡文藝系統中的各類要素及其之間的相互關系。

(二)“真切的價值”:文藝批評的基本標准

魯迅提出:“必須要有真切的批評,這才有真的新文藝和新批評的產生的希望。”[4]互聯網的復雜生態不可避免地使文藝批評帶上大眾性、多元性、精簡性、娛樂性等特征,但這些特征並不排斥“真切的批評”,無論是草根大眾,還是專家學者都有可能做出“真切的批評”。另一方面,“真切的批評”還需符合時代價值標准,應該是“時代之真”。有學者通過分析當今中國環境,提出“文藝批評的價值取向應該是歷史理性、人文關懷和藝術文體的統一”[5]。無論文藝批評的主體、對象、批評方式發生了什麼變化,隻要批評符合這一標准,就可以算是文藝批評的范疇。

二、文藝批評主體的拓寬

文藝批評這一行為離不開具體的社會語境,文藝批評的主體也隨著歷史發展而變化。古羅馬時期,“文藝批評主要散見於詩人、作家的各種類型的著作中,因此我們可以說第一批羅馬詩人、作家同時也是第一批文藝批評家”[6]。可以看出,古羅馬時期藝術批評的主體主要是有較高文化修養,並有自己代表作品的詩人、作家。到了20世紀初,法國文學批評家蒂博代把文學批評區分為自發的批評、職業的批評、大師的批評。其中“自發的批評”又稱“有教養者的批評”,它是由公眾來實施的,典型代表是發生在作品沙龍展覽會或私人沙龍中的口頭批評,確切地說是由“公眾中那一部分有修養的人和公眾的直接代言人”來實施的批評。[7]相較於羅馬,因為社會語境的不同,文藝批評的主體也被拓寬了。如果說在20世紀初,沙龍引發了法國文藝批評的熱潮,那麼21世紀的今天,互聯網也同樣造就了“全民批評”的盛況。

在互聯網場域中,根據互聯網所“交織”的要素不同,可以把批評主體分為三類基本情況。

第一類是“自我+批評”。所謂“自我+批評”主要就是單純為了表達自己看法而進行批評的一類人,即“為了表達而表達”,他們大都沒有經過專業的訓練,往往根據自己單純的喜好進行批評。這類批評者在互聯網中佔據大多數,伴隨著互聯網的發展而進入公眾視野。

第二類是“資本+批評”。這類人或者團體主要是受資本驅使,以追求經濟利益為主,根據資本的導向來進行批評,比如一些專門從事營銷的企業賬號。此類批評主體在傳統媒體的場域中就存在,互聯網的出現為他們提供了更大的發展空間。

第三類是“專業+批評”。這類批評者或者團體往往有著較高的學術修養,大都是傳統場域中文藝批評的主力軍。互聯網誕生后,他們也通過各種方式參與到互聯網場域中來。

需要注意的是,這三類批評主體間的邊界往往不是特別明晰,有很多批評主體兼具多種不同要素。比如一些媒體公眾號進行的文藝批評,它可能背后有資本的支持,但批評本身也會包含作者的主觀態度。三類主體都或多或少地參與進網絡文藝的生產與再生產的環節之中,共同構成文藝批評的主體。

三、文藝批評對象的模糊

在互聯網場域內,各類藝術的概念邊界出現漂移的現象,其包含的各類要素也越來越多元,因而批評對象變得越來越模糊。

彭文祥認為:“在藝術活動的領域,互聯網的作用和影響滲透到藝術生產與再生產的各個環節和層面,邏輯地劃分,大致有三種情形:一是一些傳統藝術樣式在傳播、接受等方面搭上了‘+互聯網’的快車,比如繪畫、雕塑、書法、攝影、戲曲等﹔二是‘互聯網+’改變著一些傳統藝術樣式的創作、傳播、接受、批評和再生產等機制,比如電影、電視劇、電視綜藝、紀錄片等﹔三是在‘網絡文藝’的總名下,一些新的藝術表現形態得以誕生且方興未艾,比如網絡文學、網絡劇、網絡綜藝、網絡電影、網絡音樂、網絡動漫、網絡游戲、網絡演出等。”[8]以互聯網對藝術活動的參與情況進行網絡文藝概念的定義,在很大程度上明晰了批評對象。但因受互聯網性質的影響,網絡文藝族群本身的概念依舊存在模糊的現象。以網絡文學為例,有學者認為網絡文學是一種“超文本”,“具有無限的開放性和流動性”[9],在這種無限性和開放性之中,網絡文學本身就被一種模糊性包圍著,我們也很難界定網絡文學本身的邊界在哪裡。其他網絡文藝樣態也一樣,“網絡劇”“網絡電影”“網絡綜藝”的命名就是借用先前藝術樣態的名字加上“網絡”二字,這同樣不足以清晰地把握各類藝術本身的概念邊界。

網絡文藝族群概念本身模糊性更深層次的原因就是在網絡的“粘合劑”效果下,雜糅了太多其他要素,這導致整個文藝批評對象的模糊。在難以界定文藝概念本身的同時,一些其他要素也進一步造成了文藝批評的對象的模糊。例如,資本要素的介入,讓網絡文藝帶有消費社會的特征。有學者指出:“自近幾年消費主義思想流行以來,時尚的文化批評似乎要取代文藝批評,似乎文藝批評已經過時了。”[10]以網絡劇為例,網友對一部網絡劇的批評並不局限於網劇本身,還有它涉及的各類文化現象,像其中演員的明星八卦、場景的時尚元素都成為大家口中的批評對象。那是否任何批評對象都可以納入文藝批評的范疇呢?

筆者認為,要以互聯網的“復雜性”來理解這一現象。既然有很多要素在互聯網場域中與文藝生態交織在一起,並且能夠影響文藝再生產,那麼,它們就具有成為批評對象的潛質。但需要注意的是,任何文藝批評的對象在進入文藝批評系統之后,仍要以“真切的價值”進行衡量,隻有符合文藝批評標准的,才是有意義的批評對象。

四、文藝批評方式的重構

相較於傳統媒體場域中的文藝批評方式,互聯網場域中的文藝批評方式有許多不同,因為受到互聯網的深刻影響,最為顯著的三個變化就是批評邏輯的顛覆、批評方法的改變與批評形式的多元。

(一)批評邏輯的顛覆

對於傳統媒體場域來說,批評主體一般要在對文藝作品進行完整的欣賞接受后再進行文藝批評。而在互聯網領域中,許多文藝批評往往與藝術欣賞同步進行,許多批評主體採用“邊看邊評”的方式。最典型的就是網絡視頻中的彈幕和視頻網站下面的評論。

互聯網是顛覆文藝批評邏輯的重要因素。首先,互聯網讓每個人都可以更為便捷、自由地表達自我,受眾在進行藝術批評的同時往往也進行著自我情緒的表達。其次,互聯網強化了藝術批評的“共同體”,受眾在進行文藝批評的同時也渴望得到他人的認可,在這種整體氛圍下,受眾往往不會等到藝術作品欣賞結束再進行評判,而是在進行藝術欣賞時就對作品的各種細節發表看法,與廣大網友相互呼應。最后,互聯網的發展也帶來了信息爆炸,在這個時代中,無論是何種批評主體、出於何種目的,要想被他人注意到,就要“提前發聲”。

(二)批評方法的改變

在漫長的歷史中,“專業+批評”團體也就是“學院派”構建了許多文藝批評的方法,如精神分析主義批評、馬克思主義批評、形式主義批評、結構主義批評等,這些佔據傳統領域的文藝批評方法依舊是互聯網領域中文藝批評方法的基礎。勒內·韋勒克、奧斯汀·沃倫曾在其《文學理論》中提出:“一個批評家,倘若無視所有文學史上的關系,便會常常發生判斷的錯誤。” [11]同理,在互聯網場域中,優秀的文藝評論家離不開傳統文藝批評理論的滋養。

隨著科技的進步和社會的發展,媒介批評、消費文化等文化批評方式逐漸興起,為文藝批評帶來了新課題。在互聯網場域中,除了繼承傳統的文藝批評理論,媒介化和消費主義尤其需要文藝批評家們注意。建構一種既傳承傳統文藝又適應互聯網場域的批評方法,是“學院派”批評家的重要任務。

(三)批評形式的多元

互聯網的發展促使文藝批評形式走向多元,不同批評主體的批評形式也不同。“專業+批評”主要注重文藝批評的權威性、專業性、完整性,這類批評形式在互聯網領域中是小眾的。“資本+批評”把“眼球經濟”放在重中之重的位置,為了實現資本的變現,這一類批評者往往會使用最接地氣的批評方式,其批評具有通俗性、展示性。“自我+批評”是較為復雜的一類批評主體,他們會根據不同的媒介平台發表形式的批評,不同主體間的批評形式也各不相同,但總的來說,這一類批評較為碎片化、個性化。

值得一提的是,在互聯網場域中誕生了許多新的語言表達形式,最為典型的就是彈幕。雖然彈幕具有簡短性、混雜性等特征,很難與其他形式的文藝批評相媲美,但它自身的形式也具有一定意義,不失為網絡場域中文藝批評的一種補充形式。

五、結語

隨著互聯網的發展,文藝批評的生態也被重塑和改變,曾經的傳統文藝批評方法也面臨著繼承和創新。我們應當明白,“昨日之新”非“今日之新”,“今日之新”也非“明日之新”,隻有“如將不盡”,才能“與古為新”。注重網絡媒介的影響,繼承傳統文藝批評的精髓,以“真切的價值”為標准,是新場域中文藝批評發展的方向。

注釋:

[1]杜黎均.二十四詩品譯注評析[M].北京:北京出版社,1988:732.

[2]麥永雄.光滑空間與塊莖思維:德勒茲的數字媒介詩學[J].文藝研究,2007(12):78.

[3][美]梅拉妮·米歇爾.復雜[M].長沙:湖南科學技術出版社,2011:292.

[4]魯迅.《文藝與批評》譯者附記[A].魯迅全集(10)[M].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81:302.

[5]童慶炳.新時期文藝批評若干問題之省思[J].文藝爭鳴,2008(1):32.

[6]王煥生.古羅馬文藝批評史綱[M].北京:譯林出版社,1998:(24)

[7][法]蒂博代.六說文學批評[M].趙堅 譯.北京:三聯書店出版社,1989:3.

[8]彭文祥,付李琢.何謂“網絡文藝”?[J].現代傳播(中國傳媒大學學報),2017(12):79.

[9]邵燕君.網絡文學經典解讀[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6:4.

[10]童慶炳.新時期文藝批評若干問題之省思[J].文藝爭鳴,2008(1):29.

[11][美]勒內·韋勒克,奧斯汀·沃倫.文學理論[M].劉象愚等 譯.北京:三聯書店,1984:38.

(作者單位:中國傳媒大學傳媒藝術與文化研究中心) 

(責編:陳原原(實習)、宋心蕊)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傳媒推薦
  • @媒體人,新聞報道別任性
  • 網站運營者 這些"紅線"不能踩!
  • 一圖縱覽中國網絡視聽行業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