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類廣播電視節目的回歸與文化符號內涵的價值
來源:《視聽》2019年第8期
摘要:在娛樂狂歡的時代背景下,受眾易產生審美疲勞,節目認知受到了空前的考驗。《國家寶藏》《朗讀者》《城市文化范》《月色書香》等文化類廣電節目打破了傳統固有范式,增添了娛樂化的解讀成分,讓觀眾在輕鬆狀態下受到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熏陶。主持人深厚的文化底蘊及專業能力,更契合節目的整體格調。這類節目融合眾多文化符號回歸大眾視野,正確的文化內涵意義表達至關重要。
關鍵詞:廣電節目﹔文化符號﹔傳承經典﹔人文底蘊:主流價值
隨著社會經濟發展與生產力提高,普羅大眾擁有愈加豐厚的經濟實力來進行文化消費。后現代社會人群其實更需要富有文化內涵的廣播電視節目來排遣快節奏的生活方式帶來的浮躁。與此同時,那些粗制濫造以及“一鍵復制”的廣播電視節目貌似帶來了興盛的市場,實則節目的原創度與立意的創新度早已達到了一個天花板,漸已喪失了增長的空間。在娛樂狂歡的時代背景下,受眾易產生審美疲勞,乃至被那些“愚樂”節目折騰得“審丑疲勞”,節目認知受到了空前的考驗。在此種狀況下,新型文化類廣播電視節目應運而生,在傳統媒體和網絡媒體良莠不齊的泛文化產品眾聲喧嘩的大環境下,更凸顯其獨特的優勢和人文價值。
一、文化類廣播電視節目的回歸趨勢
文化類廣電節目在內容及其本質上與其他形態的節目有根本性差異。廣播電視中的文化類節目核心要義是“文化”,其文化內涵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值得強調的是,文化類節目的創新不應當過度關注節目編排手法與巧妙表現,而更應注重其文化內涵、人文底蘊及其與眾不同的傳播價值。
在現今娛樂消費快餐化的大背景中,一檔底蘊深厚的文化類節目無疑是其中的一股清流,其意義在於它表現出的弘揚和傳承優秀傳統文化的使命感。不論是早期的《開心辭典》,還是如今涌現出的新型文化類節目,譬如《中國詩詞大會》《朗讀者》等,都引發了全民參與討論甚至引發共情的風潮。
在一檔日常廣播電視節目中,為了增加市場份額,可能會將節目內容與當下熱點甚至八卦娛樂噱頭相結合,通過蹭熱點來提升市場份額。但對於文化類節目來說,其固有的節目形態與節目定位已經形成具象框架,若舍本逐末,單純追求經濟效益,強行與娛樂元素融合,隻會適得其反,甚至是自砸招牌。在泛娛樂化背景下,有品味、有內涵的文化類節目應當是推崇回歸本心的深度訴求。當前,相當多的節目過度追求短平快的傳播效果,為了吸引眼球而在形式和表達上都表現出明顯的浮躁和淺薄,但優秀文化類節目的定位和底蘊決定了它的節目形態和發展道路必然遠離快餐式的表達,邀請的節目嘉賓往往具有較強的積極效用,如具有正面形象的公眾人物,或是各行各業的代表性人物。面對激烈的同質化競爭,趨於深層次意蘊表達的文化類廣電節目便成為了觀眾緩解審美疲勞的另外一種有效方式,這也促成了目前文化類廣播電視節目的回歸。
二、文化場景下的節目符號內涵
(一)文化符號定位回歸及創新
在改革開放的40年發展歷程中,我們曾經歷過傳統文化的式微,但隨著我們進入互聯網時代,傳統文化又有回歸的需求和趨勢。對於文化類廣電節目來說,它的回歸實則也是其符號定位的回歸。新型文化類廣電節目在一定程度上矯正了文化符號的泛濫及文本意義的消解異化。這些回歸及創新的電視文化節目包括央視的《國家寶藏》《中國詩詞大會》等,廣播節目方面有北京城市廣播的 《城市文化范》、雲南經濟廣播的《月色書香》等,內容涉及藝術品收藏、文化演出、展覽、讀書等諸多方面。
傳統文化具有中國特點,也獨具中國符號,以傳統文化為題材的節目最能夠引起大家的共鳴。因此,不論是廣播節目,還是電視節目,往往會選取傳統優秀文化作為主要元素,激發民眾對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興趣,增添民族自信感與民族自豪感。
多種類型的廣播電視文化節目受到熱捧,反映了受眾對文化類節目的訴求與共情感增強,“文化情懷”凸顯,這也是文化類節目的一個新突破口。在這樣的突破中,文化類節目在符號學視域下也有其不可替代的作用。不難發現,一系列文化節目的大熱,皆是用中國的最根本的傳統文化作為契合點,與大眾熟知的一般綜藝娛樂節目形成了非常鮮明的反差和對比。
與此同時,文化類節目在形式上都不同程度地進行了創新。以《國家寶藏》為例,主打“讓文物活起來”,打破了單純介紹國寶的固有范式,增添了娛樂化的解讀成分,變得十分詼諧幽默,讓觀眾在輕鬆觀看故事的過程中了解國寶的前世今生和藝術價值,潛移默化地受到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熏陶。
(二)舞台視覺化符號
在文化類電視節目舞台的整體風格上,視覺化背景符號呈現也是較為重要的一環。《國家寶藏》的舞台整體設計為圓弧形,可以讓觀眾環繞主舞台,近距離感受國寶魅力。大背景是一道巨型的熒屏牆,在國寶展示中增添了強烈的儀式感與庄重感,形成了強烈的視覺沖擊力。在文化類節目《開講啦》中,舞台的背景更具現代風格。舞台兩旁的大書架設置營造的詩書氣息十足。舞台的燈光跟隨著節目的節奏來回切換,且多以冷色調——藍色為主,營造出一種睿智、靜謐的開講氛圍,貼近年輕一代追求個性和創新的屬性。這些創新形式擴大了文化類節目的受眾群體和影響面,特別是成功吸引了數量眾多的年輕人。這些在互聯網時代成長起來的年輕群體,極其擅長各類新奇傳播方式,他們被這些富有內涵和深度的文化節目吸引和影響,再以他們的方式進行擴散與傳播,甚至對內容進行再加工,形成UGC(用戶生成內容),進一步提升了文化類節目的傳播力。
(三)人物符號定位
不論是一檔普通電視節目,還是廣電文化節目,其中的人物符號都是至關重要的。主持人與嘉賓作為整個節目的參與者與推動者,在節目中起到骨干和推進作用。而在節目背后默默付出的幕后工作人員,包括導演、編劇、拍攝、導播等,都成為節目中人物符號的一部分。
在粉絲經濟的大背景下,明星效應不容忽視,在文化類節目中同樣如此。節目常常會邀請一些自帶流量的明星參加,比如《國家寶藏》每期都邀請一位“國寶守護人”,有一期節目就請到了流量擔當、擁有強大年輕粉絲群體的易烊千璽。粉絲會搜索大量與自己偶像相關的節目來觀看,換言之,在文化類節目中若有觀眾喜愛的嘉賓出現,也可能會大概率地吸引受眾觀看。
另外,主持人的重要性也是不言而喻的。主持人作為整個節目的串聯人與代表者,在節目中掌握整體節奏,推動節目走向。文化類節目主持人的選擇也是節目制作中的重中之重。以《開講啦》為例,主持人撒貝寧在節目中時而深沉、時而幽默的話語為節目奠定了基本基調。撒貝寧是觀眾熟知喜愛的央視年輕主持人,與年輕的受眾定位可以說是不謀而合。《朗讀者》則起用了央視著名主持人董卿,其深厚的文化底蘊和專業能力,包括其親切知性的形象,更加契合節目的整體格調。《國家寶藏》採用了嘉賓主持模式,選擇了張國立作為主持人。該節目的內容關乎歷史、文化及寶藏,而張國立曾經飾演的相關歷史人物早已深入人心,讓其擔任主持,能讓受眾產生更強的代入感。值得一提的是,這些新型的文化類廣電節目都採取了線下線上互動的模式,積極與新媒體融合,引發更廣泛的傳播效應。例如雲南經濟廣播的《月色書香》,就十分注意緊貼當下的時事熱點,力求打造多樣性文化節目平台,其豐富的線下活動提升了粉絲的忠誠度,並且通過微信公眾號直播、面對面與觀眾互動等形式增強傳播效應,也讓節目文化內涵的表達更加凸顯。
三、文化符號回歸的價值
(一)UGC與PGC共存,專業精品略勝一籌
互聯網+時代,各種顛覆性商業模式沖擊各行各業的原有格局和生產方式,傳統媒體從業者首當其沖。“人人都是記者”“人人都是攝影師”等說法甚囂塵上,唱衰傳統媒體的聲音不絕於耳。其實,這只是某些被所謂互聯網思維誤導的“野蠻人”走火入魔的臆想。誠然,傳統媒體的衰落是不爭的事實,但變革不等於矯枉過正。全媒體傳播環境下,UGC(用戶生成內容)與PGC(專業生產內容)共生共存,但聞道有先后,術業有專攻,無論何時何地,專業人士生產的內容與缺乏從業資質的草根內容畢竟因生產者的專業能力差異不可同日而語。相對而言,專業精品無論在公信力、美譽度還是審美通感等方面,均略勝一籌。《中國詩詞大會》的“腹有詩書氣自華”,正凸顯了專業媒體從業者傳承經典的文化自信。面對媒體融合,傳播平台遷移,隻要堅持創新和專業品質,主流媒體專業從業者是不可替代的,同樣,專業媒體的傳播角色和社會責任也是不可替代的。
(二)社會主流價值的回歸
雖然草根網紅文化在資本的推動下紅極一時,但目前新媒體產能過剩,同樣面臨著打開率下滑,取關率提升,買流量、轉發量造假被曝光,爆款漲粉無效以及拜金主義、資本泡沫等問題。在大破大立的文藝復興中,廣播電視節目的文化符號回歸,是主流媒體參融媒時代注意力競爭的切入口。例如《國家寶藏》除了傳統觀眾追看,更受到網民熱捧,引發了中華文明傳統文化符號回歸的蝴蝶效應,這正是全媒體時代文化符號價值回歸的真實呈現。隨著媒體融合與市場競爭走向縱深,爆品與精品潮起潮落,假以時日,真正代表主流價值的文化符號終將引領潮流。
(三)文化符號的長尾效應
如果純粹以經濟效益為評價指標,急功近利地追求商業變現,文化類廣電節目往往被認為投入產出不成比例,無法成為媒體融合的變革中的流量擔當。但我們不應短視,不能盲目跟風而忽略了體現正能量和社會主流價值的文化符號所具有的長尾效應。相信經過一段歷史進程后回看,許多粗制濫造的節目以及膚淺的網紅爆款只是曇花一現,並不能反映當代文化符號的本質,不具備歷久彌新的流傳價值。專業品質的精品內容具有無法取代的特質,可以不斷轉化為媒體深度融合變革的發展優勢。真正有營養、具有文本意義和人文價值,而且能為資本創造長線紅利的,恰恰是那些大浪淘沙后留下來的文化精品。
四、結語
文化類廣電節目質量在受眾日益增長的文化訴求下不斷提高,煥發出新的生機。這類融合眾多文化符號的廣播電視節目回歸大眾視野,折射了一種代表主流價值的文化符號的回歸。當代社會隱藏著高雅文化訴求,文化類廣電新形態節目將娛樂性與文化內涵相結合,契合了大眾的深度需求,滿足了人們知識獲取的欲望,更加具有新時代的創新活力。在文化類廣電節目的發展中,深厚的文化內涵意義表達在節目中至關重要,因此我們既要尋求創新,讓文化節目擁有源源不斷的活力,更要讓其保有深厚的人文底蘊。
參考文獻:
1.[法]羅蘭·巴爾特.符號學原理[M].李幼蒸 譯.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8.
2.[瑞士]索緒爾.普通語言學教程[M].高明凱 譯.北京:商務印書館,1980.
3.郭鎮之.中國電視史[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1.
4.徐冬雨.電視文化類節目的符號呈現與意義表達[D].合肥:安徽大學,2018.
5.劉琦.中國電視節目主持符號學批評及其隱喻、象征之維[D].深圳:深圳大學,2017.
6.姚嘉慧.專題類旅游文化節目中的非語言符號運用[D].成都:四川師范大學,2017.
7.項男.符號學視角下的媒體語言研究[D].哈爾濱:黑龍江大學,2012.
(作者單位:廣州市廣播電視台)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