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

光明日報:大數據時代媒體人准備好了嗎

2019年09月06日07:08 | 來源:光明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大數據時代媒體人准備好了嗎

媒體人在當前的時代背景下恐怕是轉型緊迫感最強的人群之一。近日,筆者參觀了北京國際廣播電影電視展覽會,又一次感受到由技術帶來的震撼。

在展覽會會場,各大參展商不僅展示了4K/8K超高清制作播出技術、5G傳輸及發展趨勢、媒體融合新發展、智慧廣電建設,還有新一代人工智能、雲計算、大數據、物聯網、全IP化網絡制播技術等,有技術人員向大家展示了8K,並稱“8K超高清的精度相當於從北京上空拍一張全市圖片,放大后能看到高爾夫球上的坑”。而5G所擁有的高速率、低延時和高連接數密度等特點使得4K和8K超高清的傳輸沒有阻礙,推動了媒體融合發展的新趨勢。

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當我們回望傳播媒介的發展歷程,不難發現科技在推動社會進步的同時,也促進了信息傳播手段的進步和傳播規模的擴展,是促進大眾傳播事業向前發展的最活躍的因素。現代印刷術的發明讓報紙、雜志成為讀者獲取資訊的形式﹔伴隨著電子技術飛速發展,廣播與電視成為20世紀50年代以來的主流傳播方式﹔電腦的普及和互聯網的流行,讓我們習慣從門戶網站和搜索引擎知道天下事﹔而智能手機與社交網絡的流行,則進一步降低了信息制造和信息傳播的門檻。

從“口與耳”“鉛與火”到“光與電”“數與網”,技術的每一次迭代引發的傳播革命都極大地拓展了人類認知的邊界,對人類社會生活產生了深刻的影響。從大數據到寫稿機器人,從手機直播到短視頻,從虛擬現實到增強現實……新技術的突破、出現、成熟成為媒體格局變化的動力,由此也賦予新時代媒體工作者新的使命與任務。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推動媒體融合發展、建設全媒體成為我們面臨的一項緊迫課題。加快媒體深度融合,需要抓住技術創新這個支點,但也不能忽視內容的建設。不管在什麼年代,媒體人對於觀點的表達和價值的傳遞都肩負著天然的使命。目前,網絡空間已經成為人們生產生活的新型空間,應打造一批具有強大影響力、競爭力的新型主流媒體,使之成為我們凝聚共識的空間。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長征,我們這一代媒體人也有著自己的責任。面對時代進步和人民需求的升級,我們在優質內容的供給上、內容與產品的創新上、便捷的傳輸上、服務方式上都還存在許多需要改進的空間。將自己錘煉成“拿起筆會寫,拿起攝像機會拍,拿起話筒會講”、具有數據分析能力、熟知虛擬現實等新技術的媒體人,我們的路還很長。

(作者:綠簫,系媒體評論員)

(責編:宋心蕊、趙光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傳媒推薦
  • @媒體人,新聞報道別任性
  • 網站運營者 這些"紅線"不能踩!
  • 一圖縱覽中國網絡視聽行業
返回頂部